古人是如何制冰的?

古人的智慧可不得了,不仅是热水制冰,硝石制冰,还有以盐制冰,还会“人造冰”。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有一个特别喜欢热闹的国主,叫做乙,经常邀请大臣和朋友们来家里头做客。他想让客人在夏天也能喝上冰凉的美酒,可那个时候可没有冰箱,该怎么办呢?好在他手下能人多,能急国主之所急,还真的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这就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曾侯乙墓穴中出土的文物——青铜冰鉴,它也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冰箱。它的内层呈“回”字型,外层用来装冰块,内层可以用来装酒或者食物,夏天想吃冰镇水果或者冰镇酒,就把冰块放到外层,酒或水果放在内层,吃起来那叫一个爽歪歪!

冰箱是有了,可这冰从哪里来的呢?这个我们就不用担心了,因为古代人也离不开冰。


一、贵族们和冰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人类用冰的历史十分久远,《周礼》里就有有关“冰鉴”的记载。所谓“冰鉴”就是暑天用来盛冰,并置食物于其中的容器。所以,冰的用途,主要是为食物保鲜。《周礼·天官》有凌人,是专门负责取冰、藏冰、用冰的官员。《吴越春秋》上也曾记载:“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宿于冰厨。”这里说的“冰厨”,就是夏季为帝王供备饮食的地方,因此又被称为“冷宫”。“冷宫”兼具现代冰箱、空调的功能。

“吃冰”更是古人的一大享受,特别是宋朝年间起,大量的冷饮从宫廷走向民间,明清年间的大城市里,夏季走街串巷的“卖冰人”也是一景,碰上酷热时节,冰块价格也常走高,乾隆年间的某年盛夏,一斤冰块甚至卖到500文钱……

说到古人吃冰,最著名的就是“酥山”了,它也被称作中国最早的冰淇淋。



到了宋朝,根据《东京梦华录》中的描述,民间冰制品花样百出,街边摆满冷饮摊。夏天街市上就有出售“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冰雪冷元子”“凉水荔枝膏”等冷食,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冰激凌上升到甜点。荔枝膏、甘草汤等等冰品和引子十分受欢迎。冰也已从贵族普及到广大群众,但由牛奶与冰混合发明的“奶冰”还只供宫廷享用。



其次,古代丧礼也用冰。

冰,不仅用于食物保鲜,也用于尸体防腐。尸体防腐有很多方法,风干、冷冻、搁防腐剂,所有方法,无不受食物保鲜方法的启发。丧礼,使用“大盘”和“夷盘”,就是用来冰镇尸体,和现在的太平间道理一样(《礼记·丧大记》)。


最后,古人还用冰给室内降温,如《左传》讲薳子冯装病,大热天,挖个地下室,把冰搁床下,穿上皮大衣,睡在上面(《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每到夏天,周天子便会举办隆重的颁冰礼,按级别把藏冰赏赐给官员们解暑,以示天恩。

这仪式后来历代多有效仿,比如唐代,白居易的《谢冰状》中就提到:“伏以颁冰之仪,朝廷盛典;以其非常之物,来表特异之恩。”



二、那么问题来了,在没有制冷技术的古代社会里,如此需求量巨大的冰块,又是怎么来的呢?

1、所谓的“热水制冰”

有一个传说中很强大,且常被写入各类“架空小说”“穿越小说”里的“冰块来源”,正是中国古代的“夏造冰”技术。


《淮南万毕书》《汉书》等史料记载,只要“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缣,沈中三日成冰。”也就是把烧开了的水倒进大瓮里密封好,再沉入井水里三天三夜,就可以在炎炎夏日得到冰块。这听起来有些科幻,有现代人专门做了实验,还真成了。但从物理科学角度说,这个技术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中,却对空气湿度、容器容积、水温等要求极高,就算能造冰,产量也不高。

2、冰是“打”出来的


古代无制冰设备,古代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用的冰,绝大多数都是天然冰,来源也只有一个:采冰。采自天然,史书中称“打冰”。

如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有“冬至三九则冰坚,于庭内凿之,声如黎石,曰打冰。”从周朝开始,打冰、储冰工作长期由宫廷包办。《周礼·天官·凌人》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周朝有专门负责管理冰的官职“凌人”,每年12月至1月,凌人都要带领众人到江面、湖面上采冰,封存在阴凉处的冰窖里。打冰时,冰面上伐冰之声不绝于耳,《诗经》中就曾写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与凌阴。”


清代的采冰,是由工部都水司负责,动用120多名差役。他们往往是在深夜里开工,先把采冰场清理干净,再用六尺长的冰镩,划出一块块方正一尺五寸的冰。这些坚冰被采出后,用采冰车运到冰窖门口,再沿着冰板的斜面推入冰窖中,整个“采冰”的工程要持续一个月,过程十分艰辛。清朝嘉庆年间的《采冰歌》,就生动形容了“采冰”现场:“穷人爱钱不惜命,赤脚踏冰寒割胫”。这场面,想想都冷。


3、关键是“藏”冰

古代的藏冰方法很简单,就是:把最坚硬的冰,藏进最深的冰窖。

每年到了冬天,最寒冷之至,会主动采集冰块。之所以选择在最冷的时候,是因为此时的冰块最坚硬,也不易融化。采集完毕后,冰块就会被运送到提前准备好的洞穴中。这种洞穴一般都建立在阴凉之处,并且深入地下,只有这样才能减缓冰块融化的速度。

冰窖建于地下,完全隔绝阳光,四壁被棉絮或布料层层盖住,当大量集中保存冰块时,冰气不易散发。冰窖内部温度远低于零摄氏度,理冰的专人甚至要穿戴棉服入内。冰块也不是直接被放入洞穴的,而是先在洞穴的底部铺上一层厚厚的新鲜稻草或者芦席等物,然后再把冰块放上去。

并且每放一层冰块,还需要在中间铺上稻糠、树叶等物品,用来进行隔离保温。就这样一层一层码放满之后密封洞口,然后等到来年夏天时再打开洞穴时取用。



但即使如此,每年依然只有三分之一的藏冰能保存下来,所以古人的藏冰量需三倍于用冰量。

除冰窖之外,还有冰井,是用深井贮冰。汉唐古城往往都有这类设施。邺城三台中的冰井台,就是用深井贮冰,同时还储备石炭,设有粟窖、盐窖。

《诗经》里也有“二之日凿冰冲冲”的咏叹,即每年农历十二月的酷寒时节,就是“采冰”的时候,考古人员还在西安汉代长安城5号遗址里,发现了专门用来藏冰的“凌室”,其内部构造设计已经十分科学。河南新郑、河北易县、陕西咸阳等地,都曾发现战国时期的冰井。



南宋时期,私人经营性质的藏冰开始出现。《梦粱录》记载:“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街市上开始有冷饮售卖。随着都城南移,南方气温高,冬天结的冰薄,难以收藏。为了解决这一技术上的难题,藏冰户想出了将盐洒在冰上的方法,一层盐,一层冰,冻结在一起,从而使冰块达到3尺以上的厚度。

到了清朝时期,由于都城北京多湖且冬天寒冷,储冰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商业藏冰大为发展,出现了专门经营藏冰的“冰户”。官府也向“冰户”派购用冰,谓之“冰差”。这一时期,藏冰,可谓达到鼎盛。



大清会典·工部都水清吏司·藏冰》记载:

“凡伐冰取诸御河…岁以冬至后半月,部委司官一人,募夫伐冰,取其明净坚厚者,以方尺有五寸为块。凡纳冰,紫禁城内窖五,藏冰二万五千块;景山西门外窖六,藏冰五万四千块;德胜门外窖三,藏冰三万六千七百块,以供各坛庙祭祀及内廷之用。”

从中可以解读出“紫禁城内窖五,藏冰二万五千块,每块冰的尺寸约为0.5米见方。”藏冰的规模及数量令人咂舌,可以想象当时伐冰、藏冰的盛况。

这一时期,北京皇城内部和皇城周边设有23处“官窖”,专门提供冰块给宫廷使用。在皇城外还建有许多“府窖”,专为贵族和各部官员服务。除北京城外,城外如热河、喀喇河屯等也都有藏冰的场所,主要供皇帝出巡或前往行宫、避暑山庄时使用。



而且不止在酷寒的北京,在气候相对温润的南方,“冬季采冰”同样是常见景象。特别是在东南沿海,由于渔民们需要大量冰块冷藏海鲜,所以冰块的需求十分旺盛。所以早在南宋年间,江南地区就“沿海大家始藏冰”。但南方冬季毕竟温度较高,河流结冰期也短,所以冰块数量也有限,明代时则有了新技术,以《张居正集》记载,只要“以盐洒冰上”,就可以一层盐一层冰,冰块厚实很多,“冷冻保鲜”效果极好


有了这个技术突破,南方特别是江南地区的“采冰业”,在明清年间成了热门产业。上海农民尤其善于把握商机,他们常常在严冬到来前的农闲时,往农田里大量灌水,用各种办法生成天然冰,然后在自家土窖里泥封储藏,然后在每年渔汛时高价出售。通过这样的方法,一亩稻田就可以“制”20吨冰块。当时的上海有句民谣:“年年窖得一田冰,柴米油盐“找牌头(不用愁)”。甚至还衍生出了“产业链”:每年江南的“冰鲜船”,多是先在上海当地收冰,然后再去港口收海鲜。南方城市冰窖里的冰,多是这种古代版的“人造冰”

3、古人还有另外一种方法,硝石制冰。


在唐朝末期,人们在开采矿物质时发现了硝石的用处,当它放入水中溶解时会吸收热量,降低水温,使水能够快速结冰。这种制冰方法的出现,使平民百姓在炎炎夏日中能够摸上冰块消暑。


人们将硝石和水放到一个大桶里,然后再将小桶里装水放到大桶中,这样一来,小桶的水就能够结冰。比起用热水制冰的繁琐和时间,硝石制冰又快又简单,成为了古代风靡一时的制冰方法,但由于硝石的开采较为困难,开采出的数量有限,所以还是以存冰为主。




说出来很多人都不信,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发明了“热水制冰”的办法。


冰块,是炎炎夏日不可或缺的消暑物品,现代人若是需要冰块,有很多办法能够获得,最简单的,就是打开冰箱即可。

但有没有想过,古代的人到了夏天,是如何获取冰块呢?

要知道,古代可没有冰箱之类的现代化设备,甚至连电都没有,但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古人照样能在夏天喝上“冰镇饮品”。

那么,古人是如何做到的呢?综合来说,古人获取冰块的途径,大致分为两种。

应用最广泛的办法:藏冰

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国的古人就懂得利用低温冰镇的原理,来进行藏冰了。

根据现代考古的发现,距今约有四千多年前,曾居住在山西一带的古陶寺人,就学会了建造“凌阴”设施用来保存冰块。

所谓“凌阴”设施,其实说白了就是藏冰洞。

当时的人们,每年到了冬天最寒冷之际,会主动采集冰块,之所以选择在最冷的时候,是因为此时的冰块最坚硬也不易融化。

采集完毕后,冰块就会被运送到提前准备好的洞穴中,这种洞穴一般都建造在阴凉之处,并且深入地下,只有这样才能减缓冰块融化的速度。

当然,冰块也不是直接就放进洞穴的,而是先在洞穴的底部铺上一层厚厚的新鲜稻草或者芦席等物,然后再把冰块放上去。

并且,每放一层冰块,还需要在中间再次铺上稻糠、树叶等物品,用来进行隔离保温,就这样,一层一层码放满之后,密封洞口,然后等到来年夏天时再打开洞穴取用。

这种藏冰的方法,当然不能完全阻止冰块融化,只不过起到了减缓作用而已,因此,为了保证来年有充足的冰块享用,一般在存放时,都会多存放一些。

而在之后的历朝历代,也基本上采取了这种藏冰方式。


到了周朝时,为了供皇室享用冰块,朝廷还专门成立了采冰部门,根据《周礼》记载,当时设有冰人,专门负责为皇室采冰、运冰和储冰,并且在皇宫附近,还建有大量的“冰井”。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藏冰技术也相应随之提高,比如在隋唐时,为了减少冰块的损耗,当时的人们就开始凿深井口储冰,据记载,这些深井,基本上都在十几丈深。

不过,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冰块的需求量也在增加,有时候经常会出现“不够用”的情况。

比如在《资治通鉴》中就记载了,在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期,某一年冬天实收冰块“三万八千段”,按照当时的计量单位换算下来,每一段冰块大约在30厘米左右,体积约等于0.36立方米。

而这三万八千块加一起,就等于将近十四万立方米。

看似很多,但当时的长安城人口大约有一百万左右,这些冰算下来还是不够,因此官府只能是出台相关措施,采取量入而出的方式来发放冰块了。

而正是因为不够用,民间有能力的人,就会自行挖掘地窖进行藏冰,而这些人除了自己享用之外,还会将多余的冰块售卖,所以,当时街头上经常会出现叫卖冰块的小贩。

也正是因为这种藏冰方式简单不复杂,因此在之后的朝代中一直存在。

到了宋、元时期,由于冰块储存量越来越大,利用冰块制出的冷食也越来越多,根据记载,宋代已经出现了“冰镇果汁”,和我们现代人喝的基本差不多。

而元代时,还出现了“冰激凌”的雏形,当时人们在冰块中加上果浆和牛奶,据说吃一口相当“爽口怡人”。

而这基本上都离不开藏冰规模的扩大,而到了清代时,全国各地都有藏冰之处,其中,山东济南的大明湖周边,已经将“藏冰”做成了当时的一个产业。


之所以这里藏冰盛行,就是因为依靠着大明湖,极大解决去哪里采冰的问题,因此,当时在大明湖畔,有上百家做藏冰、售卖冰块生意的商人。

乾隆皇帝为何喜欢去这里,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这里冰块多。

根据记载,当时大明湖周边的冰块商人,采取的是预售制度,每当夏天来临之前,就会提前开始售卖,谁需要冰块,那就先去买“冰票”。

等到估摸着一窖的冰块卖完之后,商人们就开始安排人,定一个日子打开冰窖,并且也会提前通知那些购买过冰票的人。

到了日子后,随着一声嘹亮的“开冰窖喽”吆喝,几个身穿厚厚棉袄的汉子就会打开冰窖,按照提前排好队的人手中的冰票,一一进行派发。

当时的冰块,除了有一部分是卖给家庭之外,大部分都是卖给了饭店、酒庄之类,还有一部分,则卖给了那些走街串巷的小贩。

而据相关资料记载,济南也是我国最早出售汽水的地方,原因就是因为这里有大明湖。

这就是藏冰,也是古人在夏天能享用冰块的最重要途径之一,这种方式起源很早,并且流传也很久,一直到民国时期,这种藏冰方式依旧存在。

不过,不要以为古人只会用这种笨方法藏冰,除此之外,古人还发明了不少人工制冰的方式。


第一种:硝石制冰法

硝石制冰法,最早见于唐代。

前文讲过,唐代人口剧增,存冰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夏日需要,因此,就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增加冰块的数量。

而当时的人们在开采火药的过程中,无意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迅速且大量吸收水中的热量,还能让水结成冰,因此,就有了硝石制冰法。

这种方式,是利用硝石吸收热量的原理,硝石又称硝酸钾,其外观为白色,特性是喜欢呆在低温之处,常在温度较低的墙角存在,因此也被称为“墙霜”。

那么,如何用硝石制冰呢?

根据记载,具体的做法是取来大小两个盆,先往大盆中注满水,然后再将小盆放在大盆中,保证大盆中的水淹没小盆。

之后,在大盆中倒入硝石,同时不断摇晃,随着硝石不断吸收盆中水的热量,小盆中的水便会结成冰块。

并且,硝石还可以重复利用,在制作完冰块之后,将含有硝石的冰块取出,用蒸馏或者自然挥发的方式,就会重新变为硝石,可以下次继续使用。

有了这种办法,古人们就能够在夏天自己制冰,宋代时,还有人在街上利用这种方式,制作冰饮,只不过是将小盆换成一个罐子之类,而罐子里装有提前调制好的果汁,再将罐子放进桶里后,在桶里加入硝石即可。

并且这种方式也是流传很久,民国时期的宁波制冰厂,就是使用这种方式。


第二种:热水制冰法

热水制冰法,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但在古代确实存在。

西汉时期,有一本涉及到物理、化学的重要文献,名字叫做《淮南万毕术》,其作者是淮南王刘安(刘邦之孙)。

在这本书里,就记载了一种“热水制冰”的办法。

“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缣,沈中三日成冰”。---《淮南万毕术》

其大意就是,取来一些烧开的热水,将其放进陶器之中,然后用丝织品把其进行密封,随后再将这个装有沸水的陶罐放置在深井之中,三天后就可能得到冰块。

初一看来,这种方式颇有些天方夜谭的意思,但古人既然有记载,这就说明曾经成功过。

那么,这种方式究竟可行不可行呢?现代的科学家,曾经就此做过实验,而实验的结果,着实令人大吃一惊。

什么结果呢?就是按照这种方式,还真能制作出来冰块。

而其中的原理,则是利用了热水中的水分子要较于冷水中水分子活跃的特性,而根据这一特性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条件温度下,温度较高的液体,会比温度较低的液体,在温度下降上速度快。

具体的解释,就是在外界温度如果能始终保持相同,那么温度较高的液体,就会降到低于外界温度的程度,最终降至冰点,而一旦到了冰点,那么就会结冰。

而现代科学家在复原这种实验时,首先就是让水加热至100°,之后,使用丝织品将盛放沸水的容器密封,然后再模拟出一个深井环境。

这其中,深井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必须达到一定深度后,才能满足让沸水成冰的条件。

也就是说,把沸水放置在足够深的井里后,由于外界温度的急剧变化,沸水中的水分子就会变得异常活跃,同时开始快速降温,直到降到低于外界温度到达0°时,那么就结冰了。

之所以不选用冷水,是因为冷水中的水分子,活跃性不如热水中的水分子。

这种方式,古人究竟是如何发现并实验出来的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现代科学家经过实验,确实是有一定几率能够成功的。

当然,这其中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无疑是巨大的,并且,古代也没有现代化设备,因此,要想挖出来一个满足条件的深井,并能实验成功,那更是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这种方式并不流行,但不流行不代表没有,只不过难度要比硝石制冰法大很多。


所以,通过古人制冰的各种办法就能看出,我们的老祖先在智慧上不次于现代人,他们能在没有现代化设施的情况下,研究出硝石制冰法和沸水制冰法,同时还有各式各样的藏冰方式,这就足以说明,古人的智慧着实不容小觑。




古人是怎么制造出冰块的?

现代人制冰很简单,弄点水放制冰格里,冻上几个小时就变成冰了!但问题是古人弄到冰吗?这要是皇帝老儿在大夏天想要吃冰了,又能怎么办呢?

古人制冰大法:冬天的冰存到夏天!

最简单的方法无疑是将冰从冬天保存到夏天!笔者小时候也曾试过将冬天的雪装在容器里埋入土中,然后到夏天再挖出来,当然没有猜错,全都变成水了,而且还是臭水!

很简单,地下的温度比地面高多了,基本上你埋下几天内就会化成水,古人保存冰的方法无疑要比现代小朋友的更科学一些,方法倒是比较简单:

挖一个地窖,然后在周围设置一个隔热层,这个隔热层的要求也不高,利用不流动的空气绝热或者使用茅草填充都可以,高级一点也可以用破棉絮或者动物毛发都没有问题,然后在寒冬腊月时将冰块切割,放到地窖里,码放整齐,然后做好密封。

只要技术不是特别菜,一般保存到来年的夏天没有问题,当然地窖深度要控制下,不要薄薄一层浮土,至少也得2-3米深地下,因为越深的位置,地下温度越不受地面影响,越容易长期保存冰块。

这个方法大约在商代时候就实现了,距今大约3600年前,欧洲人还在部落之间纷争时中国人居然开始藏冰,然后到夏天享受冰饮了,而到了战国时期中国人还发明了“冰箱”,说是冰箱,不过是隔水冰镇的器具,现在的名称是冰鉴,可以在里面冰酒或者其他饮品,这大夏天喝点冰镇酒或者果汁,那自然是极好的。

古人制冰大法之:化学制冰

火药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但谁又能想到,火药居然还和制冰有关!火药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炼丹术,但到隋朝时才形成了真正的配方,但要大规模应用于战争,还要到唐朝,而火药使用无疑刺激了硫磺、硝石以及木炭行业发展的欣欣向荣!

相信应该是某次无意中的溶解硝石的工艺,发现了硝石的溶解居然可以让水冷到冰点以下,因此这个无意中的发现绝对是历史上伟大瞬间中的一种一笔,尽管它科学价值不高,但对人类的生活水准却提高不少!

因为这个原理,让古人在夏天可以轻易制造出冰块,而且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它只是溶于水,利用完后再用太阳晒晒,干了下次又可以重复利用,所以夏天太阳越大,制冰的成本这是越低,而且也是在唐代开始出现冰淇淋的雏形:酥山!

唐代的酥山花样可谓是众多,下层是冰沙,上面是奶油或者酥油,或者各式水果等,差不多你能想象到的都可以搅拌到里面,而欧洲人要吃到冰淇淋,还要到500年后马可波罗到达元大都后的事情了,那会中国都已经经历了唐宋元三个朝代了!

所以世界冰淇淋的鼻祖在中国!但比较可惜的是明朝以后这技术基本就没进步,而欧洲人却一个又一个的科学发现,逐渐形成了真正的科学,比如牛顿时代,中国刚进入清朝,大家还在吵着反清复明时,牛顿发表了《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拉普拉斯的煌煌巨著《天体力学》出版了!

当慈禧垂帘听政时,麦克斯韦发布他最完美的方程组,二度垂帘听政时欧洲科学界开始在研究光速在以太中的速度问题,黑体辐射问题,还有热力学问题......

当然本文中的关键,19世纪末这段时间里,欧洲从发现制冷原理到发明出冰箱,再到二十世纪初冰箱开始走进普通人家庭,人类开始了随心所欲制冰的时代,而我们的发展却停滞了!

从宋朝开始到清朝,中国发展至少停滞了1000多年,然后又被列强蹂躏了百年,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中国才走上正轨,想象下,要是1000多年前中国开启了科学之路,现在不知道会发展到哪里,估计去火星上度个假应该是没问题了吧!




古代的“制冰之路”是很坎坷的,古人坐拥“宝山”上千年而不用,最终在一个唐朝的夏天热不可耐,才创造了奇迹。

一场迟到了上千年的奇迹。

作为南方人,深知冰是可贵的,特别是在广东的沿海地区,根本不会下雪,我们一年四季大多如夏,如果没有“冰柜”(冰箱),想看到冰,那几乎没有可能。

可以前关注明清历史,却多次从广东明清小说家的字里行间发现一个奇妙的事情:

“广东‬古人‬在夏天吃冰刨”

当然,也只有富人才吃得起。

但总归是有人吃了,那么问题也就来了,那个时候哪里来的冰箱,如果没有冰箱?又怎么弄出来的冰?

这一切,都要从“硝石”的历程说起。

先秦炼丹师:想不到,我竟是冰的罪人

硝石,古称“消石”,是一种自然界中,可以自然存在的产物,说它比人类的历史更早,一点问题都没有。

古代硝石,其实是很常见的,在如今的很多农村地区,到了秋天的时候,一些土房子的墙脚底下总会有一些亮晶晶的颗粒物,老一辈人叫做“地霜”,其实,这就是“硝石”。

硝石是从大自然中的“含氮有机物”经过了细菌分解、氧化后,变成硝酸,然后在土壤中,有着一种“钾元素”,两者混合化合而成,最终成为“硝石”,这也是为什么在那些土房子的墙角中,总能发现硝石的缘故。

这种是一手硝石,但古人最早重视硝石的作用,却是在“制药”上。

其实这种“使用顺序”,很好理解。

根据古人的生活环境,发现一种新物种,第一时间肯定考虑:能不能吃,此乃人类本能。

而关于什么制火药,这属于是高度文明的多次开发。

然后有人把硝石给了医生,医生就拿来做临床试验,发现这硝石,还真的有效,不仅有效,而且硝石对于一些急性病,有着很强的抑制作用,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了“神物”。

自然而然地,喜欢炼丹的“高人们”,就盯上了这种奇物。

都说先秦时期,炼丹师已经阴差阳错倒腾出了火药,可火药却一直没有快速转变为热兵器,后人都觉得是这些垄断了“火药”的炼丹师造成的,其实比起“抑制热兵器”诞生这个罪名,炼丹师“抑制制冰”这个罪名更大。

因为硝石吸热,这就是放在水中的一个过程,不需要很复杂的步骤,只需要一次大剂量的“反应”,就能得到冰块,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一步”,硬是被挡住没有走出。

先秦时期的炼丹师到底有没有阴差阳错制造出过“冰”来,我们也是不知道的,因为历史没有记载,方法没有广泛流传,就被视为不存在的事情。

总得来说,古人制冰也是很简单的:

就是通过“硝石”溶于水后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水本身的热量,令水达到零度,最终结冰。

过程是简单的,化学的反应也是不复杂的,可就是把硝石倒进水里这么一步,却在先秦以来被耽搁了。这批拥有着大量硝石原料的炼丹师,没有发掘出硝石的更大功能,反而是向上忽悠统治者阶级,让皇帝喜欢上炼丹。

当炼丹被皇帝所喜欢,那意义又是不一样了,对市面上的硝石几乎会造成“垄断”,反正这些“仙丹”吃了甭管有没有用,先吃了再说,试想,自秦始皇开始,朝朝代代热爱炼丹的皇帝,哪一个不是前赴后继,毫不顾忌的。

且最重要的是,这些统治者阶级,本身是拥有着“冰窖”的,每到大冬天,中原大部分地区还是可以“结冰”的,他们皇家有人采冰,只是底层百姓、南方百姓没有用冰的资格罢了,对于炼丹师、统治者这些等级的人物而言,的确没有制造出冰的动力。

人造冰的动力:商业社会的全面推动

当古人通过硝石造出冰的时候,已经是唐代了。

根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最早的人造冰出现在唐代中期的“长安”。

人造冰的出现堪称破天荒、奇迹,因为它诞生于西北的大夏天。

硝石,这味在中医、炼丹界被誉为“感海卤之气所生,乃天地至神之物,......能使七十二石化而为水,柔润五金,制炼八石,虽大丹亦不舍此”的神物,最终被商业社会,找出了一个最亲切的用途。

要知道,炼丹的时候,即便是“大丹”都不舍得多放,可现在却被民间百姓用来造冰,这可不可以说是一场“硝石的革命”呢?

而硝石之所以在唐代才开始被人发掘出造冰的功能,根本原因就是唐代发达的商业社会。

唐代商业贯通南北,连接中外,越来越多的人经商,朝廷在税务、籍贯、行业上多做了改变,促进越来越多的商人行走社会,如此一来,社会所需要的“商品”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缺口,同样带动了“商品革命”。

大家都在比谁的商品更好、更新颖、更便宜,这个东西,就叫“创新”,作以冰这种“制造”成本低的物品,是不会被放过的,唐代的冰诞生于当时的世界中心长安,就理所当然了。

在《唐摭言》里面,就有如此记载:

“昔蒯人为商而卖冰于市,客有苦热者,将买之。蒯人自以得时,欲邀客以数倍之利。

来自于“蒯地”的商人,把冰拿到市场上卖,如果有沿途苦于炎热的旅客,就能买来解暑。

蒯人泛指的河南洛阳局部地区的人,夏天的河南,也是十分炎热的了,要说这些商人是拿着冬天采集来的冰出来销售,那简直是吃力不讨好,所以他们所售卖的冰,也都是人造冰。

可在唐朝,这还不算霸气的,最霸气的,还属杨玉环的家族,背靠唐玄宗,大夏天最热的时候,直接在长安“摆冰山”,在《开元天宝遗事》里面,就有这么一个记载:

“杨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宴席间,座客虽酒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挟纩者,其骄贵如此也。”

杨国忠到了大夏天,就宴客满座,请来雕刻的石匠,把大冰块雕成山,然后让宾客坐在冰山周围喝酒,这种待遇堪称古代的天花板,就连现代人,如果没有空调,那也是比不上的。

不过“人造冰”和“人造冰”之间,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其实硝石放入水中,直接吸热令水结冰,这种冰的本身,是没有太大毒性的。

可一旦冰要拿来做别的食物,那就需要讲究硝石不能与之“冲”了。

所以对于“景观”用的人造冰,和食用的人造冰,唐代人的制作方法不同。

景观用的人造冰,就是一个大容器,把大量硝石放入水中直接制成,这个过程很简单。

而食用冰,则是需要内外大小两个罐子,小罐子里盛着纯净的水,然后大罐子中再放入硝石,先让大罐子的水成冰,再让小罐子的水成冰,这个过程非常地复杂,所以食用冰的价格很贵。

也就是商业社会的大规模发展,才能支撑起食用冰的大量生产,因为商业社会的本质就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很多的科技创新,都是在商业的背景下推展开来的。

古代的冰箱

自唐宋的商业社会推动“人造冰”的大量出现,人造冰接下来的历程,就是一个从“高价”到“低价”,从“稀有”到“普及”的过程。

之所以能普及,还是在于硝石本身是可以被大量制造的,不是金银这种稀有的消耗品,用完了就没了。

在宋代,特别是《东京梦华录》中,汴京已经大量出现“冰酪”这种美食了,在唐朝,吃冰酪的往往都是那批王公贵族,可在宋代,你就算是个平民百姓,都能拿出个十几钱在汴京买“冰酪”来吃。

因此前面所说的明清小说家记载的广东人在夏天吃“冰刨”,却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而除了人造冰的技术和成本大范围扩散导致冰价下跌以外,冰的“保存”工具也开始大量商业应用,那就是“冰鉴”

冰鉴,就是古代的冰箱,一种以金属和木复合制成的器皿,主要存放的,就是冰。

古代冰箱,在先秦时期就是有的,在先秦时期,周天子有“冰官”,称之为“凌人”,而当时的冰窖,叫做“凌阴”。

不过“凌阴”,却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一才能打开,这意味着,周天子用冰,不是那么自由的,不是到天气扛不住的时候,也不可以随意开冰窖。

封存冰窖,代表着冰的处境岌岌可危,平时用,也要小心用,拿出来要赶紧用,不然就化了,这种麻烦的现实让人很着急,怎么办呢?

有能人出现了,根据多次制造,直接造出了冰鉴,比如勾践,就曾带过“冰箱”外出:

“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宿于冰厨。”

其实周天子的祭祀,也没有我们现代人想象得那么寒酸,周天子在进行长时间的祭祀时,为了避免祭物的变质,早就用上了“冰鉴”,豪华程度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因为出现得早,冰鉴本身,也不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了。

晋代以后,百姓之家多见金属,以前那是市场存有量低,经过社会的推动,金属大量开采,也被利用,民间有人能做出各种各样的“金属器具”,有人制造冰鉴,但只是给贵族人家所用,普通百姓,是知道有这种东西,却没有用途。

但技术是存在的,只要市场需要,就能大量制造。

一直到明清时期,冰鉴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了,很多商人家庭都拥有,小农经济的百姓之家或许还是没有,可是商人的群体多了,整体的冰鉴总量也跟着多了,现如今很多考古文物,都把冰鉴单独做成一个“类目”了。

从自然冰到人造冰,再从冰窖到冰鉴,古人的智慧是在进步着的,古人的生活也十分丰富,让我们看到了多姿多彩的一面,这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中,可堪称奇迹。

在南方人眼里,若没有冰箱,那么想要得到冰,还是不容易的,可从先秦再到唐宋,再到明清时代,一步步的普及,再到如今的电器冰箱,这不是一次次伟大的进步吗,也许未来会迎来随手制冰的时代,对于中国人而言,这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如果你穿越回西汉,炎炎夏日没有冰箱,想来杯冰镇的冷饮解暑怎么办?2000年前的西汉工匠会不屑地告诉你,很简单啊用“热水制冰“!

是的,你没听说错了,用热水来制冰。但是热水真能制冰吗?是不是感觉违反了物理学?2000年前的热水制冰方法靠谱吗?

现代人都喜欢在炎炎夏日,捧一杯冰镇饮料解暑,现代科技发达,冰的获取很简单。但是在古代没有冰箱的情况下,唐朝和宋朝的人民,夏天依然能吃到冰激凌,还能喝冰镇饮料,没有现代设备的帮助,古人们是如何办到的?

根据考古发现,古人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在夏天使用冰块解暑,当时冰块的获取方法,和我们现在的类似,不同之处我们使用了现代化设备,古人采用了最自然的方法,他们采用的是冰窖藏冰法,

考古专家在山西古陶寺遗址发掘时,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前古陶寺人,已经懂得了低温藏冰的方法,还在石器时代的古陶寺人,没有先进的工具,却智慧的到了冬至前后,也就是最冷的时候,利用石器到河边开琢出一些冰块,

然后利用原始的雪橇等工具,将冰块拉到寒冷的洞穴,这些洞穴一些是天然形成,一些则是人工挖出,通常都是深入地下数米。

为了保存的冰块干净卫生,古陶寺人洞穴内铺垫了厚厚的枯草和芦席。 为了方便提取冰块,每一层冰块之间,都会再铺设一层的草木或者芦苇,这样的做法还能起到保温的作用。

等一切完成后,部落的酋长或者祭师,会做一些仪式再命人将洞口密封起来,并且还在洞口做好了标记,春天的来临的时候,还会找人负责看守,毕竟在不但的夏天,冰块可是非常珍贵的物品。

到了夏天的来临,在重要的日子,例如祭奠或者丰收,就会打开洞穴,取出冰块,畅快淋漓地喝着冰镇果桨或者果酒。

不过这种冰块的保存方式,有两个弊端,

1:因为条件和天气的限制,即便是在阴凉的环境,冰块会出现融化,

2:提取起来不方便,并不像我们现在一样,想提取就提取,必须到一定时候,洞穴一打开给冰块就可以融合。

3:地域性强,必须是冬天寒冷结冰的地区。

这种方法也有它的优缺点,

1:该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太先进的设备,可操作性强,因此从夏到清末,依然还是采用这种存储冰块的方法,只是冰窖的保温条件更好而已。

2:普及性广,无论是皇室还是达官贵人,或者一些较为富裕的村庄,人们都能建立自己的冰窖,以备夏天使用。

不过在周朝以前,夏天的冰块可不是普通人能获得的,根据《夏小正》记载,夏朝时期就有“颁冰者,这些分冰的人地位很高。而当时能在夏天被赏赐冰块的,起码是一定级别的人,才能获得的福利。

到了周朝《周礼》更是严格规定了冰块的奖赏,为此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冰块管理机构“冰人”,这些人负责的,就是皇家冰块的采集运输和储存,

不过当时已经淘汰了古陶寺人用的藏冰洞的方法,而是在周王的避暑山庄或者皇宫附近,建立了一些大型的“冰井”。

到了夏天周王要赏赐的时候,冰人就会在冰井取出相应的冰块,分发下去,当时的王宫贵胄都以拿到周王赏赐的冰块为荣。

根据专家的考证,秦始皇也很喜欢夏天使用冰块,而他在出巡的时候,遇上了夏天都会在豪车内,放置一个冰鉴,这个冰鉴类似与现代的汽车空调,起着调节车内气温的作用,同时还能冰镇饮料和水果。

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就是因为出巡,一次昏倒不慎撞在了青铜冰鉴上,行至沙丘去世的。不过由于一直以来没人见过冰鉴是什么样子,司马迁记载的青铜冰鉴本来只是个传说。

直到1978年,考古专家在湖北随州擂鼓墩战国中,发现了两件国宝级文物“曾侯乙铜鉴缶”为国宝级文物,人们才知道古代冰箱长什么样子。

“曾侯乙铜鉴缶”是一件构思奇巧的青铜器,内部结构复杂,外部的造型奇特,表面装饰的纹理异常的精致,它既可以当做是古代的冰箱,也可以当做一个大“烤箱”。

“曾侯乙铜鉴缶”主要构造为两部分,外部被称为鉴,鉴的里面有放着一尊缶。鉴和缶之间有个空间,夏天把这空间填满冰块,就起到冰箱的作用,冬天如果倒入温水,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缶内可以放酒或者其他美食。

到了汉武帝时期,有了文景之治的积累,会玩的汉武帝,不但冬天建立了一个四季如春的温室,还在夏天研究了新的藏冰技术,就是对后世影响比较大的冰井技术。

冰井的出现给热水制冰提供了条件,冰井说白了就是一个深达十几丈大井,因为气温够低因此能更好地存储冰块,如果条件不允许,土豪一点的做法,就是建立一个冰井台,东汉末年,曹操建立的三台之一,其中一个就是冰井台,

根据北魏晚期的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邺城的冰井台上建有三座大型的冰室,每一间的冰室都有数口的冰井,这些冰井深达十多丈,平时可以储存冰块,粮食,或者食盐等等。

冰井的出现,给工匠研究热水造冰提供了机会,因为热水造冰的条件之一,就是必须有一个恒温的寒冷环境。

热水造冰法

热水造冰法现在人看来,感觉有点荒谬和有点扯,但历史上却真实存在过,其的起源已经是不可考了,先秦时期的《庄子》和《关尹子》都提到过夏造冰,

不过直到汉朝的《淮南子》才记载了夏造冰的方法,“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绿,沈(井)中三日成冰”。

看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将沸汤,就是滚烫的开水,密封在一个大瓮内,放在冰井中三天,就可以获得冰块。

热水放入冰井能成为冰块,在我们看来有点天方夜谭,但是春秋时代到汉朝的典籍,都有夏造冰的记载,可见古人认为这个方法可行。

那么这种方法有什么科学的依据呢?它的原理是什么?

为了研究夏造冰的可行性,科学家曾经按照典籍的记载,做了一场生动的实验,实验的结果却科学家分外吃惊。

科学家按照古人的方法,竟然真能获得冰块,通过研究,科学家发现它的原理,是利用滚烫的开水,被放置在寒冷的条件中,因为低压产生了快速蒸发,此时因为空气湿度和气温的原因,产生了吸热制冷效果,如果瓮的容积足够的大,密封足够的好,的确可以凝结出一些冰块。

当然需要大量的冰块,则需要容量足够大瓮来产生结冰量,其实这也是物理学,一个能量传导的原理,温度较高的热水经过传导会快速的降低温度,从古人在春秋时期,就掌握了夏造冰的窍门,我们就能够发现,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的确是高超,

关于夏造冰的起源, 专家认为是古代的炼丹术士和劳动人民实践的结果,毕竟在当时,也只有人们都热衷于研究一些奇奇怪怪的搭配。

中国许多的发明,都是劳动人民在生活摸索总结出来的,比如美食之一的豆腐,长了毛依然能吃的腐乳,还有掩埋在石灰中的皮蛋等等。

这些先驱在研究硝石的过程中,发现了硝石能够让水凝结成冰,其后又研究出了另外一个人工造冰的方法,就是硝石造冰法。

硝石造冰法

在魏晋奇书《三十六水法》中,就有硝石能让水凝结成冰的记载,不过硝石制冰法在唐朝才开始盛行,原因是大唐进入了盛世后,特别是长安城俨然成为了全球第一名都,冬季储冰的方法,已经远远无法跟上人口的增长,

由于冰块的需求量大,因此急需新的方法,既快速有方便的制作冰块。 而当时人们在采集的硝石过程中,发现硝石能让水凝结成冰的特性,并且对照古书的记载,把道家的水法改进成了硝石制冰法。

硝石造冰法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硝石吸收热量的特性,制作冰块。 具体的方法不难,就是准备好大小两个金属盆,当然木盆也可以,只是金属盆传导更快。

在大盆中注满水,然后将小盆放置在大盆水中,再往大盆内部倒入硝石,不断地对大盆进行摇晃,等待硝石吸收了盆中的热量,就会看到小盆里面的结成了冰块。

这种方法的优点有三个

1:较为环保,硝石可以不断地重复利用,用完硝石并不需要废弃,而是让其自然挥发,能它变成一块新的硝石,就可以再次使用。

2:可以随时制作,这种制作的方法,时效比较快速,因此能解决了时间的限制

3:能随身携带,有硝石造冰法使用的工具不多,因此只要有两个合适的盆,有硝石就可以制作,反而能随身携带,是许多唐朝和宋朝商户首选的制冰方法。

这两种制冰方法的出现,给唐朝和宋朝的夏天带来了一阵凉意,特别是宋朝开始,许多小贩已经在夏天售卖冷饮,宋代人和我们现在一样,到了夏天人们都会到街上来一杯“冰镇果汁”,有土豪的一点的还会吃上冰激凌,

到了明清时期,各地都开始有了冰窖,不过,其中最为知名的还是大明湖边的冰窖,而大明湖特殊的地理条件,让这里的冰窖成为了一大产业,根据古书的记载,清朝大明湖胖有上百家藏冰、卖冰块的商号。人们夏天也会去买一些冰块回家,一来制作冷饮,二来可以降温解暑。

所以乾隆为何喜欢去大明湖,并非为了夏雨荷,而是为了这里的冰激凌和冰饮。大明湖一带藏冰、卖冰的产业,一直延续到了近代,甚至诞生了我国最早的汽水制造工厂。

后来这些制作冰的方法,逐渐被先进的科技仪器取代,大明湖的繁荣也一去不复返,到了现在冰箱的普及,冰块已经不是什么奢侈品。

不过我们在喝冷饮的时候,看着小小的冰块,可能你会想不到,在几千年前,冰块在夏天还是奢侈品,而古代工匠在没有现代化设施的情况下,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总结,能够研究出硝石制冰法和热水制冰法,并且延伸出各种各样科学有效藏冰方式,这就足以说明,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着实不容小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人造冰   硝石   大明   冰窖   冰块   洞穴   唐代   古人   冰箱   热水   温度   夏天   古代   方式   方法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