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硬笔书法的学习中,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临帖水平?

在硬笔书法的学习中,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临帖水平?毛笔书法重于点画,硬笔书法偏向结字。因此,提高硬笔书法的临帖水平,特别是以古人碑帖为学习对象的时候就是需要体现碑帖字体的结字特征和笔势精髓。如此,通过临帖来提高硬笔书法的学习目的即可达成。

文徵明跋右军十七帖

古人碑帖

古人碑帖是指古人的墨迹或碑刻等书法作品。

古人书法基本上是采用软笔进行书写的。而软笔书法相对于硬笔书法而言,其偏重于点画的表现。因此,今人学习硬笔书法采用古人碑帖进行学习,我们需要以古人书法结字为主,笔法为辅,在临习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古人作品的气脉连接之法,如此,通过不断地学习不同古人碑帖,取其精华融入个人的硬笔书写中,即可提高临习的效果。

康里巎巎行书跋赵孟頫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硬笔临帖

硬笔书法是传统书法艺术的分支之一,是近代才发展起来的。

之所以将硬笔书法归纳为传统书法的分支,是因为硬笔书法的学习对象基本上是建立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之上的(现代人也有以当今的书法名家字帖进行学习,但是,基本上如今的硬笔书法家都是有学习传统书法的)。其实,软笔书法与硬笔书法的最大不同之处除了二者的偏重不同之外,最明显的就是书写工具的差异。

也正是书写工具的差异导致了其书写效果的偏重有所不同。这客观性导致了硬笔临帖我们更偏向于大小章法方面。

姜浩硬笔作品

综上所述

传统书法偏重点画的表现,硬笔书法则以结字见长。今人学习硬笔书法以古人碑帖为对象进行临习,则须以大小章法为主,点画为辅来进行。

-------------------------------------------------------------------------------------------------------------------------------

我是书法有云,一名书法爱好者,从事软、硬笔书法基础教学,偶尔有点疯,喜欢,就关注我吧。




提高临帖水平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主要谈谈如何带着问题去作分析研究式的临帖。

(唐寅落花诗册。)

下面以临唐寅行书《落花诗册》为例,作分析、研究说明:

一,我们要分析研究唐寅书法风格形成的过程中,受那些书家影响?提取了那些风格因子?在临这本字帖时,其它有几本字帖是值得关注的,在精神、审美思想方面是相通的。可以同时对比临摹。

(1),《智永楷书千字文》,虽然是楷书,在感觉上精神韵味和《落花诗册》相似。《落花诗册》中的横画末端,有的带着一个方析锐利的附钩,这一写法取法于《智永真草千字文》的楷书横的写法。

(2),苏轼行楷《前赤壁赋》,唐寅的行书中有此帖的痕迹,如取扁平的横势,左低右高,撇画尾部丰腴。

(3),赵孟頫的行书《前后赤壁赋》。唐寅的行书风格和此帖相似度更高。如竖画细劲、锐利的尖起笔和牵丝等。竖画和斜钩的收缩。用笔和结构取法此帖较多。

(钢笔临赵孟頫赤壁赋)

(钢笔临赵孟頫赤壁赋)

二,分析研究唐寅行书《落花诗册》有哪些独特的写法。如:朱字将撇捺变为左右点。

李字撇画较长,反捺较短。

少字主笔撇画收敛变短。

花字竖弯钩的出钩部分较长。

室字宝盖头左点竖着写。

自字撇画超过左竖起笔处较多。

闲字出钩较长,锐利厚重。

月字将两短横变为两撇点靠右。

何字省钩。

安字撇折的另起笔,交接点在撇画的三分之一处。

人字撇捺交接点偏高。

都字最后一笔悬针竖变短。

三,对此帖风格因子有所了解后,凭印象理解背着试写,然后对照字帖检查不足之处,再对临。这样记忆较深。硬笔和软笔相结合,可同时练,在软笔书法中吸收营养。(以下作品由笔者书写。)

(临唐寅落花诗)

(临苏轼赤壁赋)

(落花诗集字作品。)

(落花诗集字作品)

四,唐寅将符合自己思想情感的线条语言和结构语言组织起来,写出了潇洒自然的风格。通过对他书风形成的过程作分析研究,加深了字帖的理解,对提高临帖水平是有益的。

(钢笔临唐寅落花诗。)

(钢笔临苏轼前赤壁赋。)

(钢笔临苏轼前赤壁赋。)

(落花诗集字作品。)

(智永千字文集字作品。)

(钢笔临智永千字文)

(钢笔临智永千字文。)

(钢笔临智永千字文。)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临帖并非仅仅是眼脑手的协同复制,最主要的是抓住笔法与结构,领悟规律技巧,否则就是画字,一脱帖就找不着北。



无论软笔硬笔,临帖是书法学习最重要的内容,笔法、结构、章法都在里面,不嚼烂嚼透,靠自己摸索,时间耗不起。硬笔临贴效果好,就是临得像,高水平的临贴,不仅结体空间布局形似,神也要相似

硬笔临帖同样也有摹临、对临和意临,最基础最重要的就是对临,照着写,用眼去捕捉形态结构,以手脑协同去复写。对临阶段,与原帖的相似度越高越好。而意临,就是以笔法结构为龙骨,凭借记忆去复写还原。意临是临帖者脱帖能书的必然过程,高水平的意临能力,才是学书者临帖的主要目的。





学书一般由楷入手。要区分方法,有针对性的临帖。笔法不过关的,可拆解练习单个点画,强化肌肉记忆,搞熟笔法技巧。结构不过关的,练米字格、田字格、回字格。方法有了,剩下的就是书写实践。临贴是功夫活,更是苦差使,必须经过大量的重复习练,才能抓住抓准,从而形成自己的书写能力。



抱庸妄谈。




学习书法的不二之路就是临帖,毛笔书法是这样,硬笔书法也是这样。临帖的水平决定了你以后书法水平的高下,因此硬笔书法一定要重视临帖。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临帖水平呢?我把自己学习硬笔书法过程中临帖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分享一下:

取法的问题

既然要临帖,那就不得不提取法的问题,应该临谁的字帖呢?这一点我们不妨向一些硬笔书法名家学习,田英章、荆霄鹏、卢中南、吴玉生、曹宝麟、任政等等,这些书家的硬笔书法各具特点,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取法经典。

这些硬笔书家在学习硬笔书法的时候都是临摹、借鉴毛笔书法的经典法帖。田英章、荆霄鹏学的是欧阳询的书法,卢中南取法晋唐小楷和欧楷,吴玉生、任政取法晋唐小楷和行书,曹宝麟的行书受益于米芾等等。

这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想学习硬笔书法,也要向传统书法的宝库去取法。

硬笔书法的笔法

毛笔书法表现力丰富,这一点是硬笔书法的硬伤,“笔软奇怪生焉”,笔硬是硬笔书法天生的缺陷。因此学习毛笔书法字帖的时候,如何表现毛笔书法的笔法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我的意见是,在这一点上不必刻意去非要表现毛笔的特征,如果为了表现毛笔的笔画特征而把硬笔书法练成了画字,那就得不偿失了。

硬笔书法临摹毛笔书法字帖的时候,只要关注提按两个动作就可以了, 学习毛笔字帖的提按,不是为了表现毛笔书法的特征,而是学习古人书写时候的节奏感。

我们都知道,当笔按下去的时候书写速度是要慢一点的,而提行的时候速度是要快一点的。学习古人的经典法帖关键就是学习提按,让自己写的时候能把这种节奏感表现出来,那么你的字就好看了。

临帖的时候注意观察字帖上字的粗细变化,粗的地方你用硬笔写的时候就按下去,行笔慢一点,细的地方就把笔提起来,行笔的速度快一点。

主要学习经典的结构

我们知道书法的三大要素:用笔、结字、章法。用笔方面是硬笔书法的硬伤,因此我们学习毛笔书法的提按来掌握书写的节奏变化,但是结字是我们需要认真向经典碑帖学习的。启功先生有句诗云:“用笔何如结字难”,硬笔书法的笔法相对简单,因此在结字方面就要准确才行。

要保证临帖的准确性,临帖之前适当的读帖对我们是很有帮助的,具体开始临帖的时候,先看着要书写的字帖,心中想象着写一遍,然后再起笔。

一字为一篇之始,一笔为一字之始,首先要确定第一笔的位置,第一笔有了之后再看第二笔和第一笔的关系,大小、粗细、位置关系等等,这样一笔接一笔地写下去。如果是合体字,要注意偏旁部首的大小比例、高低错落的关系、笔画之间的穿插关系等。

重点注意笔势的问题

我们初临一本字帖的时候,往往是一个字一个字地临,一个字可能会反复多遍地写,因此初临的时候章法就不是很重要了,不必过多地关注章法问题。这个时候要着重注意笔势地问题,这也是读启功先生的书的时候受到的启发。

笔势是什么呢?就是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内在联系,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每一笔有来龙有去脉,这样一个字看上去才是整体联系的,而不是一个个简单笔画的拼凑。

笔势反应在章法上就是字与字之间的呼应、联系,行与行之间的照应等。这在进行通临的时候格外需要重视,因为有内在笔势的连接,整幅作品看起来才是一个整体。

以上是翰墨近期学习硬笔书法的体会,近期一直在临摹启功先生的小行楷书《论书绝句百首》和赵孟頫的《心经》,就深受启发,这里与大家共勉。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分享传统书法文化,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感恩有你。




作者:壹庸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回答起来还需要分门别类,三两句估计说不清楚,但是,有没法长篇大论,那就只能以简代繁了。



首先:不同的事实临帖是不一样的,问题有点泛泛而谈的意思,没有基础,临帖也是比较费事,很多人就是这样歧途的,重复着照猫画虎的事,十年如一日,一日同一日,毫无长进。



其次:临帖也是带着目的性的,学习字法的时候,对于其他的技巧掌握和重视程度就会下降,不可一概而论,这也需要循序渐进,可是要做到层级清晰,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最后:需要正确看待学习的意义,如果你单纯想写好硬笔字满足工作学习的需要,别说你临摹赵孟頫了,就算你临摹王羲之也没用,耗时耗力,等不到把贴临好,你发现你都不用写字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硬笔书法   笔势   碑帖   字帖   硬笔   笔法   行书   章法   毛笔   笔画   钢笔   落花   古人   书法   水平   结构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