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外国,野猪,野兔,龙虾,鲤鱼,都泛滥成灾?

在国内这些野味很受欢迎,肉质比较鲜嫩,比养殖好吃多了,是原生态健康品,在国外可能消费习俗不同,造成泛滥成灾,很可惜可以出囗。




19世纪末,澳大利亚的野兔数量达到了空前的100亿只,当时澳大利亚的人口约有380万,按照人数分,每人能分得2631只野兔,按照每天吃三只来算,够当时澳大利亚吃877天,也就是接近2年半的时间。

不仅是澳大利亚的野兔,美国的野猪也很疯狂,原本作为一种狩猎对象在20世纪被引入到美国的野猪,截止到2021年,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来看,全美约有900万头野猪,虽然一人一头不够分,但是野猪也比野兔大多了,如果全部捕杀掉的话,没人至少也能分几斤野猪肉。

但是,如今这些野猪依然在美国野猪肆无忌惮地破坏着,数量还呈增长的趋势。

除了野猪外,最让美国头疼的入侵物种当属亚洲鲤鱼了。亚洲鲤鱼并不是我们常说的鲤鱼,而是泛指鲤科下的8种鱼类,其中最让他们头疼的就是“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了。它们是在20世纪60年代作为“清道夫”被请去美国的,当时的美国野生水体内藻类泛滥,为了更好地治理这些藻类,他们从亚洲引入了多种以藻类为食的鲤科鱼类。

但是,没想到这些鱼类在美国吃得好、喝得好,各个膘肥体胖,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从70年代到90年代,连续几次的特大暴雨让这些原本生活在封闭水体内的亚洲鲤鱼有了“鱼跃龙门”的机会,它们凭借着泛滥的池水以及强大的飓风来到了美国最大的河流密西西比河中,并且逐渐的泛滥成灾,如今更是完成了对五大湖的成功入侵。

到目前为止,亚洲鲤鱼依然在美国的水体中潇洒着,虽然每年都有捕捞,但是在它们强大的繁殖能力下,这些举动有些杯水车薪。(下图为美国女子在船上射杀水中的亚洲鲤鱼,结果被狠狠“打脸”)

至于网传的“小龙虾在国外泛滥”的消息,其实泛滥的并非小龙虾,只不过它们身体也红彤彤的,而且密密麻麻的一片,所以让一些人拿来炒作了而已,如下图:

上图其实是2020年加州海岸上的场景,而图中的动物不是小龙虾,而是金枪鱼红蟹,这是金枪鱼的主要猎物之一,每年它们会有洄游的习性,而这些密密麻麻的金枪鱼红鞋之所以没有人吃,原因是美国的一些专家指出这些金枪鱼红蟹可能会食用一些有毒素的浮游生物,所以,才无人问津的。

每每看到国外物种泛滥成灾的消息,在评论区必然有一大波吃货留言,比如“国外没有博大精深的烹饪文化”、“派我国吃货去分分钟变成濒危物种”等等。虽然这种乐观的精神比较可贵,但是盲目的乐观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为什么这些物种会在国外泛滥?在我国有没有泛滥的物种?靠吃能不能真正地解决物种泛滥的问题。

物种为什么会在国外泛滥?

上面我们说到的在国外泛滥的物种都是在我国比较“紧俏”的动物,市场需求较大,但是,这些物种为何能在国外泛滥成灾呢?无非有三个原因:

第一:入侵物种。所谓的入侵物种就是该地区原本没有该生物的分布,但后来因为人为的因素将它们带入后的物种。入侵物种进入到一个陌生环境中,如果它们能够适应,那么会面对一个有利的条件:没有天敌。

在自然界中,动物都在完成的食物链中,互相制约,所以不会出现某一个物种数量突然增加的现象。但是,这些入侵物种没有天敌,这就给它们泛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没有约束)。

第二:超强的繁殖能力。入侵物种想要快速的泛滥,仅仅是没有天敌的约束还是不够的,它们必须具备很强的繁殖能力,比如在澳大利亚泛滥的野兔(学名欧洲穴兔),它们最初只有24只,但是靠着一年多代(平均7代),一代多胎(平均8只)的繁殖习性,它们很快就把数量增加到百万,进而向着千万、亿级发展。

美国的野猪也是一样的,野猪一年可以生2胎,一胎就有4-12头幼崽,这样一头雌性成年野猪一年至少能够产下8头以上的后代,在缺少天敌的前提下,这些幼崽的成活率极高,最终造成了泛滥。

第三:物种必须具备强大的适应能力。众所周知,任何环境中的原生动物都是经过漫长的演化和优胜劣汰才保留下来的,所以该物种对原生环境有着高度的适应性,这同时也导致了许多物种过度的依赖原生环境,比如如果将北极熊放到热带雨林中,它显然是无法生存的。

而穴兔、小龙虾、亚洲鲤鱼以及野猪在非原生环境中都表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这导致了它们进入到陌生的环境中后存活率大大提高,因此它们才能够靠着强大的繁殖能力以及没有天敌的约束最终泛滥成灾。

我国有没有泛滥成灾的物种?靠吃能解决吗?

虽然吃货们一致的说法是“在我国任何动物都泛滥不起来”,但其实这是在自欺欺人,先不说清道夫(学名豹纹脂身鲇)已经在我国南方多地泛滥成灾了,就连当初以食用为目的引入的罗非鱼、福寿螺还有小龙虾也都已经成功的泛滥成灾,成为了我国的入侵物种。

看到这里,有些小伙伴会说:小龙虾都被吃到靠养殖满足市场需求了,哪来的泛滥成灾?但是这只是表象,确实小龙虾在我国需求量大,但是这与小龙虾在我国南方的一些水体内泛滥成灾并不冲突,因为相比较去野外捕捞,显然养殖业能够提供的小龙虾更稳定。

在如今的野外水体包括稻田中的小龙虾依然在我国活跃着,依然在给生态带来破坏,依然在威胁着本土的淡水鳌虾生存。

因此,靠吃想要解决入侵物种泛滥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因为入侵物种一旦泛滥分布面是很广的,而且它们都在野生水体内,如果该物种受到了广大食客的喜欢,只能催生养殖业,很难撼动它们已经在野外泛滥的地位。

写在最后

物种泛滥是世界各国都头疼的问题,当然也包括我国,根据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的统计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我国已发现的入侵物种就多达754种,可见在入侵物种方面我们还没有资格笑,也没有资格幸灾乐祸。




双重保护造就了泛滥成灾:

国外保护野生动物是法律的准绳,即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是法律不准许任何野生动物的肉身走进餐桌。

国外虽然是野生动物泛滥成灾,但是对农作物庄家地保护做得非常好。国家是有组识的把野生动物与粮田分置开的,特别是在丘陵山区采取了双重保护,即粮田和野生动物保护同时并进,所以泛滥成灾是很正常的。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没有好的厨子,烹饪不出可口的美味。

就拿野兔来说吧,虽然澳大利亚野兔泛滥成灾,人们也尝试过食用野兔,但是因为做出来的口感很差,就放弃了。

2、人口少,资源丰富,人们追求更好的物质享受。

鲤鱼虽然肉质鲜美,但是因为鱼刺比较多,许多欧美人并不喜欢鲤鱼,反而追求其他鱼刺比较少的鱼类。

3、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

国外好多国家都有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对野生动物有比较强的保护意识。




爱家乡、知湖北,尽在麻城漫谈,欢迎大家关注头条号:麻城漫谈

在有些欧美国家确实存在这些问题,野猪、野兔这些野生动物以及鲤鱼等水生物种,泛滥成灾的现象出现。其原因有二:

其一是饮食文化差异。民间有一句俗话形容广东人:天上飞的不吃飞机,水里游的吃轮船。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我国的民众食性很杂,什么都有人吃。比如题主提出的野猪、 兔子、龙虾、鲤鱼(有发,特殊人群不可食用)在我国都是美食,大家都是争相食之。

但是在外国许多地方,都是以牛肉、牛奶、面包等为食物,像猪肉、兔子、龙虾、鲤鱼等却根本没有人食用,导致它们大量繁殖,群体日益壮大,并逐步开始和当地的人类争夺生存空间,当然就泛滥成灾了。

其二,是生态环境的原因。外国,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资本主义萌芽早,已经经过了几次工业革命,因此早就知道工业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所以他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比我国早很多,生态环境一般比我们好。而且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认知比较晚,前几十年破坏严重,导致野生动物大量减少,甚至有些物种出现了灭绝,当然和外国不一样。

但是,有一点在这里需要说明,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我们的生存环境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野生动物开始大量繁衍,目前野猪已经有一些地方开始泛滥成灾。它们和农村的村民抢夺生存空间,并出现伤人的事件,值得关注。生态环境必须保护,但是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需要得到保障,否则就是道本置末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泛滥成灾   野兔   鲤鱼   野猪   金枪鱼   澳大利亚   水体   天敌   亚洲   美国   物种   野生动物   龙虾   生态环境   外国   国外   我国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