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三国为何对俄罗斯有很强的戒心?

本来这3个国家和前苏联和俄罗斯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民族,语言文化根本就不一样,硬被苏联合拼开!从合拼到主动分离开苏联经历,犹豫一个少女被一个强盗把少女的家人杀了再把这个少女抓去做压寨夫人




波罗的海三国就在俄罗斯的旁边,这一次的俄乌冲突中:这三个国家那是最“反俄”的,同时也是最支持乌克兰的。当然了,波兰也是这一次最积极的“反俄”国家之一。

波罗的海这三个国家现在是欧洲范围内,乌克兰最坚定的支持者。这里面当然有现实的考虑:这一次是乌克兰、下一次会不会是他们呢?不过这里面也蕴含着:波罗的海三国与俄罗斯人的历史恩怨和情仇。

波罗的海三国,分别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这3个国家其实土地面积并不大,加起来不过17.4平方公里,比咱们的广东省还要小一点。这三个国家如今都是北约成员国,其实加入北约的根本目的还是要防着俄罗斯而已。

我们来带大家简单地看一下:波罗的海三国与俄国人在历史上的巨大恩怨。总体上感觉:恩估计基本没有,主要就剩下怨和恨了。

太遥远的历史我就不写了,估计大家也不太爱看。我们还是从:波罗的海三国被沙俄吞并说起吧!

1721年欧洲的大北方战争结束后,北欧强国瑞典盛极而衰,作为战胜国的沙俄则获得了瑞典在波罗的海周边的领地,成为东欧最强大的国家。

这样一来,波罗的海三国也就成为了沙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既然被沙俄给占领了,那么也就只有接受接下来的悲惨命运了。沙俄统治者对新夺来的地方的治理一般没啥好办法,基本都是老办法——只要地、不要人。

沙俄开始把国内大量的俄罗斯族人给迁移到了波罗的海三国,然后把以前的原著名大量的送走——一般都送往西伯利亚或者直接给消灭掉。

这样的故事曾经发生在很多地方,例如:克里米亚地区、以及原本属于大清朝的一些地区。

虽然波罗的海三国的原居民经历了不屈不挠的反抗和斗争,可是没办法——胳膊拗不过大腿,日子也就这样了。这就是波罗的海三国跟俄国人的第一次矛盾——民族矛盾。

1914年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沙俄也光荣地参战了。可是最终的结果是:一战让沙俄帝国彻底地歇菜了,沙俄内部先后发生了两次革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按照历史书的讲法: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十月革命才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伟大革命——列宁领导的。

当时新诞生的苏俄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退出这一战,然后保住自己的革命果实。

1918年3月3日,为捍卫革命胜利的果实,苏俄与德国签订了极其屈辱的《布列斯特和约》。这个条约的内容有点惊悚,大家有时间可以去查一查。

苏俄在承受了巨额赔款的同时,不得不承认芬兰、波罗的海三国以及波兰等属地的独立。这样一来,波罗的海三国终于再一次脱离了俄国人的统治了,成为了独立的国家了。

后面的岁月里面,波罗的海三国算是彻底地倒了大霉了?

二战之前,发生了一系列的大事情,对于波罗的海三国来说最大的事情就是:1939年8月23日,苏德之间签订了一个让全世界都极度震惊的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按照这个条约的规定:波罗的海三国、波兰的一部分以及芬兰都属于苏联的“影响范围”。苏联入侵波罗的海三国、入侵波兰以及后来的苏芬战争都是按照这个条约执行的。

1940年6月14日,苏联向波罗的海三国发出最后通牒,指责三国违反与苏联签署的互助条约,要求三国立刻改组并允许苏联驻军。

没办法,要是有人跟苏联人讲道理、要是问苏联为什么要占领你的话,你算是找对了人了。这个问题可以去问问:波兰人、芬兰人,问问苏联到底为什么要入侵他们。

1940年8月,苏联决定正式接纳“自愿”加盟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人口增加了586万,领土增加了17.4万平方公里。这给波罗的海三国在二战中深重的灾难埋下了伏笔。

后来的故事对于波罗的海三国人来说就彻底无语、彻底地坠入深渊了。

1941年6月22日,德国人开始突袭苏联,不久之后——波罗的海三国就被德国人给占领了。当时波罗的海三国内部的一些亲苏的人和大部分官员就被德国人消灭了。

波罗的海三国本来就对俄国人极度不爽,于是乎,很多人就纷纷加入到了德军去跟苏联人作战了。这一点跟乌克兰很像,德国人打到乌克兰的时候,很多人那是热烈欢迎的。不过后来发现这是典型的:前门驱狼、后门就迎来了德国人这只老虎了。

可是后来的故事又反转了,苏联人在二战末期的时候又反攻回来了,又再一次的“解放”了波罗的海三国。

原先跟着德国人混的波罗的海三国的人,这一下又变成了“资敌”的了。于是乎又乎,苏联人继续进行大规模的清洗运动了。

举个例子:从1949年开始,苏联先后将爱沙尼亚7500个家庭共计22000人、拉脱维亚1300个家庭共计39000人,立陶宛8500个家庭共计25500人迁移到遥远的西伯利亚去挖土豆了。同时再一次向波罗的海三国大量迁入俄罗斯族人。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你二战的时候是波罗的海三国的人你就完了。先是被德国人清洗、然后又被苏联人清洗,这就是短短的几年时间被清洗了两次了。

往后的日子里面,波罗的海三国也就没有选择了——那就继续跟着苏联混呗!不过当时波罗的海三国混的还是不错的,GDP在苏联的十五个加盟共和国里面一直位居前列。

转眼时间来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的末期,此时的苏联已经是摇摇欲坠了,波罗的海三国再一次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曙光。东欧国家里面第一个摆脱苏联控制的是波兰,历史上波兰对苏联那也是苦大仇深。

当时波罗的海三国为了表示自己脱离苏联的决心,发动了“波罗的海之路”运动。比较让人无语的是:这三国一共有200多万人走出家门,手拉手组成了一条长达600公里的“人链”,宣告了波罗的海三国摆脱苏联、脱离苏联的强烈意愿。

这里多说一句,当时波罗的海三国的总人口一共才600万人,如果刨去不能出门的老人、小孩、行动不便之人,外加上还有好多俄族人不愿意出门的等等。

这也就是说:波罗的海三国起码有一半人参加了这次运动,这也可以看出来——人家脱离苏联的愿望有多么、多么的强烈。

1990年3月,波罗的海三国之一的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独立了。往后多米诺骨牌效应终于爆发了,1991年12月25日苏联彻底告别了人类。

此后的岁月里面,波罗的海三国为了防止俄罗斯对自己的渗透、影响,开始不遗余力地加入西方、加入北约了。

以上就是波罗的海三国与俄国人的历史恩怨了,你要是波罗的海三国人的话,你会怎么对待俄国人呢?我想只要不傻的话,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判断的。

最后来回答一下题主的疑问:波罗的海三国为何对俄罗斯有很强的戒心呢?我想大概有三个原因:

一是,从历史上来看的话,波罗的海三国内心深处对俄国人的恨意还是无比浓烈的;

二是,目前在波罗的海三国内部还有大量的俄族人,万一俄罗斯要借着保护俄族人的借口出兵攻占波罗的海三国咋办呢?这也是波罗的海三国积极加入北约的核心原因之一;

三是,这次俄罗斯积极地对乌克兰发动了“特别军事行动”,这让波罗的海三国产生了巨大的恐惧感和戒心了;




目前最直接的原因是三国都有数量不小的俄罗斯族,三国都担心俄罗斯重操在克里米亚和乌克兰东部的“故伎”,策动三国国内的俄罗斯族发动“分离主义叛乱”。举个例子,在拉脱维亚,俄罗斯族的人口比例占到40%左右,在首都里加甚至有50%,爱沙尼亚的部分地区甚至超过95%。

波罗的海三国的俄罗斯族,一部分是苏联之前就迁居而来,一部分是苏联时期(1940年以后)过来的。俄罗斯族在三国受到较多隐形的限制,如所有大学都不设俄语学位,俄罗斯族必须用当地国语言才能找到体面的工作。

自独立以来,波罗的海人口大大减少,爱沙尼亚1991年有150万人,2017年下降到130万人,拉脱维亚1991年有260万人,2017年下降到190万人;立陶宛1991年370万人,2017年急速下滑到280万人。这种人口萎缩的状况更加剧了三国面对庞大俄罗斯时的紧张和焦虑。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历史记忆。与苏联的其他加盟共和国不同的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波罗的海三国原本都是独立国家,是被苏联占领并强制“加入”的。苏联的占领引发了大规模的反抗。苏德战争爆发后,波罗的海三国立即成了纳粹的“带路党”,大量三国人加入武装党卫军,并自发地屠杀了三国范围内的所有犹太人。为了报复,在二战后,苏联政府将大批波罗的海三国人被“强制移民”到西伯利亚等地还有相当部分被处决。因此,三国独立后全面进行“去苏联化”,拆除列宁和苏联红军的塑像,全面去除俄化影响等。三国青年中甚至有不少仍怀念纳粹。




波罗的海三国,分别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这3个国家其实土地面积并不大,加起来不过17.4平方公里,比咱们的广东省还要小一点。

可是波罗的海三国的地理位置,却相当重要。从名称上我们就能看得出其中的端倪。它们3个,都紧挨着波罗的海。

最关键的倒不是这事儿,关键是,他们将内陆的俄国,几乎给堵死了。俄国要想在大西洋有出海口,就必须要先在波罗的海寻找出海口。

可波罗的海三国,把这个地方给堵死了,俄国只剩下圣彼得堡这么一个出海口了。最关键的是,圣彼得堡这个出海口,位置十分尴尬。它紧挨着波罗的海的芬兰湾,芬兰湾北边是芬兰,南边是爱沙尼亚。他们俩就像两个士兵一样,把守着圣彼得堡,生怕有人从这儿跑出去。

现在你应该能明白,为啥波罗的海三国,和俄国之间,永远不会相安无事地生存下去了吧?从历史到现在,以及将来,这种事情都不可能。


一、历史上,俄国一直就把波罗的海三国,当成点心。

圣彼得堡哪儿来的呢?这事儿跟著名的俄国沙皇彼得大帝有关系。公元1721年,彼得大帝在北方战争中,击败了瑞典,因此加冕为全俄罗斯皇帝,顺便将都城迁徙到了圣彼得堡。

这事儿意义重大,主要是在击败瑞典以后,彼得大帝得到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16世纪左右,瑞典相当强悍,当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国的地盘,都属于瑞典。瑞典在波罗的海形成了一个称霸该海域的强大王国。

这事儿你还真没办法破解,人家在自己的地盘上加把锁,俄国的所有军舰,都只能呆在家里。因此要想在波罗的海寻求出海口,就必须要正面和瑞典斗一斗!

彼得大帝没有选择逃避,为了拿到波罗的海出海口,沙俄与瑞典爆发了北方战争。结果沙俄获得巨大胜利,瑞典被联军击败。


事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大部分地区,都被沙俄给抢了过来。这么一来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不就搞定了嘛!

此后200年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都处于沙俄的统治之下,直到1918年,一战结束,这两个国家才算独立。而立陶宛也长期被沙俄控制,只是后来与波兰一起自救,这才在1830年开始反抗沙俄的统治。

不管怎么说,在沙俄的努力之下,他们拿到了波罗的海出海口。而且彼得大帝为了让这里牢不可破,特地将都城迁徙到了圣彼得堡。


二、波罗的海三国,担心再次被吞并。

说实话,从历史角度来说,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实在是难能可贵。因为从战略位置上来说,波罗的海三国对俄国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如果敌人将军舰停泊在波罗的海三国中的任何一国,他们就能够打俄国军舰一个措手不及。所以说波罗的海三国,没有被俄国掌握,那么圣彼得堡的波罗的海舰队,那基本只能在自己的港口过家家了!

这就是为什么俄国过去的200多年里,会长期占着波罗的海不放的原因。沙俄消失以后,苏联时期,波罗的海三国,也是苏联的成员国。

但是它们是自愿加入苏老大的吗?当然不是!一战结束以后,它们已经获得了独立的资格。可是到了二战的时候,苏老大趁着德国忙于在西欧搞事情的机会,再次将波罗的海三国,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体会过独立的滋味以后,波罗的海三国,自然死活不肯继续被苏老大吞并了。因此在他们国内,一直爆发着此起彼伏的独立运动。

为了缓解这种矛盾,苏联想了一个绝招。他们将波罗的海三国的部分居民,流放到遥远的西伯利亚,同时向这三国迁入了大量的俄罗斯人。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留地不留人”政策吧?

1991年,伴随着苏联的解体,波罗的海三国,再次获得了独立权。这个时候它们的民众再去看俄国,心里别提多害怕了,它们最担心的,就是俄国会再次将他们兼并。


三、寻求自保,波罗的海三国的求生欲有多强?

这就很有趣了,单纯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压根不可能抵挡强大的俄国。因此波罗的海三国,只能在国际上寻求一定的帮助。

1991年9月17日,这是一个对波罗的海三国至关重要的日子,因为它们3国,全都在这一天加入了联合国。这算是为自己上了第一道保险。

可是谁都知道,联合国的作用,其实十分有限。为了进一步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独立机会,波罗的海三国盯上了北约。

如果说联合国是“以德服人”的话,那么北约就是“以拳服人”。在波罗的海三国看来,只有加入北约,才能真正避免被俄国侵占。

2004年3月29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加入了北约。这么一来,他们便有恃无恐了,毕竟背后有一群铁拳保护着他们的利益。这下他们可舒坦了,直接导致有些小杂碎,居然连咱们天朝大国都敢叫板了。

结合目前正在发生的俄乌战争,我们就会发现,俄国是不可能随随便便让邻国加入北约的,那么为啥波罗的海三国,能顺利进入北约呢?


总结:美俄蜜月期的时候,俄国曾3次申请这事儿。

甭说波罗的海三国了,就连俄国也曾经申请过,而且多达3次!这未免也太滑稽了吧?还真是这样,自从2000年,所谓的“普大帝”上台以后,就在极力申请这事儿。

可你要知道,北约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对付你。如果连你都进来了,那谁还能成为假想敌呢?一旦失去了假想敌,那这个组织的存在就没什么意义了。老美既然想做欧洲各国的老大,就必须要保证北约这个组织能延续下去。

所以说,阻止俄国进来,就是老美为了树立自己大哥的形象而已。再说了,你们欧洲抱团取暖了,把老美摆在什么位置?

现在你能理解了吧?波罗的海三国,是小国。而且它们很担心自己会再次被俄国攻占。因此北约积极吸纳他们,就是为了与他们心目中的假想敌相抗衡而已。

而这3位,只是棋盘上的3枚棋子而已。哪天有需要了,说不定就会被当成弃子给丢了。可它们目前,似乎还真把自己当盘菜了。




你知不知道苏联解体克格勃解散之后,普京曾一度打算去开出租车?

好吧,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普京刚上台的那几年,给俄罗斯摆出的姿势是按照“西方自由世界”的标准改造俄罗斯,以近乎投降的方式去换取西方世界的接纳。

然后普京发现:美国也好,老欧洲也罢,在苏联解体之后根本没打算给它的继承人俄罗斯列出一个投降的选项;唯一的选项就是继续解体,直至消亡。

也就是说,普京是经过痛苦思考之后才清醒地发现:面对西方世界,宏观上俄罗斯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选择对抗,要么彻底趴下。

毫无中间路线可走——即便是你打出白旗,对方也还是要把你往死了整,这就是俄罗斯现在硬刚美国,硬刚北约,硬刚老欧洲的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俄罗斯会面临这样的局面呢?

有两大原因。

其一,苏联如日中天时,给美国和老欧洲的压迫力太恐怖了!那种恐怖的记忆已经深入骨髓,以至于欧洲诸国直到今天晚上做梦,一不小心梦到了苏联滚滚的钢铁洪流,也还会在被吓醒之后瑟瑟发抖。

面对曾经如此这般存在的一个敌人,如今它落魄了,换做是你的话,你首先想到的应该也不会是去善待它、周济它,而是希望能给它再踏上一只脚,或者盖上焊死的盖子。


其二,俄罗斯从小小的一个公国,发展到全球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原因是历史上的俄罗斯人始终对开疆辟土极度痴迷。吞并对方和侵占土地,几乎贯穿了俄罗斯全部的发展历史。

也就是说,对土地的掠夺和占有,早已写入了俄罗斯人的基因之中;与之对应的是,欧洲人对于自己的土地被俄罗斯人掠夺和占有,也写入了自己的基因之中。

面对历史上如此这般存在的一个敌人,如今它变弱了,换做是你的话,你首先想到的应该也不是去安抚它、帮助它,而是希望能“趁你病,要你命”!


了解以上的宏观原因,就会知道如下的这么一个现实。

对欧洲来说,不仅仅是波罗的海三国对俄罗斯有很强的戒心,而是几乎整个欧洲对俄罗斯都有很强的戒心,包括东欧剧变后变天的前华约国家,比如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也包括老欧洲历史上曾与俄罗斯掰过腕子的列强,如法国、英国、德国等等。


我知道有不少上了岁数的中国人,对苏联抱有强烈的好感——即便中苏之间有过论战,有过珍宝岛之战,有过对方提出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军事基地的无理要求等等;但必须要承认的是,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家,以极快的速度完成基础的工业化,得益于苏联的帮助与援助。

当然了,苏联给出的援助,起初是很真诚的。

当然了,苏联给出的援助的原因,也并非毫无私心。因为咱们中国人通过抗美援朝之战,打出了自己的价值——它让苏联人意识到,团结好这个朋友的红利,实在是太大了。

虽然如此,客观看待历史的话,我们对那个阶段的苏联抱有好感,是正常的。


但具体到题主的问题——波罗的海三国为何对俄罗斯有很强的戒心?

想要搞清楚来龙去脉的话,除了上面陈述的宏观原因之外,你还需要尝试将自己代入到“波罗的海三国某一位公民”的角色。

这么说吧——假若更换你作为旁观者的立场,抽掉你对苏联怀有一定感情,再将你代入到爱沙尼亚人、立陶宛人、拉脱维亚人的角色中去,你也会毫不犹豫地对俄罗斯心存戒备。

举个例子: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都有一个义务,优先向作为苏联主体的俄罗斯联邦输血。

翻翻历史你就会发现,即便是某个加盟共和国发生饥荒,也同样需要优先完成输送给俄罗斯联邦的粮食指标。

可想而知,这时候如果你是个生活在莫斯科的俄罗斯人,你会感到很幸福。

但这时候如果你是个生活在加盟共和国的人,就会恨得牙根痒痒。

这个被要求“优先输血俄罗斯联邦”的“待遇”,波罗的海三国同样也逃不过。


再说说波罗的海三国的历史,以爱沙尼亚为例——爱沙尼亚是波罗的海三国之一,这三个国家的历史基本上都大同小异。

历史上爱沙尼亚原本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命运多舛。

16世纪爱沙尼亚被波兰、瑞典、丹麦瓜分;17世纪被瑞典全境占领;18世纪又被并入俄罗斯帝国;1918年好不容易宣布独立,又被德国占领。

1920年再次宣布独立,又在1940年被苏联武装侵略而全境沦陷;在苏联的扶持下成立傀儡政权,成为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

直到1991年,才在前苏联坍塌式解体的风潮中,再次独立。


说到这次独立,是波罗的海三国合在一起玩的——它们一起“玩”了一个吉尼斯世界纪录,然后就脱离苏联独立出来了。

这个吉尼斯世界记录的名字,叫做 “波罗的海之路”。

“波罗的海之路”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抗议运动,当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的总人口不过520万,竟有200多万人走上街头手拉手,组成了一条人类历史上最长的、600公里的人链。

人链穿过了波罗的海3国——抗议的目的,是要求苏联承认在1940年非法侵占三国,承认对三国人民犯下的一系列罪行。

最终波罗的海三国获得了各自的独立。


爱沙尼亚独立后问题来了——爱沙尼亚首都塔林有一些俄罗斯式建筑,并非爱沙尼亚原本的存在,都是前苏联吞并爱沙尼亚后所建造的。

爱沙尼亚人觉得这些俄罗斯风格的洋葱头教堂,看上去很扎眼。

如何对待这些洋葱头教堂,从爱沙尼亚独立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各种纠结。

爱沙尼亚人的第一反应是反感这些洋葱头,激进的民族主义者甚至想把它炸了。

但理性的掌权者认为:俄罗斯式的教堂,已经可以算作是塔林的一部分;炸掉洋葱头也并不能抹去曾经的历史。

所以度过独立风潮后,现在也开始予以维修了。


首都塔林的市中心广场,还有一个更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原本竖立在广场中的二战苏军英雄雕像。

二战苏军英雄当然是英雄,不过爱沙尼亚人认为,这不是爱沙尼亚的英雄。

并且,就是这些二战前后的苏军士兵,完成了对爱沙尼亚的镇压和武装吞并。

所以爱沙尼亚人的第一反应是砸掉这尊雕像。

洋葱头大教堂砸了可惜,但这就是一尊雕像,某种意义上还象征着前苏联对于爱沙尼亚的占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抡锤子砸吧!

但是不行!前苏联为了加强对被占领国的控制,都会向该地区实施移民政策——移走一部分爱沙尼亚人,迁入一批俄罗斯人。所以爱沙尼亚独立后,还有不少俄罗斯人,他们已经变成了爱沙尼亚公民。

这些俄罗斯族的爱沙尼亚公民,对于这尊雕像心理上还有存在感、归宿感的寄托。

怎么办?

国家不大,人口不多,闷头搞经济总好过自己内讧吧?

务实的爱沙尼亚人最终决定:不砸,不破坏;把雕像从塔林市政厅广场移走,找一个相对偏僻一点的公园安放。

这也算做是最佳的解决办法了,可称作是不错的治国之道。

所以你看,以上种种操作即便采用了柔和的方式,也依然是对俄罗斯有很强的戒备心的结果。


再说立陶宛——独立之后的立陶宛就开始折腾:两位兄弟,咱们仨都不够大!如果各自为阵,谁说出一句话放在地球上都跟蛐蛐叫似的;不如咱们共进退,挑一个代言人啊,让它但凡说话就代表咱们仨的意见,如何?

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比较温和,也可以说是比较鸡贼:好啊,好啊,这个角色非你莫属!

这两国的心思是:立陶宛你负责嚷嚷呗!能捞着好处,我们就说“这也是我们的意思”;万一玩砸了,我们就不吭声,或者说“这是立陶宛的意思”。

就这样,立陶宛成了波罗的海三国的代言人。


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之后,同时都要面临一个共同问题,那就是去苏联化。

刚独立时,波罗的海三国人民的民族情绪高涨,都想以最快速度和激进的方式,把苏联遗留在自己国家的印记和符号全给抹掉——比如砸毁苏联时期的主题雕塑,甚至想炸平俄罗斯式的洋葱头教堂。

爱沙尼亚的处理方式还比较温和,可立陶宛就不这么想了——我可是波罗的海三国独树一帜的存在;我要是也这么干的话,跟我波罗的海三国代言人的身份不符呢!

于是,立陶宛果断颁布了一条法律:立陶宛境内禁止一切苏联符号!

是不是很猛?

那你接着往下看。


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市中心,有一个“种族屠杀受害者博物馆”,几乎是维尔纽斯最拥挤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游客们到这里来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猎奇——因为这个博物馆的前身是苏联克格勃的办公室、审讯室和监狱!

毕竟历史上立陶宛跟俄罗斯结下了解不开的世仇,所以独立之后的立陶宛,毫不犹豫地把这个地方拿出来做反面教材,开放成旅游打卡目的地,向人们展示那个时代“立陶宛人的苦难”。


结语:

波罗的海三国对俄罗斯有很强的戒备心,既源于欧洲各国对俄罗斯历史表现的深刻忌惮,也源于苏联通过高压手段完成了对三国的兼并与占领,并且在占领期间对三国人民的杀伐与镇压,很是血腥。

再加上那个无论如何都要优先完成“输血俄罗斯联邦”的任务指标。

而对波罗的海三国的人民来说,以上都形成了肌肉记忆。


有必要补充一点,这才是老非这篇文章重点想要传递的观点。

俄罗斯折腾了好几年,才发现面对西方俄罗斯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选择对抗,要么彻底趴下。

国内某些屁股坐歪的公知,总会在网上贩卖这样的一个论调——“咱们中国应该跟美国搞好关系,甚至可以向美国纳投名状,会好过与之对抗”。

要我说,这个论调非蠢即坏!

这么说吧,美国已经将中国列为头号对手,假如中国选择顺从甚至投降的话,你以为中国还能过上好日子?到时候中国的结局必然是四分五裂,而中国人必然会沦落为末等公民!

所以,每一个洞悉真相的中国人,都应该反驳或拉黑这些无良公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波罗的海   俄罗斯族   俄罗斯   沙俄   拉脱维亚   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人   立陶宛   北约   俄国   波兰   苏联   瑞典   海口   戒心   独立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