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到死之前找到建文帝了吗?

杨军保着小朱皇帝一直在海上漂着,后来才跟民调局回的岸上




找到了,这个《明史》里有明确的记载。

这份记载见于《明史·胡濙传》:

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也就是说,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朱棣北伐,去打阿鲁台,大军驻扎在宣府的时候,

专门负责在海内找寻建文帝下落的胡濙请见。

而已经睡着的朱棣一听是胡濙来见,

觉也不睡了,赶紧起床召见胡濙。

可见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放在朱棣心中的头等大事。

并且,两人一直谈到“漏下四鼓”也就是后半夜两点左右,胡濙才告辞出来。

如果没有找到建文帝的话,朱棣不会“疑始释”。

您先别着急说《明史》是清朝人所写,所以可信度比较低。

不过,《明史》确实有从《明史稿》向《明史》过渡这么一个过程。

而且,关于朱允炆的生死,第一版的《明史稿》和《明史》也确实不一样。

《明史》从确定朱允炆已经殉国,到朱允炆有可能出逃的变化及其原因。

咱们熟悉的《明史》是张廷玉主编的版本。

其实在这之前,《明史》的总裁官是康熙年间的王鸿绪。

只不过,中间发生了些事情,王鸿绪在康熙四十八年被贬官的时候,

把《明史》的书稿悄没声地带回了家里。

成稿之后,献给了康熙,王鸿绪也因此再次被起复。

这就是所谓的《明史稿》。

这一版本的明史,对建文帝生死的描述很简单而斩钉截铁。

就是李景隆打开了南京城的金川门,迎接了燕王朱棣,

得知消息的宫中随即起火,建文帝和马皇后“崩”。

那为什么最终版的《明史》又变成了“帝不知所终呢”?

甚至还对细节进行了描述:

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也就是说,这次明史的修订,给出了燕王朱棣也可能知道火中的尸体有可能并不是建文帝朱允炆这种说法。

接下来的描述更是有传奇色彩:

或云帝由地道出亡。

就是说,有种说法是建文帝朱允炆从宫中的地道逃跑了。

为什么两个版本的《明史》差距这么大?

看看两个版本的明史成书的时间,我们就知道了。


第一个版本的明史完书于康熙年间,那时清人刚刚入关不久。

顺治帝刚入关的时候,甚至还有前明的五个割据政权。

到吴三桂杀死永历帝之后,前明的割据政权没有了,

那怎么办?总得师出有名吧?

于是就有了朱三太子。

朱三太子影视化形象

康熙年间,有十多起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反清复明的案件。

所以,此时的《明史》编纂者王鸿绪,应该是为清朝的统治服务,

用朱允炆确实在南京城破的时候已经驾崩这样的前明故事,

来告诉那些尚且心怀前明的人,

明朝,已经亡了,明王室没人了,别再折腾了。


第二版的《明史》则是在乾隆年间开始重新修订。

此时清朝入关已久,统治趋于稳定。

所以,乾隆本人甚至亲自下诏:

宋太祖之斧声烛影、明惠宗逊国出亡等事,异说滋多,尤当剖晰是非,以昭定论。

那么,清朝人又是根据什么知道建文帝之生死有可疑之处呢?

这当然是根据前明的史料得来的。

明朝人自己对建文帝的生死和之后的下落,

态度也有着很大的变化。

明史中特殊的名词:革除年间。

咱们都知道朱棣攻下南京城之后,

直接下令取消建文帝的年号,改当年为洪武三十五年。

也就是说朱元璋的洪武三十一年又被朱棣人为续了四年的寿命。


建文朝的事就等于在当时的明史中没了。

在朱棣一朝中,称呼建文帝直接以名字“朱允炆”呼之。

这在连写个文章起个名都要避讳君王名字的时代,可以说是对建文帝的公开羞辱。


那提到建文朝该怎么办呢,

这段时期,被记载为一个特殊的名词:革除年间。


但是,朱棣不让别人讨论朱允炆的事,他自己对朱允炆的下落确实是很关心的。

之所以让咱们后人感觉到迷雾重重各种猜测。

是因为朱棣虽然很关切这件事,却又不能让纪纲等人明目张胆地搜山寻海去找建文帝。

因为首先是他的“靖难之役”这个“靖难”本身就站不住脚。

朱允炆又是朱元璋自己指定的继承人,说来说去朱棣都难逃篡逆之名。

那就只能让建文帝“崩”,然后自己再悄悄去找他。

至少得比那些建文遗臣要更早地找到他,免得被那些人利用来动摇他的统治。

于是,我们在《明史·姚广孝传》就看到了僧道衍临终时要求释放僧溥洽的故事。

姚广孝在永乐十六年,感觉自己命不久矣。

于是从南京赶到北京觐见朱棣。

君臣相见,“语甚欢”,

朱棣还赐给姚广孝一个金唾壶,大概就是一个铜痰盂吧。


朱棣问姚广孝还有什么要求。

姚广孝说:僧溥洽已经关押很久了,请您放了他吧。


朱棣的主录僧是姚广孝,

而朱允炆的主录僧就是这位溥洽。

都是当年朱元璋安排到自己的子孙身边的僧人。

而当年就有传闻说,朱允炆是剃秃了头,伪装成僧人逃跑的。

溥洽就是知情者,而且朱允炆还曾在溥洽处藏匿了一段时间。


所以朱棣在当年就找了个借口,把溥洽关押了起来。

这一关,就是十几年过去了。

这次姚广孝为溥洽求情,

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朱棣就答应了他的请求,释放了溥洽。

姚广孝心愿已了,不久就去世了。

关于朱允炆化妆成僧人逃走,正德年间的礼部右侍郎黄佐所著《革除遗事节本》中有述:

说建文帝刚刚出生的时候,朱元璋看这孩子“顶颅颇偏”,

就是朱允炆头型不太正。

所以朱元璋认为这孩子未来估计难得善终。

就给朱允炆准备了全套的剃发工具放到一个盒子里。

并对朱允炆说:你一定会遇到跨不过去的坎,到时候,就打开这个盒子吧。

所以,朱允炆在南京城破的时候,就伪作僧人逃跑了。

这个记载,在影视剧《大明风华》展示过。


这份记载值得注意的有一点,那就是对建文帝的称呼

已经改成了建文君。

这事多亏了明仁宗朱高炽。

朱高炽虽然在位不足一年,但是他在撰写《大明神功圣德碑》的时候,

把建文帝的称呼,由直呼朱允炆改成了建文君。

朱棣主持修撰的《奉天靖难记》中一直把建文君臣称呼为“贼”,

朱高炽则改了一个比较中性客观的称呼:敌。

并且,大赦建文遗臣,给还田地。

还给方孝孺正了名,称呼其为“忠臣”。

但也不好太驳老爹朱棣的面子,用的理由是:

方孝孺辈皆忠臣,宜有传。不书则何以示劝?

意思是,之所以要给方孝孺等正名并立传是为了警诫后人。

免得后世子孙再犯同样的错误。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仁宗朱高炽这一改口。

朱棣亲自选的“好太孙”,明宣宗朱瞻基就好办了。

朱瞻基主政期间修撰的《太宗实录》,就把朱允炆的称呼改为了:“建文君”。

这样,在官修史上,朱允炆算是恢复了身份。

但是年号还是没有,实录更是别想,宣宗的步子不敢迈得这么大。

毕竟,涉及朱棣是否得位不正的问题。


所以,从正德年间开始,民间所修的私史,

对建文期间的事情才开始慢慢地有了记载。

对建文帝的去向,也就有了多种说法。

当然,最盛行的就是建文帝化妆成僧人逃跑。

以至于正统五年,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期间

竟然有个叫杨行祥的人打扮成高僧的样子冒充建文帝。

可见,建文剃发为僧一说,在民间至为盛行。


而明神宗万历皇帝继位之初给建文帝诸臣正名的诏书则更引发了各种说法

万历继位的第二个月,上谕:

革除间被罪诸臣,忠于所事,甘蹈刑戮,有死无二,皆我太祖高皇帝所储养忠臣义士。

这下子不得了,万历一松口,

《万历野获编》所记载的《传信录》竟然有了明宣宗朱瞻基是朱允炆的儿子这样的说法。


民间野史的说法繁杂的由来,正是由于万历年间彻底放宽了对建文帝诸事的限制。

万历二十三年,万历皇帝直接下诏:

恢复建文年间的年号,但是建文帝的事,不单独列本纪,而是附在朱元璋本纪的后面。


解决朱棣子孙朱棣得位不正心结的人,

是万历年间的礼科给事中杨天民。

他在奏折中是这样说的:

成祖之嗣服也以戡乱,建文之出亡也以逊国。《明神宗实录》

就是说,成祖靖难师出有名,而建文帝是觉得自己确实干不了大明的明君,所以“逊让”了。

这把钥匙终于打开了朱棣身上的那道锁。


杨天民的奏折,

同时也说明了明朝的官修史,在万历年间,已经不避讳谈到建文帝当年生死未知,

“出亡”也是一种可能。

所以,清人最终版的《明史》,是有据可查的,对建文帝下落的描述,应该是可信的。

也就是说,《明史·胡濙传》的记载是可信的。

朱棣在永乐二十一年已经知道了建文帝的下落。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在征伐完阿鲁台回军的途中驾崩。

换句话说,咱们可以根据明史的记载,说朱棣在死之前找到了建文帝,

至少是知道了建文帝的下落。




朱棣确实找到了朱允炆,这件事在明朝的文人圈子里,不算什么稀奇事。

现在《明史》中对建文帝的结局定论是“不知所终”,但事实上,这是在乾隆年间改过的。

《明史》这部史书修纂的时间太长,从顺治年间一直修到了乾隆年间,历经了四批文人才修完,而在乾隆之前的《明史》都被认为是“明史稿”,在这个被称为“稿”的版本中,建文帝原本的结局记载是:

宫中火起,帝及皇后马氏崩。

这个说法是咬定了建文在“自焚大火”中丧生了,可是乾隆朝定论的版本,则是给出了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建文帝“跑了”,但不知道去了哪里,这就是不知所终,而后乾隆还说出了这么一句经典的话:

宋太祖之斧声烛影、明惠宗逊国出亡等事。

乾隆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把宋太祖赵匡胤暴毙的“斧声烛影”,建文帝“逊国出亡”这两件事视为没有正史记载的“事实”,但乾隆还是抱着严谨的态度解释了一下,就说这两件事也有可能不是真的,大家自己见仁见智,但不管怎么说,建文帝的“逊国出亡”,本质上是衔接了《明史》中的“不知所终”。

因为“不知所终”是可以拿出来说的事实,“逊国出亡”则是不能确定的事实,可这终究证明了建文帝,确实没有被大火烧死。

“逊国”,是什么意思呢?

所谓逊国,其实就是指建文帝觉得自己管理不好国家,这个皇帝他没资格当,于是“逊位”,让自己的四叔当皇帝,不过滑稽的是,建文帝的逊国是不情愿的,因为后面接着的是“出亡”,假如你是心甘情愿让贤,又何必出亡,所以这个说法就是给朱棣台阶下,可也说明了朱棣和朱允炆的关系,其实是缓和了。

那么接下来先回到《明史》,从明史中的两个人物传记中,查看建文帝的“蛛丝马迹”,一个叫做“胡濙”,他乃是明宣宗的顾命五大臣之一,另一个叫做“姚广孝”,是朱棣一生的好友兼智囊,是一个和尚。

胡濙:朱棣的“建文搜索队队长”。

胡濙乃是建文二年的进士,朱棣登基后,任命胡濙为户部都给事中,这个户部,正是管理天下人口百姓的部门,所以在永乐五年,朱棣忽然给胡濙下了一个命令:无限期出差!

出差做什么?

自然是找朱允炆。

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明史》

但值得一提的是,朱棣给出的这个任务,还提到了一个人,那就是一个名为“张邋遢”的仙人,找朱允炆和访张邋遢,这是并行的,很有可能,这个张邋遢,本身就是朱允炆的一个“疑似者”。

于是胡濙带着人就走遍五湖四海,重点照顾了江浙、湖南一带,期间胡濙的母亲去世,胡濙提出回家守孝,朱棣都不允许,给予胡濙一个礼部左侍郎(礼部二把手)的官职作为补偿,皇天不负苦心人,在永乐二十一年的时候,还真的被胡濙打探到了一条很清晰的线索,于是他连夜跑回北京,求见朱棣。

此时距离朱棣去世,也就剩下一年时间:

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朱棣这天晚上已经睡下了,但是听到胡濙求见,这肯定是急事,十有八九,已经有了建文的下落,于是朱棣和胡濙这对君臣深夜密谈,胡濙到了半夜两点多才离去,而在此之前,朱棣早已经让郑和“下西洋”走访异国,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查探建文帝的下落,只不过似乎郑和那边没有什么进展,胡濙在国内反而有了足够的消息。

虽然谈了什么没有说,但胡濙,确实有可能找到了建文,那么建文到底去了哪里呢?胡濙和朱棣的长谈,是否只为证明朱棣心中的一个“猜想”?

接下来,就要说说姚广孝了。

姚广孝:或许是建文下落最清楚的人。

其实朱棣在一开始,并不是没有线索的摸瞎,他让郑和下西洋,海外找人,另一方面让胡濙国内找人,这就是两条线索,但是朱棣也很郁闷,因为有人知道建文的下落,可他们却不说,朱棣也拿他们没办法,比如姚广孝。

姚广孝是朱棣的“主录僧”,所谓主录僧,就是明朝专门给朱家人负责引导“祭祀”的和尚,皇帝和亲王都是每人一个,而建文帝自然也有主录僧,他的主录僧名为“溥洽”。

溥洽和姚广孝是好友,两人都是“皇家和尚”,自然认识,而溥洽当年帮建文做过一件让朱棣恨得牙痒痒的事情,那就是帮建文“诅咒”朱棣,最重要的是,在建文“逃亡”的时候,是溥洽给他剃头发然后安排逃出宫外,所以朱棣就把这个溥洽给囚禁了。

溥洽者,建文帝主录僧也。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溥洽坐系十余年。——《明史》

其实从始至终,溥洽都是大明朝廷最了解建文帝下落的人,但是这个溥洽,他宁愿被囚禁至死,都不可能说出一句实话,所以这让朱棣很头疼,便把溥洽关了十几年。

转机出现在永乐十六年,因为姚广孝要病死了,朱棣急忙跑来看姚广孝,他问姚广孝有什么遗言,姚广孝说,要不就把溥洽给放了吧,朱棣答应了他这个要求,便把溥洽给放了。

至是,帝以广孝言,即命出之。

事实上,姚广孝的遗言有份量,但不可能有这么足够的份量,因为朱棣坚持了十几年,为的就是问出真相,姚广孝让朱棣功亏一篑,朱棣作为皇帝,是不可能存在这种软心理的,因此极有可能的真相是,姚广孝“代替”溥洽把真相说了出来,这就不算是溥洽违背人格了。

当然,这也只是猜测,但不争的事实是,溥洽被放出来了,而在五年后,胡濙也找到了充足的证据半夜跑来见朱棣,或许更有可能的是,姚广孝给出了一条很有力的线索,然后胡濙才顺利找到建文帝,这条线索就是:

建文帝确实剃发出家了!

姚广孝在朱棣时期一直“神神秘秘”,他是有真才学之人,所以朱棣一直很尊敬姚广孝,要说姚广孝早就知道建文的下落,这根本不奇怪,毕竟朱棣打下南京,姚广孝也是出了一些力气的,他也有他的渠道、消息网络,如果建文真的是当了和尚,那么姚广孝更是对建文了如指掌了。

因此,朱棣一开始让胡濙去找“张邋遢”,或许就是知道一个模糊的“线索”,建文不是入了“道”便是入了“佛”,而在姚广孝去世前,朱棣可能获得了确切的消息,于是胡濙在五年后光荣完成任务,那么在明朝历史中,有没有关于建文“遁入空门”的线索记载呢?

有,而且非常多。

明朝关于建文出家最具争议的两部书籍:《致身录》、《从亡日记》

在2003年,位于四川广元的青川县,有一座名为“华严庵”的小佛庙,这座佛庙有着一块名为“广佛碑”的石碑,上面记载了华严庵的来历和经年历史,其中的序名为《鼎建华严庵碑志序》,这篇序文中就写到,这座华严庵,曾经是建文帝的“隐身之所”,这个发现让建文帝的“出家”之说,有了十分清晰的一个印证:

“……有古刹名曰华严庵历稽典籍启自元时又为明初建文皇上隐跸之所……”。

在明朝靖难之役发生时,其实就有人开始记录建文帝“出家”后隐姓埋名的历史,而主要代表人物是“史仲彬”、“程济”两人。

史仲彬是洪武、建文时期的翰林院侍书,他所创造的《致身录》,是以建文在南京城破之前为始,讲述了建文如何“剃发”,从暗道逃出京城,最后遁入空门的故事,之所以史仲彬能记载得那么清楚,都因为史仲彬的家乡嘉兴,乃是建文帝在出逃之后最常去的地方,而建文帝和史仲彬也仍有联系。

《致身录》被公布于明英宗时期,此书一出,朝堂议论纷纷,有人讳莫如深,缄口不提,有人奉之瑰宝,呼吁寻回建文帝,但明英宗心里怎么想的,没人知道,所以有人揣测圣意,一口咬定《致身录》是伪作。

除了史仲彬的《致身录》以外,还有程济的《从亡日记》,程济在洪武年间的时候,担任四川、岳池两州的教授,在建文年间,他就回到南京翰林院担任“编修”,他和史仲彬最大的区别在于,他是跟随着建文帝“出家”并且“逃亡”的数人之一,所以他的这部书就叫《从亡日记》。

这两部书,在明朝根本不是什么禁书、天书,只要是识字的,都能看懂,这就造成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明后世看《明史》的人都不知道建文帝去了哪里,甚至是觉得建文帝已经遇难了,但明朝中后期的人,大多认为建文帝就是出家了,这种“传世正史”“现世野史”的矛盾,实在让人难以平说。

而明朝末期,文坛的文人政客大多都参与进了一个“纷争讨论”,那就是关于《致身录》、《从亡日记》的真实性,以钱谦益等人为主的“伪作派”,以张岱等人为主的“真作派”关于这两本书的讨论一直辩论,甚至都延伸到了清朝。

可有趣的是,“伪作派”并不是认为建文帝出家这件事是假的,他们只是说这两本书是假的,但建文帝出家这回事,完全没有否认,譬如“伪作派”的钱谦益他自己所写的《建文年序谱》中,他就对朱棣派郑和下西洋以及派胡濙满天下寻找建文这两个行为做出解释:

“以文皇帝之神圣,明知孺子之不焚也,明知亡人之在外也,明知其朝于黔而夕于楚也,胡濙之访张邋遢,舍人而求诸仙,迂其词以宽之也。郑和之下西洋,舍近而求诸远,广其涂以安之也”。

钱谦益的观点很明确,他觉得“文皇帝”(朱棣)其实早就知道建文帝没死,甚至知道建文帝的踪迹,所以故意让胡濙去寻找所谓的“张邋遢”,目的就是为了让建文帝安心,让人把目光都集中在了“张邋遢”身上。

而朱棣让郑和下西洋,又是让人把注意力放在海外,更是为了让建文帝安心,至于建文帝知不知道朱棣这些举动都是“保护之举”,那就不知道了,所以钱谦益的意思是,《致身录》和《从亡日记》把建文帝说得太惨了,事实上根本没那么惨,所以是伪作,而并非说建文还活着甚至还出了家是假事。

这种逻辑特征乃是“伪作派”几乎一贯的特点,所以不论是真作还是伪作,明朝文人其实都知道,建文帝没死,而且还出了家,但到底在哪个佛寺,法号是什么,就没人知道了,所以建文到底在哪,朱棣十有八九是知道的,其他人不知道罢了。

再通过清朝乾隆口中的“逊国”之说,其实不免达成一种历史的连贯性,那就是朱棣已经与建文“和解”了,起码朱棣不再辱骂建文为“贼”,而是说他“逊国”让位,朱棣一生最怕的就是建文卷土而来,除此之外,他并没有太多的担忧。

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登基时,他对于祖上的恩怨十分好奇,于是化身好奇宝宝,直接询问他的老师张居正,这个建文帝到底去哪了。

张居正的回答,那可谓是相当“教科书”典范了:

国史不载此事,但先朝故老相传,言建文当靖难师入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走出,人无知道。——《明神宗实录》

作为老师,张居正先是给万历帝说明:

首先史书上没写这是,所以接下来我告诉你的东西,那都不是正史。

可这话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接下来我告诉你的东西,那是不能写在史书上的,具体是真是假,你自己看着办。

然后,张居正就以“先朝故老”的嘴,把建文帝出家当和尚这件事情说了出来,能被张居正称为“先朝故老”的能有什么人,不就是那些位高权重,对什么事情都了如指掌的人嘛。

张居正的回答,正是体现了前面所说“传世正史”和“现世野史”矛盾的最好例子,在明朝大家都还会觉得这是真的,可到了清朝,谁再说建文帝出家了,那就是假的了,为什么是假的?

因为正史没写,所以就是假的。

朱棣和朱允炆最后是否相见,这让人十分好奇,可这段“相见”即便存在,在以后的历史之中或许也不可能再出现了,因为对于朱棣和朱允炆的关系,最宝贵的东西只是在他们二人的心思之间,但却不可能再创造历史。

如果建文不甘心,还要卷土重来,那么这就能创造历史,可如果建文放下了,朱棣也绝不可能再追究,所以踪迹真实与否,剃度出家落于何处,这也是朱棣愿意缄口的秘密。

就算是朱高炽和朱瞻基来问,或许朱棣都只是呵呵一笑,告诉他们:

“我和大侄子,我们很好,没有矛盾”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我们有理由相信朱棣临终前知道了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朱棣继位后,因为皇位是从侄子手里抢来的,建文帝的神秘消失总是让他心里不踏实。于是朱棣派出两路人马去寻找朱允炆。

一路人马是大家熟知的郑和,借着与沿海各国通商的高大上旗号,暗地从海路寻找朱允炆;另一路只有孤独的一个人——胡瀅,借着替朱棣寻访张三丰的名义,四处探查朱允炆下落。

很明显,郑和一行没有探查到朱允炆的蛛丝马迹,而胡瀅呢?在没有找到朱允炆之前,他是不可能回到朝中的,他十分清楚自己的命运,要么找到朱允炆,要么找到自己死去。

胡瀅先是辛苦找了十几年,连母亲去世都没有回家探望,结果一无所获。朱棣对他也不错,将他召回还破格提拔,结果三年后朱棣命令他出巡江浙一带,其实就是再次寻找朱允炆。

转眼近二十年过去了,朱允炆音讯全无,朱棣也失望了。永乐二十一年的深夜,远征途中的朱棣正在睡觉,胡瀅却回来了,两人密聊了很长时间,内容谁都不知道,但肯定和朱允炆的下落有关。

朱允炆的下落至今仍然是个谜,但很明显,朱棣确切知道了他的下落,压在朱棣身上沉甸甸的负担消失了,他再也不纠结此事,全身心投入对蒙古的征讨,一年后,朱棣病逝于征途。

让我们来大胆推测一下朱允炆的下落。

朱允炆肯定没死,不然朱棣也不会四处寻找他,当年宫殿大火里面的焦尸无法骗过精明的朱棣,那么,朱允炆这么多年一直藏在哪里呢?

朱允炆极有可能是被姚广孝藏在了自己的封地里。姚广孝是个神奇的人物,一生为了造反而造反,没有其它的追求,等到朱棣登上皇位之后便抽身而去,继续当自己的和尚。

姚广孝拒绝了朱棣的各种封赏,只在临终前向朱棣提出请求,释放浦洽。浦洽是朱允炆的主录僧,据传是他帮助朱允炆逃跑的,所以他极有可能知道朱允炆的下落。

但无论朱棣怎样逼迫浦洽,他都未置一词。姚广孝在临终前请求朱棣释放浦洽,其实隐含了另一层意思:“别再关着浦洽了,别再寻找朱允炆的下落了,朱允炆就是被我藏起来了,他不会再对你构成任何威胁。”

也许朱棣读懂了姚广孝的意思,也许他压根没听懂昔日好友的忠告。

有理由相信,胡瀅跟朱棣密谈时朱允炆还活着,因为他如果死了的话很难辨别身份,会二度成为谜案,没有确切证据胡瀅是不会亲自去找朱棣的。

而朱棣知道了朱允炆的下落后会采取什么措施呢?虽然大家认为朱棣性格狂躁,一言不合就灭人十族,但他真不是个杀人狂,他杀的全部都是反对他的人,那些从一开始就忠心耿耿跟朱棣靖难的人,全部得到了善终。

其实我觉得,朱棣知道朱允炆的下落后,会派人杀掉他。虽然朱棣有能力镇住朱允炆,但为了子孙后代能够坐稳这个皇位,朱棣对朱允炆一定毫不留情,这就是政治斗争的残酷。

以上都仅仅是本人的推论而已。




个人认为比较合理的是授意心腹之人在城破时趁乱一把火烧了朱允炆所在的宫殿,这是最好的方法,否则活捉了相见了朱棣如何面对这个皇帝侄子,不论是杀是留朱棣都不会好过,所以趁乱一把火点了是最好的,之所以后来寻找朱允炆就是做给天下人看的,毕竟弑君可不是什么好名声,会动摇统治根基,说朱允炆失踪就摆脱了弑君的名声,也给建文一朝人留个念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神宗   乾隆   明朝   明史   正史   南京   邋遢   万历   永乐   清朝   下落   年间   皇帝   说法   确实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