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崇祯没自杀,而是逃到了南京,是否能保住半壁江山?

灭大明的是我们汉人,是自己人。大明已失民心,才会被灭,靠跑,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跑南京,李自成不会追吗?应该是撑不下去了





1644年4月时,李自成的农民军攻陷了大明都城北京。崇祯皇帝非常决绝的杀妻灭子,自己也在煤山自缢而殉国。

尽管,崇祯皇帝一生刚愎自用,薄情寡义,但笔者非常钦佩他在最后关头的这种尊严和气节,无愧于一代帝王的称号。

之前,嘴上功夫颇为了得的东林党人,纷纷鼓吹朝廷南迁首都的言论,希望撤退到南京城偏安。这次,崇祯皇帝朱由检没有盲从,也没有动摇,坚决不与李自成进行媾和谈判,坚决留守北京城,坚决不逃往南京。


那么,本文的问题来了,如果崇祯皇帝选择迁都南京,明朝有没有可能向南宋那样延续国祚呢?毕竟,北宋灭亡后,南宋在东南偏安存在了一百七十年。

一、崇祯是大明王朝名正言顺的皇帝,而且已经存在了十七年,是明朝上下公认的君父。所以,即便他是落难逃到了南京,其皇权威信依然牢不可破。关于这点,当时南宋的赵构显然是不具备的。

二、当时大明朝的北方,遭遇连年的战乱之祸,早已是民生凋敝,百业俱废,整个国家的经济重心早已迁到了南方。崇祯若是及时选择迁都南方,相当于是抛弃了不良资产,整合了优质资产,或许能够起到壮士断腕和舍车保帅的作用。

三、北方局势非常复杂,既有农民起义军,又有吴三桂的关宁铁骑,还有满清的八旗军。如果此时选择南迁,不仅可以保全大明半壁江山,而且还避免了与以上势力的多重作战,甚至还能坐视几方“互殴”。

四、虽然崇祯皇帝一生的诸多决策,弊大于利,也常被后世诟病。但,无论如何,以其个人的能力和进取心,总比弘光皇帝朱由榔等人要强出许多倍吧。如果由他继续统治,即便不能实现反转,但最起码稳住南明政权还是毫无疑问的。

五、清军刚刚入关,还未站稳脚跟,如果崇祯不死,选择在南方继续抵抗。就冲这杆大旗,全天下的汉人就得聚拢而来,满清想要一口吞下北方,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如果想要跨越长江,那就更是没有可能了。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如果崇祯选择迁都南方,尽管颜面有亏,但明王朝有很大的可能会延续自己的国祚。即便不能像南宋一样存续一百七十年,但最起码再传承几帝是一定的。


当然,最大的风险还在于,中国可能会再次进入一个大分裂时期,那今天我们的版图就会发生改变。

回答完毕!




朱元璋当年就设想过这种情况,所以搞了双首都:北京和南京,而且是两套人马。

如果崇祯跑了,清朝想统一中国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清朝自己的兵力完全不够,主要是靠明朝的投降军队:伪军完成的统一。此外,当时还有各种割据政权,比如吴三桂等。

但是,如果历史朝这个方向演化,中国就会进入四分五裂的三国时代,民不聊生,也没有后来清朝统一蒙古,西藏,台湾,成为一个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帝国。

国运决定了崇祯必须死。他死得也够刚烈,直接上吊。

等清朝1911年灭亡后,才过38年,一个伟大的共和国诞生了。

历史是一个区块链,总是按发展路径最长的那条路线来走。个人在这股巨大的能量面前,只能顺服,没有自己的个人意志。

崇祯是很勤奋的皇帝,生活也很简朴,唯一的问题,时也命也,他没发逃过历史安排的命运。




假如崇祯没自杀,而是逃到了南京,是否能保住半壁江山?当李自成打来的时候,走投无路的崇祯帝最终选择上吊自杀,以保全自己最后一丝尊严。其实,如果崇祯帝不选择自杀而选择退守南京的话,当时的战局可能就会有另一种结果了,真的有那么一丝丝可能明朝最终和满清隔江互制,形成两个朝廷的局面。下面咱们就详细分析一下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因素有哪些。

不可能性因素一:明朝文武大臣皆无可用之人

一个朝廷的稳固不仅要靠皇帝的勤政爱民、英明神武,更主要是要靠众大臣,文臣要有兴国之策,武将要有定邦之谋,这样才能保证朝廷的稳固。当时的明朝,已经腐败到根了,文臣为了自己的官位,大搞结党营私,并且大肆搜刮民膏以满足自己奢侈的生活。经过多年的战争,明朝有名的几个武将基本都已经死了,而后又没有什么可继承之人,所以这种内忧外患他根本就解决不了。

源于网络

不可能因素二:自然灾害频发,民不聊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百姓是一个朝廷的根基,如果这个根基已经动摇了,朝廷能稳固才怪。明朝末年,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而且频率不断,导致人们生活越加艰难,再加上当时的各级官员已经腐败不堪,他们想尽办法去盘剥人民,老百姓的生活更是水深火热,因此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即使明朝迁都南京,不解决这个问题,明朝依然很快就会灭亡的。

源于网络

可能因素一:甩包袱给李自成和满清,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当时明朝最大的危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北方的满清,一个是西边的李自成,而这两个危机都是在北方。如果明朝政府退守南京,把北方扔给李自成和满清的话,他们两个为了争夺北方的统治权,必然会干一仗,不管最终谁输谁赢,对明政府都是百利而无一害。最终赢得一方也是惨胜,短期内根本就没有能力来打明朝政府,甚至如果找准机会,明朝政府还真有可能反败为胜。

源于网络

可能因素二:南方相对富庶,人民生活不错,南迁后有民众基础和地理优势

自南宋开始,南方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到了明朝末年,南方的富庶程度已经远胜于北方。自然灾害对南方的影响也要小于北方,北方还有严重的战乱影响,所以南方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要远高于北方。如果明朝南迁后,能够还政于民,让人民生活更好的话,相信南方的汉族肯定是不愿意被满清少数民族所统治的,这就是说明朝有一定的民众基础。而且南方多河流湖泊,人们更善于水战,如果满清要到南方打明朝的话,水土不服也是他们要考虑的一个事情。

源于网络

综上所述,如果崇祯帝选择退守南京的话,也许就会出现不一样的历史。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觉得明政府退守南京还有机会吗?欢迎大家留言说说你的观点。




向敬之

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崇祯帝是否能南迁成功。

崇祯十七年正月,崇祯帝确实接受了东宫官员李明睿的建议,并由李拟定了南迁路线图,但是在廷议上,遭到了以首辅陈演为首的绝大多数大臣的反对。他们之所以强烈反对,一是他们不愿舍弃巨丰的家产;二是南京有一整套官员体系,他们南下是客;三是南北党争愈演愈烈,他们不敢客场作战。

此时的崇祯,虽然能不时撤换内阁要员甚至首辅,但被整个文官集团掣肘,并无乾纲独断的权力。

回到问题上来,倘若崇祯力排众议,南迁成功,清朝统一全国甚至成功入关,都是举步维艰的。

一、崇祯还在,后来放清军入关的宁远总兵吴三桂,并不是没有主子的丧家狗,他的家人一旦随君出城,他就没有后顾之忧、家国之恨,故而不会向清军屈膝。此前,其舅舅祖大寿等曾多次写信劝降吴三桂,都遭到他痛斥。

二、即便李自成打入京师,从后来他身上所表现的劣根性来看,他是不会联情反明,甚至会与崇祯划江而治,抵御南犯的清军。李自成甚至考虑过,只要崇祯对他进行封赏,他就率兵平定辽东的清军。

三、清军入关时,只有十七八万人马,而且是将士与夫役的统计,并非有效兵力,如果没有帮手,是不敢贸然入关的。清军入主燕京后,推行民族屈服政策受阻时,多尔衮曾说:得寸则寸,得尺则尺,谈不上一统天下。对统一天下,清军最高领导人是没有自信的。

四、崇祯南迁,重整军队。当时,南方兵力不低于百万,虽然各自为政,但还是实力尚存。一旦清军破关,而崇祯这杆旗帜还在,明军甚至各地义军,即便不联合,也会分力抵御清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崇祯   南京   大明   人马   明朝   半壁江山   南宋   自然灾害   兵力   满清   朝廷   大臣   清朝   皇帝   因素   政府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