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团是怎样的一个建制?

一、独立团的起源

独立团是一种特殊编制,不属于正规部队的常规编制。

在全世界范围内,所有近现代军队的常规编制都没有所谓的独立团、独立营的说法。

正规军的编制是班排连营团旅师军,部分国家没有旅直接是师辖团,或者没有师,是军辖旅的编制。

但是无论如何,独立团这种特殊的编制都是不存在的,因为他很难划入常规编制。

在中国独立团的编制最早出现正是来自于我党——叶挺独立团。

国共两党合作时期,在周恩来等人的推动下,组建了一支以共产党员为主体的部队,他就是叶挺独立团。

因为叶挺独立团基本是由我党党员为主组建而成的,与常规国民革命军完全不同。

当时的军部并不愿意指挥这支部队,于是独立团基本就受到中共党组织的直接指挥,于是就有了独立团的说法。

到后来,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独立团这一特殊编制被我党进行了扩大。

主要原因是因为红军时期我军各个根据地位处各方,无法进行统一整编。

为了方便各地游击队的发展扩大,于是就诞生了大量的独立营和独立团的编制。

比如1934年的皖南独立营,皖南独立团都是由两个地区的游击队分别组编而成。

这种独立团和独立营一般都处于和中央无法联系的独立革命根据地中,直接受当地苏区指挥。

因为无法和上级部队配合作战,因此往往会给予独立营独立团的编制,方便各地统一指挥,也方便各自扩编队伍。

比如皖南独立团,看上去是个团的编制,但是整个团只有五百余人,比李云龙的独立团都不如。

而这种独立团和独立营的目的也不是和当时的国民党正规军作战,而是如游击队一般在地方作战。

他们的作战对象往往是地方的土匪恶霸,保安团警察局等地方武装力量。

同时也是直接受到地方苏区政府指挥,而不是上级的红军师级单位。

二、抗战时期的独立团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独立团编制与红军时期类似,都是非主力作战部队。

原因主要是因为抗战全面爆发后,陕北地区的红军改编后老蒋只给了三个师的编制,分别是115师、120师和129师。

但是随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八路军的人数不断壮大,从曾经的三四万人变成了三四十万人。

扩大了十倍的编制蒋介石自然不愿意给,于是就只能自己内部进行编制,于是诞生了大量的独立团。

这种独立团是在主力部队扩编后,额外扩建出来的团,随后就扔到了地方独立发展。

一般几乎每个敌后根据地都会有个独立团,独立营之类的作战单位,往往也都是放养的状态。

从编制上来说,有的隶属于师或者旅的指挥下,也有的直接跨越过师级别的指挥,隶属于八路军总部指挥。

比如著名的百团大战,之所以称之为百团而不是什么五十个师之类的,正是因为八路军中师级单位只有三个,其他大多是以团为单位的作战单位。

而这种独立团的做法也是八路军扩大的主要方式。

八路军在进入日军占领区后,就会派遣小股部队深入敌后建立根据地。

这种小股部队一开始都是连,营为单位,但是在地方打游击发展力量逐步扩大。

随着力量的扩大,最后都会给个独立团之类的编制,然后开始逐步正规化。

正是利用这种方式,八路军在短短几年内,扩大了十多倍的兵力。

三、独立团的地位和作用

独立团不是正规军,也不是常规的作战编制,这就注定了独立团的特殊性。

李云龙经常吐槽自己是后娘养的,因为在八路军的作战序列中,独立团本就不是主力。

在八路军作战序列中,独立团主要任务就是建立根据地,扩大部队规模。

同时在敌后以团、营为单位进行游击战,打击日军的据点、后勤等。

相比较李云龙的独立团,七七二团算是真正的八路军老底子,核心部队,是正规八路军三个师编制下的部队。

可以说独立团和七七二团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一般来说都是772团这种主力部队派出无数的连队去地方发展,最终发展出了一个个独立团。

独立团的这种特殊编制也注定了独立团的指挥是特殊的。

一般来说一个抗日根据地最开始只有主力派出的一个连队,随后后来不断扩大,甚至建立了独立团。

但是因为敌后作战的特殊性,没有其他协同的武装,也没有其他直接指挥的上级部队。

因此独立团往往是直接接受根据地的指挥,或者是总部直接派出的命令。

像亮剑中,陈赓直接指挥独立团进行作战其实在现实中是很少的。

四、结语

李云龙和772团的矛盾其实看到这里我们也能够理解了,说到底独立团这类作战单位并不是红军老部队改编而来的,而是抗战后额外扩编而成的。

这就注定了独立团和772团无论是在作战序列还是日常待遇上肯定是有差距的,这也是为什么最终772团团长熊瞎子的军衔比李云龙更高的原因。




独立团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战斗单位,级别高于一般的普通团,它不归师部管辖,往往直辖于军部。

独立团的建制也很复杂,独立团的兵员数量差别巨大,实力雄厚的独立团,有2000多人,实力薄弱的独立团居然不足500人。

事实上,独立团下辖2-5个营,或者5-10个大队,有的独立团不设置营级,而是直接设置大队。

咱们可以从历史上的三个方面,来看看独立团这个非常特别的战斗单位的情况。

其一、叶挺独立团辖3个步兵营,一个直属勤务队,共约2000人。其番号虽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但它实际上是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武装力量

1925年11月中旬,国民革命军进行整编。周恩来、陈延年领导的中共广东区委,经过争取得到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的同意,建立由共产党领导的独立团,由共产党员叶挺担任团长。

叶挺应召从东征前线回到广州担任34团长,赴肇庆进行筹建工作。

独立团以铁甲车队为基础,在广东肇庆扩大编成,起初被称为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四团。

铁甲车队除党代表廖乾吾调任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外,队长周士第和三个排长、司书和班长、战士100名调到三十四团作为骨干。

1926年春,第34团脱离第十二师建制,归第四军军部直接领导,并改称为第四军独立团,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一支革命武装力量。

独立团辖有三个营和直属勤务队,共2000余人,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原来隶属元帅府的铁甲车队、黄埔军校抽调的部分骨干、从两广和湖南招募的农民积极分子。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组建的第一支部队,带有鲜明的“党军”特色。

独立团,因叶挺任团长,又称为叶挺独立团。

它的番号虽然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但它实际上是一支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武装力量。

排以上干部的任免,部队人员的补充以及重大的军政训练计划都由共产党来决定,不受第四军约束。

连以上干部绝大部分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全团建立共产党支部,各营建立党小组。独立团充分发扬民主,实行官兵一致的原则。实行经济公开,干部不搞特殊化。

据说,独立团只有一匹马,行军作战,叶挺就让给伤病员骑,自己和战士一起爬山涉水。

  • 叶挺独立团赢得“铁军”称号

1926年4月,吴佩孚任命叶开鑫为“讨贼联军湘军总司令”,对唐生智部发动进攻。不久,国民革命军第7军第8旅,以及第4军所辖叶挺独立团等部作为先头部队,出兵援助被吴佩孚援军击败,而退守衡阳的唐生智部,拉开了北伐进军的序幕。

在国民革命军的8个军中,第4军内的共产党员最多,叶挺独立团,又是其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

后来,叶挺独立团抵达湖南安仁县,击退正向安仁推进的直系军队。溃敌向攸县、茶陵败走,独立团乘胜追击,占领攸县。

进入湖北后,北伐军决定用坑道战进攻,叶挺亲自指挥坑道作业,他终于指挥独立团占领了蛇山,首先进入武昌城。

独立团在此次战斗中共牺牲191名官兵,独立团党支部决定在武昌洪山修建攻城官兵诸烈士墓,墓碑上镌刻着“精神不死”“先烈之血,主义之花”。

诸烈士的血铸成了“铁军的荣誉”等名句。这座烈士墓碑,成为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在北伐中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历史见证。

其二、红军的很多军级单位也会设置独立团,新六军的“湘鄂西独立团”与大洪山的襄北独立团比较有名,长征期间的“沿河独立团”则是游击队组成

湘鄂西特委撤消,在湘鄂西省委成立前,同时还宣布对新六军进行整编,将军校学生编人,组成湘鄂西独立团,由段德昌任团长。

这个红军独立团辖一、二、三营和1个特务营。一营营长陈华山,二营营长陈光明,三营营长杨嘉瑞,特务营营长董国洲。

宋盘铭传达了贺龙关于红二十六师坚持长期游击战争,千万不要离开大洪山”的指示。

在大洪山内将鄂北游击总队、钟祥县游击大队和转移到大洪山的襄北各县游击队编人襄北独立团。

这个独立团辖3个营、1个警卫连、1个手枪连、1个骑兵连,计1200余人枪。

后来,鄂北游击队也编人了襄北独立团,仍以鄂北游击队的名义开展活动。

襄北独立团以大洪山为依托,游击于东起应城、京山、天门,西止荆门、当阳,北到宜城、随县的广大地区。

红九师师长钟炳然、政委朱绍田亲自率部前往甘溪、上坝、淇滩一带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和组织工农武装。

红九师走后,又由红军干部贺炳炎、胡宏升带领的一个班的队伍组成工作队继续开展工作,先后组建十多个游击大队。

  • 不久,各游击队整编为“沿河独立团”,贺炳炎任团长,胡宏升任政委

经整编后的独立团下辖:10个大队,每个大队下分若干中队,中队下设分队和班,人员在1000人左右。沿河独立团共10多个游击大队。

其三、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游击队组成的独立团最为有名,这些独立团的建制比较复杂,各地的情况差别很大

1945年3月,部队整编,县大队建制扩大,改称夏津独立团,马立潮任团长,李开道任政委,冉义林任副政委,朱魁代理参谋长。

独立团辖六个连,除县大队的一、二、四连外,马立潮领导的运河大队13中队(4个排,其中1个回民排,共120人)编为三连。

刘静波领导的五区区中队与六区区中队合编为五连,独立团总计近千人。

在新四军第五支队的支持和帮助下成立了淮宝独立团,主要指挥员都由五支队连营以上干部担任。

到1941年11月,淮宝独立团发展到700多人。1942年1月实行精兵简政后,淮宝独立团辖5个步兵连,共计550人,武器装备都很精良。

此后,每年淮宝独立团都有一部分骨干补充到新四军主力部队。

  • 蒙古骑兵独立团

1945年9月初,中共北满地区第一行政监察公署专员兼嫩江第一纵队司令员夏尚志,率其所部进驻郭前旗,并在苏军的帮助下,接收了苏军缴获日军的马炮、三八野炮、山炮、轻重机枪及一批弹药。

年轻的蒙古族战士经过正规的军政训练,提高了指战员的军政素质,为后来经受严峻考验打下了基础,为建立蒙古骑兵独立团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后来,上级决定将长白纵队三团二营,原郭前旗蒙古军,从长白纵队三团划出,与郭前旗治安队、保安队合编为吉江军区蒙古骑兵独立团。

经过激烈的斗争和复杂的工作,合编工作基本完成。

吉江军区“蒙古骑兵独立团”下辖:共有1100余人,其中原蒙古革命军战士300余人,长白纵队基层干部10余人,治安队和保安队员800余人。

团部设置:参谋处、政治处、供给处、卫生队、警卫连。

综上所述,叶挺独立团辖3个步兵营,一个直属勤务队,共约2000人。

红军的很多军级单位也会设置独立团,新六军的“湘鄂西独立团”与大洪山的襄北独立团比较有名,长征期间的“沿河独立团”则是游击队组成。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游击队组成的独立团最为有名,这些独立团的建制比较复杂,各地的情况差别很大。

总的来说,实力雄厚的独立团,有2000多人,实力薄弱的独立团居然不足500人。

事实上,独立团下辖2-5个营,或者5-10个大队,有的独立团不设置营级,而是直接设置大队。




还是专业点,从军事术语上解释,独立团的定义应该是:“至少由上两级作战单位直接指挥的团级建制”。之所以写的这么咬嘴,是因为在民国时期有一个存在过而又被取消的常规编制:旅,绕开了这个特定编制,你就不能正确理解独立团的具体含义。




说的再直白详细些,当“旅”级单位存在时,独立团一定是师以上司令部直接掌握的部队;当旅级编制被取消时(约以1939年初为界),独立团一定是军级以上司令部直接掌握的部队。如果不符合这个特征,要么是情况特殊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要么是地方实力派不敢申请番号的自建武装,绝不是合法或者合规的部队番号。


比如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初,八路军只被允许改编成为三师六旅十二个步兵团,对于45000多主力红军来说(加地方红军总数72000多),显然编制是不够用的。因为按照“调整师”的额定编制,每师两旅四团不过11000人左右,所以45000人无论如何是十二个团编制满足不了的,于是八路军总部增加了三个团级建制,但是没有序列番号啊,遂自称独立团或者教导团。



其中第115师称为独立团,第120师和129师称为教导团,也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但是要注意,杨成武的独立团隶属于第115师师部直接指挥,而不受第343、第344旅的节制,这就是开篇“上两级单位直接指挥”的概念。也就是说,师级可以设置独立团,军级、集团军级、战区级都可以编练(比如北伐时期第四军的叶挺独立团),而唯独旅级不行,它可以直属的部队级别,只能是“独立营”。


因为这才是“独立”的真正含义,即不受上一级建制或者单位的领导,而是由更高级单位直接控制的部队。再比如胡宗南第一师扩编为第一军时,军部直辖一个“独立旅”,同样,它也不受任何一个师指挥,否则就失去独立番号的意义了。不妨可以这么理解:独立团是上两级作战单位的司令部的直属部队,或者是单独执行任务、单独驻扎偏远地区的特殊建制。




有人肯定会问,那《亮剑》中八路军第386旅不是下辖李云龙的独立团吗?答案是:电视剧在胡扯,缺乏军事常识!翻编八路军第386旅的战史,也没有独立团这个番号,因为这违反了军制惯例,黄埔一期的陈赓没有这么糊涂。对于新扩建的部队,八路军各旅有两个办法:第一是按自己的序列命名番号,比如386旅除771、772团外,后建部队都有自拟番号的第17团、第18团,或者新编第1团(这个真有)等等;第二是组建“独立营”,但就是不会出现独立团的建制。


南岳军事会议取消“旅”级建制以后,连师级单位都不可以再设置独立团建制了,至少上两级嘛!所以各步兵师只有三个正规番号团和一个野战补充团,而绝不会出现什么“独立团”。此时各军倒可以设置这一建制,比如来不及向军政部进行报备的、来不及申请番号的,或者未经过军政部正式“点验”的,反正总之是存在点问题,否则哪一支部队都希望有正规的序列番号。




而在我军这一方独立团有两种含义,第一是各军分区以上单位直属的新建团,一般战斗力还不够强,暂时未授予野战部队的番号,临时以独立团命名,所以独立团绝不是什么牛叉的番号;第二是地方武装的最大编制,人数从数百到上千不等,隶属于几个县或者一个县的地方政府,如果人数太少了就编为独立营,完全看实际情况,与另外一方的“保安团”含义接近。


网上流传八路军番号不够的说法,那都是不了解实际情况的耍流氓,从1940年开始,八路军扩建的旅、团级部队,都由八路军总部直接授予了新的自拟番号,比如新四旅、教导旅、第16团(王近山带着消灭日军考察团的那支部队)、第20团等等,即便是正面战场取消“旅”级建制时,八路军也仍然保留着,部队编制完全已经自成体系。


而各“独立团”升格为野战部队时也会重新授予番号,比如地方武装“士敏独立团”调入386旅作战序列后,即改称386旅第21团。





独立团就是战时每个军中的私属部队,只听自己部队领导的指挥,不归政府编制管辖,只听从总部独立指挥

独立团是什么?

我们知道独立团这个称呼很多都是从亮剑这个电视剧中得知的,所以我们先从剧中分析一下李云龙的独立团。

首先我们先来说一下独立团是怎么来的,正常情况下,部队的建制比如陆军都是按照,军,师,旅,团的建制来进行编排的。普通的团直属于师或旅,而独立团顾名思义不直属于师或旅。且独立团也是我们八路军在抗战时期所使用的一种比较独立的编制,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编号也没有特定的规模,并且和普通团的不同在于,一般团听命旅部,旅部又遵从师部的命令,师部又服从军部的指挥,而独立团就是直接接受师部或者军部的指挥,随机应变的灵活机动性十分强,能够最大程度的抓住战绩破绽,从而得到胜利。另一方面,当时国共合作期间,部队是都归国民党军队管制,而当时商议的我们只能有一个军的编制,也就是三个师,团以下就没有限制,所以我们为了扩大队伍,就组成独立团。也因为这些队伍没有军籍也没有编制,所以等到正规编制打完以后就可以很快补充进去了。

普通的团人数编制都是一个固定人数,一般都是采取的三三制,也就是一个团有三个营,一个营有三个连以此类推,一般一个团会有一千五百人左右,另外我们还有大团,这个编制的产生主要是对抗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压缩八路军编制而产生的,标配为三营十二连,如果加上直属连队和特殊兵种连队,能达到18个连左右,人数也是两千到三千人不等。随着抗战的不断进行,在经过百团大战大捷之后,我们又为了适应敌后游击战而形成了小团的灵活编制,专门对付日本侵略者的守备军,于是在42年时,八路军进行了整编,分成了甲乙丙三种团,也就是大团小团。

甲种为三营九连制,乙种为两营六连制,丙则为一个团五个大连,一个大连有三个大排,除了固有的三个步枪班还增加了机枪班和掷弹筒,五个连加上指挥员和少数的其他兵种,一个团只有七百多人。而独立团并没有固定的人数要求或者固定的编制,前期李云龙部队也是三三制,只有一千多人,但是在攻打平安县城的时候,李云东的部队人数已经激增至一万多人。虽然比不上日军的师团编制,但是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当时八路军一个师的规模。

另外独立团所有的武器弹药以及后勤补给之类的所需也都是所属总部自行配给解决,所以只要是能合理利用总部的装备和补给,基本都能在战时组建一个私属军队,同时独立团在编制上也是国民政府的黑户。不过这也是适用于战时的状态,而且当时八路的人比较少,所以很需要汲取人民群众的支持,但是因为当时国民政府的配置又给的有限,所以需要每个部队都自行解决,军费补给都要自给自足,编制部队没有余粮再分配给他们,后来随着八路的武装逐渐壮大后,独立团的概念也慢慢的变化,他不再是需要那些平民加入,而是需要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兵来加入进来。

但凡是番号中带有着独立二字的团或者师一般只存在于战时,大都是战区或者某方面军去自行组建的,并没有得到中央给予的正规统一编制。基本上属于师直属特务营的放大版,也正是因为独立团本身没有正规的编制,所以探究起来也会比那些真实存在正常编制更加困难,为了省事,编剧经常会这么写,弄些层级关系稍微模糊的独立团来作为演绎。

真实的神话独立团

但是虽然演绎得很多,历史上却有着真实的独立团存在,那就是我党最早的革命武装力量,著名的叶挺独立团。

大家都知道,南昌起义爆发于1927年的8月1日,这是我们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武装反抗的第一枪,也是正式揭开了由我们伟大的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武装队伍和革命军队的大幕,也因此,我们把八月一日设置为建军节。

叶挺的独立团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设立起来的,全名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俗称叶挺独立团。

虽然1912年之际就诞生了中国民国,但是一直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孙中山依然是处在一个十分困顿且迷茫的状态中,最开始他将革命的希望都寄托在那些自称新世界的精英,上层人士以及割据封王的旧军阀身上,但是却屡次遭到背叛,欺骗和利用,后来十月的革命的一声枪响,共产主义布尔什维克诞生了,也是苏俄革命的成功,才引导由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走到了一个正确的道路上来。

1924年,国民党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配合一下,成功召开了民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全国代表会议,也正式宣布了将反对军阀,反对封建,反帝制作为革命方向,以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为主的新民主义作为基本纲领,使革命进入到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代中。

在当时那个风起云涌的伟大时代里,我们年轻的共产党人十分积极活跃在革命的潮头之中,成为了各地工农运动的主导领导力量。

广东地区是大革命时代中反封建帝制的桥头堡,作为封建势力长期盘踞和近代资产阶级实力最为雄厚的地区,我党的一批高瞻远瞩的人士提出了要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武装力量,仿效苏俄革命。

在大背景的推动和苏俄的帮助下,黄埔军校成立了,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加入,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利用黄埔一期的共产党员,组成了大元帅府铁甲车队,这是效仿苏俄的早年的青年近卫军而促成的,但是他们铁甲车队并没有坦克,只是车子外边包了一层铁皮。

1925年11月,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四团,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抽调出了部分人员,编组成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在广东肇庆成立,全团当时两千余人,主要以我党党员和共青团员为中坚骨干力量,叶挺出任团长。虽名义上的旗号为国民革命军,但其实际指挥权是由中共广东省委直接所领导的,独立团中设立我党支部,由吴巨严担任书记,到1926年,叶挺独立团一路披靡,接连击溃了吴佩孚,张发奎的部队,从醴陵到泗汾再到咸宁,直逼武汉的贺胜桥,经过武昌一役后,更是让叶挺独立团打出了铁军的名号。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统领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进步人士,为了挽救革命火种,我党以叶挺独立团为核心,又联合多支部队,进行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因为把叶挺独立团称为我党人民军队的重要起源一点都不为过,1928年4月,南昌起义部队在朱德陈毅的带领下同毛泽东的秋收起义在井冈山会师,部队改编为28团,是新四军的主力团,也是红一军团的主力部队。朱德总司令曾经说过,“叶挺独立团是研究军史的老根”,毛泽东主席也能盛赞到叶挺说“你是共产党的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

后来又整编为45军和44军。1985年,在第四十五军的基础上又组建了五十四集团军,周总理亲自安排各取两军一个尾号,是我国装备水准,作战水平仅次于第三十八集团军的重装机械化集团军,具有强大了作战能力。

写在最后的话

曾经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军队因为物资,弹药,人员各方面的不足只能让军队在地方独立发展,在百团大战之后更是被蒋介石反动政府切断军饷供应,但是革命的星星之火,现在已成燎原之势,虽然现在独立团这一个特殊的标志已经没有了,但如今我们已经有着更加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当年只有一千五百人的部队,现在已经成了有着一百万人,船坚炮利的虎狼之师,我们不会忘记那些为了民族解放斗争,为了新中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我们也更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民族的崛起而奉献出自己所有的力量。




通常军队的固定编制为军、师(旅)、团、营、连、排、班,团则隶属于上一级旅或师的建制。在团前面加了独立二字,就说了其不属于上一级建制,而归更高级别的建制指挥。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其级别为路军,相当于集团军或军团,但是只下辖115、120、129三个师。八路军的三个师属于乙种师,共2个旅4个团。多出来的部队,国民政府又没有给番号,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自命番号。如115师就有独立团,团长为开国上将杨成武。115师的独立团不属于343旅和344旅的建制而是归115师直接指挥。

最早的独立团是北伐时期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即著名的叶挺独立团。叶挺独立团成立于1925年11月,该团下辖3个营和2个直辖队,总人数约2100人。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血战汀泗桥和贺胜桥,并率先爬上武昌城头,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叶挺也被称为北伐名将。

叶挺独立团团歌

(叶挺独立团军旗)

北伐撼天一声雷,南昌城头第一枪,

井冈星火渐成长,长征先锋千百仗。

大渡桥横飞夺险,腊子口上天兵降,

平型关前丧敌胆,铁血忠魂刘老庄。

我们是铁军传人,把使命担在肩上,

明天战场上有我,忠诚于党能打胜仗。

我们是铁军传人,从未改变过信仰,

看我叶挺独立团,强军路上威武雄壮。

强军路上,威武雄壮。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独立团   国民革命军   苏俄   蒙古   番号   军部   我党   作战   游击队   红军   大队   部队   独立   领导   单位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