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会种地吗?中国农业的出路在哪里?

如果说小农业就是特色农业的发展规律,我们就要看到整个消费有四个层级,第一是吃饱,第二是吃好,第三是健康,第四是附加值。


如果三个人出去吃饭,随便吃一下,只要能吃饱就可以,可能会花100元;如果想吃得稍微好一点,卫生一点,可能会花100到200元;如果这些食材是新鲜、无污染、绿色、有机的,标准再高一些,可能就要花200到500元;如果要做到吃的是品牌,又可追溯的,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有证明的,那要花300到600元。


所以小农业有别于大农业,小农业的出路在价值,而不是产量的增加,如果我们农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对于数量的追求基础上,是没有前途的。

大农业的出路在效率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不能跳跃:


第一、阶段是规模化,将一家一户的小农户组织起来,在规模化的基础上实现标准化的操作,这样能够提升效率,每一批产品都能符合高标准。没有规模化,效率不可能提升。


第二、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生产,而不是生产出来了以后再考虑销售,同时产业链要缩短。


第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产品和技术。


第四,产业金融的对接,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有生产的组织、规划和服务者参与,使这个过程变得完整,加速它的发展。


这种生产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进行生产的,生产出来以后直接可以通过配送,送到各个市场与消费者的手中,整个产业链条是贯通的,所以叫产业化。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几个障碍因素


1、现行的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分两种,一种是公有制,公有制可以达到规模效益;另一种是私有制,私有制产权比较明晰。目前中国现在土地制度是土地是国家的,但是由私人来承包,产生了“耕地悲剧”,即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土壤修复等投入只是技术上的延缓或者暂时的改变,但整个长期趋势无法改变。因为农民会认为土地是国家的,自己作为长期的“租户”,没有必要帮助房东“修房子”。农民只会有意无意的在承包期内尽可能地利用土地价值。

2、土地成本核算


土地成本的核算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因为中国目前土地承担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作为正常的生产资料,在正常估值范围内;第二,作为国家对农民的一种补偿机制,补偿过去这么多年通过征收公粮,甚至农业税等给农民造成的负担,补偿的这部分很难估量价值;第三,农民的最后保障。有一种投机心理存在,未来农民的土地也许能够升值。


3、种植成本高


中国种植的成本高于南美两倍,这是因为在中国,耕地不是纯粹按照生产资料的正常估值来进行评估的,流转成本非常高,规模化程度很低,科技含量低,没有规模化,很多科技手段难以施展。正因为这些原因,所以中国现在整个农业生产不是产量的问题,是效率问题,还有一个成本的问题。


效率是因为自动化程度不够,我们现在比较中美之间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差得最大的是土地成本,第二是劳动力成本,第三是农资成本。再加上我们的农产品质量也不行,所以整个农业生产受限于多方面的因素。


聚焦“三农问题”,最核心的问题是农业问题,农民和农村是附属问题;农业问题里的核心是大农业的问题,小农业、有机农业、有机农庄只是为了满足特殊消费群体的特殊需求;大农业的核心是效率问题,只要效率提升了,就可以持续发展。


如果不断追求高产,每年都在高产,这个高产就是不可持续的。产业效率的最重要是规模化,没有规模化产业效率不可能,规模化的制约因素是土地制度,所以土地制度是制约中国农业现代化最重要的单一因素。


中国要探索小农经济的现代化路径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服务,基于上面的分析,世界农资已进入大整合和巨头垄断时代,第一阶段是生物技术入侵,第二阶段是农化集团觉醒,第三阶段是农业集团超级并购。


国内的整个农业和农资市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厂商从产品到解决方案,经销商从销售到服务,农户从盲目到理性,生产从产量到效益,加工企业从成本到品牌等。


要打造产业链的闭环,系统性、根本性解决农业问题,整个农资行业从一开始产品销售、产品思维,先销售产品再讲质量、价格,又经历了选择、方便、服务三个不同的阶段;产品思维之后是服务销售或者服务思维,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却又不仅仅是售后服务、生产服务和全程托管;之后是终端思维,不仅帮助农民种好地,还要卖好农产品,这是第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完成之后,农业形成了产业链的闭环,它能够嫁接农业的保险和农业的金融,不用担心呆帐坏账。



中国要探索小农经济的现代化路径,要进行适度规模、标准化,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复制。土地托管是农业生产最有效的集约化形式。


土地托管是改造中国小农经济的关键点,四个基本条件是农机标准化配置和操作、粮贸拉动、各地(县)优秀合伙人、金融调动,不同地区适用情况不同。


土地托管模式颠覆了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引领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解决了未来中国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


未来将不再是一家一户农民分散土地的精耕细作,但是也不会走欧美大农场的种植和经营,而是通过专业化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实现全面托管和全程服务,农业会变得更简单、更智慧。




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它关系到三农的未来与命运。

从现代农业这个角度讲,农民己经不太会种地了,而且大部分农民也不太愿意种地,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个问题将越来越凸现。

现在我们去到乡村,几乎见不到了青壮劳动力,见不到天真活泼的孩子,只是零零散散地看到几个老人在村中游动,这不是好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现在农村娶媳妇,城里得有一套房,故,农村几乎所有年轻夫妻都定居城里了,己到中老年的爷爷奶奶们,也随之进城带孙辈去了。二是,种地不挣钱,打工比种地强,故,”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了。

就国家大局,三农出路来看,这一现象绝不能继续下去了。新冠疫情的突如其来,让我们看到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可以说,没有粮食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常言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试问,哪个家庭,哪个国家可断粮十天半月?其实种好地,搞好农村其他产业,提高农民收入,也是脱贫致富,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现实需要。农民没有长期、稳定的收入,他们怎能安心在农村种地?

三农的出路在哪里?毛主席说“农业的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现在,农业机械化己基本实现,但分田到户的单干,己经抑制了农业机械化的实现。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从发展趋势看来,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也指日可待。但从目前情形看,农业现代化遇到的最大阻力,也在农民一家一户的土地流转上。所以,这一不容乐观的现实告诉我们,农民、农村、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走集体化的道路。这不是天方夜谭,这不是不可实现的。江苏的华西村,河南的南街村就是这么干的。他们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集化的金光大道!

所以说,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农业集体化!




农民不会种地还是农民吗?农民会种地吗?可以非常肯定的回答——能!就是祖祖辈辈没种出富裕!中国的农业出路在哪?中国的农民必须从专家的嘴里、论文里出来,然后根据自己所在地的环境,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去走属于自己的路!




农民肯定会种地,农民不会种地就不叫农民。

农民祖祖辈辈是种地为生,不管是人工种地、牲畜种地或是现在的机械种地,都是离不开农民的。

中国农业的出路在于科技种地和机械化种地,现在农业科学技术与机械化种地都实现了,农民种地也走上了富裕道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也很好,以后农村会越来越好的。




谢谢邀请

农民会种地吗?个人认为题主是和王福重砖家一个调调,有鄙视农民之嫌,试问从解放到现在,农民不会种地你吃的什么?不要说什么进口什么的,当然近些年粮食是有进口,但是农民一年种的粮食还是完全够国人吃的,我认为农民不但会种地,并且还是种地能手,至于中国的农业出路在哪里?我认为中国农业的出路就是淘汰传统农业,要科技化、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加上国家政策扶持,各地政府要因地制宜,千万不能一刀切,这样农业才会发展起来,也许某些砖家又会说农民会玩高科技吗,我只能问以前的农民会用电脑吗?会用智能手机吗?现在新生代的农民学习能力还是蛮高,千万不要小看农民,也不要看不起农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8

标签:中国农业   出路   农民   小农经济   农资   产业链   中国   效率   农业现代化   成本   土地   农村   农业   国家   财经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