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李云龙一个团,八路军总部允许他扩建到八个营?

这其实要拜蒋介石所赐!第二次国共合作,蒋介石只允许中共拥有两个军的编制。即八路军和新四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共只能默认下面的师团级无限扩大。所以才有后面的百团大战!




不会允许的。这其实是创作需要导致的一个剧情硬伤。

抗战时期,虽然八路军的团级建制数量有飞速发展。从起初的十几个团,扩大到后期的几百个团。但每个团的兵力规模,各军区都有着严格规定。

就以山东和晋察冀来举例说。

1942年,进行精简整编后,山东和晋察冀的八路军整编为甲、乙、丙3种团制。

甲种团,就是主力团,为三营九连制。

连一级的规模在140人左右,营一级在500人左右。全团人数约2000上下。

山东军区《关于调整部队编制等致中央军委、八路军总指挥部电》(1943年3月1日),提到团的编制:辖3个营,每营534人;团直辖司、政、供、卫及特务连456人。全团共2053人。

乙种团为两营六连制。乙种团各营连的人数规模与甲种团相当,只是总人数略少。

丙种团没有营级建制,不设营长。由团直接领导连。每团有三至五个步兵连,另有侦查连或特务连各一。连兵力在170人左右。全团兵力在700~1200人上下。

《关于晋察冀军区北岳部队精简整编致中央军委、八路军总指挥部电》(1943年3月17日),小团的编制为:5个步兵连,1个侦察连,1个特务连,全团1180人。

之所以会设置甲乙丙三种团级建制,是因为当时敌后斗争非常困难。日军的铁壁合围逼得我军不得不把部队建制多样化,以机动灵活的打法适应反扫荡的需要。

虽然李云龙隶属于129师,与山东和晋察冀不是一个战区系统。但129师和115师肯定不会相差太大。

因为在精简整编之后的三年时间里,除了抗战胜利前夕,八路军总部恢复了各军区小团的营一级建制外,八路军所有的团,基本再没有大的建制改动。

一个团,至多三个主力营,撑死两三千人。

这方面的文件资料,现在都是可以查到的。

所以《亮剑》中说李云龙的独立团有八个营的编制,这在抗战时期是不可能出现的。

李云龙在打平安县城时,算上他防区内的地方部队和民兵(县大队、区小队),他能指挥的人马,倒是可能有八个营的规模。

但规模不等于编制。

从编制上来说,八路军总部有严格规定。任何一个团,都不可能有如此严重的超编。

而且即便李云龙真搞出了八营的兵力规模。

那独立团的下场,一定是升格为旅,或者是被打散拆分

就像旅长黑李云龙骑兵营装备一样,李云龙前脚得手,旅长的电话后脚就打过来。留不到李云龙在丁伟、孔捷面前装阔气。

提到旅,再说说旅级建制。

八路军刚改编时,有六个旅。

115师辖343旅、344旅。

120师辖358旅、359旅。

129师辖385旅、386旅。

每个旅下辖两个团。

但后来部队的规模扩大了,于是每个旅就从辖两个团,变成了辖三个团。兵力也从五六千增至一万上下。

王震《关于第三五九旅编制等致周士第、甘泗淇并朱德、彭德怀电》(1938年1月20日):“现三个团已编制就绪,七一七团三千二百人,平山团二千五百八十人,崞县团二千六百廿人,旅直一千一百人,共九千四百人。”

之后,由于部队规模继续扩大,团一级的数量剧增,再靠国民政府给的三师六旅番号来维持部队构架,明显不合适了。

于是从1939年开始,八路军也就不再拘泥于国民政府的正式番号了。

除了早先的六个有正式番号的旅外,八路军的各军区,还以团为基础,各自增编了若干个独立旅、新编旅、警备旅、教导旅,以及骑兵旅等旅级单位。

1941年12月,也就是各军区对团一级进行精简整编之前,总部对旅一级也进行了整编。

整编之后,八路军实行甲种旅和乙种旅两种编制。

甲种旅,为三团制,七八千人;

乙种旅,为两团制,五六千人。

由此,当时的很多团级指挥员,也成为了旅级指挥员。

比如杨勇上将。抗战初期为115师343旅686团副团长。后升团长,率领686团东进,领导开辟了鲁西抗日根据地。

根据地扩大后,部队规模相应也扩大。杨勇上将也由686团团长升为115师独立旅旅长兼政治委员

还比如梁兴初中将,抗战初期为115师685团营长,后担任115师教五旅旅长新四军独立旅旅长

还有李云龙的原型之一,王近山中将。他在抗战后期也担任过八路军386旅旅长和八路军晋绥联防军新编第四旅旅长等旅级职务。

抗战八年,李云龙始终是团长,这其实是剧情需要,并不是因为八路军只有六个旅级编制,总部没法给李云龙升官了

回到这个问题来说。

总部不可能给李云龙八个营的编制。假如李云龙的部队真有八个营的规模,那独立团早就升格了,李云龙也应该升旅长了。

就算李云龙本人屡次犯错误,无缘旅长。他的独立团也应该升格为旅。

即便不升格为旅,独立团也要拆分。分成两三个甲种团,或四五个丙种团。

这是必须的。

为什么说这是必须的呢?

因为一个团的防区,和一个旅的防区,肯定是不一样大的。

六千多人的规模,单靠一个团的防区,根据地的老百姓肯定是养不活这么多兵的。

并且,一个团和一个旅的作战任务,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独立团超编了,总部就必须要重新划分防区和兵力部署,以及调整作战任务。

而不是默认李云龙扮猪吃老虎,以区区团长或营长职务指挥独立团六千多人在平安格勒附近小打小闹。

不可否认《亮剑》是一部优秀作品。但其中也有一些内容与现实情况严重不符。

例如李云龙丁伟孔捷号称“晋西北铁三角”。

而实际上,他们所属的129师,作战范围并不在晋西北。

还有李云龙和楚云飞,为了让两人能做平起平坐的对手,作者硬是在总兵力才六万人的晋绥军中,搞出了个五千人规模的358团。

这明显是为了剧情需要而刻意为之,没有太多的道理可讲。




李云龙的独立团有8个营7000多人,就算总部的老总同意,现实中李云龙也养不起这8个营。

一般来说,管理好一支部队需要四个方面,第一是军饷,第二是粮草,第三是武器,第四是物资,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但是咱们的老一辈,是为了信仰和信念打仗,目的就是:把日军赶出中国。因此当时的好多人,都不是为了军饷而打仗。

当时为了达到统一战线,我军做出了让步,拿出了诚意,接受南京校长的改编,但是校长的思想是:“攘外必先安内”,校长对其他部队,都是不断的压制,当时校长给予我军的番号是,3师6旅12团。

要求我军的这12个团,平均每个团不要超过3000人,在1937年8月的时候,我军正式接受改编,起初一共是4.5万人左右,其中包括115师有1.5万人,120师编制有1.4万人,129师的编制有1.3万人,外加总部直属的3000人,一共是4.5万人。

意思就是说,南京的校长只会给这4.5万人发放军饷和物资,其他超出的部分,校长一概不认同,相当于就是其他超出的编制,需要自力更生,因此李云龙需要经常外出奇袭伪军,进行装备缴获,比如万家镇缴获的骑兵装备。

李云龙说只有遇到日军的时候,才能改善生活,这一点都不假,因为只有遇到了日军,才有物资缴获,上面根本没有能力发放多余的物资,但是我军不怕困难,凭借坚定的信仰,到了1940年8月份的时候,已经扩充到了105个团,人数规模在20多万人。

就是最著名的“百团大战”,这些只是团级作战的数据,要是加上县大队,区小队,还有民兵,这个人数规模还要更多,之所以发展这么快,主要还是因为咱们是真心实意打仗的,在1937年的时候,咱们只有6个旅。

分别是115师,麾下包括343和344两个旅120师麾下包括358和359两个旅,129师麾下包括385旅和386旅,最初每个旅下面只包含2个团,总共是12个团,人员一共是4.5万人,每次可以在校长那里领取几十万军饷。

刚开始咱们的编制都是以数字命名的,比如129师386旅麾下的771团和772团,后来人员的不断扩大,如果再以数字命名,很容易和其他部队的番号造成重复,所以就开始改名字,比如独立团,新一团,新二团。

这些后来新出的团级编制,虽然在咱们总部那里是正规编制,但是在南京校长那里却没有登记,领不到军饷和物资,只能自力更生,当时咱们的总部也很穷,也发不出军饷和物资,只能凭借缴获。

刚开始的时候营级单位,团级单位,旅级单位还能经常联系,到了1942年的时候,日军发动了大扫荡,咱们的部队被迫撤进山里,化正为零建立基层根据地,大扫荡之后,每个部队减员都很严重,有的团仅剩几百人

剧中孔二愣子的团只剩下300多人,也是比较符合当时情况的,撤退到山里,开始以连排班为单位,各自建立自己的基层根据地,当时就算是团长,也很难知道手底下营长和连长的动向,当时的电台只有旅级以上有。

其他的全靠通讯兵传递,效率是很慢的,这个时候,就算是团长也不知道自己手底下有多少编制,后来经过通讯兵传递的指令,老李手下的人员才迅速回归建制,当时的规模把老李都吓到了,当时老李手下的兵将近10000人了

后来李云龙的独立团虽然扩编了8个营,规模大概在7000人以上,就算总部不管,李云龙对于手下的7000多号人,也是比较头疼的,不算别的,就是这7000多人的粮食,就是一大难题,总不能天天缴获吧。

按照当时赵家裕的300多个乡亲们,由此推算当时一个乡村也就是三四百人,一个村子最多养活一个连的士兵,这么算下来,李云龙手下的8个营7000多人,大概需要50多个村子,如果这样就意味着李云龙的战线以及防御区域过大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李云龙只能通过通讯兵传递,如果是遇到遭遇战,等其他远处村子里的战士来支援,恐怕黄花菜都凉了,也就相当于在战时,李云龙能快速调动的估计也只有周围的3000多人。

其他人由于距离远,有可能老李的指令传递不到,如此以来也就相当于其他4000人相当于白养,如果李云龙找一个闲置的村子,综合养4000人,从其他村子调运物资和粮食,那就意味着李云龙要扩大自己的后勤部队

与其这样,还不如把部队拆散出去,自己选择一点精锐,组成一个加强团,规模小,战斗力强,方便省事,李云龙那精明程度,不可能想象不到,所以就算总部对李云龙不管不问,李云龙自己也养不起。

写在最后

在实战中,扩充编制很容易,但是要考虑战士们的衣食住行,没有粮草和物资,难道要让战士饿着肚子打仗么,剧中之所以设定李云龙有8个营,其目的还是为了和楚云飞5000人的加强团对等。亮剑只是影视剧,不是历史,大家看个乐呵就好,没必要较真




国共合作后,红军华北武装被改变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之后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习惯上还是称呼为八路军。

八路军编制上有三师六旅十二团,按说路军不是军,而是比军更大一级的单位,应该下辖三个军合九个师,但南京政府不会希望共合法扩张,所以只给了三个师的编制。

一开始,华北红军数量只比八路军合法编制略多一点点,这个问题不大,但是挺进敌后以后,八路军创建了抗日根据地,统治人口增多,于日占区接触面增加,有了扩军的条件和需要,但是没有更多的番号啊?怎么办?

人不可能被尿憋死,该扩军还得扩军,番号的事另说。

一般来讲,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军队,其番号在同一时期是没有重复的,比如第八路军、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这些都是之前存在,后面被取消的番号,南京政府把这些番号给了共,同一时期是不存在两个八路军的。

但是南京政府不给番号,而八路军自行扩军,番号是不是很容易重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只要番号不挂靠全(国民革命)军,而是挂靠在八路军及其下级单位就好,比如成立独立团,教导团,为了不和其他类似部队冲突,一般称之为115师独立团,实际上如果有多个团,还可以命名为独立1团,独立2团,总之挂靠在下级单位,就不存在番号重复了,叫的时候把其上级单位一起叫上就好,小说电视剧《亮剑》就是虚构了一个386旅独立团。



抗战开始后,由于正规作战无法战胜敌人,于是开始化整为零开展游击战,建立大军区(一级)、二级军区、军分区、县民兵的多级动员体系,让出大城市,在小城市和农村攻击敌人,占领敌后,各主力部队地方化,与各级军区合并,比如115师和山东军区合并,称之为「115师兼山东军区」,后来115师取消了,直接称之为山东军区,下面的部落扩张成山东一师至山东八师,山东警卫一旅至十二旅,规模增加到集团军级别以上。

军区与主力师不同,一般不会长途奔袭跨区域作战,而是守卫在本土,而且地方部队一般不会进行大规模作战。

游击战就是为了一点点消耗敌人,把敌人战线拉长,为日后组建大规模兵团创造基础。

以百团大战(1940年)为节点,只是以主力师作战为主,后面以军区部队为主,度过了1941-1943年抗战最艰难的时期,1944年开始局部反击,组建更大规模的部队,结束游击作战,转化为正规战。

《亮剑》的平安战役就是以这样的背景虚构的事件,但是像团长李云龙不知道自己的部队扩张成一个师,真实历史是不会发生这种事的。

虽然化整为零确实使部队上下级间的联系出现卡顿,但并不是一直失去联系的,通讯是时通时断的状态,只要一有条件,下级就会汇报部队状况,上级也会主动了解状况,小说是为了戏剧性才创造了这么一个情节吧。




八路军总部从来不会同意。

1941~1942年,是中国整个抗战时期最艰苦的时候。

延安大生产运动

对八路军来说,国民政府1941年完全停止军饷及其他物资补助,虽然这些东西对整体作战需要完全是杯水车薪。

自己纺线做衣服

历史记载,抗战爆发至1940年,国民政府有下列补助:

1937年8月整编,国民政府一次性补助八路军以30万元(法币)。此后每月是63万军饷,包括生活费30万,战务费20万,补助5万,医疗补贴1万,米贴及兵站补贴7万。伴随法币的贬值,1940年则最多补贴到了75万。

整编时一次补贴70万发子弹。后续合计之后补贴总数是:370万发子弹,1.5万手榴弹,620枚迫击炮弹。

同时,补贴若干工兵、医疗器材。

八路军参加第二战区序列,阎锡山一次补贴了100万发子弹,200挺机枪。

第二战区副司令卫立煌探视被晋绥军误伤的林彪给了子弹100万,手榴弹25万,牛肉罐头180箱,4.3万件夏衣,一批医药及电话通讯器材。

卫立煌将军:

此外,陈赓大将有时候会利用自己的身份向身居高位的黄埔同学要接济,宋希濂就曾一次给了一个骑兵营的装备(200来匹马与卡宾枪)。

1941年初,国民政府停止一切对八路军与新四军的补贴。所以八路军只能进行精兵简政,甚至大生产运动。

延安大生产运动

精兵简政的另一面就是分兵

若干八路军部队分为团,营、连,化为地方武装,所以八路军正规编制自45万降到了30万,少的15万是牺牲损失及成为地方军分区的县大队、独立营等。

《亮剑》中说的就是这段历史。

李云龙独立团确实可能发展到7000人,但不会编到8个营,因为这7000人中大多都是军分区下基干团、某独立大队,某游击队,武装工作队名义李云龙如果没有某军分区司令身份(也确实没有),最多将团直属队几百人拉出来,原来3个营若已经分解则也只能拉营连直属队。而县大队区小队这些,没有军分区命令不能参与李云龙独立团违规发起的作战活动。这是原则性的纪律问题。

所以,这是亮剑剧情的BUG。

对八路军总部来说,不会将已经地方化的独立团部队编8个营出来,人家已经是什么什么大队,中队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6

标签:独立团   总部   军饷   旅长   番号   军分区   作战   南京   山东   我军   军区   部队   物资   规模   单位   财经   李云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