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被发配的人为什么中途不跑?

在古代,发配是一种严厉的刑罚,通常是指将犯罪分子流放到一个遥远的地方进行监禁或者劳役,也有可能涉及其家人一同流放。对于犯罪分子而言,他们往往是在被强制带到目的地后,才开始履行自己的流放期限。在此过程中,他们不仅要面临身体上的苦难,还要承受与家人分离的心理压力。

对于为什么不中途逃脱或者看哪里好就在那里安家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犯罪分子在被发配前通常会被戴上重重的枷锁,并有严密的监管,因此在逃脱方面非常困难。其次,即使犯罪分子在逃脱后成功躲过了追捕,他们也很难融入当地社会。由于发配是一种羞辱性的刑罚,犯罪分子在到达目的地后可能会面临社会排斥和歧视,从而无法安置下来。

此外,犯罪分子和他们的家人到达目的地后,可能对当地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他们可能成为当地社会的负担,需要依靠政府或者慈善组织的援助生活。另一方面,他们也可能带来一些文化和技术上的改变,为当地社会带来一些新的发展机遇。

具体来说,犯罪分子发配到新的地方,可能对当地社会产生以下几种影响:

积极的影响:

引进新的技术和知识。有些犯罪分子擅长某些手艺或技能,比如农业种植、渔业捕捞、石匠、铁匠等,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当地人,从而改善当地社会的经济和生活条件。如,明朝末年,由于海盗肆虐,当时的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流刑政策,将许多罪犯流放到海南岛。这些罪犯带来了许多新的种植技术和生产技能,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海南岛成为一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扩大了人口规模。流放过程中,可能有犯罪分子的家属一同随行,从而增加了当地的人口规模,有助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如,清朝初年,由于东北边疆地区缺乏人口,清朝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流放政策,将大量罪犯和家属流放到东北边疆地区。这些流放者在东北边疆地区种植粮食和开垦荒地,促进了当地的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扩大了东北边疆地区的人口规模。

促进文化交流。犯罪分子来自不同的地区和族群,他们将自己的语言、文化、习俗带到新的地方,这种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如,被流放到云南的文学家杨慎在当地写下了不少反映云南民俗的诗歌,对当地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消极的影响:

资源压力。由于犯罪分子流放到新的地方需要依靠当地政府或社会的援助生存,这可能会增加当地社会的负担,加重当地资源的压力。如,清朝时期,将部分罪犯流放到新疆地区,这些罪犯需要食物、水和其它生活必需品,这给当地的资源供应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些罪犯还会在当地砍伐森林、开垦荒地等,给当地的环境和生态造成了破坏。

安全问题。一些犯罪分子可能会利用流放的机会继续从事犯罪活动,这对当地社会的安全造成威胁。如,明朝时期,一些犯罪分子被流放到西藏,这导致了西藏当地的社会不稳定和政治混乱。由于这些罪犯不受西藏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的约束,他们可能会利用自己的武力和权力来控制当地社会,并与当地的宗教领袖发生冲突。

社会排斥和歧视。由于流放是一种羞辱性的刑罚,犯罪分子可能会面临当地社会的排斥和歧视,无法融入当地社会。如,日本江户时代,对于被判定犯有严重罪行的人,会被发配到远离家乡的地方。这些人常常被视为罪犯和社会负担,受到当地居民的排斥和歧视。

总之,流放政策的影响因地而异,不同的政策和时期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些犯罪分子可能会利用流放的机会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成为对当地社会有益的人物,而另一些罪犯则可能继续从事犯罪活动,对当地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为押解公差们手里的水火大棍与腰刀,真不是吃素的!

武侠影视中的公差,似乎很弱鸡,随便哪个好汉,都能轻松两下就将之打翻了。而实际世界中提着大棍的公差,那是很吓人的!

所谓江湖好汉,与人真打过二三次,有的就能吹二三十年。古代公差因职业关系,打伤打死人几十上百次也不稀罕。俗话说:打得越多,下手越准。就真打经验而言,公差们远超许多所谓的好汉。

我画张图,看看,若无武松的本事,你觉得,那位戴着木枷、脚链的犯人,干得过这俩武装齐全、五大三粗、凶神般的公人吗?

逃跑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发配虽苦,好歹还活着,刑期满后还有与家人再聚之日。中途跑了,那就是死罪,若无上梁山的本事,万一逃跑失败,或当场死于大棍之下,或者,待再被抓获之日也将人头落地。

所以,就算武艺绝伦的林冲、武松,在发配时也从没想过中途逃跑。武松血战飞云浦,脱枷而走,那是因为有人要半道杀他,否则他也不会跑。

讨论一下古代发配充军的犯人逃跑有多难。

一:沉重的包铁木枷与脚镣手铐戴着,让人怎么逃?

古代木枷重者百斤,不过那是枷死囚的。

发配充军者非死罪,又要戴着千里跋涉,所以大概轻者七八斤重,连颈带手锁住,牢固的很,主要是用于限制犯人手臂自由。这就是防脱逃的利器。

这种木枷,力气能打死老虎的武松,也得靠杀手几刀全砍在了枷上,才得以脱枷。否则,他也脱不开。

所以,若没有远超打虎英雄武松的力气,想依靠自己之力脱枷,想都別想!

再说了,还有粗铁链制成的镣铐镣着脚,让人走路只能迈小步,这东西比枷更坚固。

这样,手脚皆被锁住。还怎么逃跑?

二:押解公差皆全副武装,且都是身强力壮的打人老手。

公差或许不是武林高手,但因为他是牢狱公差,百分百的是打习惯了人的。尤其用水火棍打人,棍头落点准、下手黑,每棍保证全敲在人体要害部位,棍棍都能打出透骨之力,决不会偏差。

实际武林高手是假的!

而像打惯了人的公差,心狠手辣又打得准,那就是高手了。

公差的武器装备,就是一根水火棍,一把铁尺,一把雁翎钢刀。

咱就按小说情节论,二位公差押解一犯人充军。

以二对一,行走坐卧皆牢牢盯着,一个戴着枷锁镣铐的犯人,哪怕浑身武艺,是条猛龙,也翻不过来的。

戴枷犯人步行走路,而公差或许还有小毛驴代步,犯人的体全耗在了艰难步行中,公差的体力则全留着准备镇压犯人。这叫以逸待劳,可扺消十年武艺。

注意,武松是虚构的!现实中,哪怕有泰森一样的拳头,只要枷锁镣铐戴上,一身本事就废了,二个持棍佩刀的公差,足以将之押解到二千里外。

所以,逃跑是不可能的,会让公差轻则打残,重则当场打死。

三:就算逃走了,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实际,古代比现在更难藏身。来分析一下。

(1)藏身于山野可行吗?

古代确实山林野地多,但这山野中能随便藏人吗?林中豺狼虎豹遍地,那是万万不行的!

所以,別让电影中动辄露宿山野给骗了。

就连孙悟空护唐僧西天取经,他们也不选择露宿,每天必要找村舍或寺院投宿,因为露宿实在太危险了。

(2)那也投宿村庄寺院可行吗?

不行!

唐僧等人,行装马匹齐全,一看就是正经行路人。而犯人出逃,身无长物,来历不明,脸上刺着字,没人会留他。贸然进入村庄,弄不好就有人召集村上青壮,直接擒拿报官了。

(3)进城行吗?

也不行!

古代城里人,不像现代,啥人都可以进。

进城门要查验身份,现代有身份证,古人出门也得有官府路引。

明代官府开出的路引。

身份不明,城门处就让守城士兵直接擒了。

就算混进了城。古人没有人口流动,每条街坊,同街坊之人全很熟,只要有来历不明的陌生人,也是很可能就捕快找上门了。

所以,古代流配犯要中途逃走,那十之九九,全是死路一条。

(图来自网络)




公元1657年,江南才子吴兆骞在考场上交了张白卷,顺治一怒之下将他发配到宁古塔。一到宁古塔,吴兆骞就被眼前的冰封镇住了:这地儿根本活不下去啊!不久之后,吴父就收到儿子的诉苦信。吴父心疼儿子,只得狠心将儿媳妇和小姨子一并送去宁古塔安抚他。

顺治十四年冬,三年一次的江南乡试(南闱)在南京举行,时任右少詹事的方拱乾家发生了一件大喜事,他家的老五方章钺考中了举人,就在举家庆祝时,祸从天降!

一个和方拱乾有过节的大臣向顺治上疏,说主持江南乡试的主考官方犹与中举的方章钺是宗亲,有作弊的嫌疑。

顺治看到这份奏折时,大为光火!因为前不久顺天乡试(北闱)才发生主考官收取贿赂的事,顺治已经勃然大怒,此前自己明明特地下诏要求考官杜绝舞弊,这些官员竟然左耳进右耳出,阴奉阳违,接二连三发生舞弊之事!

尽管方拱乾再三和顺治说明自己与方犹不是同宗,没有作弊的可能。但盛怒之下的顺治压根不相信,他决定重惩南闱!便下了一道诏令:南闱的所有考官,全部处死,所有中举的考生,则一律都要来北京接受刑部调查,确定没有舞弊,再参加重考,自己亲自命题,由两江总督亲自监考。

而这一年,在南闱中举的考生中,就有吴兆骞。吴兆骞,出身于书礼簪缨之家,世代为官,他的两个哥哥吴兆宽、吴兆夏都是江南有名的才子。吴兆骞则更为出色,自幼就聪明过人,七岁能解悟《太玄经》,九岁写出上千字的《胆赋》。

寒窗苦读十多年,26岁的吴兆骞考上了举人,这本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没想到却被无辜卷进“南闱科考案”中。吴兆骞有真材实料,自然不可能作弊,即使是重考,对他也是小菜一碟。

但是在重考时,顺治为了保证考试不再出现猫腻,每个考生边上都派两个带刀侍卫站岗,这让吴兆骞觉得十分屈辱,一向桀骜不驯的他居然直接交了白卷!

两江总督认为,交白卷说明心虚,之前能中举人分明就是作弊,直接判了死刑。

吴兆骞大喊冤枉,经过通融申辩,交由刑部复审,刑部重新命题,这次吴兆骞再也不敢扮清高了,好好写了篇夸赞当朝皇帝的文章,以期求得皇帝的宽容。

虽然最终确认吴兆骞是有真材实料的,但皇权岂容挑衅,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吴兆骞挨了四十大板,流放宁古塔,一同被流放的还有方拱乾全家数十口人。

按照当时的刑法,当刑部对案件作出判决后,流犯在一个月之内必须出发,一天要行五十里,假如流放里程为三千里,限期两个月到达,如果途中无故滞留,将会受到惩罚。

由于被流放的都是宦官之家,家人会花钱打点押解的兵丁,所以一路兵丁对他们还是多有照顾的,并没有受到什么苦。当他们一行到达盛京时,还遇到了因北闱科场案被流放到盛京的陈之遴。

陈之遴在被流放之前,官至大学士,官职很高。陈之遴跟当地的盛京总管协商后,让他们在盛京休整了整整二十天才继续往流放地宁古塔出发。

可出了盛京再往前走,就是关外,道路越来越崎岖,沿途有的高山连车马都无法翻越,他们只能先把车用绳吊上去,然后人再翻过去。

原本以为路上已经够艰辛了,没想到一到宁古塔时,吴兆骞等人才知道,真正的苦日子还在后头!彻底明白为何人们会说“宁走黄泉路,不下宁古塔”。

明明是盛夏七月,可宁古塔早已大雪冰封,对于长期生活在南方的人来说,这样的气候真的是要人命!

而且流犯到了这里,和坐牢不同,坐牢至少还有人送饭,流犯到这里是要服役的,要自己养活自己。为了填饱肚子,吴兆骞常常需要用斧头敲碎冰块,融化后去煮稗子(和水稻差不多)吃。

作为一般的流犯,他们不需要像重刑犯那样,戴着手铐脚镣。他们到了宁古塔各旗,旗主都会分给他们住房、耕牛和土地。

但是吴兆骞是一个文人,不会耕种又没有生存之道,刚到宁古塔时特别的辛苦。生活艰难不说,还寂寞。方拱乾虽然也是被流放,但好歹人家是一家人在一起,还能相互取暖相互安慰,而自己却是孤家寡人一个。

好几次,吴兆骞都觉得自己撑不下去,想一死了之。但是作为罪犯,如果他自杀了,家里人都会受到牵连。

在忍了几个月后,吴兆骞终于忍不住了,给父母写了一封诉苦信。吴父看了也是非常心疼,可是又无能为力,只得狠心做了一个决定:将吴兆骞的妻子和小姨子也送到宁古塔去陪他,这无疑是对他最好的心灵安慰。

第二年,他们的儿子出生了,日子虽然辛苦但也算安定来下来。

同时呢,宁古塔的官吏和当地百姓十分敬重这些读书人,对他们都会高看一眼,也不会限制他们的自由,从大将军到副都统、协领、佐领都会愿意与他们结交,文人们还可以经常相聚。

宁古大将军巴海见吴兆骞有才,就聘他为书记兼家庭教师,教授他两个儿子读书,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吴兆骞一家的衣食问题。

到这儿你就会发现,即使是古代最可怕的流放地宁古塔,似乎也没有那么可怕。康熙二十年(1681年), 经吴兆骞的好友顾贞观、纳兰容若设力营救,被发配到宁古塔23年的吴兆骞终于返乡了。但在他临死前一直跟他的儿子说,很想再去长白山之麓射猎,去松花江钓鱼。

既然没有那么可怕,为什么要逃跑呢?毕竟逃跑就等于是逃犯,每天要在提心吊胆中度过,会活得更好吗?显然不能。

封建社会刑罚有五种: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发配”就是流刑,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重刑,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充军,一种是流放,流放就是将犯人分配到边远地区服役,接受劳动改造。

其实从表现形式来看,“徒刑”比“流刑”还严重,它是强迫犯人戴着钳或枷锁劳役,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那些很惨的犯人就是这样的。

而“流刑”虽然也有戴枷锁服役的,但很少,因为最开始被流配的都是皇亲国戚、官员。

比如史上规模最大的流放地——湖北的房陵,秦朝时,秦始皇灭赵国后不杀赵王,就将赵王流放于此地;嫪毐被秦始皇五马分尸、吕不韦自尽后,他们的家族也都被秦始皇流放到房陵。

汉朝时,汉高祖刘邦的女婿赵王张敖、济川王刘邦等6位贵族也流放于此;

唐朝时,唐高宗太子燕王李忠、唐中宗李显、唐高宗女儿高阳公主和附马、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等12位贵族也都流放于此......

还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名人被发配到海南的崖州,最著名的就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了。

这些人大多不是刑事犯,而是政治争斗中的失败者,或者像苏东坡那样得罪了上司,换句话说,就是高级政治犯。

当朝者将这些人流放,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仁义,因为他们都是皇亲、贵族或者官宦,也不杀人犯火,如果都将他们杀了,就会给自己扣上“暴君”的帽子。

对于这些皇亲贵族、官宦来讲,他们本身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现在让他们远离经济、政治中心,去往边远地区甚至是完全没有开发的地区,可不就仅次于“死刑”了吗?

但慢慢地,一些重刑犯也会被施以“流刑”,为什么这些重刑犯,当朝者不直接将他们杀了,却要将他们送去劳动改造呢?

因为这些地区比较偏远,可以说基本上是荒芜人烟,而且古时候劳动力比较稀缺,将他们发配到这些地区,可以当成免费劳动力,对边疆进行建设,可谓是一举两得。

发配充军也是一样的,发配充军的地方也都是偏远未开荒的地方,一般人都不想去那里当兵,当朝者将这些人发配到边疆充军,就可以补充边疆的军力,而且还免费,太划算了!

可以说流放这种刑罚,主要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一种产物,现在就不一样了。所以就有一个段子这么说的:古代犯法,发配充军;现代犯法,不准参军。

但被发配惨不惨?当然是很惨的。

古代的交通非常不发达,去外地只能靠步行或者马车,皇亲、贵族或者宦官还有可能坐马车,但普通的犯人就只能靠两条腿走路,而且发配的地方最近也在一千里之外,一天走五十里,也得走20天,远的三千里,则要走60天。如果是身体素质差的,或者养尊处优习惯的,根本就吃不消。

路上的伙食自然也是很差的。流人流放中所需的食物是由途经地政府供给,食物品质和在监狱里的差不多,有时还不能足额发放,十五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只能得到成人额定食物的一半。对于这些长途跋涉、体能消耗巨大的流人来讲,这些供给的食物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们时常处于饥饿的状态。

再是路上要风餐露宿,无法得到很好的休息,遇到恶劣的天气,得了重感冒也不能休息,只能拖着病体继续往流放地去。

所以有很多人没能撑到流放地就死了,比如和吴兆骞一起被流放的八个举人之一的吴兰友,就因为不堪路途劳顿,病死在盛京。要知道他们都是官宦之子,在出发前家人都有花钱打点押解的兵丁,算是路上比较没有受苦的,都熬不住了。

而那些没钱打点的,路上没少忍受押解兵丁的虐待和勒索,就更难熬了!因不堪忍受非人折磨以及对流放生活的畏惧,流亡途中逃脱的事件时有发生。

所以古代被发配的犯人并不是不逃,也有逃的,但是因为很少有逃成功的,所以会让后人误以为他们都不逃。

因此,古代被发配的犯人为什么不逃?总结起来就是两大原因:

1、没必要逃

这一类主要是有身份地位的人,皇亲贵胄、官宦等,虽然他们被发配了,但由于身份比较特殊,发配时无非就是脱掉盛装或官服,变成普通百姓,家人都会替他们打点好,让押解兵丁路上对他们多加照顾。

沿途经过别县市,也会有人照顾,就像前面讲的方拱乾他们到达盛京后,遇到了同朝为官的陈之遴,就得到了特别的照顾。虽然陈之遴也是被流放到盛京的,但因为他流放之前官职很高,当地的行政长官也要给他面子的,就特别让方拱乾一行人在盛京休整了二十天。

同样的,因为是有身份有地位,到达流放地,一般也会得到当地官员的照顾。道理很简单,他们虽然被发配,但说不定什么时候皇上突然又想起他们,将他们放回去,或者他们朝中有人,替他们从中斡旋,判定他们无罪。

比如唐中宗李显被武则天发配到房陵,在流放的十四年后武则天突然又想起这个儿子,然后又将他召回去了。

还有方拱乾一家,方氏族人为了营救他们,斥巨资报请认修北京前门城楼,他们一家只在宁古塔呆了三年就回来了。

如果他们中途逃跑了呢?罪犯和逃犯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真能让你逃成了,那一辈子只能隐姓埋名。作为高级政治犯,对他们来讲最重要的是名声,很多人还是因为被冤枉的,忍辱负重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够恢复名誉、恢复身份和地位。

另外,如果你中途逃跑了,那么你的家人、族人全都会受到惩罚,包括你想自杀也是不行的。

2、逃不掉

而对于重刑犯,如果家里没钱打点,路上少不得要受到虐待,自然会萌生逃意,但事实上他们很难逃脱。

一方面,这一类重刑犯要么就是真的犯了大罪,或者被人陷害,比如说《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被高太尉陷害,一般都要戴上厚重的枷锁铁链,根本就没法跑,只要一跑很快就会被抓回来,可以说这种行为无疑是以卵击石。

另一方面,宋朝时,凡是重刑犯都会被“刺字发配”,就是在罪犯的额头上刻上一个“囚”字,《水浒传》中林冲、武松都有被刺字。

一旦你被刺字,无论你逃到哪里,人们都知道你是囚犯,相当于被全国通缉,即使逃跑了,也根本就无法生存下去,正是这样,这些人才被逼上梁山。

而且只要逃跑再被抓回来,原本可能只是去服役个三五年,结果变成了十年二十年,甚至直接“斩立决”,原本可能不是死刑的罪,因为逃跑变成了死刑。

对于这些犯人来讲,只要不是被判死刑,人生就还有希望。一种是待到刑期服满,一种是遇到大赦。

古代大赦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新皇登基,皇帝做寿、太后生日、皇子出生等等,都有可能大赦。如果逃跑了,遇到大赦天下时,就不在赦免的范围之内了。

发配流放作为特定时代下一种刑罚,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特别是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建设。

历史上被流放的名人枚不胜举,战国的屈原,因为被流放,写出伟大的爱国诗篇《离骚》;苏东坡被流放,在当地办学堂介学风,对当地的文化、医药、生产发展史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还有吴兆骞被流放宁古塔,创作了《秋笳集》《归来草堂尺牍》等,给东北文化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些有能力的人被发配到流放地,正好可以发挥他们的智慧,让中原文化在荒僻之地生根发芽。

但随着时间流逝,发配流刑作为法律刑罚越来越不合时宜,毕竟再荒僻的地方,只要融入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生产活动,就不再荒僻。

1910年,清政府公布《大清新刑律》,采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刑法体系,将主刑分为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五种,也就彻底废除了流刑。




被发配的犯人,宁可在路上病死、冻死,宁可终生服役,也绝不会逃跑。他们要是敢跑,不说官差,整个家族也不会放过他们。



发配”,在古代法律制度里,有特定含义。


这是非常严重的处罚,仅次于死刑。


在法制史上,它的学名是“流刑”,这也是“流放”一词的来源。


在古代,被判处“发配”的犯人,需要在官差的看守下,步行几千里,背井离乡,去条件恶劣的地方生活,比如烟瘴的岭南地区、苦寒的宁古塔。


他们没有自由。


步行几千里,可谓九死一生。


等到了目的地,他们有些人还要服劳役,社会地位基本相当于奴隶


据《明史》记载,古代被发配充军的人,要么终生服劳役,一直到死;要么世世代代服劳役,不仅自己一生当奴隶,子孙后代也都是奴隶。


充军者,明初唯边方屯种,后定制,分极边,烟瘴,边远,边卫,沿海,附近军。(《明史·刑罚志》)


由此可见,“发配”虽然没直接结束犯人的生命,却给他们带来了心理、生理的双重折磨,而且还可能世代为奴,永无翻身之地。


因此,在古代,“发配”、“流放”常常令人闻风丧胆。



既然“发配”这么苦,中途会有犯人逃跑吗?


答案是:没有。


在古代,犯人宁可病死冻死在路上,宁愿终生在发配地服劳役,也绝不会选择在中途逃跑。


步行几千公里,要走上好几个月,为何这些犯人不选择“搏一搏”呢?


其实,不是他们不想跑,而是根本不敢跑。


在古代的制度环境下,逃跑才是最愚蠢的选择。



第一,逃跑的难度太大,成功率很低。


隋唐时期,流刑开始成为正式的五刑之一,变得细致且规范。


根据发配距离的远近,流刑可以被区分为3个等级:


  • (1)流放两千里;
  • (2)流放两千五百里;
  • (3)流放三千里。


发配得越远,犯人要受的苦就越多。


但即便是最短的2000里,也够犯人走好几个月的。


毕竟,古代又没有飞机和高铁,纯粹靠双脚行走。


这几个月,犯人们不仅要忍饥挨饿,还要应付多变的天气,甚至要承受官差们的怒火和暴力。


他们也想逃跑,却几乎没人敢付诸行动。


因为,成功率实在太低了。



  • 一方面,犯人们的身体,越来越差,根本打不过身强力壮的官差。


按照法律规定,犯人的生活费,由国家承担,而国家给的标准,基本上就是“饿不死”。


我曾经做过研究,这些犯人的伙食标准,大约是正常人的一半,衣服也只有朝廷发的一套,没有换洗。


但相比正常人,犯人每天走几十里地,运动量超强。


而且,运气好,今天走平地,磨破脚丫子;运气不好,走山路,经常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掉下悬崖。


此外,有部分犯人,需要头戴枷号,脚挂铁链,负重几十斤


最要命的,是遇见下雨天,木制枷号浸了水,压得人根本直不起来,连正常走路都费劲,更不要说逃跑了。


随着时间流逝,犯人的身体越来越差,走完每天规定的里程都很难,哪里还有精力逃跑?


更何况,所有的犯人,都有官差押送。


官差那是吃香的、喝辣的,身强力壮,手拿大棍,腰藏刀,根本打不过。




  • 另一方面,官差职责在身,经验丰富,看犯人看得非常紧。


押送犯人的官差,在古代几乎是世袭的。


他们属于衙役中的“民壮”,经常押送囚犯、护送金库,经验丰富。


犯人有点歪心思,都逃不过他们的火眼晶晶。


古代,可没有不许殴打犯人的说法。


只要犯人玩一点点小猫腻,官差就会拳打脚踢,下狠手、死手,直到把犯人打服为止。


根据官方资料,被处发配的犯人,能活着抵达目的地,不足三分之一。



官方也有“死亡指标”。


因此,官差打死一两个犯人,根本无关大局。


在古代制度里,犯人死在路上不要紧,无论是生了病、体力不支、走了神,都不要紧,但是,犯人要是跑了,官差就完蛋了。


有犯人逃跑了,运气好点,扣工资、受处分,运气不好,直接从官差变为阶下囚。


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从这个角度出发,官差们也绝对不可能让犯人成功逃跑。


其实,《水浒传》中的武松,要不是有人取他性命,他也决不会在飞云浦血战,脱枷而去。


在古代,犯人不到生死关头,绝不会轻易逃跑。


因为逃跑被抓住了,就必死无疑了。



第二,逃跑的后果太严重,根本不敢跑。


从唐朝开始,被判处流刑的犯人去发配地时,妻妾都要跟随,即所谓的“妻妾从之”。至于祖父、父亲、儿子、孙子等人,则可以自愿选择是否跟随。


这一制度的设定,本意是为了让犯人在发配地,也能够重新开始生活。但无形之中,这种制度也让不少犯人打消了逃跑的心思。


妻妾都在官差手里,独自逃走,后果将不堪设想。


  • 如果官差正直,他们会按照规矩,把妻妾送官,将犯人全家一起治罪;


  • 如果官差有歹心,妻妾们不仅清白不保,可能连性命都没了。


毕竟,天高皇帝远,对于犯人而言,官差就是他们的“皇上”。



可能有人会说:妻妾如衣服,保命要紧。


可实际上,大多数的犯人,不为妻妾,只为父母,也不会选择逃跑。


古人的家族观念很重,被判处发配,已经是家族的败类和耻辱。


他的父母,平时连门恐怕都不敢出了。


此时,犯人若是再逃跑,国家四处张贴海捕文书,他们的父母几乎就活不下去了。


古人没有网络,可邻里之间关系密切,那个时候的舆论压力,杀伤力绝对不亚于现在。


考虑到妻妾、父母、家人,大部分犯人不会轻易选择逃跑。



第三,即便逃跑成功,以后的生活也很艰难。


其实,逃跑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点。


可哪怕逃跑成功,日子也只会越来越苦。


  • 首先,生活地域上,严重受限。


古代虽然没有互联网,但有“连坐”制度。


逃跑的犯人,绝不可能回家乡,因为只要他敢回去,乡里人都会去举报。


他们也不能去稍微富庶一点的城池,因为满大街都贴着通缉令、海捕文书,太容易被认出来。


他们最安全的地方,是荒无人烟、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


可人是群居动物,不是所有人都耐得住这样的寂寞。



  • 其次,心灵上饱受煎熬。


老鼠,一听见猫叫的声音就吓得四处逃窜。越狱的人,一听见警笛声就慌不择路。


发配途中逃跑的犯人,更是如此。


往后余生,他们只要看见官差,都会高度紧张,永世不得安宁。


  • 最后,行动上十分受限。


在宋朝,被处以“发配”的犯人,都会搭配“刺字”,即“刺配”之刑。


《宋刑统刑法志》:“岭南民犯窃盗贼,满五贯至十贯者,决杖、賴面、配役,十贯以上乃死。


《水浒传》中,宋江的脸上,就被刺了字。



在古代,刺字的位置和大小,十分考究。


一旦被刺了字,即使你用刀把那块肉挖去,以后也会再长出来。


而且,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轻易不敢损毁。


脸上一块大疤,一定会被人盘问。



第四,发配虽苦,但本本分分服役,也有出路。


被处以发配的犯人,大多干了人神共愤的事。


这是仅次于死刑的刑罚。


但是,发配虽苦,仍然有重生的希望。


  • 其一,遇到赦令,赦免犯罪。


简单来说,遇到赦令,被流放的犯人,就有机会被赦免,可以光明正大地回家。


唐朝中后期,这种赦令就时常颁布。


也就是说,只要你不想着逃跑,有很大的机会被赦免犯罪。


  • 其二,罪轻的犯人,允许回乡。


除了赦令,罪轻的犯人,还可能会被提前释放,允许他们回乡。


这是为了避免社会矛盾激化的手段。



前文提到,发配的地点,大都很固定,只有那么几个。


如果大批量的罪犯和家属长期聚集在流放地,容易引发社会问题,因此,他们会视情形赦免罪行轻一点的罪犯,允许他们回乡。


也就是说,如果你运气不好,遇不上皇帝的赦免令,好好活着,也有机会被允许回乡。



永久服役或者终生服役,只针对少数罪大恶极的人。


其他被发配的犯人,都有固定的服役年限。


比如:


唐朝时期,只需要服役一年。


“诸犯流应配者,三流具役一年。”(取自沈家本《历代刑法考》)


宋朝时期,一年到三年不等。


“凡流刑四:加役流,脊杖二十,配役三年;流三千里,脊杖二十;两千五百里,脊杖十八;两千里,脊杖十七,并配役一年。”(取自《宋史》)


什么叫服役年限?


简单来说,服役年限,就是你要干苦力的期限。


期限届满,你就可以自己生活了,只是,你想离开发配的地方,需要打报告,要得到批准。



其实,只要不干苦力,在哪里生活都一样。


在家乡干活也是干,换个地方也是同样生存,更何况,妻妾都是跟着来的


古代还有厉害的人,被发配宁古塔,还干起了生意,成了小富豪,日子格外滋润。


这个人,来自绍兴,名叫杨越


他流放到宁古塔之后,干脆在当地卖起了绍兴小吃,没想到大受欢迎,赚得盆满钵满。有了钱之后,他得日子自然也滋润起来,过上了富裕生活。



综上所述,发配的人虽然惨,但前面并非死路一条。


只要乖乖服刑,运气好一点,都有重新做人的机会。


如果你想要逃跑,那就不一样了。


逃跑的成功率低,官差凶恶,成功逃跑也过不上什么好日子,失败了那真是死路一条。


如果是你,权衡利弊后,你会选择逃跑吗?


反正我是不会跑的,毕竟体力不支,也跑不快。


如果是你,你怎么选呢?欢迎留言。




因为被发配的人虽然有罪,但不傻,倘若在流放途中逃跑,哪怕成功也会带来更坏的结果。

自古以来,流放就是非常严重的一种刑法,被流放者要从舒适安逸的环境跋山涉水数千里,来到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的边疆地区,或是成为戍守边疆的炮灰,或是成为披甲人的奴隶,不但要忍受一年四季严寒酷暑,还要免费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流放仅仅好过死刑一丝罢了。既然被发配边疆是如此痛苦的一件事,为何犯人不选择中途逃跑呢?

笔者认为,犯人不选择逃跑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逃跑的成功率微乎其微

古时候犯人想要在流放过程中逃跑,难度系数简直比当代犯人越狱还要大!

和电视剧中看到的情节相似,古代犯人在被流放前会被戴上手撩脚镣,严重一些的甚至还会挂上一个几十斤重的木枷(当然要是长途跋涉应该会换成几斤重的),这一系列措施完全束缚住犯人的行动能力,连走上两步都不容易,更不要说趁机逃跑了。

不仅如此,流放途中并非只有犯人,还有负责押解工作的官差。如果流放路途较短,押解人员则是有编制的官差,要是路途较远,官府会找来一些游手好闲的地痞无赖,命他们负责押解工作。

这些人没有其他本事,就是敢打敢拼心狠手辣,对他们来说押解工作有不少油水可以捞,自然会愿意认真完成,如果有人打算中途逃跑,就是断了他们的财路,这些地痞流氓会用手中的水火棍与腰刀让犯人明白社会的险恶。

或许有人会问,如果犯人武艺高超,是不是可以在击败押解人员后跑路?

对此笔者只能说大家想多了,因为古人的战斗力远没有我们相信的那么强。项羽算是古人武力值的天花板了吧?可即便是他,在垓下之围中全副武装也仅仅只能击杀敌军百余骑。

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古代那些武艺高强的将领,最多只能单挑几十个人,并且还必须建立在带来武器装备的基础之上,要是赤手空拳,随便十来个士兵就能将其拿下,至于“千人敌”“万人敌”只不过是夸张的比喻罢了。

日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3名技艺高超、体力不凡的击剑高手迎战50名普通击剑手,每个人身上挂着一个气球,气球破裂代表死亡。

最终结果是,这3人仅仅杀了25个人,便因体力不支折损了2人,剩下一名高手单独杀死4人后同样败下阵来。

由此可见,哪怕再强的人体力值都有上限,而且这个上限并不夸张。

公平对决的情况下尚且如此,犯人被手撩、脚镣、木枷束缚住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全副武装的押解人员占尽优势,哪怕犯人武艺再高强也无法与之抗衡,况且大部分犯人毫无武艺可言,倘若反抗换来的只能是一顿毒打。

所以,想要在押解人员的眼皮底下成功逃跑,难度系数大的离谱。

二、逃跑成功后无路可走

逃跑只能算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逃跑成功后该如何生存下去,此时犯人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逃跑成功后,犯人有两条路可以走:

①前往其他城镇村落,隐姓埋名苟且偷生。

②跑到荒无人烟的山沟沟里,自给自足。

但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两条路都行不通。

先说第一条路。众所周知,古代为了防止一些奇奇怪怪的人乱入,各城池之间以路引作为凭证,只有拥有路引的人才能进入城池,作为被发配边疆当苦力的犯人,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东西?

即便犯人侥幸进入城池,也根本无法生存。哪个客栈旅馆敢留宿一个戴着手撩脚镣的陌生人?哪个百姓敢将货物卖给形迹可疑、鬼鬼祟祟的外人?

不仅如此,古代官府还会根据犯人的罪行,在他们的脸上刺字,这就是所谓的“墨刑”。刺字的目的不仅仅是羞辱犯人,也是为了增加犯人的辨识度,让他们无处可逃。

所以,被流放者逃跑成功后如果选择进入城池,无疑是自投罗网,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抓回来,接受更加残酷的惩罚。

既然第一条路行不通,那我们再来看看第二条路。第二条路本质上要避开所有人烟,找到一个荒郊野岭独自生存,可这要面临的困难一点也不小。

跑到荒郊野岭有很大概率遇上豺狼猛兽,或者落草为寇的土匪,试问被束缚手脚的犯人如何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哪怕他们运气好,避开这一切,那又该如何获取足够的食物与水源?如何搭建适合自己居住并且具备一定防御力的房屋?要是不小心染上疾病又该如何是好?这种种问题,绝大部分百姓都无法解决,更不要说戴着手撩脚镣的犯人了。

因此,第二条逃跑路线也是困难重重,基本没有生还的可能。

所以说,哪怕犯人成功逃跑,也几乎没有生存下去的可能,这也是他们不敢中途逃跑的原因之一。

三、逃跑成功后会连累家人

身为犯人,他们的一切信息都被官府登记在册,包括家人的身份信息与住址,这样的把柄被官府握在手中,时刻提醒着犯人不要逃跑,否则必然会祸及家人。

抛开那些举家上下都被流放的情况不谈,如果家中只有一个或者几个人被流放,他们若是中途逃跑就是对自己家人的不负责任。

古代的家族观念非常浓厚,很多人为了家族的利益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只有少数极度自私的人才会将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家族的痛苦之上。

所以,有了家人作为牵挂,犯人也不敢在流放途中逃跑。

执笔君言

总而言之,在逃跑的成功率微乎其微、逃跑成功后无路可走、逃跑成功后会连累家人三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古代被发配的人不敢中途逃跑,这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也是对家人安全的负责,诸位读者,你们怎么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中途   官差   古代   都会   公差   妻妾   犯罪分子   刑罚   边疆   犯人   罪犯   死刑   家人   地区   社会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