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首都不定在南京?

尽管很多人不推崇迷信,也并不信命,但有一个事实,你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那就是在南京定都的王朝一向都是短命的!

你再不信命,架不住上千年的历史就是如此,那你信还是不信?

在历史上,唯一有可能打破这一记录的王朝就是明朝,但随着第三任皇帝,即明成祖将首都迁往北京,明朝在南京建都的历史也就只停留在34年,在伴随着朱棣在靖难之役中攻克南京,明朝的这个南京首都也稀里糊涂的变成了短命首都。

所以让这段历史摆放在老前辈面前的时候,南京就被直接pass了!且不说从当时的局势来看,南京在各方面的硬件比较环节都不具备做首都的资质。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此时距离新中国成立只有半年的时间,在半年的时间内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并且还是在对手的首都做好准备工作,这本来就是难以实现的。当然,当时北平的解放时间也只过去刚刚三个月,准备条件似乎也并不成熟。但有几个事实,大家不要忽略:

1、由于北平是和平解放,全城几乎没有被战火波及,修复工作几乎是零,比较12年前的南京遭到惨烈屠杀,解放南京也发生过战斗,光是大规模的城市修复在半年内就很难实现。

2、从工农红军长征开始起,我方在南方地区的力量已经开始逐渐被削弱,发展的重心始终集中在北方。从北平发生过129运动,傅作义13万大军在北平城接受和平改编这一系列的事实来看,我方对北平城也早已实现大范围的渗透,对这里的控制要远强于南京。

在1949年10月,北方除了遥远的西北地区尚未解放外,北方中原至东北一线已经全部被我们控制,北平也成为了最安全的大城市之一。为了破坏开国大典,老蒋还曾计划派遣空军前来轰炸,但由于距离实在太过于遥远,即便是蒋军空军最远程的轰炸机,也无法实现一个来回的行程,在中途无法加油的背景下,这项轰炸计划也被迫取消。

可倘若在南京举行大典,对岸的蒋军空军可以在24小时的时间里频繁光顾这座城市,再加上这里做过国民政府的首都,老蒋撤退前也在这座城市留下了大量的特务,地面人员的引导外加空军的轰炸,这场大典还能顺利进行吗?在这种大轰炸之下,甚至连我们的高层都很难独善其身。

至少在1950年4月之前,也就是苏联空军进驻上海之前,蒋军的飞机飞到上海乃至南京上空几乎就跟逛自家厨房一样。由于对手飞机可以随时光顾,甚至在没有制海权的背景下,蒋军的军舰也经常频繁来到长江入海口进行骚扰(参考老电影《海魂》)。倘若蒋军空军能够压制长江两岸的我方炮火,他们的军舰有没有可能像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舰那样直接顺海杀入长江,再逆流冲到南京附近的长江江面?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海空方面都存在风险,里面含有大量潜伏的特务正等待机会实施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个城市就不适合成为首都了。




当时在南京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就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我单位的一位前辈,1937年生人,老南京人,教授级高工,无党派人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典型的知识分子性格。闲聊时他说他小时候,城市平民家庭,家门口巷子里就驻扎着国民党部队,这些基层官兵平时与老百姓没有发生过大的冲突,大家相安无事,士兵也喜欢逗他们这样的小孩玩,给他点糖果零食吃,他们一帮小孩也经常到营房里玩耍,混得比较熟,突然有一天,队伍事先没有任何征兆的整体消失得无影无踪,小孩们弄不懂,回家问大人,每家大人都对他们说以后绝对不要再提这一档子事了。若干年后,从他的字里行间看不出他对国民党有多大的仇恨,反而透出一丝怀念,让年轻时的我十分费解。说明49年建国前选择首都时,我党在南京的群众基础肯定远比不上当时的北平。




虽然没选南京做首都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两点原因是致命的。

第一,安全原因,南京当时虽然已经解放了,但是毕竟国军在此经营了多年,势力根深蒂固,中央如果放在这里,恐怕要日日夜夜担心被一锅端了,而且对于一个新政府,当时的南京民众可以说并没有完全接受,北方城市则相反,那是我党经营多年的地方,所以比较放心。

第二,就是我党的方针,对于南京这种长时间在国军的资本主义熏陶下生活的人来说,确实不容易改造,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消化,此时如果定都南京,群众基础不够,你换位想一想,如果你在没解放的时候你做点小生意赚了一点小钱,买了一些地或者其他资产,然后解放军来了就要收缴然后重新分配给其他人,而且不允许你以后再做生意,哪怕你只是个街边擦鞋的个体户都不允许,让你只能去种地或者当工人,不然你就是资本主义的毒瘤,请问你会支持吗?所以说我党当时在南京的群众基础还很不成熟。




1,新中国的首都不定在南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南京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建筑受到了战火的波及,损毁十分严重。

特别是在1937年日军攻占南京的过程中,由于日本军队当时日夜不停的对南京城进行炮击,以及用飞机狂轰滥炸,并且还在占领后到处杀人放火,致使南京这座城市遭到了空前的破坏。

据有关资料显示,当时的南京城市道路、房屋建筑等,损毁了超过三分之一以上。

甚至于还有许多城市建筑和古城墙,基本上被焚毁殆尽,可以说是: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一片废墟。

而当时的北京城,虽然在七七事变后也沦陷了,但是并没有遭受到密集的炮火直接摧毁。

也就是说,日本人在进攻北平时,虽然也是到处进行烧杀抢掠,把这座非常有文化氛围的城市搞得一团糟,但是北平的许多古建筑群、包括故宫却都是完好无损的。

再加上北平在解放战争中是和平解放的,所以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古建筑群就得以保存下来了。

2,在气候宜人方面,南京属于中国的南方城市,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当梅雨时节到来,总是会阴雨绵绵,东西也很容易发霉。

而盛夏的南京城,自古以来就有“火炉”之称。夏季闷热的要命,冬天从骨子里钻出来的冷,让许多人都无法忍受。

而气候宜人的北京城,相比较南京来说,气候要宜人的多。

另外,南京虽然是六朝古都,但是北京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都。北京城,在战略位置上,相比较南京城来说,也更易守难攻。

所以,最后就在1949年9月27日,经过了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议案,确定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您觉得新中国的首都没有定在南京,还有哪些原因?

(图片来自于全网)




网上有种说法,说“西安在建国定首都投票时,以一票之差输给北京”。

另外,还有南京、武汉、广州在投票时以一票之差输给北京的说法。

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无稽之谈。

因为开国大典虽然选在1949年10月1日举行,但定都北京的决议,早在3月5日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已经通过了。

而南京、武汉、广州、西安这些地方,当时还都是国统区。


甚至可以这么说,中央有意定都北京的时间,还可以往前推半年。

1948年9月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九月会议”。

开会期间,毛泽东主席除了对下一阶段的战略任务作出部署外,还与徐向前就和平解放太原问题进行了交谈。

徐帅认为阎锡山顽固得很,和平解放太原的可能性不大。

毛主席听后,若有所思地说:“看来太原不打是不行了,最好北平不要打。”

为什么“北平不要打”。毛泽东并没有说明原因。

但他想表达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完整保存北平,以做为新中国将来的国都。


1949年初,平津战役还未结束,毛泽东在与东北局城市工作部部长王稼祥讨论工作时,再次提到了定都问题。

毛泽东说了五个备选城市——北平、南京、洛阳、开封、西安

希望听听王稼祥的意见。

王稼祥认为南京靠近东南沿海,从当前的国际形势来看,定都存在很大缺陷

洛阳、开封倒是不存在安全隐患。但这两座城市地处中原,连年遭受战乱,经济落后。加之还有黄河水患、交通不便等问题,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不适合作为首都。

至于西安,位置太偏西已不再具有地理中心的特点,也不合适。


而相比之下,定都北平有四大优势。

一是北平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有比较好的经济基础

二是北平位于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比较重要

这点我们看看当时的铁路网就能一目了然。

1949年,全国有铁路2万余公里,其中东北地区的铁路里程占全国的40%,关内地区占60%。铁路分布极不平衡。而北平就处于东北和关内铁路的连接点上。


第三,北平位于渤海之内,而渤海是内海,外有辽东、胶东两个半岛拱卫。加之北平又临近苏联,就以当前的国际形势来看,战略上比较安全

第四,北平做了明清两朝五百余年的首都。如果再算上金、元两朝,古代王朝定都北平的时间超过七百年。民众对北平的首都地位还是比较认可的

毛泽东听了王稼祥的意见后,非常赞同,连声称:“有道理,蒋介石的国都在南京,他的基础是江浙资本家。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我们也要在北平找到我们的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的劳动群众。”

1949年1月22日,在解放军强大的军事、政治攻势下,傅作义宣布接受和平改编。

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由于没有受到战火侵袭,古老的北平得以完整保存,城市里的生产和生活一切正常。这为后来定都于此奠定了基础。

这个时候,虽然定都哪里,还没有形成决议。但选择北平,已经是十拿九稳了。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会议期间,叶剑英向中央汇报了北平和平解放的情形。

他说:”北平和平解放后,很多民主人士来信来电,表示坚决拥护共产党,并希望在北平成立全国性政府。”

在这一背景下,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议报告的第八条中这样写道:“我们希望四月或五月占领南京,然后在北平召集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并定都北平。”

3月25日,中共中央告别西柏坡,迁往北平。

抵达北平当天,毛主席等领导人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这一系列行为,再次印证了外界对定都北平的猜测。


当然,新中国实行的是“一党执政、多党合作”的制度。所以即使七届二中全会已经明确定都北平了,也仍然需要得到各民主党派的认同。

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这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决定将北平改为北京,国都定于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国旗为五星红旗。

总的来说。为什么要定都北京,而不是南京。

历朝历代定都南京皆短命的“宿命论”观点倒是其次。主要还是出于对当时国际政治格局和国家安全战略两方面的考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3

标签:南京   西柏坡   北平   北京城   首都   明朝   我党   长江   国都   西安   北京   空军   和平   基础   财经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