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农村办白事,有一种现象很让人头疼,这就是所说的“薄养厚葬”。对此你怎么看?

我们村有一个98岁的老太太。一生养了5个儿子,两个女儿。其中小儿子有点智障。4个儿子分家各有家庭、俩个女儿出嫁到外村。老太太跟一个智障儿一起相依为命。

有一次老太太生病了、生命垂危。没人管,没人问。只有这个憨儿买药送水。两个女儿来到拿点东西看看就走。这4个儿子一个你看我,我看你到处推脱、有时候吃也吃不上,喝也喝不上、看着都可怜。这时村里人都看不下去了就说了儿女。儿子说该死就死呗、那么大的岁数了。就这样老太太熬了一个年头。终于走了。也许这个就叫博养吗?

走完后,亲戚朋友全村的人都来吊唁。因年龄大,儿孙很少人哭、我们这也叫喜丧吧。

第2天。放一院子的纸人、摇钱树、花轿、别墅、小轿车等各种生活用具、又弄来了棺材、样样齐全。

第3天找个阴阳先生,看个好日子。出殡那天,那是一个气派。穿着白孝服、长长的队伍。喇叭在前面带路。儿女孙儿,跟在其后、只是


席桌都办了100多桌、那叫一个威风.派头。也许这就叫厚葬吧。

有些人看着热闹。千言万语的说。活着没人问。死了一大群。我在想,如果在世时的时候多照顾她好一点。总比人死后。再搞得这么隆重,好的多、全是浪费。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看儿女多孝顺、多威风。其实这都是做给别人看的。你们那有这样的现象吗?




在农村都讲究“落叶归根”死者为大的一种传统风俗,以前在农村如果有人去世的话首先他的逝者的子女要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领着去村里各家各户磕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大家知道再一个就是出殡的那天希望能够过来帮忙,要知道在那个时候都兴人力抬棺材,而且还必须是八个人人抬,这八个人在我们当地被称之为“八大金刚”,也就是说在抬棺的时候前面四个人后面四个人,在中途不能让棺材落地。

要知道其棺材本身就特别的重,一路抬下来回来的人都累的肩膀疼,于是现在很少有人再抬棺材了因为现在几乎都是有专门出殡的车,或者是用牛车拉着棺材出殡,那么至于问题当中说到的“薄养厚葬”这一点我个人认为在现在来说这种现象特别多。

我就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在我们村有一位老太太他有四个儿子没有女儿,在她四个儿子小的时候这位老太太缺吃少穿的,但是她一个人无论再辛苦也把最好吃的和最好穿的都留给自己的那四个儿子,转眼间她的四个儿子都长大成人了同时也都靠着自己的努力挣到了钱娶了老婆有了自己的孩子和家庭。

但是这个时候这位老太太由于年事已高行动等各方面都不方便,可是她的四个儿子都在外地忙工作,有一天老太太去世了她的四个儿子知道情况以后就都回来了,回来以后每一个人都热泪盈眶的喊着母亲,说是一定要让母亲风光大葬,但是大家都知道吗这位母亲省吃俭用了一辈子生前她的儿子们却没有在床前尽孝。

现在母亲走了却风光大葬,那么我个人认为咱们的传统美德就是“百善孝为先”母亲养育我们不容易我们应该在她生前好好的孝顺她老人家,不能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再想起作为子女的孝道。




我是农村人,关于目前农村出现针对老人出现的“薄养厚葬"这一现象,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我们村有个叫李朝元的大爷,去年腊月过世的,在世79个春秋。

李朝元大爷有5个儿子和2个女儿,在儿女们全部成家之后,李朝元就跟老伴一起生活,自已一直做些零工,种着田地养活自已和老伴,一直到70岁了,实在做不动时,才让5个儿子赡养。当时一家人在一起商量好的,李大爷夫妻仍住在家里老房子,但吃饭则到5个儿子家中去吃,每个儿子家中吃一个月,轮流着来。至于老人过生日,则由两个女儿出钱给老人过生。

就这样,李大爷夫妻开始轮流着在儿子们家中吃饭,但没吃上三个月,李大爷对儿子们的这种赡养方式就很不满意了,其理由是:

儿子们家里的条件不一样,生活条件也不一样,有的儿子家里吃的好,有的儿子家里吃的差,而且吃饭时间不规律,有时早,有时晚,伙食也难合老人胃口。除此之外,老人觉得在儿子家里吃饭不自在,无法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儿子们只管供应饭食,却不再给零用钱,老俩口只有农村老人最低的基础养老保障,加起来不过二百来块钱一个月,老年人又多病,这二百来块钱还不够买药吃,有时口里无味,想买燕麦片之类的零食吃也没钱买。

因为这种理由,李大爷要求自已和老伴一起生活,费用由五个儿子供给,每个人一个月给200块钱,女儿们不用给赡养费,只是父母生日和逢年过节女儿们送些礼金就是,多少随意。至于老俩口如果生病了,小病不用儿女们管,大病则由儿女们共同承担医疗费用。

就这样,李大爷和老伴跟儿子们分开过日子,老俩口在一起过了五年,李大爷的老伴就去世了,剩下李大爷孤孤单单一个人过日子。儿子们因为只有李大爷一个人过日子了,就将赡养费减少了一半。

李大爷70多岁的人了,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他年老体弱,虽然没生大病,但小病不断,打针吃药又花费不少,剩下的钱也就仅够他紧巴巴的生活了。李大爷是个农村老人,从小没有养成好的卫生习惯,人变老了,就更不爱卫生了,衣服穿得脏兮兮的,被褥也脏兮兮的发出一股怪味,儿媳们都避着他,连儿子们也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人愿意出头来照顾老人。而李大爷的两个女儿,都认为自己是嫁出去的人,没有分享到李大爷的财产,自己又有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公婆,没有道理对李大爷尽赡养和照顾的义务,过年过节和李大爷生日,给李大爷几百块钱,就是尽到孝道了。这种观念和习俗,在农村很多地方,是普遍地存在的,所以被认为是正常现象。

李大爷就是这种儿女们只管薄养,不管照顾中苦苦度日,直到去年病死家中。

李大爷一生五子二女,老年生活却过得如此不堪,你说生儿养女图个啥?

李大爷去世后,按照当地农村风俗,需停棺三日,邀齐亲朋乡邻,大办丧事。

农村的厚葬其实就是丧事的大操大办。就说李大爷吧,生前儿子们舍不得给他花钱,死后却为李大爷的丧事大把花钱,棺木是六合材的上好棺材,在大爷棺不停放的这三天里,分别请了西洋乐队和传统乐队,每天都要吹吹打打,晚上还请当地的的艺人开了一场演唱会,另外两个晚上则请民间艺人打渔鼓;除此之外,还要请几十个人帮忙做事。账房(管事的),礼生(负责礼仪的),厨师(掌管膳食的),和尚、道士(做法事的),这些人都是要出重金请来。另外还有抬灵柩的,帮忙跑腿的,烧火打杂的,这些人都要连续在主人家吃上几天,包括吃酒席,都不用送人情礼金。出殡前夜,大办酒席20桌,出殡归来,仍然是酒席20座,每桌费用约为800元。

等到丧事办完,一算账,花费了167800元,李大爷的二个女儿每人送人情2万元,其他人情收了不到3万元,这个丧事办完共亏损了97000多元。

大家说说,如果用这个钱给李大爷养老,李大爷的老年生活是不是过得很幸福?

因此,我觉得薄养厚葬大不可取,这样不但让老人的老年生活过得不幸福,在另一种程度上,也导致了老人的过早离世,这其实是一种不孝之举。

而厚葬不但浪费人力物力,花费了不该花费的钱财,更是浪费了活人的资源,同时又在找累受罪!




这种现象很反常、老人活着就应厚养才对、老人养我们小我们养父母老、这是中国几千年的好传通、百善孝为先、老人去世再厚葬有什么用、活着不厚养死后坟前千座灰又有什么用、不厚养父母就是不孝子孙!




农村出现薄养厚葬这种风气的确使人怨声载道。人死安葬这是我们祖先留下的风俗习惯,是不可改变的。50一80年代这风气是很正常的,人死了就简单地安葬。在赡养上的确是很孝顺的,使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富裕,人情的淡化,薄养厚葬的风气愈演愈浓,一对父母可养四五个孩子。而四五个娃难养父母二人。将老人一推六二五,这家不管那家不要,老人生活无有着落过着孤者伶丁的生活,真乃悽惨可怜。

你说他们都养不起父母吗?贫穷吗?非然。然而在安葬上却不惜一切,大摆宴席,几十桌几百桌,来客如赶集,娱乐有大戏,歌舞,电影应有尽有。高档烟酒尽其所用。花费十几万。你说这是为了啥?我看纯粹是炫富给自己扬名声。其实是大错特错,是铺张浪费的行为。有如此经济实力为何不用在赡养上?这全然是怪胎。故国家现号召人们履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最后希望人人都能做到厚养薄葬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白事   现象   农村   养父母   丧事   老伴   块钱   棺材   老太太   大爷   所说   家里   对此   儿子   老人   女儿   母亲   两个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