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难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医难学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对学术思想的理解、领悟和把握难。中医学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需要具备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擅长联想、想象、领悟和思辨。然而,每个人的思维能力和侧重存在差异,这为学习中医带来了难度。


2. 古代医籍文字简约古奥难懂。对于不通古汉语的人来说,阅读医书存在障碍,更难以培养和加强思维方式与能力。


3. 知识结构所要求的全面性所致学习困难。中医学涉及人、病、自然三者兼顾的综合性学科,需要具备社会、自然和人文科学的综合知识。


4. 中西医之间的差别。学习者需要明确区分中医和西医的概念,不能混淆两者。然而,在实际学习中,很多人用西医的思路来学习中医,导致难以真正掌握中医医理。


5. 学习范围狭窄。学习中医时,应广泛阅读和学习相关理论内容,如天文、伤寒论等。然而,很多人学习范围较窄,掌握的知识点不够,导致对理论思考不深。


中医难学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术思想理解难、古籍阅读障碍、知识结构全面性要求、中西医差异以及学习范围狭窄。要学好中医,需要克服这些困难,努力拓展知识面,加强理解和领悟能力。




中医难学,主要是方向不对,走弯路了,不要乱看书,主要看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皇帝内经,要看经方大家的注解,边学边验证理论和方药,这样才是学习的正确方法,进步神速!




我认为有两种情况,你按部就班上中医药大学,按照教学大纲修完全部课程,这是一种情况,另外你家传中医,以古典书籍为主有人点拨。

两种情况不同,第一种系统学习了中医理论,同时又学习了西医理论,我中医系上学时喜欢比较两种理论的差异与优势,发现中医好学呀,望闻问切,辨证论治,遣方用药只要记忆力好基本都可以学会的,后来毕业发现证型处方都对就是没有效果,比如中医内科学对各种疾病的分型都很明确,多次尝试宣布无效确实打击了我对中医的信心。乡下有一个老中医没有上过中医药大学,排队看病!很明显中医是有很大的疗效的,只是我学的东西可能是糟粕。

第一种情况肯定以为很难学,拼了命学不到真东西,教材编辑要嘛刘渡舟要嘛董建华,都是大医,看病排不上号的,我们系统学习怎么就不如师带徒的?

现在我已经是知天命之年,这么多年中西医摸爬滚打,现在已经全部丢弃西医,我终于知道怎么用桂枝汤、小柴胡汤。

近30年总结中医有效,而且效如桴鼓,有些病可以做到“一剂知、二剂已”,如果说中医不难学谁相信,悟道成佛此之谓也,反而家传就非常简单了,多么希望中医药大学是一个民间团体,没有行政束缚,可以选择宗教、周易等课程先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不用毕业后再悟30年!




首先涉及面太广泛。其次是时空,开药就是开时间。再就是随病变化而变化。四是全科。第五:千种常用药性熟记随病证救人,且灵活组排方剂!六:缺乏悟性白费心思。




个人感觉中医难学的角度是因人而异的。

中医学习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一,中医医理,也就是中医的基础理论,阴阳五行。二,中医诊断,也就是望闻问切。三,中医辩证,所谓的辩证施治的部分。四,中药材,即对中药的了解。五,中医组方,即怎么使用中药的部分。六,经络学说,即十二经络及相关的内容。这部分和中医医理有关,但又是独立的。七,针灸,也就是经络学针灸治病的实操部分。八,导引推拿按摩。九,一些辅助的中医方法,如艾灸,拔罐等等。十,中医保健,如膏方,药食同源等。

上面所列,前六部分,与中医中药有关,也就是中医如何用药。六~九部分,主要是中医的非药物(内用药)治疗。第十独成一体,加上第八第九,主要用于预防保健养生。

中医要想做大医上医,方方面面都得懂都得会,着实不易。阴阳五行理论颇为抽象,以至于反中医的人说是玄学,因为要求很好的抽象思维的能力,以及非常强的逻辑思考能力(中医的阴阳五行逻辑),或者特异的禀赋,能够内证。

中医又是可以从实践中学习的医学,熟读深思广记中医治法理论,如伤寒论,温病论,脾胃论等等学说,通过实践加深理解和使用,也能做很好的中医。

再不济,记住一些汤头歌诀,用好用活,也能解决许多常见病的治疗问题。

当然,上面这些都要有中药的知识和使用经验需要逐步掌握。

平常百姓,学点入门的中医也不难,一般的入门诊断,察颜观色,常用的药食两用的中药掌握一些,简单的按摩、艾灸,家庭常见的病,初期是可以对付的。

无论那种方法学中医,实践都很重要,有助于加深理解。

还有一类人因病而学中医,立意自己治疗自己的病,专门学习与自己的疾病有关的内容(当然要自己能够正确筛选),治好了自己的病,久病成医,对中医问题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中医难学,一些人是不实践不入门;一些人是记忆力不好,不能广记各种中医内容和方剂,难以在前人的基础上成长,全得靠自己的实践积累;一些人理性不够强,难以从理论上突破;一些人分析思辨能力不足,对于复杂一些的疾病,分辨不清楚主要方面,辩证不准下药不准;一些人感知力弱,四诊时难以觉察很多细节,也导致后面的一系列过程失去了准头……

学中医学不出来,转而骂中医的,最有可能是最后一类人,感知力太弱,于是别人能够觉察的东西他全然觉察不到,于是判断无据,然后就觉得是中医的问题,而不是他自己的问题。网上反中医的,基本上也是这个类型的人。觉察力是天赋,但不知道自己觉察力弱,不肯为自身的问题担责,就是问题了。

当然,这也可以说是中医难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了:禀赋。并非每个人的禀赋都适合学中医的。其实,不独中医,那个行业都是一样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平常学科也有很多人学不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艾灸   医理   中医   伤寒论   望闻问切   禀赋   西医   中西医   阴阳   中药   也就是   能力   理论   情况   内容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