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的,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详解是什么?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论语·宪问篇》

译文

原壤蹲着等候(孔子)。孔子说:“年幼时不知谦恭友善兄弟,长大后不能遵循传承礼义,一直这样活到很老也不死,那就是败坏礼法的祸害!”并用拐杖敲了敲原壤的小腿。

释义

"原壤",孔子的故友,从小就不懂孝悌之道,不能善待兄弟。

“夷”应当是一种傲慢无礼的不雅姿势。

“俟”,等待之意。

“孙弟”,音义皆同“逊悌”,意为谦恭友善兄弟。“逊”顺也,谦恭也;“悌”,善兄弟也。

“述”,循也。此处指遵循、传承礼义。

“老而不死,是为贼”,骂人老而无德的话,成语。“贼”,祸害,此处的“贼”指败坏礼法的祸害。

“叩”,击打的意思。

“胫”,膝盖以下、脚踝以上的部分,即小腿。

解析

原壤是孔子的故友,孔子认为他从小就不懂孝悌之道,不能善待兄弟。长大后,原壤也没有学习礼法,既不遵循礼法,也没有传承礼义,只知道放纵自己。这里的"述"指的是循守、传承,也就是遵循和传承礼义的意思。

孔子对原壤的评价是:“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孔子认为原壤在年轻时没有尽到作为弟弟的责任,长大后没有传承和遵守礼法,老了却不去死,这种行为是一种败坏礼法、祸害社会的行为,因此称其为"贼"。

孔子用杖击打原壤的小腿(胫),是一种批评和训诫的行为。通过这样的行为,孔子希望能够让原壤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当行为,并加以改正。

这段话以及强调知礼守礼的重要性。知礼守礼意味着了解和遵守社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包括对长辈的尊敬、对兄弟姐妹的关心和帮助,以及对社会秩序的维护等。知礼守礼是社会人必须具备的品质,因为只有遵循礼法和传承礼义,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孔子对原壤的批评表明他认为原壤没有遵循礼法,没有传承和遵守社会的行为准则,因此被称为"贼"。这个例子提醒我们知礼守礼的重要性,只有通过遵守社会规范和准则,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和谐与进步。




“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本意,并非是辱骂和不尊重老人的意思。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提到“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大多都认为是指老了还不死的人属于是害人虫,说得简单点,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是一句辱骂老人的话。

不过,这句话的本意还真不是这个意思。

如果真的按上述的含义去理解的话,那只能算是“断章取义”,另外,也曲解这句话原本的真正含义了。

那么,这句“老而不死是为贼”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呢?当初说这句话的孔夫子,又是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小故事。


孔子有个故交,名字叫做原壤。

原壤是鲁国人,也就是说,他和孔子属于是老乡,同时又是熟人,因此两人的关系十分不错,没事还经常走动。

这一点,到了孔子成名后也没改变。

既然关系这么好,自然原壤家里的事情,就和孔子自己的事情差不多。

因此,在这一年,原壤的母亲病逝了,孔子就必须要亲自前去进行吊唁,并帮助原壤料理其母亲的丧事等事宜。

不过,就在孔子满怀悲痛,并带着弟子前去原壤家吊唁的时候,却看到了让他极为生气的一幕。

孔子看到了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是原壤的家里,杂物等东西堆得乱七八糟,墙壁、桌子上面布满了灰尘,各种垃圾更是让人无处下脚。

具体的情形,就好比一个不爱收拾卫生的宅男,吃了一两个月外卖后,家里四处都是外卖盒子、烟头、饮料瓶以及各种生活垃圾的场景。

看到这些之后,孔子很生气,本来想发作,不过转念一想,认为这有可能是因为原壤失去了母亲,所以过度悲伤,因此才没有注意到家里又脏又乱。

于是,孔子按下脾气,进里屋问原壤,他母亲的棺椁在哪里?

不过,在孔子进里屋并看到原壤后,瞬间又让他火冒三丈。

可能有人会觉得,孔夫子怎么这么大脾气呢?动不动就火大,其实,别说孔夫子,就是换做任何一个人,看到原壤当时的状态后,也会气得当场抓狂。

当时的原壤,正坐在床上,两腿四仰八叉敞开,一只脚搭在另一只脚上,斜靠在床头,大概的造型类似于下图这样:


这种造型,就算是外人看来,都充满了吊儿郎当的意味,活脱脱的就是一个“赖子”。

原壤的这种坐姿,如果按照古代礼仪的说法,因其看起来像一个簸箕,所以也被称作之为“箕坐”。

不过,这种箕坐,在当时是极其不符合礼仪的。

古代人对各种礼仪十分讲究,不管是坐还是站,乃至走路等,都有相应的要求。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坐下来的话,那么应该是采用“正坐”的方式,什么是“正坐”呢?简而言之,就是双膝着地,把臀部压在脚跟上,两脚脚背朝下,同时保持上身的正直,安坐而如钟。

这才是最合乎礼仪的正确坐姿,也是古文献中所说的“正坐”或“匡坐”。

之所以古人会对简单的坐姿要求如此详细,一方面是合乎礼仪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儒家讲究人的身体“正”和内心的“中”,只有坐的端正,才能体现君子表里如一的高尚品格。

据记载,孔子在老年之际,自知将死,便“当户而坐”,仍取正坐姿势,以示礼度自守。

总之,在当时的那个时代,对于一个人的形态要求是很高的,并且,正坐的话,也是对来访的人一种尊重的表现。

而原壤这种看起来吊儿郎当的坐姿,瞬间让孔子怒火涌上心头。

当然,孔子毕竟是儒学大家,他也不至于因为原壤吊儿郎当的坐姿,就和原壤大动肝火,再说了,两人既是老乡又是故交,虽说孔子颇有些生气,但想想还是忍了下去。


忍下心头火之后,孔子问原壤,母亲的棺椁在哪里?

原壤给他指了指,而孔子转身一看,当场直呼了无数个“好家伙”。

怎么呢?原壤母亲的棺椁上,同样布满了灰尘和各种污渍,几乎都看不出来原有的颜色了,并且棺椁上堆放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东西。

到了这个时候,孔子其实已经濒临爆发的临界点了,毕竟是个人都有点脾气,更何况身高接近一米九,脾气暴躁,且孔武有力的孔夫子呢?

不过呢,孔子最终还是没有爆发,而是强压怒火,招呼一同前来的弟子,开始清洗原壤母亲的棺椁。

不得不说,孔子的脾气虽说火爆,但并没有失态,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孔子真的是一个有涵养的君子。

而接下来原壤做出了一个动作,让孔子更为无语了。

他干了什么呢?他从床上下来,走到了母亲的棺椁之前。

然后,他拍着母亲的棺椁,说了一句让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的话。

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

什么意思呢?大意就是说,我好久都没有唱歌了。

你没有听错,原壤在孔夫子濒临爆发,并且在孔子带着弟子帮助他清洗母亲棺椁的时候,仿佛没事人一样,拍着母亲的棺椁说自己好久都没有唱歌了。

列位,如果你是孔子,这样的场景出现在你面前,你会作何反应呢?

答案不言而喻,而原壤却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反而在说完这句话后,开开心心地唱起了自己喜欢的歌谣。

如果当时他唱一些悲伤的歌谣,那也可以理解为他因为母亲去世而伤心过度,因此用唱歌来抒发情绪,但是他没有,他唱的歌谣内容,让在场的人一度惊讶无比。

唱了什么呢?我们先看原文:

“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原壤

这两句歌词的大概意思,就是说狸猫的脑袋上有好看的斑纹,摸起来十分柔软,那感觉,与摸着一个女子的小手是一样一样的。

我估计,当时孔子的内心不仅无语并且崩溃,甚至还有当场把这个故交弄死的想法。


不过,孔夫子毕竟是孔夫子,他在听完原壤唱歌后,并没有和他一般见识,反而是装作没听见,一转身,继续清洗原壤母亲的棺椁去了。

只不过,当时跟在孔子身边的弟子看不下去了,直接问了孔子一句话,说,老师,您能不能和这样的人绝交呢?

“子未可以已乎?”

孔子听到弟子的问题之后,沉默许久,半天才开口,他说,还是算了吧,亲人终归是亲人,故友也终归还是故友。

夫子曰:“丘闻之,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

以上便是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这件事在《礼记》中记载得十分详细,而“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则是记录在《论语》之中,算是上述这件事的后续故事。

料理完一切后,孔子坐下来与原壤,这次他没有忍耐,而是掏出随身携带的拐杖,“以杖叩其胫”,就是拿拐杖敲打原壤的小腿,一边敲一边说: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所以,从《论语》中的这个记载我们就可以看出,所谓“老而不死是为贼”,其实前面是还有两句话的。

而加上前面两句话,整体的意思则是,你(指原壤)年少的时候张狂不懂事,长大之后又一无所成、碌碌无为,你这样的人,将来老了也是个很坏的榜样,是个祸害社会的人。

这就是孔子说这句话的真正意思,说得更直白一点,孔子这是对他的故交原壤“恨铁不成钢”。

只不过,由于后世的以讹传讹,以及断章取义,将完整的一段话,仅截取了最后一句,也就是“老而不死是为贼”这一句,用来辱骂老年人,并且还标榜这是孔夫子说的“真理”。

而孔夫子也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这句话,会被曲解成与原话含义相距十万八千里的另一种意思。

这就好比,某甲对自己不知上进的好友某乙说,你不应该颓废下去,而是应该努力工作,好好学习,不然一天天吃了睡,睡了吃,这样的人生,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多年后,某甲成了名人,有人就拿他说过的话来引用,但没有引用全部,而是只引用了最后一句。

即: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你看,原本一段鼓励朋友的励志话语,就这样被断章取义改得面目全非,变成了一句对生活充满失望的负面话语。

所以说,断章取义真的要不得。


因此,孔子当初说的这句“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话,整体的意思是在斥责好友的所作所为,借助这句话,来劝导他上进,而并非是后世所传的那种辱骂老人的意思。




“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出自《论语·宪问》, 原文如下: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注解

原壤:鲁国人,孔子的朋友。

夷:箕踞,张开腿坐在地上;

俟:等待,胫:小腿。

孙第:同“逊悌”,指代礼仪。

贼:指危害社会的坏人

译文

原壤两腿像八字一样叉开坐在地上,等着孔子。孔子看见说道:“你小时候不懂礼节,长大了毫无所成,老了还给别人做坏榜样,真是个祸害社会的坏人。”,说完,用拐杖打他的小腿。

原壤是孔子从小就认识的朋友,孔子对他很了解。

据《礼记·檀弓下》记载:原壤的母亲去世的时候,孔子去帮助他料理丧事,他非但不伤心,还敲着母亲的棺材唱起歌来,孔子觉得原壤是没有孝德的人。

所以,孔子这样严厉骂朋友“老而不死,是为贼”,是因为他“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恨铁不成钢之意溢于言表。

而后世人断章取义,把这句话连起说成“老而不死是为贼”,误以为是孔子对老年人的一种辱骂,这显然与孔子本来的意思截然不同。

像原壤这样的人,活着没品没德,对家庭和社会无所助益,还经常“为老不尊”、“倚老卖老”,活着也就是烂人一个,这样的人越活得久越是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更多祸害,那便就是“老而不死是为贼”。

所以总的来说孔子是劝诫人要有品德、廉耻、荣辱和一些最基本的礼仪,发挥一个老人该有的标榜作用,为年轻人多做一些正能量的榜样。




“老而不死是为贼”,这话乍一听,像是在咒骂老人年纪大了不死就是害人。其实,这话出自孔夫子之口,所表达的意思也并非如此。

老子这句名言,出自《论语·宪问》, 原文如下: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原文简短,但故事就说来话长了。

文中的“原壤”,是个人名。原壤与孔子是同乡老友,但他们的性格却大不相同,孔子谦逊有礼,原壤则散漫随性。

有一年,原壤的母亲病逝了,作为老朋友,孔子第一时间带着弟子前去吊唁。

然而,当孔子怀着悲痛的心情踏入原壤的家门时,他却被眼前的景象气坏了。

只见原壤家的厅堂里,堆满了乱七八糟的杂物,桌椅上蒙着厚厚一层灰尘,各种垃圾让人无处下脚。

孔子一向儒雅清流,见老友将家里弄得如此脏乱混浊,他心里无名火蹭蹭地窜。

孔子本想发作,但转念一想,或许是因为原壤沉浸在失去母亲的悲痛中,才没有心思注意周边卫生的。

于是,孔子在门口长舒一口气,便踏进原壤的家中,他在客厅环顾了一圈,都没有看到原壤母亲的棺椁。

按说,此时原壤应该是身穿孝服,在灵堂前跪守母亲的棺椁才对。可屋内不仅看不到棺椁,就连原壤这个大活人也没出现。

此时的孔子再次怒火上头,他四处寻找原壤,打算一问究竟。

最终,孔夫子在房间里找到了原壤。只见原壤歪着靠在床头,两条腿四仰八叉地伸展着,那姿势类似于现在网络流行的“葛优躺”,除了不够雅观之外,别提有多舒服自在了。

现代人在家中偶尔放松一下倒也无伤大雅,但原壤身在古代,那时候的人对各种礼仪十分讲究,无论是坐姿、站姿甚至是走路的姿态,都有相应的要求。

就比如说,古人坐下来的时候,一般都会采用“正坐”的方式。

简而言之,就是双膝着地,把臀部压在脚跟上,两脚脚背朝下,同时保持上身的正直,安坐而如钟。

“正坐”也称为“匡坐”,是古代最合乎礼仪的标准坐姿。毕竟,正坐给人的感觉就是将身体的“正”和内心的“中”完美呼应,体现君子表里如一的高尚品格。

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他的言行举止也是时刻贯彻着这种精神。就连他在垂暮将死之时,他还坚持着“当户而坐”,以示礼度自守。

话说回来,原壤看到老朋友孔子到访,他并没有立刻收敛自己的坐姿,依旧一副吊儿郎的样子对着孔子打招呼。

凭着两人多年的交情,孔子对原壤的习性他早已见怪不怪,尽管平日里孔子对他苦口婆心各种规劝,但原壤依旧保持自我。

孔子也很理智,自己是来吊唁来帮忙的,此时对着原壤生气发飙毫无意义,于是,孔子废话不多说,直接开口问道:“老母亲的棺椁在哪里?”

原壤给他指了指,孔子朝他手指的方向一看,当场直呼了无数个“好家伙”!

只见原壤母亲的棺椁上,同样布满了灰尘和各种污渍,还堆放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东西。

孔子气得话不多说,便开始自己动手,清洗原壤母亲的棺椁上的灰垢。

然而,原壤接下来的的一个举动,直接让孔子无语凝噎了。

孔子开始劳动,原壤也就从床上爬起来,他走到了他母亲的棺椁旁边,用手将棺敲得“噔噔”作响,随后说了句话:“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

白话文翻译过来就是说:我好久都没有唱歌了。

紧接着,原壤就开始了他的表演,他深情唱道:“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

(歌词翻译:狸猫的脑袋上有好看的斑纹,摸起来十分柔软,那感觉,与摸着一个女子的小手是一样一样的。)

也不知道原壤是怎么想的,竟然在母亲的棺椁旁边唱起小狸猫的柔软来了。

可想而知,在场的弟子们无一不震惊,但碍于孔夫子在场,他们也不好给出反应,都表现出一副耳聋眼瞎的样子。

估计当时孔子的内心不仅无语并且崩溃,甚至还有当场把这个故交弄死的想法。

但孔夫子是个文化人呐,更何况还有弟子在场,他仿佛没有听见原壤的歌声,继续清洗着原壤母亲的棺椁。

当时在场的一个弟子实在忍不住了,就悄悄地问孔子:“老师,您能不能和这样的人绝交呢?”

孔子沉默了片刻,然后才缓缓说道:还是算了吧,亲人终归是亲人,故友也终归还是故友。

料理完丧事后,孔子和原壤坐在一起。他忍了许久,终于可以好好和老友交流交流了。

这次,孔子放弃了苦口婆心的劝说,而是直接掏出随身携带的拐杖,敲打原壤的小腿。

孔子一边敲打着原壤,一边严肃对他说:“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意思是说:你(原壤)年少的时候张狂不懂事,长大之后又一无所成、碌碌无为,你这样的人,将来老了也是个很坏的榜样,是个祸害社会的人。

身为老朋友,孔子却像原壤的家长一样,为他操碎了心,甚至颇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孔子这句话的本意是劝诫朋友,如果一直这样没品没德地活着,对家庭和社会无所助益,还经常“为老不尊”、“倚老卖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祸害,就算活到老也是烂人一个。

孔子的这番语录和思想,放到当今社会也不过时。

当今社会也一直大力弘扬“敬老、爱老”的正能量,但随着网络信息传播的普遍性,出现了一些倚老卖老、博取同情的现象。

这样的情况,一度屡见不鲜,也让善良的人士在伸出援手的时候开始迟疑。他们甚至发问:现在的老人都这么坏了吗?

其实,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就像孔子说的,一个没品德的人,到老了也只会做出为老不尊的事情。

孔子的本意,也是为了劝诫人们,要有有品德、知廉耻、讲荣辱。发挥一个老人该有的标榜作用,为年轻人多做一些正能量的榜样。

不过呢,随着后来的众口纷传,以及不少人的断章取义,孔子这句正能量的话话就被传得只剩下半句,也就是这后半句“老而不死是为贼”。

甚至还有不少年轻人,标榜这是孔夫子说的“真理”,用来辱骂老年人,把帽子扣到了孔子的头上。

孔夫子若是知道他这句话被曲解为伤害老人的恶语,他估计都要掀翻棺盖板了。




不幸的是,当今社会却让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言中了

对于孔子论语又何必拘泥于字面呢?

老而不死谓之贼。从字面上解,人老还没死,就是老贼。这句话未免太刻薄,人人都希望健康长寿,怎么多活几年就该死,就成老贼了呢?


典出《论语》“宪问”篇: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直译文为: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原壤是孔子的朋友,他也没干过什么缺德的事情,否则孔子一定不会轻敲了,而是鸣鼓而攻之。

孔子本身就主张“不学礼,无以立”,那么看重礼节的人看到原壤的熊样,内心的无名火蹭蹭往上冒,立马开启怒怼模式。

原壤是个老小孩,他来见孔子,表面无礼,但内心天真,并无不敬。孔子骂他,像兄长开玩笑给弟弟的后脑勺来一巴掌,语气也是温和的。

孔子跟原壤的关系在《礼记·檀弓下》中有记载:“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歌曰:“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


其实,我们平常字面的理解很明显是断章取义的。

第一,孔子说“老而不死”是针对到具体的个人的,这个人就是毛病多多的原壤,而不是泛指某个群体,更不是指老人。

第二,“老而不死是为贼”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 ”,也就是从小不讲仁义道德,长大还没作为,老了也没有长者风范的人,可不就是浪费社会资源、浪费国家粮食的混蛋么?因此现在用这句话来形容任意一个老人,是非常不恰当且不礼貌的。

然而,不幸的是,当今社会却让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言中了。

地铁或公交车上出现网友口中的“不是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的现象,近年来确实也是屡屡可见。网上曝光的这类老人家往往倚老卖老地进行道德绑架,要么就是带着晚辈进行一些不适当的行为举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4

标签:论语   孔夫子   孔子   棺椁   故交   礼法   断章取义   故友   祸害   小腿   弟子   详解   礼仪   老人   母亲   社会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