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德军非洲统帅沙漠之狐隆美尔到底有多厉害?

埃尔温·隆美尔(Erwin Rommel,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别称:沙漠之狐、帝国之鹰,出生于符腾堡邦海登海姆市,纳粹德国陆军元帅,全球军史中久负盛名的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也是希特勒的心腹爱将。和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并称为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骑士风度 广受尊重

隆美尔的生平广为人知,不仅是德国人,也包括其敌国军民。希特勒甚至一度让隆美尔代替自己做国内的战时偶像,以凝聚人心。

其高尚的骑士精神和高超的指挥能力赢得了包括敌方政要、将帅的敬重,这些人中间就包括丘吉尔、巴顿、蒙哥马利和奥金莱克等人,而隆美尔也是一样的尊重着他的对手们。

除军事能力外, 和残害犹tai人的党卫军不同,隆美尔能以人道精神对待敌军士兵,并拒绝了杀害犹tai人和英国突击队战俘的命令。德国的死敌——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如此评价隆美尔:“一个冷静狡猾的敌人,一位伟大的将军。


隆美尔用过的相机

学以致用 文武全才

隆美尔在一战中首次展示了他的军事才华。他在战争时期担任陆军中尉,后来在国防军服役。他根据自己在战场上的亲身经历撰写了《步兵攻击》一书。

该书强调的内容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一再强调部队灵活机动、大胆推进。

正是因为这部关于陆军战术的著作,使隆美尔受到希特勒的赏识。1935年起,他很快便被擢升为独当一面的军事指挥官。

进攻力学(杠杆战术)

该战术的关键在于——利用正面佯攻的方式来诱导敌人,同时将主力实施迂回到被攻击方的后方或一侧,以实现对敌人的致命打击。隆美尔在北非战役中面对敌众我寡的局面,成功击败了英国大名鼎鼎的第八集团军,由此名扬天下。

隆美尔并不是单纯的学院派,他的战绩在近代战争史中也是出类拔萃的。

1940年5月,德军开始进攻法国。希特勒任命隆美尔为第7装甲师指挥官。在隆美尔的带领下,该装甲师在不到六周的战斗中前进超过350公里,特别是后四天,行程达到了220公里,打得法军措手不及,以至于防御阵线没能建好就被冲垮了。

这场战斗后,隆美尔所部获得了“幽灵师”称号。

作为二战中杰出的德国将领之一,隆美尔精于机动战和发现敌人弱点,二战爆发后不久,他就突破缪斯河防线并大败法军。此后,在非洲战场上更是屡建奇功,成长为希特勒麾下得力干将之一。

1941年2月至1943年3月,隆美尔出任德国非洲军团司令,在北非战场上指挥德意联军对英军作战(1942年6月,他晋升为陆军元帅)。因其用兵常神出鬼没,难以捉摸,于是德国非洲军团的士兵便把他们的这位首长称作“沙漠之狐”。

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更是把他塑造成“人民元帅”。


尽管,隆美尔的军事才能备受军事学家们的推崇和批评,包括——因亲临前线所开发的灵活机动战术而受到赞扬,但也因过于严苛和难以相处、行事冒失、未关注后勤和战略观狭窄等方面受到争议。


深入前线

很大程度上,不能否认隆美尔在军事领域内有特殊的地位并且是个战术方面有着很深造诣的军事天才。

就个人而言,隆美尔视荣誉高于生命。隆美尔喜欢被人夸奖和赞美,享受听到人们为他欢呼的场面,还很喜欢听到“隆美尔必胜”的口号。

在某场坦克大战中,隆美尔为了迷惑英军,下令用木头和纸板制造了数百辆逼真的假坦克,并命令卡车和摩托车在其中来回穿行,制造出烟尘弥漫的假象。在此掩护下,隆美尔亲率坦克部队向英军发起冲锋。英军不明就里,匆忙撤退,如是,隆美尔的部队顺势夺回了意大利人失去的非洲殖民地。

兵败北非 仕途黯淡

在北非战场,直至埃及的阿拉曼战役(1942年10月—11月)前,隆美尔可谓春风得意,这一时期算是他军事生涯中的高光时刻。


晋升为陆军元帅

隆美尔后来在阿拉曼战役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对手实力的增强,其次是德国军队的后勤补给不足,物资供应明显不足;再次,隆美尔在战略方面犯了错误。

隆美尔因阿拉曼战役的失败而受到沉重打击,战斗意志和自信心也严重受挫。不久后,便被召回到德国大本营。


埃及的阿拉曼战争博物馆中陈列的隆美尔半身像

1943年12月至1944年7月,他率领德国陆军在法国占领区组织防御,抵抗盟军诺曼底登陆。

在盟军巨大的攻势面前,德军又一次遭到失败。

此后,他数度与希特勒出现了严重分歧,曾多次建议希特勒与同盟国媾和,均遭拒绝。

枉受株连 尽享哀荣

1944年7月,德国发生了行刺希特勒未遂事件,隆美尔受到株连(但实际上根据之后的解密材料,可以确信隆美尔至死效忠着他的元首)。

由于他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希特勒允许其选择可享有荣誉的自杀。1944年10月14日,他用生命完成了对爱妻露西的誓言。


彼此一生挚爱

他用自杀的方式保护了他的露西和两人的独生子。

当天他在一辆卡车中服毒自尽,官方对外称“隆美尔陆军元帅在途中因中风(或心脏病)离世”。

1944年10月18日,德国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国葬。由陆军元老冯·伦德施泰特元帅亲致悼词,第三帝国元首希特勒亲自为其送葬。隆美尔的家人也如约领取到了陆军元帅的全额抚恤金。


隆美尔之墓

隆美尔被希特勒秘密处决后,露西无暇沉浸于失去爱侣的悲痛,她不仅要带着家人躲避盟军的轰炸和进攻,还要应对来自盖世太保的各种调查,他们生怕露西泄露了隆美尔的真实死因进而动摇军心(这么看,希子也算是讲究人,居然没有杀人灭口)。

战后,军事思想家 李德哈特 根据隆美尔留下的文件写成了《隆美尔战时文件》一书。


隆美尔签名

名将轶事 家庭为重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隆美尔在彼时是德国的全民偶像,经常会收到一些女孩子寄来的巧克力和情书。但他对感情非常专一,不轻易动心。

有一次偶然的酒会上,他遇见了露西,从此之后他们坠入爱河。在经历了一番波折之后,他们终于结为夫妻。婚后,他一直对妻子宠爱有加,言听计从。


青年伉俪

这位第三帝国战功赫赫、最年轻的元帅曾说——“我不能背叛露西,露西已经成为了我的生命,背叛她就是背叛自己的生命”。

以兄之名,命名独子

隆美尔用自己兄长的名字,为独生子取名——曼弗雷德·隆美尔,后来他的儿子没有辱没父辈的荣光,在斯图加特做了26年的市长,政绩斐然。


隆美尔之子(1928年12月24日—2013年11月7日)

从某种意义上说隆美尔是历史的幸运儿。因为他不仅在生前享誉全国,家喻户晓,而且在希特勒纳粹政权败亡后,其他法西斯帮凶作为战犯接受审判,为世人唾弃的情形下,隆美尔的名声反而扶摇直上。



显然,他服务的对象是绝对错误的。但就其自身而言,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比如他对军事战略的深刻理解和对手的准确判断,还有他在战场上的果敢和决断力

此外,隆美尔还是一个非常有组织能力和领导力的人,他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部队和资源,使其发挥出最da的作用。他在战争中始终保持冷静和理智,不受情绪的影响,这是一名合格军事统帅所必备的品质。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隆美尔非常有家庭观念,这一点对于我们庸碌的现代人也不无启示——事业上有没有成就先另说着,应当先把家庭放在首位,全力维护、全心热爱自己的家人!看官老爷,您说我说的对吗?期待您的真知灼见~




二战中隆美尔究竟有多利害?

隆美尔的军事杰作,主要是在1940年到1943年。当德军战线向东延伸至埃及西沙漠时,战场沿地中海宽约几十公里的绿色长廊向纵深推进。此时,德军远离了补给基地,供应线拉长了。而英军补给线缩短了,战场力量逐渐有利于英军,于是英军沿地中海岸线反攻,制海权也由英军掌控,在英军上千架飞机、野战炮猛烈轰炸之下,一举摧毁了德军苦心经营了几个月之久的多可拉曼防线,德军遭到了重创!

当年9月,轴心国意大利军队也向东进攻,人多势众,气势汹汹,但不堪一击,驻守埃及的英军,以一当十,很快挫败了意大利军队攻势,并奋力反攻,俘获了意大利军队达十几万人!

希特勒一看自己及老朋友意大利军队,受重创,显颓势,赶忙命令心腹爱将隆美尔,带领一支装甲部队,横渡地中海,驰援北非,并统一指挥德、意军队对英作战,以图扭转战局!

隆美尔行伍出身,正当不惑之年。曾在1940年指挥一支德军装师,横扫法国北部而驰名,被欧美各国军界称之为装甲大师。这次隆美尔受命于北非战场,是在1941年2月,隆美尔立即率领德、意军队反攻,英军对于突然增援的德军,遂不及防,仓皇向西败退,德军沿北非绿色走廊向前猛推进1000公里,把英军赶回埃及的西沙漠地带,并反复恶战,七进七出,彻底扭转了北非战场的被动局面。英军慑于隆美尔诡计多端,善于捕捉战机,无奈奉送隆美尔"沙漠之狐"绰号!

1942年6月,隆美尔挥军一举夺战英军补给中心托卜鲁克,俘获英军4万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燃料。几天后又夺取了英军又一个补给中心马特鲁港,消灭英军1万人。德军的前锋部队一直向前推进,望远镜己能看到埃及金字塔大尖顶了。希特勒欣喜若狂,又向隆美尔赠送元帅节杖,又空运名贵白马。法西斯野心无限度的放大膨胀!

英军在北非遭受重创的消息,震动了英伦三岛,首相丘吉尔调运勇猛善战、谨慎的蒙哥马利将军,指挥阿拉曼英军反攻,重创德军,几个月德军损失6万人及全部重装备,西撤1000多公里。不久另一支英美联军为呼应蒙哥马利的攻势,对德军发起攻击,最后彻底肃清消灭了北非轴心国部队。隆美尔在最后时刻,抛弃部队乘机逃离!

一年后,隆美尔在一次车祸中受伤。又卷入刺杀希特勒的密谋中,被迫自杀。终结了其法西斯的军旅人生!

谢谢!





隆美尔作战敢于冒险,其多个战果都是在赌博式的冒险中取得的,其实际指挥能力确实很强,但是并不是战神。

进攻法国的作战中,隆美尔快速推进的根本原因实际就是其贪功,想要显示自己一番,期间多次出现法军已经在其背后,但是依然坚持推进,远离后勤补给部队和其他友军。可以说此时一旦法军反应过来,其就会遭到灭顶之灾,过于冒进遭到了很多人的批评。

北非战场上,隆美尔最初接到的命令是固守利比亚现有阵地,协助意大利作战。但是为了赢得战功,其多次违反命令出击,不过好在英军方面虽占据优势,但是指挥很成问题,于是隆美尔才得以在劣势下屡次击败英军,并取得了托布鲁克这样的大胜。但是这依然无法改变巨大的实力差距,最终阿拉曼战役中德意军失败,而后隆美尔违反命令一直撤退,甚至还抛弃了的黎波里这个重镇(此时英军已经攻势不足,只需阻击就能轻易击退英军保住的黎波里),最终在突尼斯,陷入英美军两线夹击,非洲军最终覆灭。

而在西线,隆美尔最大的成就就是亲自设计了很多防御工事等,给盟军的登陆行动造成了巨大的麻烦,但是在登陆点等问题上,其和其他将领同样判断失误。但是在后续的卡昂等作战中,还是有力的给了盟军当头一棒。

不得不说,隆美尔确实是个名将,但是这更多的是因为纳粹的宣传机器(隆美尔和纳粹关系很好),以及英美等国的宣传(宣传一个强大的对手才能显得自己更强)而使其声名显赫。




隆美尔的厉害之处不仅在于战场上的高超军事才能,还在于它的人格魅力,是一个干干净净的军人。

北非战场让“沙漠之狐”名声大噪。

当意大利在北非战场被英军追着打的时候,希特勒将隆美尔派到北非,隆美尔以少数的德国师与意大利军队向英军发动攻击,不仅收回意大利在先前失去的殖民地,之后又击退了持有装备、人员和制空权优势的英军反攻。在加查拉战役中,隆美尔以8万人和560辆坦克的兵力将11万人与840辆坦克的英国第8集团军击溃、后者物资与人员损失过半。由于隆美尔用兵狡诈、机敏,犹如狐狸一般,所以沙漠之狐的绰号也就由此而来。隆美尔因为在北非战场的表现产生了“隆美尔神话”。

德国纳粹被作为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但是隆美尔纪念馆一直存在到今天。

隆美尔虽然也是纳粹的帮凶,但是他从不屠杀平民和战俘。对待战俘也体现一个军人应有的情操。

诺曼底登陆前夕,一名叫伍尔德里奇的中卫负责侦查诺曼底海域的水雷分布情况,结果没有多久新婚的伍尔德里奇就在执行任务时被捕了,想不到接待他的竟然是隆美尔,并且给了他香烟啤酒和大餐。伍尔德里奇不解的问旁边的德国士兵,士兵告诉他:元帅乐于见到战争中的同类人,并且元帅是一位正直的人。在希特勒已经下令对英国间谍格杀勿论的指令下,隆美尔依旧安排伍尔德里奇做了战俘,伍尔德里奇最终活到了战后。

1941年,英国还曾经策划过行动代号“脚蹼”的刺杀隆美尔行动。37天后,59名刺杀队员只有两名历经磨难逃回了英国,其余不是被杀就是被俘虏,而隆美尔知道此事后,对英国突击队的勇气与坚韧表示出了尊敬,并为刺杀小队队长凯斯中校举行了军人葬礼安葬,并把葬礼照片和墓地照片寄给其父母以示尊重。这种胸怀也让隆美尔获得了敌人的尊重。

在疯狂的纳粹主义盛行时代,他有着的对局势清晰的判断和个人思想的独立性。

他恪守军人职责和其为人的忠诚正直正派有关。他虽然是陆军的元帅,却从没有加入纳粹党。并且随着他对纳粹暴行的了解,开始对党卫军表示出了厌恶,曾经说过:“纳粹头头们的手都不干净。”并且在其儿子想要加入党卫军的时候丝毫不考虑政治前途的坚决予以制止,并称:希姆莱的集体屠杀在断送德国。从一个人的角度来说,隆美尔有着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和评判标准,这在二战中的德国是多么的不容易。

隆美尔一个具有骑士精神的军人,赢得了对手的尊敬。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把战火燃遍了欧亚大陆以及非洲。德军不但武器装备精良,还有些出色的军事人才,比如隆美尔,曼施坦因,古德里安便是德国的三大名将。其中隆美尔在非洲战场率领德军更是把英军打得闻风丧胆。

二战初,隆美尔任第七装甲师师长。该师在对法国战役中成为“魔鬼之师”。

1940年,德国伙伴意大利的军队侵占了英国的地盘北非。半年之后英军转入反攻,将意大利军队打得节节败退,意大利的10个师被英军歼灭。

希特勒见北非战局对德国不利,于是派隆美尔率军去非洲援助意大利军队。果然不到两个月,隆美尔就扭转了北非战局。因此,北非战场是隆美尔成名的战场,此后,隆美尔被称为“沙漠之狐”。

隆美尔到达北非后,详细分析了战场形势,做了战略部署。他让意大利军严守提波里坦尼亚防线,一来可阻止英军继续深入,二来可为德空军发动闪电空袭攻势提供战争空间。可是意大利军队因刚刚吃了败战,士气低落。而隆美尔2个师的增援部队又还没到达,手里只有一个团,兵力明显不足。

隆美尔令意大利军队去炸毁英军本海齐港,但遭到意大利军反对,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信心,何况兵力这么少。但在隆美尔的坚决主张下,意大利军队服从了命令,炸掉了英军港口,取得了战绩,也使隆美尔取得了意大利军队的信赖,从而接管了意大利军队的指挥权。

之后,隆美尔得知英军趁德军增援主力未到,欲将第七装甲师撤至埃及进行休整。英军认为德军兵力少,不可能采取贸然袭击行动。但是隆美尔胆大心细,反其道而行之,整合手中所有兵力,出其不意地向英军发起突然袭击。

英军撤退到阿吉打比亚地区,隆美尔又乘胜追击,英军又撤退至梅尔沙隘道,又受到隆美尔进攻,就这样,隆美尔在几天里把阵地向前推进了200多英里,而英军被打得溃不成军。

从此战事可以看出,隆美尔采取不遵循守旧,使敌军摸不着套路的指挥思想,能灵活使用机械化部队,并充分利用气候,地形,以少胜多,化被动为主动。从那以后,隆美尔留下了“沙漠之狐”的称号。

隆美尔精于战术,在北非战场上把军事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隆美尔虽然是德军纳粹将领,但是他反对种族屠杀和灭绝行为,他也没有参与屠杀等暴行,所以他的军事才能获得很多人的认可,丘吉尔也评价隆美尔是个伟大的将军。难怪二战时,率中国远征军赴缅甸战场把日军打得大败的孙立人将军,被世人称为东方的“隆美尔”。

期待您的关注!请赐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非洲   德军   北非   纳粹   希特勒   阿拉   埃及   意大利   英国   德国   统帅   元帅   英军   战场   军队   厉害   财经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