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到底输在哪?这场仗是否有机会能打赢?

倘若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这一仗根本就没有打赢的可能,甚至老蒋也没想过能打赢这一仗。至少在开战前,老蒋的想法相当的简单:

1、故意在租界区密集的旧上海开战,借此引未西方调停。

2、打掉日本在上海的租界区,拔掉日军在江浙地区的桥头堡,确保南京的安全,毕竟南京距离上海太近。

从理论上来说,老蒋的想法有可行性,但从实际上来说,老蒋的这种想法太过于荒诞。因为在813淞沪会战开始后,等老蒋满含希冀的等待西方国家进行调停的时候,这些国家却迎面泼了一盆的冷水,且他们的态度也同样让老蒋无话可说:上海这边好像是你派兵先打的第一枪吧?你先朝日本人开火,回头让我们调停战争,设法终止你们双方的休战??你这是在开什么玩笑?

战前老蒋想的的确挺美妙,但他也的确跳起了自己挖好的大坑内,话说这是你先放的第一枪,那你让其他国家调停是什么鬼?

不过第一个想法破灭了,第二个机会总还能实现吧?毕竟在淞沪会战之前,日军在上海的力量着实有限,陆军与海军陆战队不过4000,加上武装侨民也只有5000多人,且他们缺乏重装备。而老蒋直接押上了自己最中意的德械师——装备德国军械密集度最高的87、88和36师。

对比其他的大部分中央军步兵师只能装备迫击炮,这三个师每个师都能装备一个75毫米的山炮营,82毫米迫击炮甚至可以下发到营级单位(一些国民党的杂牌师,迫击炮只能下发到师级单位,例如王铭章的122师),三个师的总兵力更高达4万余人。合起伙来揍5000多日军,恐怕是绰绰有余吧?

可无情的事实最终告诉老蒋,打仗可不是光打地面,空中和海上呢?别忘了,这可是在上海!

1、813事变的第二周,上万日军就从本土乘坐舰船登陆上海,跟随登陆舰队而来的还有长门号和陆奥号等战列舰。相当尴尬的是,光是长门号战列舰,其吨位几乎就相当于整个国民政府海军舰队的总和。

2、由于上海靠海,这片战场也成为了日本海空军发挥最佳的区域,整个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四艘航空母舰来到战场(龙骧、加贺号等),还有包括日本联合舰队的130多艘舰船,前面说到的长门号和陆奥号,光是这两艘战舰上的460毫米主炮,炮弹的摧毁力就足可以让我们目瞪口呆。

3、由于日军有四艘航空母舰参战,临近的台湾省也可作为日军飞机的起降基地,在历时三个月的淞沪会战期间,日军陆军航空兵210架飞机,海军航空兵180架飞机,共计390架飞机出现在了上海战场。而当时的国民政府全部空军,所有的参战飞机加到一起也才只有300多架。

而日军出动的空军力量,也只是其整个空军力量的1/8,这仗还怎么打?

在整个淞沪会战期间,国民政府伤亡30余万,平均一天伤亡3000余人,一天之内就能打光半个师。无比悲催的是,大部分伤亡的官兵其实根本就没有看到日本人,他们是直接死于日本飞机的轰炸和远程舰炮的炮击下。更悲催的是,这些伤亡的官兵中,至少有20%不是损失在正面战场,而是在淞沪会战后期的大溃逃过程中被日军消灭,而日军在此期间的伤亡几乎是零损失。

淞沪会战初期,天真的想夺取日军在上海的重堡垒,结果反被日本海空军炸的灰飞烟灭。

淞沪会战中期,面对日军的逐步增援,已经逐渐失去优势的我军自然是伤亡不断。

淞沪会战后期,面对日军的包抄,要不是跑得快,剩下的40多万人很可能会被对手直接包围围歼。

淞沪会战的悲剧在于,我们选择了一片对手最适合发挥的战场!




没有机会打赢的。

实力差距很大,不是人命可以填的。

70万国军面对30万倭军,因为有城市巷战做依托,才取得了击毙击伤4万左右的日军,自身却损失29万,其中光退出上海的过程就损失10万人。

中国军队作战英勇,但陆海空都是处于劣势之下,作战又是在中国土地上,倭国没有任何顾忌,肆意使用重火力。

其实,从原本计划说,攻击上海日军的设定目的是吸引华北日军,避免日军自华北平原直下武汉,随后就该后撤国防线。

血肉淞沪打得艰苦,整团整营损失,等于20万精锐大多死于炮火炸弹,又没有达到拔掉上海日军,同时沉船封锁长江歼灭日军舰队的计划。




输在不该发起这场战役。

说来搞笑,国民党在抗战中的所谓22次大会战中,淞沪会战是唯一一次由国民党发起的,可惜还是错的。




1937年的淞沪会战,是全面抗战以来中日双方的首次大规模主力会战。此战,国军将士顽强奋战三个月,给日军造成了较大的杀伤。

但淞沪会战,最终还是以国军的失利告终,并且国军此战伤亡将近30万人,可谓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那么此战,国军到底输在哪呢?

一、国军从头到尾都没有效发挥兵力上的优势

在三个月的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先后投入的兵力达到了80余万人,日军也先后投入兵力达到20万。表面上看,国军的兵力是日军的4倍。但实际上,一方面这几十万国军是先后赶赴战场的;另一方面,淞沪战场面积太过狭小,那么部队也无法一次性全部展开。

这就导致了淞沪战场上的国军只能采取兵家大忌的添油战术,也就是逐次使用兵力。

二、中日两军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距

海空军没必要比较了,双方实力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没有可比性。

就拿双方相对接近的陆军装备来说,国军的装备与日本陆军的差距依旧不小。就拿装备最精良的德式师来说,也仅仅是单兵武器略强于日军,而重火力依旧与日军相差甚大。当然,淞沪战场的国军也有少量的重武器,但是对于几十万之众的军队来说,装备率太低,对整个战场的影响很有限。

而德式师以外的国军,连单兵武器的优势都无法确保。

三、淞沪战场的地形易攻难守

整个淞沪地区的地形基本都是海拔在两米以下的冲积平原,无险可守。国军往往在平地上用沙袋堆起简易的防御工事,这种防御工事在日军的炮火轰击下很容易被摧毁;或者直接挖战壕,但是由于淞沪地区的地下水位很浅,战壕往往挖个一米多深,地下水就冒了出来。

由于无险可守,国军在火力上的劣势体现得更为明显。

四、战术失误多

会战期间,国军的战斗意志令人敬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清晰地看到国军在战术上存在着许多失误。

首先,淞沪会战是国军第一次各军兵种协同作战,而配合的效果很不理想。步兵逼坦克冲锋,又不给予支援,导致国军为数不多的轻型坦克被日军悉数击毁;而失去坦克的掩护后,步兵又被日军的火力大量杀伤。

甚至还出现了一个营的部队拥挤在一条街上,被日军堵住街口全部击毙的惨剧。

而最大的失误则来自会战尾声那极端混乱无序的撤退。几十万军队,拥挤在几条公路上,毫无组织地溃退。在日军的追击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撤退的国军部队伤亡达10万人,占到整个淞沪会战伤亡人数的三分之一,而日军在追击途中的损失微乎其微。

小结:淞沪会战,中日双方实力存在巨大差距,再加上淞沪地区无险可守,国军此战基本没什么取胜机会,但是如果战术上能够降低无谓的失误,至少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国军自身的伤亡。

(全文完)




1937年的淞沪会战输在实力上,这场仗没机会打赢的。

很多历史书上说“八一三”淞沪会战是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被迫还击。其实,真实的淞沪会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试图将驻扎在上海的日本海军赶下黄浦江。

战争前,蒋介石召见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问他有没有把握打赢,张治中告诉他必须有海军和空军的有力配合。确实,要阻止日军登陆必须要依托海军和空军,但当时的中国的空军实力很弱,海军战力基本为零。不过蒋介石决心要把上海的日军赶走,淞沪会战还是打响了。

8月13日,中国步兵还没发动进攻,中国空军率先出动,本来要将停留在武汉的日军舰队炸掉,但由于汉奸告密,只炸沉了一艘日本商船。在那个时候,中国没有自己独立的重工业,所以飞机都是从美国进口的,从性能上说并不落后但却打一架少一架,自开战一个月后,中国这边空军力量就撑不住了。

在缺乏空军和海军的配合下,国军在开战初期取得一些小胜利后,日本援军一到就撑不住了,被迫转入防守状态。当时国军最精锐的是第36、87、88这三支德械师,一个步兵师满员状态是一万三千多人,出征时只有九千多人,而且没有兵役制,能把地方的保安团补充进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到南京战只能补充壮丁);而日本一个师团满员一万五千多人,战时达到两万多人,并且有完整的兵役制,即使有重大伤亡,也能补充预备士兵和后备役士兵,战斗力不会有太大的下滑。

另外是战术问题。进入十月中旬,白崇禧认为不能总是防守,应该再一次主动出击,不过当时中央军已经没有主动出击的力量了,于是白崇禧让刚刚赶到上海的桂军三个师全部用于一线,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战线太长,没留预备队,结果日军一个冲击就把桂军阵型冲散了。当时桂军是地方部队实力最强的,但日军只用了三天就把桂军打残了,桂系势力从此一蹶不振。

虽然淞沪战败了,但国民政府把日军主力吸引到了上海,为持久抗战打下了基础,日本也因此陷入了中国战场的泥潭,一步步走上军国败亡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国民政府   国军   日本   兵力   日军   舰队   伤亡   上海   空军   中国   海军   战场   损失   飞机   装备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