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中经常出现硬汉子弹疗伤的画面,子弹发射药真能点着吗?

硬汉子弹疗伤用的弹药,在80年代以前它的发射药火力小。后来的子弹发射药火力可能把伤者烧成烤肉。




子弹发射药一点就着,而且燃烧非常快!

家父以前在部队是从事枪械管理,维修这一类工作的,我从小在部队长大,在70,80年代国家对枪械的管控远没有现在这么严格,当时部队的仓库里有很多非制式装备,也就是以前的老旧武器,只要不是整只的枪支,我们小孩子都有机会搞出来玩。牛皮的枪套,子弹带,各种弹夹,当时都搞了不少,可惜流传到现在的非常少,有一些还是很有收藏价值的。


(左边这个就像65子弹的桥夹,右边这个圆头的当时大人说是79子弹。)

说到子弹,当时我们搞过不少65子弹,就是三八枪的子弹,没有发射过的实弹大人一般会用老虎钳子把弹头夹下来,倒出来里面的火药,点燃。再用一个钉子磕一下子弹的底火冒,这样这些东西就安全了,这里主要说一下对65子弹的认识。

65子弹是全装药的子弹,弹壳很大,和当时的7.62步枪子弹相比大的多,黄铜的弹壳,五发子弹一个桥夹,和7.62子弹的桥夹不同,65的桥夹是直的,也是黄铜做的,7.62的桥夹是十发的,弧形的,铁质。当年我们主要拿弹壳和弹头做各种玩具和摆设,小飞机,小车,烟嘴等东西,很多大人也在做,往往自己做不好,会拿着材料找人帮着做。还可以拿去卖钱,黄铜很值钱啊,那弹壳又大,一个能抵好几个54手枪的小弹壳,当时的步枪弹壳已经是铁质的了,不值钱。


(就是这种形状的装药。)

装药是像铅笔芯一样的圆柱体,黑色,也没有装满整个弹壳,一小段一小段的,点燃时燃烧非常快,火苗高高的,一下子就没有了,也不会有烟雾。点22的小铅头子弹也拔过不少子弹头,用那个铅自己化了去倒磨具,做小飞机,点22里面的装药要少得多,火药圆柱体也非常小。还有那个底火,敲击有声音,弹壳放地上敲击后,地上会出现一个黑印子。


(左边应该是加兰德的桥夹,右边好像是7.62减装药子弹了,大小区别明显。)

现在很多的电影电视,使用的空包弹都是后来的减装药子弹,弹壳明显小多了,全装药子弹大多了。

至于用火药疗伤,是不是防止伤口感染一类的啊?我觉得这方法可行,再痛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有的电影里用烧红的木头去烙伤口,那个才是硬汉行为。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文作者删除。)




记得小的时候有一家邻居盖房子,挖了比较深的地基,结果挖出来一个小木箱,木箱已经腐坏了,木箱里面包着厚厚的油纸,再里面就是一箱子弹,个头还不小,应该是步枪子弹,子弹已经显得很旧了,但有厚厚的油纸保护还没有锈蚀烂。

当时那个邻居是拆了原来的旧房子以后翻新房子,过去的旧房子解放前是地主家的房子,而且还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地主,估计解放前地主家里是有家丁看家护院的,家丁们都是配枪的。

在施工的人群里,有一个复员军人,他在施工休息的时候就拿过来几个子弹,用钳子轻轻地将弹头拧下来,然后将里面的弹药倒在地上,弹药并不是粉末状的,而是很小的方块状的薄片。

他拿火柴一点,马上就轰地燃烧起来,而且冒着白烟,还闪着亮光,如果在晚上可能亮光更强烈。看这阵势,药的质量比我们鞭炮里面用的闪光药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所以子弹里面的药肯定是可以点燃的。

在过去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很多人受了伤以后为了防止感染,要进行紧急的处理,否则伤口就特别容易感染细菌,而导致化脓肌肉腐坏,甚至危及生命。但那时候抗生素是很难搞到的紧缺物资。所以就能够看到电视剧里面那种自救的场面,很多的硬汉拿匕首划开自己的伤口,取出里面的弹头,甚至还会挖出一些腐肉,然后撒上一些子弹药用火点燃。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用火的高温来杀菌。当然,这种疼痛是无法想象的,一般人难以承受。但这也总比自己的伤口腐烂化脓,甚至失去生命值得忍受,只是一般人可能都会疼昏过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影视剧中确实常见硬汉用子弹发射药在创伤除点燃疗伤的桥段,比如说《第一滴血》中兰博就曾经使用这种做法为左腹部贯穿伤进行治疗。

这么做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烘托主角硬汉形象;第二、现实中具有实用价值。关于第一点我们就不用在篇幅里多说了,大家都懂,我们重点来讲述第二点,即它的实用价值。

在伤口处点燃子弹发射药进行疗伤的方法是战场最常用的急救措施之一,它的作用是利用高温火焰的瞬间烧蚀来达到止血和消毒的效果。

在没有急救用品的情况下,如果伤口得不到及时止血,那么在大量失血以后就有生命危险了,因此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高温瞬间烧蚀的方法将伤口处的血管烧焦,从而达到止血或者降低出血的目的。

需要特备说明的是,火烧止血只适用于一般贯穿伤,如果伤及身体各处的大血管,那火烧止血就无效了,甚至可以这么说:伤及大血管的情况下,15分钟以内不能及时进行手术的话,其它任何措施都是无效的,可见创伤急救的第一要务是止血。

另外就是它的消毒作用,身体受到深度创伤时,最麻烦的事除了止血以外就是伤口发生无氧菌感染,即破伤风。我们平时如果被生锈的尖锐物或者利刃弄伤时,医生会要求在24小时内注射破伤风针(破伤风梭菌血清),这样一来就能确保将患破伤风的风险降至最低,即使超过了24小时,在注射破伤风针以后也能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

然而在战场上受伤时不一定有条件在24小时内得到注射破伤风针的机会,尤其是深入敌后的特种作战或者侦察行动,这时候就要想办法将伤口处的无氧菌消灭掉,否则伤员24小时以后就会开始发烧,接着失去战斗力,严重时将会导致坏血病的发生,从而加重救治难度,可见创伤急救的第二要务是消毒。

在救治条件被严重制约时,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弹匣里抽出一发子弹把弹头卸掉,然后将发射药倒进伤口,用明火将其点燃,以高温瞬时烧蚀的方法将伤口处的无氧菌消灭掉。

不得不承认,火烧伤口同样会造成伤口的感染,但是相对于无氧菌感染而言,其它感染是可以在事后送到医院进行有效救治的,而无氧菌感染一旦蔓延全身引发破伤风,那么即便事后送进医院也不一定能救活啊,毕竟生命高于一切。

那么问题就来了——伤口一定是鲜血淋淋的,子弹发射药倒进去以后必然会受潮,而且许多贯穿伤都属于隔氧或者缺氧环境,使用明火究竟能不能将倒进去的子弹发射药点燃呢?我们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下图为兰博点燃倒进伤口里的子弹发射药进行疗伤,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止血和消毒,由于这位硬汉孤军深入敌营营救人质,如果不进行伤口止血和消毒,那么他将会很快因病失去战斗力,完成任务也就无从谈起了。

子弹发射药自带氧化剂,在任何一种无氧环境中都能被点燃

不论是现代子弹还是古时候的子弹,它们所使用的发射药都自带氧化剂,这也是子弹能在相对密封的枪管里被击发的原因,比如说黑火药,它的主要成分是木炭、硝石、硫磺,其中硫磺的作用是燃烧剂,它是火药释放能量的主要物质;木炭是助燃剂,黑火药被击发的本质是木炭被点燃引起硫磺的燃烧;硝石则起到为木炭和硫磺的燃烧提供氧气。

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含量≥98%),化学式为KNO₃,特点被加热到334°C时即分解放出氧,所以包括黑火药在内的大多数火药或者炸药都需要硝酸钾的存在,否则一旦与空气隔绝就会失去发生燃烧或者爆炸的能力。

问题在于硝酸钾是一种遇水即溶的物质,这就意味着黑火药并不能用于火烧伤口消毒,当它被倒进伤口以后,血液会立即将硝酸钾分解,它就点不着了,因此用黑火药装填的子弹不适用于火烧伤口消毒。

现代子弹的发射药与黑火药不同,它的主要成分是硝化棉(含氮≥12%),也称之为“无烟火药”或者“火棉”,本质上属于硝酸纤维,它是使用棉花纤维泡在浓硝酸+浓硫酸酯药水中的反应生成物,化学式为C24H36N8O38。

它的特点是温度低于80℃时质地坚硬且有韧性,当温度高于80℃时开始出现明显的软化,这一点与塑料颇为相似,当温度达到165℃时就会发生自然(有氧环境),在高温的作用下硝酸成分开始分解出氧,为燃烧提供氧气,燃烧时释放出氮气。

硝化棉是一种对水和一般稀酸溶液稳定,放在沸水中2分钟也不会发生性质改变,因此现代子弹既可以在真空环境中击发,也可以在水中击发。

而深度创伤或者贯穿伤只属于隔氧和潮湿环境,并不会对硝化棉造成性质改变,只要使用温度高于165℃的温度就能将其点燃,所以影视剧中硬汉用用子弹发射药烧蚀伤口进行治疗的桥段是客观的,也就是说子弹发射药是可以被点燃的。

下图为正在进行水下开枪实验的手枪,由于子弹发射药是一种自带氧化剂,同时短时间内不会受水影响的物质,所以不论是在真空环境还是水下环境里,子弹都能被正常击发,倒在伤口里点燃就更不在话下了。

子弹发射药烧蚀伤口治疗只是一种万不得已情况下采用的急救措施

用子弹发射药烧蚀伤口,想想都觉得肉疼,毕竟做饭时被热油溅一下都会觉得疼得钻心,更何况是燃烧时能释放温度接近3000℃能量的子弹发射药呢,所以子弹发射药烧蚀伤口治疗方法只会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对于“万不得已”的理解是这样的:第一、身受重伤且身处缺医少药的环境、第二、24小时内无法获得抗病毒血清的环境(破伤风针)、第三、拥有药品却无法使用的环境等,只要满足以上条件之一即可理解为“万不得已”。

比如说兰博在只身一人秘密潜入俄军基地探查情报时,因行踪败露而引发战斗,最后在战斗中右腹部受到异物穿刺造成贯穿伤,这时候他就满足了“身受重伤且身处缺医少药的环境”和“24小时内无法获得抗病毒血清的环境(破伤风针)”两个条件。

兰博身处于落后的阿富汗,支持他的抗苏游击队医疗条件十分简陋,不一定拥有破伤风针这样的药品,他也不能确保24小时以内能够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破伤风针,因此它的处境已经达到“万不得已”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伤口不能得到有效的消毒处置,那么即便是把人质救出,那么在自己开始发病以后也会失去保护人质周全的能力,所以他只能选择用子弹发射药为自己的伤口消毒,这样才能将罹患破伤风的风险降至最低。

子弹发射药烧蚀伤口治疗的原理与制造罐头、牛奶饮料等食品加工时所用到的“超高温瞬时杀菌”工艺基本相同。

所谓“超高温瞬时杀菌工艺”是指将产品在封闭的系统中加热到120 ℃以上,持续2~8秒钟后迅速冷却至室温的一种杀菌方法。

将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和无菌包装技术结合起来,经过超高温瞬时杀菌后,在一个无菌的环境中将产品包装起来,就可有效地控制产品的微生物总量,极大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且由于杀菌持续时间很短,可最大限度的保存产品营养和风味。

子弹发射药的主要成分为含氮≥12%硝化棉,它在燃烧时产生的温度接近3000℃,燃速达到了6000m/s(可以理解为爆速),一般的步枪子弹发射药装填量为1.6克(7.62×39mm中间威力弹),被点燃后瞬间就会燃烧殆尽,因此说它的消毒原理与食品加工的“超高温瞬时杀菌工艺”基本相同。

由于高温烧蚀会造成很大的痛苦,而且后期也会因为烧蚀产生的伤口碳化会造成感染,处理起来比较麻烦,且伤口愈合速度很慢,所以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采用。

一般情况下的急救措施是这样的:第一、谨记急救第一要务——止血,只要能为伤员成功止血,一般而言这个人就死不了,只要命保住了,其它的是都好说;第二、送医,一旦有医生接手即意味着伤员得到了有保障的救治,这时候伤员的消毒以及其它用药将会由医生进行专业处置。

下图为正在使用橡胶模拟人进行战场急救训练的武警特战队卫生员,战场急救的第一要务是止血,其次是消毒,只要这两条都能做好,那么伤员的存活率是非常高的,因此卫生员的救护技能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一没有卫生员、而没有急救药品的情况下,子弹发射药烧蚀伤口成为唯一的救命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第一、电视中经常出现硬汉子弹疗伤的画面是符合实际的,因为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子弹发射药烧蚀伤口能起到止血和杀菌消毒的作用,止血是保住性命的措施,而杀菌消毒则是起到不然伤口因感染引发破伤风的作用。

第二、倒入伤口的子弹发射药是能够被点燃的,因为现代子弹发射药的主要成分是硝化棉,水份对它的性质影响很小,短时间内受潮也不会影响燃烧,而且在被点燃时自身携带的硝酸氧化剂就会为燃烧提供氧气,因此倒进伤口深处的子弹发射药也会正常燃烧。

第三、子弹发射药治疗伤口的方法只适用于“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正常情况下的正确做法是为伤员止血以后送医,让专业的医生进行救治。

结语

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战争时期,我军医疗条件极其简陋,许多在战斗中负伤的战士均在就医后得不到有效救治而感染致死,其中致死率最高的就是破伤风感染。

不仅仅是普通战士,就连高级干部也同样如此,比如说抗战时期援华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它就是在手术期间因手指被手术刀划破而感染破伤风牺牲的。

所以子弹发射药烧蚀伤口进行急救的的方法不只是影视剧中的硬汉专用行为,而是艰苦时期普通士兵的普遍做法,这样的做法以我军最具代表性,因为子弹对于我军而言同样珍贵,所以更多时候武军士兵是用刺刀烧红以后进行伤口烧蚀治疗的。

这些最可爱的人才应该是真正的硬汉,没有他们的付出的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8块钱就能打一针国产破伤风血清的幸福生活。

下图为投入到战争一线的叙利亚女兵,由于该国局势持续动荡,男性兵源接近枯竭,所以女性也被投入到战场上。如此动荡不安的国家,医疗条件一定是简陋的,如果这些普通女兵负伤,那么她们就只能选择用子弹发射药烧蚀伤口进行治疗了,绝对不可能像我们这样从容地打个车去医院花8块钱打一针破伤风血清,所以我们应当珍惜现在幸福生活,至少再苦再难也不用让老婆孩子穿军装上战场。




子弹发射药能点着,子弹火药种类多,有颗粒的,圆柱的,小方块的,小长条等。子弹火药点然后燃烧快匀速上升,不象炸药威力四射。电影里的硬汉疗伤用火药和火烧,那是无耐之举。因为当时的情况缺医少药,紧急情况下完全是为了自保,才不得不那样做。正常情况下谁愿活受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硬汉   疗伤   子弹   硝酸钾   破伤风   弹壳   万不得已   伤员   血清   火药   火烧   高温   伤口   画面   环境   方法   电视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