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雍正是怎样的?

康熙帝驾崩以后,隆科多从“正大光明”牌匾之后拿出字迹潦草的遗诏,当场宣布康熙帝把皇位传给了四阿哥。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康熙的本意是传位于十四阿哥。不管是从事务安排,还是从康熙帝的喜好程度来讲,继位的人都指向十四阿哥。而从反面考虑,当时宣布遗诏的人恰巧是四阿哥的宠信。而且诏书字体非常潦草,而清朝的遗诏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准备好,康熙皇帝也以严谨著称,断然不会在诏书上写下潦草的字迹,所以雍正的皇位来路不正这种说法很有研讨的价值。

雍正继位时年纪尚小,但他并没有在继位之后“放飞自我”。据《清史稿》记载,雍正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平均睡4个小时。他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批阅奏折,雍正在位期间一共批阅了19万件奏折。雍正在位期间,从来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这样的身体力行,让雍正成为清朝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之一。

《萧亭杂录》:“宪皇在位十三载,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欲。余尝闻内务府司员观豫言,查旧案档,雍正中惟特造风、云、雷、雨四神祠,以备祈祷雨旸外,初无特建一离宫别馆以供游赏。故当时国帑丰盈,人民富庶,良有以也。

雍正继位时看似一片光明。其实是接手了康熙留下的烂摊子。康熙爷好大喜功,但看似风光之下,国库一直处在亏空状态。雍正继位以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不仅是经济,还有人才的吸纳上,都建立了完善的制度。经过雍正的改革,大清的国库翻了7倍,这为后来康乾盛世的出现打下坚实基础。除了果断的改革之外,在面对八王的威胁时他也毫不退缩,用拳头为自己争得了权利。

雍正的一生是积极向上的,但他的一生又充满悲情色彩。雍正是幸运的,处心积虑终如愿登上皇位。雍正又是悲哀的,太多坎坷让他空有抱负却无法大展宏图。




1735年,雍正驾崩享年58岁。乾隆问母亲熹贵妃:“百年后合葬吗?”母亲脱口而出:“不必了!他没有心。”

乾隆是个孝顺的皇帝。

他见母亲不愿和父亲合葬,便着手为母亲修建单独的陵寝,即泰东陵。

这是清朝最标准的皇后陵,也是一座没有附随皇帝的陵寝。

在古人心中,能和皇帝合葬,那是莫大的殊荣,为何熹贵妃想也不想就拒绝了呢?

熹贵妃,是《甄嬛传》中甄嬛的人物原型。

在历史上,她并非雍正最爱的女人,而雍正最爱的女人,是年妃,也就是年羹尧的妹妹。

年妃在世时,雍正虽然妻妾成群,但只让她一个接一个地生孩子。

为了表达荣宠,雍正给年妃所生的3子1女,都取了最特殊的名字。

当时,弘时、弘盼、弘历等都是“弘”字辈,但年妃的孩子全部用的是“福”字,比如福宜、福惠、福沛,只可惜这些孩子都夭折了。


没有一个女人能接受丈夫偏爱另一个女人。

或许,这才是熹贵妃不愿和雍正合葬的真正原因吧。

不仅宠爱年妃,雍正还非常宠爱她的哥哥年羹尧。

年羹尧在西北平叛时,雍正就给他下旨,上面赫然写着:“甚想你,实在不知道怎么疼你!”

他还主动派去侍奉自己多年的侍卫,专门在年大将军底下听差,让他过一过“皇帝的干瘾”。

年羹尧说他手腕不舒服,雍正就温声细语地问候“甚想你”“不知该如何疼你”,直接在奏折中就表达了“爱意”。

南方官员给雍正进贡荔枝,雍正马上就想到了远在西北方的年羹尧,八百里加急走官道送了过去。

当年,唐玄宗为让杨贵妃开心,不惜“一骑红尘妃子笑”。

如今,雍正把这种帝王之宠,都给了一个男人。

年羹尧那毫无建树的儿子,被封为一等子;孩子全部夭折的妹妹,也破例成了贵妃。

但当年羹尧公然向官员索要财物,在大西北学起了皇帝的“传膳”“翻牌子”。

雍正震怒之下,就可以毫不留情用大逆、欺君、僭越等处置了年羹尧。

任凭年羹尧写信哀求,他都不为所动。

年羹尧的父亲、儿子全部被牵连。

曾经的宠爱有多深,如今的处置就有多绝情。

这样的年羹尧,恃宠而骄,或许咎由自取,但何尝又不是雍正惯出来的呢?

而雍正从“惯着”到“处置”,始终都只秉持了一个原则:皇权与朝政,谁也不可撼动。

这就是历史上最真实的雍正。

历史上真实的雍正,或许真的是熹贵妃眼中,那个“没有心”的男人。

在他当皇帝十三年的生涯中,朝政大事占据了他95%以上的精力,其余的亲情、爱情、生活等全部加起来也不到5%。

而这仅剩的5%,绝大多数都给了年妃和年羹尧。

回到问题本身。

如果想要想了解历史上真实的雍正,我们还得从他的朝政入手。

世人都知道“康乾圣世”,一个康熙,一个乾隆,他们都在位60来年,共同缔造了一个蓬勃向上的盛世。

可是,真实的“康乾圣世”之所以能够延续,很大的功劳在于雍正。

他夹在康熙和乾隆之上,虽然只在位13年,却真正做到了“浓缩就是精华”。

康熙晚年时,国家基本已经是个烂摊子局面,腐败奢靡成风。

从一个曹寅,就可以窥见一二。

曹寅是康熙奶妈的儿子,因为康熙顾念恩情,让曹寅当了肥差苏州织造、江宁织造。康熙的六次南巡,四次都住在了曹家,所耗费的御用物质早已经超过了百万两。

而曹家,还远远不是贪腐奢靡最严重。整个朝廷的风气,可见一斑。

另外,还有准噶尔的虎视眈眈、国家经济的衰退……

这些弊病,全部都一股脑扔给了雍正。

所以,当了皇帝之后的雍正,不得不当个劳模皇帝,充分展现自己的治国之才。

他是一个勤奋皇帝,兢兢业业全年无休

《甄嬛传》中,太后、皇后翻看敬事房记档,经常会发现,雍正一个月就去后宫三四次。当时,不少网友直呼惊讶,雍正怎么会放着这么多美人,自己在前朝受苦呢?

可真实的历史却是,雍正忙起来的时候,一个月都不见得会去一次

按照雍正的作息时间,一天平均的工作时间是在十八九个小时,比我们现在的996还要恐怖好几倍。

从现存的资料来看,雍正一朝一共发现了3.5万件汉文朱批奏折,6000多件满文朱批奏折。每件奏折上都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有的甚至还有一千多字。

平均下来,每天他都要拿毛笔手写好几千字。

而看奏折,还只是他日常工作中的很小一部分。

每次,有臣子见他劳累太过,劝他休息。可雍正却说:

“朕每日办理政务,日朝至暮,精神倍出,身体从不困乏,倘稍闲片刻,便觉体中不舒畅。朕之勤于政事,实出于衷心之自然,非勉强为之也。”

他最信任的十三王爷,也和他是同款劳模,也是每天白天在宫里干、府里干,回家后还要在书房干。

史学家孟森评价雍正,是罕见的勤政皇帝,几乎无人能比:

“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取自《明清史讲义》)

他是一个严明皇帝,一上台就得罪人

雍正对自己狠,对别人也狠,他的眼里容不得沙子。

康熙,是出了名的宽容仁善,而雍正刚好相反。他对官员的恶习非常痛恨,腐败贪污、假公济私之人该杀,尸位素餐、毫无建树之人也该革职。

雍正登基的第一个春节,他的致辞不是歌舞升平、举国欢庆,而是告诫官员们要谨守本分、洁己惠民。

《清世宗实录》:“此封疆大臣,以总督为最重也。总督地控两省,权兼文武,必使将吏协和,军民绥辑,乃为称职……国家首重吏治……固邦本者在吏治!”

“如或罔念民瘼、恣意贪婪,或朘削肥家,或滥刑逞虐,或借刻以为清,或恃才而多事,或谄媚上司以贪位,或任纵胥吏以扰民,或徇私逞欲,以上亏国帑,王章具在,岂尔贷欤?”

这种半告诫、半威胁式的发言,既是一种预告,预告他接下来澄清吏治的动作,也是一种警示,一朝天子一朝臣,你们在康熙时期玩的那些把戏,赶紧收手。

这样的雍正,自然一上台就得罪了不少人,以前九龙夺嫡时期的老臣、地方作威作福的官员,大家敢怒却不敢直言,只能悄悄传雍正的“暴虐”“残酷”,甚至是“杀父夺位”……

雍正任用的大部分官员,在后人看来,都是“酷吏”,尤其以田文镜为典型代表。

可是,正是这些“酷吏”的存在,让雍正解决了康熙王朝留下的贪腐成风、结党营私、各自为政,实实在在地让官员们做到了惠民利民,安心当个纯臣干实事。

而年羹尧,也正是在雍正对吏治的澄清中,一朝起一朝灭。

他是一个创新皇帝,多项改革解决弊病

雍正还是一个非常爱革新的皇帝,既然旧制度不好,那咱们就改。

摊丁入亩,改变过去按照人丁、地亩征税的标准,直接将赋税摊到田亩上。如此一来,地主要交的税是最多的,能够很大程度减少无地穷苦百姓的税费。

火耗归公,明确官府收取赋税时的“火耗率”,坚决不允许他们多收,并且还要求上层拨款贴补下级官员。

以往,都是州县一级在征税时,故意夸大损耗,向百姓们多收。多收上来的钱,都用来贿赂上级了。这一次,雍正一改,控制火耗率,如果州县一级有缺口,由朝廷往下放款。

原来的从下到上的“贿赂”,变成了现在从上到下的“养廉”。

官绅一体当差,官绅阶级和普通士大夫一样,都必须当差服役,防止阶级分化太严重。

无疑,雍正的这些行为,肯定触动了传统贵族和官员们的利益,但是对于大清朝而言,这确确实实解决了现实的社会矛盾。

康熙晚年的凋敝民生,也开始活跃、富裕起来,国库也不断充盈。

幸运的是,雍正还是一个非常简朴的皇帝,不喜奢华、也没有大兴土木,更没有像父亲康熙一样游江南。

《啸亭杂录》:宪皇在位十三载,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余尝闻内务府司员观豫言,查旧案档,雍正中惟特造风、云、雷、雨四神祠,以备祈祷雨旸外,初无特建一离宫别馆以供游赏。

要说雍正唯一浪费钱的地方,那可能就是他崇尚道教,迷恋丹药吧。为了炼丹,他还特别写了一首诗。

《烧丹》:“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

但是,又转念一想,哪个皇帝没有爱好呢。雍正这个炼丹的爱好,也算不上什么花钱,毕竟那点朱砂又能值几个钱。

1735年,在位十三年的雍正去世了,享年58岁。

这个寿命,算不上英年早逝,但也绝对不是长寿。我估计,这和他日夜操劳有很大关系。

他死后,留下了一个富裕、干净的王朝给乾隆。

乾隆没有兄弟的危胁,没有官员腐败的困境,更没有社会危困的局面,安安心心开始了享受,南巡游历、任用溜须拍马的和珅、大兴土木……

写在最后

很多人喜欢抓着雍正的母子失和、继位之谜、幽禁兄弟做文章,宣传雍正的薄情寡恩。

可有一句话说得好,未受他人苦,轻易不要做评价。

他是一个走过九龙夺嫡、九死一生的帝王,怎么可能和普通人的情感完全一样?

更何况,关于他的很多传言,还都是谜团,根本无法证实。

但可以证实的是,他有无条件信任的亲情,只是给了最值得的十三弟;他有治理天下的能力,能当好皇帝,撑起“康乾圣世”就是证据。

话到此处,你还想要追问他的秘闻么?

如果你是熹贵妃,你愿意和这样的丈夫合葬吗?欢迎留言。

关注我,把旧时光的故事讲给你听。




雍正是一个勤政、有魄力、有能力的帝王,在位13年,他把康熙爷留下的烂摊子收拾地干干净净,也给乾隆皇帝弘历留下了丰厚的基础。雍正承先启后,是康雍乾盛世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雍正人生中有两条重要准则,一是“朝乾夕惕”,一是“以勤先天下”,雍正的一生都在始终如一的坚守这两条准则。


首先是勤政。

雍正“以勤先天下”,意思是要用自己的勤奋给天下人做出榜样。在位期间,雍正每天只休息4到5个小时。一年之中,雍正几乎全年无休,只有生日、年三十等少数几天才会给自己放一天假。



二是能力强、有魄力。

雍正建立密折制度,允许各级官吏给皇帝直接上奏,畅通了帝国上下的沟通渠道,有效防止欺君罔上,从而巩固了皇权;设立军机处,作为皇帝决策的最高秘书机构,架空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同样加强了皇权;推行改土归流,收回西藏土司们的行政特权,改为由朝廷直接任命当地官员,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政令的畅通无阻;颁布摊丁入亩制度,推广“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减轻了广大平民百姓的纳税负担。使赋税制度更加合理;建立秘密立储制度,即将事先拟好的传位诏书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只有在皇帝驾崩后才能打开并宣告继承人,这一制度使得清朝后世再也没出现过类似康熙晚年的太子之争。


三是施政严厉。

康熙临终前对雍正说:“我就是因为对下面太纵容,才使得官僚系统贪腐问题严重、国家机器效率低下。我选择你作为继任的皇帝,就是看重你行事风格严厉。因为只有采取严厉措施、整肃朝纲,才能使大清帝国重回正常轨道“。这段话深刻的揭示了雍正皇帝的行事特点,就是严厉。他刚刚登基,就开始清理国库,追讨欠款,并且宣布就算是当年康熙爷宽宥的人,到了他这里,也不能豁免,否则一律抄家处理。追缴到自己的弟弟即康熙十二子胤裪,因为无法还清欠款,当即下旨要抄家变卖家产。连一向与雍正交好的老十三来讲情,也被严厉斥责“尔若不能清查,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再不能查,朕必亲自查出!”。由此可见雍正行事风格之雷厉风行和无情。



四是生活简朴。

雍正一生简单而节俭,没有像他老爸康熙和儿子乾隆那么铺张浪费,没有像他们一样南巡,劳民伤财。他也没有大兴土木,修建离宫别苑,没有后宫佳丽三千。


五是政绩显著。

雍正在位的十三年间,百姓安居乐业。雍正末年,国库存银由康熙末年的七百万两,增至5000多万两。可以说,雍正积攒的家底,是乾隆盛世的重要基础。另外,雍正也使出霹雳手段惩治贪官。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能臣干吏辈出。


雍正的缺点

当然,除了优点,雍正肯定也是由缺点,毕竟人无完人。雍正最大的污点就是大搞文字狱,制造了许多抄家灭族大案,吕留良案就是其代表。给吕留良定罪时,虽然吕留良本人已经死了。但雍正依然将其挫骨扬灰,并满门抄斩。据说雍正的死就跟这个案件有关。传说吕家有一个小姑娘吕四娘逃过了此劫,从此勤学武功,立志报仇。雍正十三年,吕四娘潜入宫中,刺杀了雍正,并割下了雍正的头颅。因此,雍正的陵墓中是没有头的。这个传说的真假还有待进一步地验证。


总结

“朝乾夕惕”是雍正的人生准则,意思是早上自强不息,晚上小心谨慎,雍正一生都践行着这个准则。正因为如此,他才能由如此的做为和成就。




这里就讲一面吧,雍正的个人生活。

雍正留给后世勤政的形象,那个人生活呢?有人认为雍正在生活上也是继承了其父康熙的朴素作风。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

相比康熙,雍正时期的圆明园比康熙时的畅春园要奢华,清西陵也比清东陵规模更宏大。用品和爱好也值得推敲。

一、象牙做的席子

象牙席,就是把象牙切割成丝,由工匠编织成席。因为象牙本身的特性,制作成的席子弹性和光泽都非常好,仅夏季使用。《清世宗实录》记载,广东方面官员有上供过。乾隆五年,也得上贡象牙席三张。

解放后清理故宫文物时,在一堆杂物里发现草帘裹着的象牙席,依然完好如初。

二、鼻烟壶

鼻烟壶,不仅用于吸鼻咽,它还是一种精美的工艺品,尤其内画已成为一种传承的技艺。后来鼻烟壶用于吸鼻咽的功能慢慢被忽略,大多被收藏,上层贵族用于把玩,交际用。

雍正登基九个月,已命怡亲王胤祥督制鼻烟壶17件。雍正帝可谓鼻烟壶的大玩家,此后每年都会订制有详细要求的鼻烟壶,甚至收罗康熙年间有名的鼻烟壶。

做端阳节各色玻璃鼻烟壶六十个,俱配铜镀金盖、象牙匙,于五月初三日做得。

这是雍正十二年下旨,一次做60个鼻烟壶,用于端阳节,同时配上金盖,象牙匙,应该是用于赏赐臣工。

所以雍正乾隆年间,鼻烟壶在官场和民间都非常盛行。

三、圆明园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之后被赐给还是雍亲王居住。康熙年间的圆明园占地约在600亩,没有雕廊画栋的精致,它是对明朝留下的旧园修葺扩建,位于畅春园附近。

畅春园是康熙离宫别院,每年有一半时间会居住在里面,设计简朴,没有精美的雕琢,这也很符合冬天只穿普通貂皮的康熙风格。

作为赐给四阿哥的宅园,肯定不会规格超过畅春园。所以圆明园一举成为“园中之园”是由于雍乾两朝的扩建。雍正时期圆明园占地达3200亩,到乾隆时期5200亩。圆明园的修建耗费巨大,不言而喻。

四、《十二美人图》又叫《胤禛美人图》

十二美人,并非雍正的后妃,而且身穿汉服的女子。她们生态各异,有沉思,有观鸟,有缝衣,观竹、观雪,品茶,赏菊等。卷幅长184厘米,与真人大小无异。

雍正十年,派人从圆明园取下,藏于紫禁城,也免遭八国联军毒手。

五、新建陵寝—清西陵

清朝皇帝两大陵墓群,清东陵和清西陵,清东陵始建于顺治,清西陵由雍正创建。两陵相距约300公里。

雍正确实有特立独行特点,他执政时期,没有去规模达8400亩的避暑山庄,没有用康熙的畅春园,不住乾清宫而是住养心殿,从雍正之后的皇帝寝宫都设在养心殿。

对去世后的陵寝,雍正也是选择新建,没有跟随父亲、祖父于清东陵。雍正的泰陵在规制上超过了康熙的景陵和顺治的孝陵。

雍正处处都想与父亲康熙有所不同,相比之下,乾隆对皇祖康熙感情表达得十分浓烈。他让太后居畅春园,经常去避暑山庄,模仿皇祖六下江南,执政60年,不敢超过皇祖61年。

六、热衷炼丹药

历史上追求长生不老的帝王不少,雍正也是其中之一,还是亲王的时候就表现出对炼丹的痴迷。有诗《炼丹》为证,其中写道: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光芒冲斗辉,灵异卫龙蟠。

怡亲王胤祥44岁去世,英年早逝,更使雍正渴望长生不老之法。

竭力代朕访求之。不必预存疑难之怀,便荐非人、朕亦不怪也。

雍正下旨各省督抚留心可修养性命之人。第一个做出响应的便是时任浙江总督李卫,他推荐一个叫谢鹏的人,据说此人“脉理明白、方剂稳当”,李卫还曾派人到武夷山寻找得道高人,结果并没有找到。

雍正的另一个宠臣田文镜推荐了据说会奇术的道士贾文儒。各地官员努力寻求推荐“高人”。

炼丹开炉十分讲究,雍正选择位于圆明园东南方位的秀清村作为基地,经常与官员讨论求仙问道的情况。

丹药的成份有:金砂、铅汞、硫汞等,雍正曾十分推崇金丹派南宗祖师张伯端,把他封为‘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为其建道观。雍正四年后,雍正经常吃一种叫“既济丹”的丹药。

钦安殿专门给道士们活动,宫内的太和殿、乾清宫等主要宫殿都安放有道神符板,雍正给道士们的起居也安排得非常妥当。

值得注意的是雍正帝在圆明园暴毙的12天前,大约有200斤黑铅运入圆明园。

雍正十三年八月初九日,圆明园二所用牛舌头黑铅200斤。

黑铅是炼丹原料之一,也是有毒的金属,服食过量可使人致死。所以雍正死因有丹药中毒一说。

巧合的是雍正赐给田文镜丹药后,次月,田文镜就去世了。

关于求仙问丹,康熙帝是什么态度呢?他是非常不相信这些,还曾谕诸皇子:人之有生必有死。如朱子之言,天地循环之理,如昼如夜。可见当时的四阿哥胤禛并没有听进去。

凡炼丹修养长生及师巫自谓知前者,皆妄诞不足信,但可欺愚民而已。

正史和他人记录(比如当时外国传教士),都曾写道康熙饮食清淡节约,也是他的养生之道,亲征之际,军粮紧张时,与士兵一样,一天只吃一顿。

饮食衣着方面,也有记录康熙的衣服用料类似普通人的。也有说雍正是简朴、朴素的皇帝,但是除了这些词语,很少有具体描写如何的朴素。

写在最后

根据朝鲜史料记载,晚年的雍正帝沉迷女色,病入膏肓。

总体看,相比康熙,无论是政绩还是个人修养方面,雍正帝都没有太突出的方面。

这些史料呈现的雍正个人生活,很接近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并没有展现出一个帝王较高的自我约束力。

欢迎大家讨论~




关于历史上真实的雍正皇帝,其他优质作者都一一回答了。

今天只想说一下雍正皇帝对待自己妃子们的态度。

雍正对待自己的女人并非凉薄寡恩,他一生都喜欢着年妃,对皇后和其他妃子也没为难过,都一视同仁。

雍正皇帝的一生可谓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然而他的后宫婚事生活与其政治斗争经历相比就平淡逊色一大截了,《甄嬛传》算不得雍正皇帝的真正后宫故事。

之所以雍正皇帝后宫一片安宁,这也许是他一门心思大搞改革和有几位得力的后妃有关系。

雍正皇帝一生只娶了八位后妃,远比不上康熙皇帝、乾隆皇帝,这对于一个高高在上的大清盛世皇帝来说,可以说是“不近女色”了。

实际上,雍正皇帝这个人在历史上的评价也是如此:权欲旺盛,其他欲望寡淡。

当年康熙皇帝在位的时候,雍正皇帝就是众多成年皇子中娶妻纳妾最少的一个,据史料记载只有一妻一妾,那就是那拉氏李氏

这种情况可能与雍正皇帝信佛有很大的关系。

雍正皇帝还是四皇子的时候,在藩邸就非常喜欢读佛典,并摘录了一本《悦心集》,将他喜爱的一些佛家言论汇编起来,时常拿出来进行品鉴,其中有一首无名氏的《醒世歌》,里面有这样的内容:

“南来北往走西东,看得浮生总是空。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杳杳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来来往往有何功。

田也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大藏经》中空是色,《般若经》中色是空。

……到头辛苦一场空。

……从头仔细思量看,便是南柯一梦中。”

一个汲汲于权力争斗、大搞改革的人,却偏爱读什么“看得浮生总是空”、“到头辛苦一场空”“便是南柯一梦中”等诗句,着实是一种自我解嘲。

许多研究雍正皇帝的学者也都认为他是以信佛作为争夺储位的掩护。

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但纵观雍正皇帝这一生,尤其是他极度矛盾的自疑和自责心理,如果说他是假信徒,也实在是冤枉他了,尤其是他一辈子几乎没干过什么比较著名的风流事,特别是相对于他的祖父、父亲和他的儿子来说,若不是笃心佛家,恐怕是很难办到的。

顺治皇帝曾经取过法号“痴道人”,雍正皇帝也自视为“野僧”,并写了一首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谁道空门最上乘,谩言白日可飞升。

垂裳宇内一闲客,不衲人间个野僧。”

总的来说,雍正皇帝自诩自己是个一脚在佛家里、一脚在俗世间的“野僧”。

像这样一位半俗半僧的皇帝,自然在私人欲望上有些收敛,就像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也是由于佞佛而整肃后宫,结果多年无子。

但是雍正皇帝不像萧衍那样拜佛拜到发疯的程度,他对于自己的江山看的尤其重要,所以他不仅生了十个儿子,而且还大搞改革,整肃朝纲,使得清朝国力更上一层楼,更是设立军机处和创建秘密立储制度,解决了军权和立储问题,所以没有出现“侯景之乱”的事情。

雍正皇帝对待自己的妃子,不但不像《甄嬛传》里面那样性情凉薄,反而是在历代清朝皇帝里面最好的。


他对待自己的八位后妃可以算得上一视同仁,地位平等,皇后那拉氏是费扬古之女,是康熙皇帝在世的时候指配为婚的,但在雍正九年病逝。

李氏为雍正生了三子一女,也没有过什么“专房之宠”,只是因为她侍奉雍正皇帝的时间最长。

钮祜禄氏生下弘历,也就是后来继位的乾隆皇帝,在民间的史话里引出一段公案,说雍正缺少子嗣,将海宁陈世信阁老之子抱进府内云云。

其实,雍正皇帝的子嗣还算比较兴旺,完全没必要生前指定一位抱养的孩子为储位之君,于情于理,均属无稽之谈,何况还要让汉人的孩子去替满人坐江山,这有点不合情理,无须细辨。

如果在这八位后妃中要分出高低,说哪一位更受雍正皇帝的宠爱,那么年羹尧的妹妹年氏似乎多分了一些恩宠。

年氏在雍正藩邸的时候就受封为侧妃,雍正皇帝即位后直接被册封为贵妃,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中宫那拉氏皇后。

年氏先后生养三子一女,但只有一个儿子活了下来,也就是皇八子福惠,其余都没有活到成年。

年氏病危的时候,雍正皇帝很是伤心,说:“年氏秉性柔嘉,持躬淑慎,朕在藩邸时,事朕克尽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谨。….朕即位后,贵妃于皇考、皇妣大事悉皆尽心力疾尽礼,实能赞襄内政。“

也就是年氏并不像《甄嬛传》里面的年妃那样,妒忌皇后,大闹后宫,针对甄嬛和其他后妃,而是一位对丈夫贤淑温柔,对皇后恭敬有加,还能帮助皇后管理好后宫一切事务,让丈夫没有后顾之忧。

所以早在年氏患病前一年,雍正皇帝已经下定决心惩治年羹尧,但碍于年氏的脸面,所以一直隐忍未发,而年氏病逝后不到一个月,年羹尧也被赐死。

对于雍正皇帝这种意志坚定、性格刚毅、权谋无双、心狠手辣的皇帝来说,后妃无法干政,也无法影响朝政,甚至连枕边风都无法对雍正皇帝起作用,只有年氏能使他投鼠忌器,足见他与年氏的情分不同一般。

而且雍正皇帝也就杀死了年羹尧和几个儿子,对其他年家成员也并未赶尽杀绝。

所以雍正皇帝的真实形象还算不错,当然仅对于自己的女人,对待兄弟们,对待臣子们还是很残忍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雍正   圆明园   乾隆   雍正皇帝   奏折   后妃   阿哥   贵妃   后宫   象牙   清朝   皇后   康熙   官员   皇帝   真实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