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明朝能抵挡得住清兵的进攻吗?

民生凋敝了,根子烂了,闯王只是加快了进程。




首先讨论一下国祚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明朝必然灭亡,只是时间长短问题。明朝国祚276年,和封建大一统王朝不过三百年的怪圈(规律)完全相符。但是,一个政权经过危机除了更换统治者,政权形式还存在的例子也大有存在,春秋战国姜氏虽然代齐,但是齐国还是保持了500多年国祚,西汉虽灭,光武帝刘秀继而建立东汉,两汉加一起也有四百年。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两宋加一起也超过三百年。

而明朝呢!其实,明朝末年,所有的战乱和灾害都发生在北方,而南方则形势一片大好,国泰民安。也是全国的经济重心,所以,只要执政者措施得当,国家应该可以经受起一次次危机的。

正是由于君主无所作为,或者瞎作为,将朝政搞的乌烟瘴气,党争不断,皇帝昏庸,导致北方局势急剧恶化。

假如明朝末年出现中兴之主又会是另一番景象,没有什么是积重难返的,只是不作为的一种延续,很多人认为崇祯勤政爱民,应该是中兴之主的形象啊!其实,崇祯就是没有用对地方,明朝末期朝堂形成的腐朽气息,延续下去,肯定败亡啊!根本的措施是改组政府班子,明朝内阁制是皇权加强的措施,却不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制度,而从张居正开始,内阁成员权力有所提高,这就更容易造成扯皮的现象。

清朝设立的军机处,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行政效率和加强皇权的作用,对于,军国大政,必须有专门的人来干,鸡毛蒜皮的事,让内阁三省六部去干就行了。

有人说满清政权取代明朝政权,其实是一种落后的文明,取代先进的文明,其实不然,从政权形式来看,是满清八旗制度的军国主义,对明朝和平时期的统治政府的官僚机制的胜利。

这也是清末时期,甲午惨败于日本的重要原因,论综合国力,明朝强于当时的清,清朝强于当时的日本。

而明清之间的战争,明朝并不是没有机会赢得一次,只要打平一次,满清的军国主义都容易土崩瓦解,但是,明朝就是一次一次的惨败,一次次鼓舞了满清的士气,最终被满清取代。




答案很简单,在漫长防线的某些薄弱环节,明军不能抵挡清军的进攻。

但是还有一点,如果没有李自成为代表的明末农民起义,清军也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从正面突破山海关防线,进而摧毁明政权,奠定自己对中原的统治。

在农民军出现之前,明清之间的争斗已经持续了多年,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

辽东镇的形势一直比较复杂,西部的蒙古各部和北部、东部的女真各部,给明朝廷带来极大的困扰。

到了万历中期,努尔哈赤崛起,势力不断壮大。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袭占抚顺。万历四十七年,重创四路明军,取得萨尔浒大捷。以后的短短几年当中,明军损兵折将,节节败退,先后丧失沈阳、辽阳、广宁等地,一直败退到山海关,在战场上毫无还手之力。

到了天启年间,在孙承宗的主导之下,明军开始尝试恢复失地,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出关筑城,在宁远、锦州一带与八旗军形成相持的局面,并取得宁远和宁锦两次胜利,却很难再进一步,跨过辽河,收复辽东。

明朝廷在辽东前线投入重金,打造关宁明军,财政上给以优先保障。这让国家的财政负担非常沉重,只好向农民加派辽饷,给他们增加了无法承受的负担,加上天灾,农民纷纷破产,最终导致陕西的农民起义,如星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

可见,明军在辽东的一系列失败,主要原因是明政权和军队的腐朽,这种腐朽是制度化的、全方位的,不是单纯一个贤明的皇帝、一个能臣、一员猛将能够改变的,当然,更不是农民起义造成的。

相反,明军在辽东的惨败和朝廷在那里的大量投入,导致整个社会矛盾加剧,引发了农民起义。

所以,即使没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明军也很难战胜清兵,无法抵挡清军突破长城防线,袭扰内地。只不过,清军这种轻骑奔袭的贼寇形式,只能劫夺一些财物和人口,无法在内地站稳脚跟。永平四城的得与失,已经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只要明朝的内部能够保持稳定,就算清军联合蒙古和朝鲜,在战场上挫败明军,它的军力和国力也无法支撑他们正面突破关宁防线。




首先,多谢头条问答的邀请。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讨论。自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战失败后,明军基本就没有主动进攻过满清,在此期间,明廷对于满清的主导方针就是防御,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就是袁崇焕主导的宁远大捷,但这也是守城战。

虽说满清到明亡都没越过山海关,但这只是表象,是后金最高话事人皇太极的战略规划,对于皇太极而言,宁远之战的结果让他明白此时不宜与明廷硬拼硬,应该首先整合内部,把周边比较容易征服的部落和国家征服,对明朝则采取有计划的侵扰,尽量掠夺人口和财物,侵扰明朝的路线,也不能只限于山海关一路,可以选择长城各关口择机突破,直接深入内地。

皇太极的这一战略思想在他在位的十七年里一直在扎扎实实地执行着,反观明朝君臣却对皇太极的战略毫不知情,甚至连当时的辽东话事人袁崇焕也不明白皇太极的战略意图,只在山海关一带重大布防,最终酿成已巳之警。

皇太极通过一系列战争,先后征服了朝鲜与漠南蒙古,相当于将明廷原本可以结盟的盟友尽数斩断,这也导致明廷要独自面对来势汹汹的满清军队。

那么在萨尔浒战役时就打不过后金军队的明军,此时战力如何呢?平心而论,还是打不过。就拿已巳之警来说,当时袁崇焕的军队里战斗力最强的当属满桂所率的精锐骑兵,但就是这么一只部队,遇到后金军队依旧打不过,满桂力战而死,全军覆没。

反观后金方面,在这次已巳之变中赚得是盆满钵满,后金军队基本上是所向披靡,掠夺了大批钱粮、牲畜、器械,还有大批人口,其中包括一些投降的明朝中下级官吏和生员。此后,清军一次次地进入内地,每次入塞实力都进一步加强,而明朝在一次又一次打击下实力不断削弱。

说完了满清方面的战略部署,继续说明朝这边的。那么如果没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明廷能否抵挡得住清兵吗?按我来看,基本很难抵挡,就拿我上述所说,明代后期的军队,连精锐的关宁军都无法与后金军队在野战一较高下,更何况那些本就腐败不堪的边军与京军。

虽说明末涌现了不少军事人才,但明末那可怜的财政状况根本支撑不起一支大军与后金军队进行战略决战,就拿当时的最出名的松锦大战说,明廷方面集齐十三万兵马,意图与清军决一死战,虽说战争初期,明军稍占优势,但随着战线与时间一拉长,明廷方面缺钱的短板就暴露无遗。

战争机器一开动,巨大的财政支出让明廷左支右绌,崇祯帝只能催促洪承畴速战速决,导致洪承畴被迫放弃原本设想的“且战且守”的“持久之策”。最终全军覆没,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只剩三万残兵跟随吴三桂退守宁远,之后明朝在关外的城池悉数陷落,关外铁骑被歼灭殆尽。

其实就拿明末那个糟糕情况来说,农民起义是必然发生的,在明末由于土地疯狂兼并和地主残酷剥削导致的贫雇农彻底破产化及其带来的流民大潮形势是难以避免的。广大的中国农民只要有一口饭吃,是根本不会主动造反的,都是被苛捐杂税给逼的。

综上所述,明朝到了末期,基本已经把封建王朝晚期该得的病都得了,在一个体制都崩坏的帝国内,就算它的军队实力还可以一战,但它终究敌不过新兴的、充满活力的新生政权。




历史没有“如果”。“如果”就是双缝实验,是个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明朝   农民起义   努尔哈赤   宁远   崇祯   山海关   辽东   太极   蒙古   清兵   明末   满清   万历   防线   政权   军队   财经   李自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