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上流行这么一句话:谁的晚年都是一场腥风血雨!你怎么理解?

严格来说这句话没有任何问题!因为谁也没有能力能量和把握来肯定自己最后晚年是如何一个局面或者结局而告终。

按照过去封建社会,中国文化最高统治者就是皇帝。我们知道中国许许多多皇帝晚年死于非命的不少。

富贵富有者,历史上也有不少富有富贵者晚年被皇帝杀头的。

既然社会最高统治者和社会富贵们都无法把握自己晚年命运,更何况普通人的晚年命运。

如今是现代和平社会时期,我们大多数老年人今天晚年的生活都比较安稳和幸福。但是因为我们今天大多数老年人寿命延长了,健康问题成为了我们老年人晚年路途上最大一个敌人!因为每个人的晚年生活意味着许许多多实际困难!

一。老年痴呆症。

二。瘫痪在床不能自理。

三。无儿无女。

四。儿女不孝。

五。儿女在外。

六。浑身病痛。

七。身体残疾。

八。弱智低能。

九。精神疾病。

十。穷困潦倒。

以上综述情况是人们必然发生在社会每一个阶层晚年生活中,不存在穷富差别范畴。因此标题说人们每一个人的晚年生活可能活在血腥风血腥之中似乎过度和夸张了一点,但是不得不说人们晚年生活的的确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的社会问题。因此现在国家政府非常重视老年人退休后的生存和生活。从城市到乡村大多数有条件的地方都陆陆续续建立了养老院和福利院包括老年康复中心。相信,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强大,政府部门一定会努力让我们大多数老年人晚年生活活得有质量,活得有尊严。标题的提法应该改为:我们大多数老年人未来晚年生活一定是和风细雨,温暖如春!!!





以前总是听到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一直以为是这样。可是后来发现不是,我的外婆可以说是非常善良的人,平时说话轻声细语,自己七十多岁了,见我的孩子还一个劲的给孩子钱,从来不会跟人争执或者不和。在外面都是教我们怎么谦让别人,怎么对人好,多做善事。后来中风了,5个子女,2个在外地,大舅家里舅妈当家说以前给没带过她们的孩子,不照顾,大姨去外地带自己的孙子了,外婆进了养老院,不能自理,我妈妈每天去养老院给她换洗,吃饭就叫别人推出去食堂用一只手吃饭,当时一只手一只脚不能动,当时我爸患癌,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我妈每天在照顾。后来爸爸离世就把外婆从养老院接出来。我们在外面工作,有时候我妈妈出去一会买点东西干啥的,外婆摔倒了半天没人扶就只能一直躺着,。一个人在家里落泪。经常会失禁。房间里面很大的气味。都是我妈妈一个人在弄,外婆每天会心情不好,一半自责,一半有时候衣服脏了妈妈也会发下牢骚。然后自己不能走路,每天只能坐或者躺着,有一次突然躺着就不能动了,眼睛都不会眨了,到医院打针,持续了接近20天,也不能吃饭,最后就这样走了,别人说话都能听到。眼球会动一下,现在想想人一辈子那么好最后真的很没意思很没尊严,手脚能动的时候走是最好的。睡一觉就走了这样才是福气,不然身体不便的时候干什么都需要人帮忙。现在经常会想起外婆,外婆是我这辈子遇到的性格最好的人,想起她心里都是温暖的。可是最后几年却是这样的命运。




去看我叔,八十二岁,住在养老院,多说了几句话,下面大门关了,到处找管理员,一推门,一个护理员正在疯狂殴打一位老人,老人不停地哭泣,她也吓了一跳,停下不知道说什么,我直接举报了,现在挨打的是老人,不定什么时候就轮到我叔,但我们看到才几次啊,照顾老人她们只是觉得一份工作,从没考虑过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也从没想过自己也会老,我很心痛,养老院只是硬件设施齐全了,但服务理念差的不是一般点。




我当了一辈子医生,深有体会,每个人的临终基本都是一场血雨腥风,患癌症的最多,手术,化疗,放疗,一身插满管子,四肢末端静脉全扎一遍,找不到多少好血管,静脉输液、输血、输营养,用呼吸机维持生命,苟延残喘,痛苦不堪,骨瘦如柴,生不如死。还有瘫痪在床的,患脑出血的,患心脏病的,患老年肺炎的,患……,一天到晚静脉输液,长期卧床,氧气不离鼻,周身插的都是管子,被疾病折磨的死去活来。




72岁的陈志在不吃不喝两天,撑着最后一口气,终于等到小儿子一家三口从外地赶回,见了他最后一面,才肯断气。

家人悲痛欲绝,痛哭不已。其中,陈志老伴张燕哭得最为惨烈。也是,陈志走之前的一年里,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全靠张燕在旁照顾。

虽然所有亲人都为陈志的死伤心,但亦都同意,死亡,让陈志终于得以解脱。

我爸整日用成人纸尿裤,有一日我给他换衣服,皮肤都烂掉了,惨不忍睹。”陈志的大女儿抹着眼泪说,“想想爸生前是那么倔强要面子的人,那种生活,对他来说,太狼狈,太折磨人。”



陈志以前是县供销社的采购员。

在上世纪90年代前,供销社的采购员,说是美差不为过,待遇福利好,受人尊重,关键还有机会到全国各地出差。陈志年纪轻轻就去过贵州、云南、广东、上海、安徽等地,他又是个爱读书钻研的人,这些经历无疑让他的见识得到很大程度的增长,也让他在亲友同事间颇为得意。

他亦是个喜爱新奇的人。每到一处,都会带些当地的特别之物回家。比如他到广东出差,就将香蕉带回家,分给亲友,在此前,他的家人们都没见过香蕉实物,还差点煮来吃;他也参加过广交会,狠心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人生第一块名牌手表。

在他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一度升到供销社主任。

在职场上,那是他最好的时光。

只是,他脾气犟,为人固执,颇有点心高气傲,不屑干一些弯弯道道的勾当,一直老老实实地领一份工资。

他的工资当时其实不算低,但一份收入要养一家五口,就显得很吃力。更为不幸的是,妻子后来患了癌症,不久就撒手人寰,留下三个孩子,大女儿11岁,儿子9岁,最小的女儿5岁。

他一人带着三个孩子生活了一段时间,大的叛逆,小的贪玩,除了打骂,始终无法将他们料理利索。

他终于没法熬下去。经人介绍,又再娶妻再婚,也就是后来的妻子张燕。

张燕来自农村,没工作单位,因此新组合的一家五口,依旧是靠陈志一份工资生活。因此,再婚后,陈志并没想过再生孩子,毕竟养三个已经非常吃力。

但他拗不过张燕再生一个的要求。她的理由是,继子女都不认可她,让她意识到,若没有自己的亲生孩子,晚年会很惨。

最终,在80年代中期,他们生下小儿子。

新加入的家庭成员,被罚了不少款,让原本就紧张的经济更加吃紧,日子更难熬。但好在,大女儿和大儿子已经逐渐长大,他们都不喜欢读书,都出来工作。

那时,陈志的愿望很简单,将小儿子养大,读个大学,找份好一点的工作单位,而三个大的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就让他们早早上班,领工资,他有退休金,这样,也算老有所依。



但是,是也命也。在时代浪潮面前,个人的命运渺小如沙粒。

90年代中,他的单位倒闭,他下岗了。一家子,开始过着惨淡的日子。

如果陈志还年轻,失业并不十分可怕,他还可以出去闯,重头再来。但当时的他,已近50岁,还有一个小学没毕业的小儿子。

捧了近三十年的铁饭碗,最后却落得个失业的下场。

陈志在人生接下来的二十年,都为此郁郁不得志,怨命运,怨时代。

当时,为了小儿子,他也想重新找工作,但因年纪已大,加上在单位待了太久,哪受得了打工的气?而且,他那个时候已经有高血压,身体大不如前。

后来,陈志开了个书店兼便利店,妻子则出来做裁缝,这样,三个大的孩子已经能养活自己,都去工厂打工,而他们一家三口,倒也能赚个生活费。

但在千禧年初,陈志的身体就每况愈下,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梗等病逐渐找上门,加上书店经营不善,生意彻底做不下去。

他只能留在家,靠着每月千元左右的退休金和妻子微薄的收入生活,而小儿子,最终因为家贫,高中没读完,走上与哥姐一样的路——南下进工厂打工。

至此,虽非陈志所愿,但孩子们到底都自力更生,他以为,肩上的担子终于可以轻松了。

其实不然,因为儿女们陆续结婚生子,他依旧得操心。尤其是大儿子,娶妻生子,他们老两口都得出钱出力。因为他们没能力给房子,儿子儿媳就得自己买,做父母的,只能出力给他们带孩子,甚至补贴钱,帮忙养。



05年左右,家里的老房子拆迁,他们分了一套安置房,并想着百年之后,将房子留给小儿子,但又怕大儿子不满,只得让小儿给他哥嫂五万补贴。

奈何小儿子也没混得有多好,一个月才三四千块,为了还这五万元,足足花了两年。

陈志的身体越发差劲,忘性极大,对着儿子孙子,经常将他们的名字弄错,或者,每隔一两个小时就问一次;出门找不到回家的路,常常得老伴跟着,牵着回家。

有时,儿女们齐聚一堂,多次说起父亲过去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但凡能灵活变通一点,他们家的日子都不至于太过艰难;再瞧瞧他以前的下属,好几个都发达了。另外,父亲一生大手大脚,不会存钱,导致儿女的日子也不好过。

他们的言语间,多少有点怨气。

陈志每次听到,都恼怒得很,骂儿女们过分,这些事能怨他吗?怎么什么事都怪我?

他孤僻,自尊心极强,但自觉一生光明磊落,没求过人,没对人低过头,没做对不起谁,这是他的骄傲,也是坚持。

因此 ,他听不下一点否定之词。

尽管人已老,但压抑多年,他的暴躁脾气不减当年。以前骂下属,骂人,病了之后就骂老伴,骂家人。

老伴不堪压力,被骂哭过好几次,想离家出走,让老头饿几天。

最终,还是于心不忍。

12年中,小儿子也结婚。陈志已经没任何积蓄,唯有老伴每月从他的一千多元退休金省下的两万元,给了小儿子小儿媳,也算不失公平。

小儿子儿媳是奉子成婚,当年年底,就生下一个女儿。

至此,陈志儿孙都有了,可谓老怀告慰。

但彼时,陈志的病情恶化非常快,双手、双腿脚僵掉,半点力气也使不出,大小便失禁,只能穿成年纸尿裤,再加上一日三餐,主要靠老伴护理。

老伴年纪也已65岁,忘性也大,常常不能及时换纸尿裤,导致他经常过敏,惨不忍睹。

这种生活让陈志感到生不如死,再加上吃药,药物的作用,令他的性情更加孤僻乖戾,清醒时,他会破口大骂,看谁都不顺眼。

有时候,大女儿和大儿子会来照顾,但他们常常控诉父亲与继母偏心弟弟,因为当时弟弟一家还在外地工作,不回来照顾老父亲。

他们认为做儿女的都要留在父母身旁孝顺,二女儿远嫁他乡,没办法,但小儿子应该回来,然而继母则认为小儿子经济条件不好,想他们在外多挣点钱,自己已经在尽心照顾老伴,也算帮小儿子尽一份力。

继母的说法,最终导致矛盾加剧,而这些,落在陈志的眼里耳里,只觉更加厌烦,暴躁。

陈志又熬了三个月,终于熬不下去。


写在最后:

陈志的晚年生活,用“一场腥风血雨”来形容确实不为过。

但是,从陈志的人生轨迹来说,从中年开始,他就没有多少好过的时刻。当职场顺利时,家庭遇厄运,丧妻,孩儿尚幼;当家庭稳定时,职场事业遭遇重创,从此再没爬起来过;晚年为儿子娶妻,只得从退休金里省下钱,而且,病魔缠身。

所以,与其说“谁的晚年是一场腥风血雨”,倒不如说,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在经受着一场又一场磨难——有的人刚出生就病魔缠身,有的人年幼遭亲生父母抛弃,有的人中年丧子丧妻……

人生,不仅仅是晚景凄凉,而是,人生就恰如一场场“腥风血雨”。

平常心看待吧,没必要总是给人营造一种“晚年很惨”的恐慌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腥风血雨   晚年   富贵   继母   养老院   大儿子   小儿子   老伴   老年人   外婆   工资   命运   女儿   孩子   财经   工作   网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