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到了一定年龄,会去医院通血管,有这个必要吗?

纯属钱多烧的,总往医院跑,没病也折腾出病来,保护血管主要还是要靠健康饮食和运动。医院是救死扶伤救命的地方,真要发病是必须去医院抢救一下,可是平时没病没灾健康的人,没事跑医院疏通血管,这不是没病找病吗?健康的人还是比有病的人多,好好的人都去占用医疗资源,真正有病了的人反而住不上院。所以说保持好自己健康饮食,规律运动,血管光滑有弹性,没有斑块,自然通畅的血管总比没事胡乱疏通的好的多吧?把自己身体搞好,把钱省下来给儿孙们花,比什么不好?




大家好!心血管王医生每天接触的就是血管,保护血管,通血管等等。

输液能不能通血管这个问题说过多次了,再说都怕大家烦,但科普要尽量面向更多的人。

我们只能再重复,输液不能通血管!

1.血管出现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怎么可能通过输液把几十年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了呢?

2.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时效性,输液几天怎么可能管一年,好比吃一顿饭,管一个月!

3.没有任何指南及专家建议推荐输液通血管。

4.血管不是水管,更不是下水管,根本无法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通开。

5.所谓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血管狭窄,其本质是包括三高、吸烟、年龄及种种高危因素引起的类脂物质的堆积,而且是常年累月形成的,无法铲除,铲除就会破坏血管内壁,马上会出危险。

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血管?

再次回到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导致血管狭窄的根源。我们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就是预防血管狭窄,就可以避免通血管。

除了基因,家族史,年龄,性别等不可改变的因素。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戒烟限酒,预防三高,早发现早治疗三高,低盐低脂低糖健康合理饮食,坚持运动锻炼。具体做法可以参考心血管王医生既往的地中海饮食一起冠心病预防等等文章。

而对于已经发现的动脉粥样硬化,我们要通,也不是拿根棍通,而是药物预防这种狭窄进一步加重。他汀就是预防斑块加重,预防斑块破裂的药物;阿司匹林就是抗血小板的药物。两药合用才能保证血流通畅,血管堵塞减少。

关于通血管,请不要再去输液通了,一方面通不开,一方面有风险;关于血管我们还是要预防为主;关于血管,一旦发现问题或高危因素,阿司匹林加他汀就是通血管的利器!




每年的春秋两季就会有很多老年人通过输液的方式去做预防保健,目的是想预防脑梗等疾病的发生,有不少诊所也打出了专为老年人提供这项服务的宣传,其实这种做法起不到想要的作用,反而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所谓的疏通血管,本意是想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或是消除动脉斑块,但输液所使用的多是活血化瘀的药物,对已经形成的动脉粥样感化及斑块起不到任何作用。这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形成是长期以来,血管内皮受损后脂类物质沉积在血管壁中而形成,在形成的过程中又经一系列炎性反应改变了血管的正常结构,靠一周二周的输液是不能有任何改变的。

反到是轮流毕竟是一种损伤性的治疗方式,无论是盐水还是药物进入血液后或轻或重都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损害,为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老年人抵抗力下降,输液可能带来病菌侵入的机会,增加了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可能。

所以,老年人要预防脑梗等梗塞性疾病,关键的还是要从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形成上入手,比如控制好血糖、血压,尤其是控制好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才能起到真正的预防作用。

事实上,与其去诊所进行毫无意义的输液治疗,倒不如把这些钱用于一次简单的体检,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便采取最为切实用效的防治措施。体检项目可选择:血尿常规、血压、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四项、心电图等。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很有必要的。但不是毫无症状的时候就去通,我50多岁的时候,有段时间,想说张常常说李,老公和我开玩笑,说你是不是脑子堵了,我就去医院调理了几天,有一天主任查房看我的片子,对大家说,得脑梗就是不及早治疗造成的,还指着我的片子说,你看她,这刚刚有一点点堵,是最佳的治疗时期。还真是,回去之后说话就正常了,几年后,我又去做脑cT,大夫还说,我的脑血管有个点能看出是通开过的。

医院对于脑血管堵塞不是也有黄金2小时吗。我大嫂前段时间得了脑梗,以为大医院条件好,就去了大医院,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大夫埋怨说,如果当时在家里边的医院点一针溶栓的药,就通开了,也不至于这么严重。所以老年人通血管还是有必要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通血管”这个词开始在心脑血管病人中盛行起来了。而且我们也确实看到了很多病人每年定时来医院输液通血管,不过这些医院都是一些一级二级医院,事实上医生都知道所谓的通血管完全是无稽之谈,但利益的驱使,任务指标有时候让医生也很无奈。

到目前为止除了硝酸甘油是明确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其它药物都不具备这个作用。我们知道导致血管壁狭窄的是动脉粥样硬化后形成的斑块,这种斑块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易脱落的,也叫稳定性斑块,另一种是容易脱落的,一旦这种斑块脱落会在血管内循环,堵在哪里就会形成栓塞,所以通血管是没有用的,预防斑块的形成才是最重要的,他丁类药物在这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家可能都认为只有高血脂的人才应该服药他丁药物,这是一个误区,有些人即使化验单上显示血脂不高,也需要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比如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包括冠心病、卒中)或糖尿病的患者。这些患者的坏胆固醇需降至比化验单上标识的参考范围还要低。在一些一级预防的患者,如能认真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体重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正常了,有可能不再需持续服用降脂药物。 但二级预防(已患有冠心病、卒中或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大多应坚持服中小剂量他汀,把坏胆固醇降至1.8mmol/L以下。同时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再有很多病人不愿意服药他丁类药物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考虑药物的副作用,他丁类药物的主要副反应是转氨酶一过性升高,小剂量的服药,是不会损害肝脏的,一旦停药,转氨酶很快会降下来的。所以通血管是没有用的,医学上也没有这么个词,不如早期服用他丁及阿司匹林更能起到预防和保护血管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血管   转氨酶   医院   阿司匹林   冠心病   血糖   动脉   狭窄   血脂   老年人   性疾病   药物   患者   年龄   作用   医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