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现在的乡村都是老年人居多?

不是感觉,是实实在在。

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呢?

当下的世界范围内,我们国家尚是发展中持中下等生活水平的群体,虽然,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了突发猛进可喜成绩,但是,我们的物质积累、基础设置、人文素质和模式等,尚在欠缺和摸索当中:农村居民以农业发展为生存,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升级,已经不需要人海战术的农业模式了,剩余的农民劳动力便顺其自然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第二工作了。受传统观念和现实条件的制约,眼前我们看见的乡村老年人居多,其实正是中国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一个必然段。

中华在掘起,势不可挡!




农村干活辛苦还挣不到钱,所以年龄稍小一些的人都去城里找事做了。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晶,还有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就是在家务农,没有发展前途。


农村教育逐渐消失,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为了孩子上学,年龄稍小的人都带孩子去城镇了。


少部分60后的农村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个别的开办了公司,承包工程,手里有了钱,在城里买了房,携妻带子,去城市居住,但这部分人不是太多。

关于7O后的农村人,有大部人通过十几年的打拼,发家致富,有约一半的人群,去城里买房居住。

至于80后,这部分人,在农村居住的相当少,现在又陆陆续续,搬到了城里。


农村的孩子上大学后基本上都不会回农村,农村没法就业。90后的农村年轻人,在结婚前,父母大都提前在城里,起码在镇上买了房,无论是大学毕业后,还是没考上大学,都在外打工的90后,结婚后,基本都在城镇居住。


现在的农村,老人居多,70、80岁还在农田种地,有人可能担心,如此下去,农村会空村,农田没人种,怎么办?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随着城市化发展达到顶峰,而建设美丽乡村,振兴三农的政策步伐加快,人们所担心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现在的农村,也不是过去的农村了,跟城里人也差不多,道路都是硬化的,自来水通到家里了,也用上卫生间,气也能到家,网络也有了,北方比城里唯一差点劲的就是没有集中供暖,这是北方农村的一个缺点。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大有可为。风景如画,环境优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以后美好发展前景定是在农村!!




直到现在还不清楚这个情况,如果是大城市住的人,说明你过去没有到农村走过,没有亲身感受,也没有关心农村的事儿,因此还不知情,可以理解。但如果出于官员之口,那我就可以说是严重的官僚主义了。

过去农村老年人与年轻人谁多谁少,不是很明显,要看区域说话。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不但普遍存在着老年人少,而且年轻人更少,甚至基本上算是绝了踪影,为什么?这是因为在近年以来,随着改革的春风城市发展迅速,经济繁荣,远远地把农村抛在后面,农村落后了,农村人穷了,农民觉得呆不下去了,因为在农村种地效益不好,所以非常缺钱花。

缺钱花,办事什么事情都难。他们看着许许多多城市人的逍遥无忧生活,尤其是医疗条件好,孩子入学不是问题,交通方便,高楼林立,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好像生活在一个花花世界之中,处处充满着火热繁荣的景象。这不得不使长期居住在乡野的农民特别是青年人感到羡慕不已。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如果我是有那多一天多好!所以,农村人向往着城市由来已久。

在过去的一些时间里,城市建设一波高过一波,需要大量的人投入建设之中,这就给农友们带来千载难逢外出挣钱的好机遇。农民充分意识到,要实现他们的梦想,就得千方百计地挣钱,并且只有走出农村才能挣到比较理想的钱。这样一来,乡村中的男男女女就打起行装,纷纷奔赴到四面八方的每一处谋业去了,留下了老弱病残和孩子。

由于乡村无学校,农友们不得把孩子送到城区学校去,留下的老人们为伴随孩子读书,也只好到离学校近的地方落户去,有条件的买房,无条件的就租房。现实的农村,年轻人都走了,有孩子上学的老年人们也都走了,留下的就是没有孩子上学家庭的老弱病残,很无奈的还看守着自己那块零星碎片的土地。

肯地说,只要外出的年轻人,只要他们有钱了,就必然到城市买房定居,再也不会回到原处,他们不但是为了自己能过上安逸的城市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孩子们今后的前程。




以前在农村生活的,的确是五十五以上的老年人居多。去年沿海城市找人务工,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困难,所以一些厂放宽了年龄,六十岁的也要,这样,涌入城市打工的人多了,现在多是六十多岁的人居住在农村。

农村的热闹景象不复存在,主要原因还是经济条件造成的。没有打工现象发生的时候,农村田地满是耕田薅地的农民,年轻人在年轻人的,老年人在老年人的,山歌对唱,一幅农家欢跃的美丽图画。大街小巷坐满了吹牛皮的人,小孩们做着游戏,老年人烟杆“叭叭叭”,喷云吐雾,妇女们纳鞋底,嬉笑连天。多么令人难忘的情景啊!后来,人们需要钱,为了钱,年轻人出门,背井离乡了。

说到在城市买房子的农村人,东部平原地区不知道,但西部,能够在城市购房的,只能是百分之一的人家。就我村以一千农户来衡量,城市买房子的,主要是双职工和公办教师,其次是做生意赚了钱的人家为了孩子读书方便,才进城的。当下的景象,城市更繁荣,农村渐渐凄凉。

即使打工的人以后回来,农村也永远回不到曾经的喧嚣了。进城的年轻人眼界宽了,若有钱,打算就在城市居住,即使买不起房子,只要有事做,宁可租房子,也不想回农村。谁会在农村一个月苦苦支撑,过着一个月挣不到一千的生活呢?




主要是现在农村的诸多条件环境影响了年轻人在农村的生存发展。

首先是攀比心理,早些年孩子读书上学都在夲村,一般的村镇都有小学初中,只是上高中大学才进城的,现在许多农村城镇学校图有虚名,我们农村老家早几年有学生二千多,初中八九个班,现在村里只有二三十个学生,许多家庭互相攀比,从幼儿园就往县城送,孩子走了家人陪伴,先在县城租房住,慢慢变成买房子,所以现在农村早些年建成的希望学校大都人去楼空,杂草丛生,反观县城房价逐年暴涨,其主要原因就是农村人口大量涌入的结果。加之现在农村单一的粮食作物很难满足农民的消费水平,种十亩地不如在外打二月工的收入高,因此,不是年轻人不愿在农村而是其生存环境条件很难维持他们的生活开支,所以现在大都是年老体弱者在村留守,年轻人都涌入城镇陶金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乡村   老年   农友   老弱病残   老年人   县城   城镇   城里   年轻人   条件   农民   农村   感觉   孩子   学校   财经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