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中哪一个瞬间让你觉得应该辞职了?

给大家分享三个职场的真实故事。

故事一

刚毕业时,我在一家小私营企业上班。一天中午,我们部门的女经理组织部门八九个同事一起去餐厅吃饭,算是团建聚餐。部门里大部分是刚毕业的新人,很腼腆、有些抹不开面子。女经理就一个人拿起菜单,噼里啪啦地一番点菜。一盘盘的美味佳肴不久之后都陆续端了上来。

我们正吃着菜。突然,女经理生气地把服务员叫过来,指着一个盘子里的菜,说里面有一根头发。服务员看到了之后,连忙道歉,说要给我们再炒一盘新菜。女经理不同意,要求这顿饭免单或者打折,服务员说自己做不了主,又把值班经理叫了过来。女经理一顿抱怨:什么餐厅卫生不达标啊,什么这次吃饭体验很差啊,什么服务员上菜太慢啊。最后,扬言要去消协投诉餐厅。

值班经理一个劲儿地给她赔礼道歉,最后说这顿饭免单。女经理这才罢休。等于我们几个人吃了一顿把霸王餐啊。吃完饭回公司的路上,我听坐在女经理旁边的同事偷偷对我说:她看到女经理自己拔下一根头发,放在盘子里。不是餐厅的错。

回到办公室,女经理竟然大言不惭地对我们说:她使出这一招儿让餐厅给我们免单,为公司节约了成本。本来一次聚餐要花500多元的,结果一分都没掏。我估计这不是她第一次这样做了,像是个惯犯。女经理让我们都学着点,从一点一滴做起,学会给公司省钱。当天下午开会,女经理沾沾自喜地跟老板邀功,描述了一下自己的丰功伟绩,老板竟然对她啧啧赞叹。

我目睹女经理的所作所为,还有老板的态度,当时就有了离职的念头。


故事二

我同学在一家创业公司做市场经理。他入职这家公司时,薪资竟然比上一家公司还低。主要原因是和老板聊得不错,算是比较投缘。

我同学心态很好,想通过工作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第一年,我同学在工作上十分卖力,兢兢业业,几乎是把市场体系从零搭建起来了。新媒体运营、品牌传播、渠道开发、活动策划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到了年终总结的时候,我同学本以为老板会给他涨工资,但老板却只字未提加薪的事儿。后来,有其他公司挖我同学,开出了有竞争力的薪酬,我同学向老板提离职。老板马上说要给他涨工资,并且和他促膝谈心,大打感情牌。并且对他承诺第二年干好了,还会涨薪的。我同学心一软,就留下了。兢兢业业地在公司又做了一年,市场业绩非常突出。

第二年的年终总结时,老板又开始装傻,根本不和我同学提加薪的事儿,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这时,又有公司向我同学抛来橄榄枝。我同学向老板提离职。老板又是原来那一套说辞。说要给我同学涨工资,我同学直接拒绝了。

我同学是个自尊心比较强的人。他不愿意通过拿到其他公司offer,他向老板提离职,老板这才挽留他给他加薪的这种方式,获得工资的增加。他希望老板是个明事理的人,既然看到了员工的成绩和贡献,为什么不主动给员工加薪呢。

我同学说出了很多职场人的心声:大家都知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但我真是不习惯主动提加工资。自我觉得能力大于薪资的时候,老板还不提加工资,就选择跳槽。当我要离开公司的时候,老板才提加工资,我都会拒绝。自己下属的努力和付出看不到,就想着你不提我就不加,这算什么?有的人说要自己主动提加薪。你不争取就得不到。不过我不会这么做。因为我觉得如果我做得足够好了,领导还不给我加薪,要么这个领导是笨蛋,要么他不想给我加薪。而我不想在一个笨蛋手下做事,也不想在一个吝啬鬼手下做事。

一个网友给我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入职一家小公司,因为刚毕业没有经验,工资给得少也能接受了。后来公司人员不够,不断给她安排其他工作让她做,老板还嫌她做得不好。后来,网友把各项工作都摸索会了,没有向老板提过加工资。等网友过了试用期,老板给她的工资居然比试用期时的工资还少,说她在试用期做其他工作时有失误,但其他工作可是她本职工作之外的啊。后来又来了几个和她差不多年龄的毕业生,竟然没有试用期,底薪跟她一样,甚至高过她,网友怒了,直接离职。这种老板没意思,在公司最需要人的时候想到我,公司人员充足就开始过河拆桥。


故事三

我表弟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技术开发工程师。有一次,公司上了一个新项目,老板说这个项目非常紧急,时间紧、任务重,要开发人员加班加点完成。后来,才知道这实际上是一个一点也不紧急的项目。

那年中秋节和国庆节正巧可以连在一起休,一下能休息十多天。但我表弟却加了十天班,而且每天都折腾到晚上12点,甚至凌晨两三点。老板每天早晨8点和晚上8点给项目组开会,监督项目的进度。国庆长假过完之后,我表弟又连续加了一周的班。

到最后,我表弟实在是扛不住了,他三十多岁了,体力和精力跟不上了。因为长时间坐着不动,颈椎痛得不得了。有一天晚上10点,我表弟有些头疼,起身要早点回家了。老板突然说项目有问题,召集所有人开会,我表弟也不敢走,腰实在疼就戴了一个护腰。熬了一个通宵。因为状态不好,工作进展也不顺利。

早上8点,老板召集项目组开会。特别问了一下表弟的工作进度,然后把他骂了一通,言语之间非常伤人,丝毫不管他目前的身体状态。从这一刻起,我表弟下定决心立马走人。



写在最后

人在职场,对打工人来说,当你觉得要离职的那个瞬间,主要原因无非是这两点:钱少了、心委屈了。老板的做事风格和人品让人无法接受;你傻傻地为公司卖命,却不断被老板指责,承担着本不属于你职责范围的压力和责任,对的错的都来找你,得不到老板对你工作的认可。这样又有什么必要在公司继续做下去呢?




我大学同学,接待客户时,私自把日本客户带去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去之前,辞职信都打好了,回来后,被领导痛骂一顿,却扛下了所有。

同学在日本读的研究生,“京”字头的名校,回国后,在南京工作。他们单位属于日企的外包公司,业务上往来密切。

以前读书时,同学就因为南京大屠杀灾难,跟日本同学发生过争执。因为在日本的教学体系中,这件事是一笔带过的,特别是遇难人数方面,争议很大。不少日本人认为,战争就会死人,见怪不怪。甚至有的部门对待南京大屠杀的态度,就是:杀确实是杀了的,但不是有组织的,是混乱中的个别行为,不要小题大做;强*奸也确实进行过,但其他国家的士兵也干了,为什么揪着日本不放?

我同学是福建人,个子不高,性格温和,公认的老好人。但因为这件事,跟日本同学闹过几次不愉快,这也是他为什么毕业后毅然回国的原因。

图片来自于网络

同学日语说得很好,有客户来时,业务副总喜欢叫上他,翻译都不用带,有时还让他牵头接待。

前年,同学作为接待团的负责人,对接完业务和技术方面的问题,恰逢周末。客户周一返程,因为同吃同住了一周多,比较熟了,同学就自荐当导游,趁周末带客户游玩一下。客户们礼貌而兴奋地接受了。

回家制定行程时,一个大胆的念头不停在他脑子中蹿来蹿去,那是读书时的一个梦想,工作后因为生计问题,瞻前顾后一直未能实现。他把想法跟媳妇儿说了,媳妇儿让他自己考虑好,顾全后果就行。

什么想法呢?就是带日本客户去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是他十多年一直在做的——有日本同学到中国来旅游,他一定会带去这个地方,以微薄之力,雪争论之耻,让人铭记真实的历史。

几乎所有同学参观过后,对待这段历史的态度,都会有所改变。但是,公司来往的日本客户,他却从未这样做过,原因也很简单,害怕丢了工作,没能力养房养孩子。经过十多年的沉淀,在行业内也算小有名气,就不再有那么多顾虑了,大不了换工作。

说干就干,周六一大早,他先带客户们参观了有名的夫子庙和南京博物馆。午餐时征求了客户的意见,下午会去一个比较沉重的纪念馆,是关于中日战争的,问客户们有没有不适的想法。

客户都爽快地说没问题,还感谢同学安排得很好。

一到地方,客户们还像之前参观其他景点那样,兴奋地拿着相机四处拍照,结果一走近大门,看清楚那几个带着底座的雕塑,以及上面的文字时,都面面相觑,有些傻眼了。质疑、不可思议充满眼底,甚至低声讨论了起来。

一路走过去,刚进门的低声讨论,全被吸气声所替代。一路沉默,看着雕像和照片墙上的人,那充满惊慌绝望的眼神,感觉到他们嘶吼声音里的无力,有客户甚至红了眼睛。

场馆里面,所有的说明和指示牌,都有三种语言标识:中、英、日,所以根本不用担心,他们看不懂文字的内容。

在日本,争议最大的就是遇难者人数,各种说法不一,民众被洗脑的不少,很多人只是简单地理解为战争死亡人数。所以当客户们,走过那些刻满名字的碑墙时,眼神和表情都沉痛了很多。

在他们接受的教育里,被一笔带过的历史,却被满眼满墙的、一字一坑地展示在眼前,每个名字后面,都是一个普通百姓的生命和家庭,孰是孰非,一目了然。眼前走马闪过的,皆是1937年的人间地狱序幕。

周六的晚上,副总就收到了同学的辞职邮件,打来电话询问时,才知道发生了什么。连夜把同学叫到公司,痛骂了一顿,还跟市场和宣传部门商讨,如何安抚客户们,补救这次的订单;最后跟老板汇报时,却避重就轻地说是自己安排的一日游,带客户去纪念馆,也是自己的意思,有任何后果,他会承担。

但令人意外的是,当副总带着同学去酒店时,一直有些高傲的日本客户们,反倒一改常态,不停地道歉,为自己以前的无知、也为被一笔带过的历史、更为整整30W活生生的遇难同胞。


从酒店出来,同学长吁一口气,看来工作暂时保住了,就是不知道老板那里,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送走客户后,老板找同学谈了一次,肯定了他的爱国情怀,对于以后还能不能这么做,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决,只说那是他的个人事情,不要影响工作即可。看来每个中国人心中,南京大屠杀,都是一笔抹不过去的仗,即使冒着丢工作、丢订单的风险,也要争一个“正视”。

所以,同学决定,下一次还这么干,只要是日本的客户和朋友,就继续带他们去看一看这座纪念馆,直面真实的历史,记住战争的残酷,远离战争,热爱和平,保卫和平。

我是帅哥麻麻,坐标湖北武汉,我想抱抱,1937年的南京!




我相信几乎每个职场人都有过这种想法。有哪一瞬间觉得自己该离职?我会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个人层面

首先从个人层面来说,我一般在出现下面几种情况后,会有离职的想法。

1. 与个人职业发展目标相违背:简而言之,就是不喜欢目前的岗位了。人如果没有在自己喜欢的行业和岗位上工作,实际上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与其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还不如早点离开,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事情。

2. 家庭:996的工作让我们很多人几乎都“失去”了家庭中的那个角色。也许你会认为为了家庭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但反过来逆向思考下,如果连家庭都没了,工作的意义何在?

3. 上班距离:这其实是个很现实的原因,我们都说一个好的工作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可是现在我们也不求钱多事少了,但至少能离家里近一点吧,毕竟每天的通勤时间足够消耗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了。

二、公司层面

可能很多人都会因为公司某些缘故而离开,如果公司出现了下面几种状况,我也会有离职的想法。

1. 薪资福利待遇低:这个放在首要考虑因素上也是非常正常的,毕竟人都是趋利的。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压力巨大的社会,如果努力工作几年,薪水还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目标。这个时候,迫于现实压力,我们可能会选择离职。

2. 企业发展空间狭窄:对于一个正常的职场人而言,升职加薪是每一个人的基本目标。如果公司的业务已经趋于饱和,那么发展空间必然缩小,再留在那里无异于消耗青春。

3. 企业文化不到位:一个好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让企业更有活力和创造力,同事间相处也会更加友爱和融洽。反之,不好的企业文化就好比漏雨的房屋,即使表面看起来好看,却也没有了温度。

三、行业层面

职场人的发展离不开公司的平台,而公司的发展自然离不开所属的行业。

新兴行业、风口行业集聚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和资源,能够在这些行业中发展的公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掌握主动权,而员工也可以因此搭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根据“理性人”原则,如果行业属于传统的夕阳行业,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公司的发展享受不到行业带来的红利,只能在“末路”上停滞不前。

所以,从行业层面来看,公司所处的行业关乎着我们的未来,这个是我们绕不开也必须关注的重要因素。如果不符合行业的发展规律,离职其实也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哪一瞬间你觉得自己该离职了?其实还是有挺多这个瞬间的想法的,但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如果能坚持那就请继续坚持下去,如果觉得不值得,那么也请不要死撑。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手上有一个大项目要结算,办公室缺人手,领导要求月底全部报送走。我没日没夜加班加点的干。有一天孩子拉肚子了,我想小孩子拉肚子正常,就买了点药让孩子奶奶喂,然后继续每天在单位加班干活。我家先生是公务员,天天都忙到见不着人。那段时间每天晚上12点我们在办公室打电话,互相埋怨对方不管孩子。就这样持续了一阵,孩子拉肚子时好时坏,反反复复。过去一个多月,手上的项目终于差不多了,孩子奶奶急了,这样拉肚子毁孩子啊!得去医院看看!

我跟领导请了半天假,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半下午她又给我打电话,问我干嘛去了,为什么不在单位。我说我带孩子来医院检查,上午跟你请假了呀!她说行政部要一个部门制度,岗位职责之类的东西,让我赶紧回来一趟。之前我们部门需要上交汇报的材料稿件领导都交给我来写,我觉得她要的这个东西我以前整理过。我说您别着急,我电脑上有,我让办公室的实习生找到发过去就行。她就把电话挂了。实习生在我电脑上找了半天不明白是个什么东西,没找到。我这边检查也差不多了,就准备把孩子送回家,然后去办公室。

领导又打电话,问东西发走了吗?我说实习生没找到。她就发飙了,没找到你为啥不给我回电话?人家在等着呢!我说我已经在回单位的路上了。她又把电话撂了。

我到办公室还没下班,找到文件发给她。她很生气,说人家要的什么?你这是什么?我说行政部要的应该就是这个,要不您先发过去让他们看看?过了一会儿她给我回话,说我写的太详细了,只要概括。我用一分钟时间删掉大部分内容,留下每条第一句,然后简单排个版,又发给她。等了十分钟,没给我打电话,办公室人都走完了。我开始收拾东西,柜子里的书,抽屉里的零碎,全部装好,放在一起。

我坐在椅子上,太阳快要下山了,夕阳正好照在我的桌子和电脑上,这个景让人有些伤感。我从毕业就进公司了,因为是国企,十一年的时间改制,改革,合并,重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资不升反降。个人感情来讲我不想离开,可是不走不行。没有办法平衡工作和家庭,也实在不喜欢女领导的风格。

我辞职大家很意外,上级领导说家里有困难公司可以关照,给你半年假,回去照顾孩子,孩子好了可以上幼儿园了继续来上班。这让我非常感动,但是我还得走,因为我收拾东西的那个下午,看着太阳下山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




快到下班时间了,老板拿来厚厚的一摞资料,告诉大家今天要把方案做出来,ppt排版都要做好,明天早上要用。

老板说会和大家同甘共苦,一起写方案,一起加班。于是,大家各自点了自己的外卖。

凌晨两点,加班结束,老板说句辛苦大家了,公司的未来是靠大家共同创造的,大家赶紧回家休息,明天早上九点上班还有更重要的工作。

老板步行十分钟到家,我住的远,用了滴滴打车,夜间不好叫车,车费120元,凌晨三点终于到家,洗漱洗衣服,凌晨四点终于躺在了床上可以好好休息了。

睡了三个小时,七点钟起床,洗漱,给自己煎了个荷包蛋喝了两口水赶紧的出门,终于在九点之前到公司打了卡。

到了月底,财务把我叫过去,指着我120元的报销单问我怎么回事,我说这是加班之后回家打车的费用,财务说,你怎么没有申请?就算打车回家你也应该和刘总申请一下才对。公司最多只能报销60元,其他的,自己承担。

我拿着120元的报销单去了老板的办公室,老板却说,小胡啊,公司这都是为了你好,这是给你们年轻人锻炼的机会,你要珍惜,公司让你加班是为了让你更快的进步,更快的学习新的知识,你怎么能为了这么点小钱斤斤计较呢。

“你是公司的老板,赚的钱都是你们股东的,我拿着三千块累死累活的我有什么?”“小胡,你怎么能这么跟我说话,你是不想干了吗”“对,我就是不想干了”

公司财务拿着一份离职申请单让我填写。

“我是被辞退的,这个离职申请单我不会写的,按照劳动法,公司辞退我要给我相应的补偿。”

“公司从来都不会辞退员工,小胡,你可想清楚,这个圈子就这么大,你拿着辞退单,你怎么去找工作?”

“咋们仲裁庭见”

头也不回,我走了。我受够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日本   表弟   纪念馆   想法   瞬间   老板   部门   办公室   同学   领导   客户   孩子   项目   财经   行业   工作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