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短板是什么?

儒家起先为先秦诸子百家之一,由孔子创立,孟子、荀子等为代表,主张以仁为核心、为政以德、克己复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民贵君轻等。西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获得意识形态统治地位,成为中国伦理道德和社会价值的唯一标准。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主要内核,对塑造中国人思想观念和言行举止、延续中华文化传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儒家文化也存在着一系列短板,是造成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的主要思想根源。

对个人而言,儒家文化追求平庸之道,无形中会使人循规蹈矩、畏缩不前、少言寡语等,过于死板教条和模式化,缺乏个性和担当精神。

对国家而言,儒家文化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与等级社会,压抑、扼杀人性,使国家日趋保守、裹足不前,处于事实上的停滞状态,常常陷于“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治乱循环。

对民族性格而言,儒家文化会使人形成明哲保身、因循守旧、世故冷淡等不良群体性格。如大街上发生了抢劫案,围观的人只顾看热闹,不知道上前制止,也很少有人能够想到应该立即报警。这一性格缺点的延伸就导致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始终难有实质性进展,特别是缺乏顶尖创新人才。




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创立了儒家文化之后,中国承载了近五千年的封建史。

不可否认,儒家学派倡导的立志、力行、克己、内省、中庸、改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人们从野蛮逐渐走向了文明;崇尚了仁义礼智信之后,制约了人们桀骜不驯的行为和思想。

可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人们在评价历史的过程中,要用辨证的观点来对待问题,好就必须说好,存在的弊端也得有人指出;如此,人们在历史的进程里才会趋向于明智,社会的发展也才能够更加的兴旺发达。

就以儒家文化来说,人们在践行时,发现了儒家思想的短板。

(1)封建思想的诞生,体现在儒家文化里的“三纲五常”。其中的君为臣纲,即使皇帝昏庸无能,作为臣民,必须保持缄默,听命于皇帝的圣诣;父为子纲,强调儿子必须无条件服从父亲的调谴;夫为妻纲,妻子必须听从于丈夫的使唤。

“五常”中的仁、义、礼、智、信,从表象而言,树立了人们的道德行为准则。可是,人们在信奉“五常”中,仅仅是为了极力追求个人的生存能力,而远离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造成了当年国家内乱不止,甚至差点走上了亡国之路。

(2)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观点。儒家文化把人们分为三、六、九等,这一观点的产生,导致了当时的国家四分五裂、闹民族分歧,不利益民族团结。信仰儒家思想的人,由此而变得愚昧和懦弱,惟剩下忍气吞声和任由宰割的份。后来,在新潮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才逐渐走向了一个理智的时代。

因此,儒家文化虽然影响了中国上下五千年,但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要一味的去信奉和追崇。否则,在历史文明发展的进程里,人们会固步自封,会被现实蒙住了我们的双眼。




儒家的弊端在于,为了谋取自身的最大利益,无原则鼓吹统治者,利益集团,上无天盖,下无底线,而对社会上占大多数劳动者,充满鄙视,儒家为自家学科发展,极端自私自利,固步自封,对社会发展,生产发展,间或科学发展全弊无利,儒家利用鼓惑,维护统治者利益打击,陷害百花齐放,而勇攀三姓家奴之高峰,却又圆滑:狡辩之奴性之才,疑惑的是,儒家还能隐身社会大堂上,如在制造业,商业,科技业定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人民喜欢的就是好思想,好传统,儒家确如茅坑之石,人人皆踩




这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关键是在时代的局限性。

支配中国两千年来的儒家文化,作为是人生的哲学,它的理论是中庸之道,主要思想是注重人民尊重皇帝,所以是历来为君临天下帝王的法宝。它给人们指明做人的义务,却不太提及人们的权利,每个朝代的帝王都利用它。历代读书人都接受这种观念,执行这个臣仆信士的法则。限制了创造性与独立性,平时看不出它的坏处,一旦出现内忧外患到来,就会促成亡国的趋势,空洞的礼教束缚也就失去一切效力。

中日甲午战争,使传统的儒教文化,显示出自我麻醉的虚幼夸张。洋炮的响声,震撼中惊醒了国人。揭开了民族意识的帷幕,高昂的民族反抗情绪找到了得以落足与实现的思想。

每个民族传统文化都有它自己的风格,并且总是认为自己的风格是最好的。作为一个多民族共同的信仰,道德等传统体制,是维系民族生存的杭体。可是文化有其自身发生,变化,发展,衰朽的特殊历史过程。任何文化体制都没有完全的完善,都得经过历史的洗礼,根据时代的变迁,局渐改变适应时代的需要。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中国儒教文化的短扳是时代性的决定,并不是完全失去了它的作用。因此,我们还须要尊重它的有用之处,补充它的缺陷,发挥它传统中有益于的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儒教   儒家   孔子   儒家文化   固步自封   中国   皇帝   民族   传统   思想   社会   国家   时代   财经   文化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