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重该怎么办?

我以前一年四季手脚冰凉,前几年夏天每天坚持热水泡脚,坚持了一个夏天,后面手脚冰凉的症状有所缓解。

这几天看抖音,发现有的网友说夏天每天坚持晒太阳也能驱寒,现在正在实践中,希望有效果。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寒气重要看什么情况,受外界的寒凉之气可以采取散寒的方法,也就是排寒散寒,如果是脏腑本身阳气的不足需要扶阳温阳的治法,阳气充足后阴寒的症状自然消失。


排寒散寒适用于感受自然界的寒邪

在北方,冬季气候干燥寒冷,如果穿衣单薄容易受凉,表现出风寒感冒的症状,如周身酸痛,鼻塞流清涕,轻度的风寒感冒煮点姜汤喝下去,通体出汗起到了排寒散寒的作用,这种情况就是中医理论“寒者热之”的治法体现。

姜的性质偏热,气味辛辣,辛辣味入肺,肺主人体皮肤毛孔,辛辣升散的特性属阳,有一定的热量,可以宣发毛孔,排出风寒。这样的寒属于寒邪在表,也叫实寒证,吃一些气味辛辣发散的中药就可达到排出的目的。


排寒散寒的情况还适用于寒邪客胃,我曾经的一位男性青年患者,平时身体不错,一次打篮球后口渴的厉害,连续吃了五个冰激凌,大量的寒气带入胃内,冰伏了脾胃的阳气,出现胃部痉挛性疼痛,胃脘冰冷,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急性胃炎,胃痉挛证,吃了缓解痉挛的药物后,症状有所缓解,后来想寻求中医治疗,我给他这样的建议,除了规律服药,还要注意不吃冷饮,平时可用暖宝平敷腹部五到十分钟,结合理疗科指导专业的灸法,后来,经过综合的调治他胃寒的问题得以散去解决。


脏腑阳气不足是常见的虚寒性病因

中医将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概括为“阳气”,心有心阳,脾有脾阳,阳气是脏腑功能的体现,也具有温煦人体的作用。

例如脾阳温煦肌肉,肾阳温煦脏腑周身,心阳温通血脉,肺阳温养皮肤,脏腑本身阳气不足就容易出现虚寒性的症状,需要采取扶阳的方法,而不是排寒散寒。


脏腑阳虚有慢性反复性的特点,很多女孩子手脚冰凉,反复痛经,月经推后,这种寒凉虽然吃一点辛辣食物或药物可以缓解,但无法根本消散,因为辛辣味道只适用于外寒侵袭,具有短暂性和瞬间性的特点,无法从根本调整提升脏腑的阳气。反复的痛经,腹部怕冷,手脚冰凉多与肾阳虚有关,辅助肾阳要采取补益肾气,辛甘化阳的方法,需要经过专业的中医师给予调治。


总结

吃什么能排出寒气呢?根据上文可以理解为,寒从外来侵入人体,具有短暂性的特点,可以吃一些味辛性热的中药或助热散寒的方法,如姜,桂等以及灸法,用辛热散出寒邪,脏腑本身阳气不足需要综合调整,尤其是反复发作存在的寒凉症状,不要自己采取散寒的方法,以免延误病情。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寒气重该怎么办?


我曾经也是一个寒气重的患者,饱受摧残,也吃过很多药物,也吃过饮食上的食物,但效果都不太明显,最终还是通过跑步来克服的,就是一直跑,跑出汗,最终会有一个好结果。这只是我的个人经验,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下面着重强调一下寒气的概念。

“寒气”,指的是人体受寒时所产生的东西。中医认为:寒气具有阴冷、凝结、阻滞的特性,是万病之源。一分寒气一分毒,身体里寒气重的人一般有这样一些表现:

怕冷,四肢、关节等部位常冰凉甚至肿胀;腹部、腰部、颈部冷痛酸胀;受凉或用过冷食后易腹泻;爱上火,口舌生疮、目赤、咽喉肿痛;倦怠无力,精神不振、眩晕等。

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寒气侵袭,可以试试以下办法。

省苦增辛,以养肺气

在饮食方面,古人主张夏天饮食应偏向酸辛。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表示,夏天饮食宜“省苦增辛,以养肺气”。三伏天不宜多食太冷之物。孙思邈在《摄生枕中方》里解释,有人一到秋天就容易生病,“皆由涉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这也是强调夏食不能贪凉。


夏不露宿,坐不当风

古人主张,“夏不露宿,坐不当风”。东晋陶渊明在夏天就很会睡觉,《四时幽赏录》记载:“陶潜于夏日,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养余月令》称,夏天“勿极热,勿大汗,勿暴露星宿”,否则“皆成恶疾”。

贪凉受风

人的头部、腹部、脚底,是寒气入侵的最佳通道。在让人大汗淋漓的三伏天,阳气会随汗而外泄,寒气可能乘虚而入。这时,最忌受凉着风。腹部尤其是肚脐、脚底的涌泉穴也是寒气容易侵入的一个通道。

淋雨受潮

淋雨是寒气侵入人体的常见方式。不小心淋到雨,寒邪就更容易侵入。轻者感冒、头痛、头昏,重者会形成顽固性头痛、偏头痛等疾病。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寒气重的朋友容易引起怕冷,畏寒肢冷等不适,女性的朋友如果寒气过重甚至会引起手足不温、宫冷等,所以需要对寒气比较重的朋友进行调理。食物就是调理寒气很好的方法,能祛除寒气比较重的食物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羊肉,羊肉从中医来讲,性甘温,是非常好的驱寒气的食品。羊肉营养比较丰富,是冬令季节驱寒和进补的壮阳佳品,中医古方“当归羊肉汤”里就有,能够使手脚温暖,驱寒力比较强。
第二、姜类,甚至包括生姜、炮姜等,都是生活中的调料,也是祛除寒气非常好的中药。可以拿生姜、酱生姜或者炮姜,都可以温阳,益气健脾,经常食用姜类,祛除寒气速度也很快。




多多体育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寒气   温煦   寒凉   脏腑   阳气   风寒   辛辣   腹部   手脚   冰凉   症状   中医   夏天   饮食   方法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