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丸越吃越寒是怎么回事?

附子理中丸是在《伤寒论》理中丸(人参、甘草、白术、干姜)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味附子,补火回阳的作用更强,是治脾胃虚寒的常用方剂,适用于脾胃阳虚,沉寒固冷。临床常用于慢性胃肠炎,食欲不振,脘腹疼痛,喜暖喜按,不能吃生冷硬物,手足厥冷,脉微弱者。也可用于妇女痛经,白带多而清稀,腹部喜暖喜按者。所以虚寒体质者吃附子理中丸一般都能够缓解“寒”的表现。

但是寒与热的病理,往往比较复杂,有的本属热病,而反见寒象;也有的本属寒病,而反见热象。这种热病而见寒象者,一般叫真热假寒,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热邪盛于里,阳气内结,不能宣发,阴气反被隔拒于外,而出现恶寒、手足不温、身凉等外寒的现象。附子理中丸中主要由附子、人参、干姜等辛热的药物组成,如果这时候再服用该药,体内的阳气愈发旺盛,对外寒的抵抗力更加强盛,身体寒的征象也会更加明显。

附子理中丸是非处方药,一般情况下可以放心服用。但是服用后症状不能缓解甚至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咨询专业人员。在使用时非常重要的是要辨别寒热的真假,对于真热假寒证,切记不能误用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越吃越寒是怎么回事

附子理中丸在对症的情况下服用一般不会出现越吃越寒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不对症。

附子理中丸由人参、白术、干姜、甘草、黑附子组成,具有温阳祛寒,益气健脾的功效,可以治疗脾胃虚寒或者脾肾阳所导致的脘腹冷痛、下利清谷、恶心呕吐,畏寒肢冷、霍乱吐利转筋。

如果患者在具有上述症状后服用附子理中丸一般是有效的,不会越吃越寒,但如果患者不是脾胃虚寒,而是因为受凉所导致的实寒证,服用附子理中丸是不对症的,就存在越吃越寒的可能性。

所以服用附子理中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不可随意自行服用。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附子   干姜   伤寒论   征象   胃肠炎   白术   热病   阳气   脾胃   甘草   人参   手足   症状   患者   医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