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原著中,唐僧师徒明明四人,为何镇元大仙却偏偏给了两个人参果?

在《西游记》原著中,镇元大仙给予两个人参果的情节是一个有趣的插曲。这段故事发生在唐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途中。

根据小说的描写,唐僧师徒一行人来到了镇元五庄观,拜见了镇元大仙。镇元大仙为了助力唐僧取经,赐给了两个人参果。然而,镇元大仙给予两个人参果的原因在原著中并没有明确解释。

可以有一些推测来解释这一情节。首先,镇元大仙可能看出了唐僧师徒的团结和合作精神,认为他们都有能力成为佛教的有力传承者。因此,他决定给予两个人参果,以奖励他们的努力和忍耐,并希望他们在取经过程中相互支持、共同成长。

另外,镇元大仙的举动也可能是出于他的智慧和慈悲心。他可能预见到了唐僧师徒在后续的旅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困难和危险,给予两个人参果可以增加他们的体力和智慧,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

其实,上面的内容都是可能的猜测,原著中镇元子明确对清风、明月说过他给唐僧2个人参果的原因。

当年如来佛举办盂兰盆会的时候,唐僧的前世金蝉子好心接待镇元子。金蝉子是如来的二弟子,他在佛教的地位非常的高。所以镇元子送唐僧2个人参果,其实是报恩。因为在镇元子这样长生不老的仙人看来,面子比什么都重要。而唐僧却非常给他面子。

有人说,唐僧不就给镇元子倒一杯茶吗?但这茶也要看谁倒的。首先佛祖请客,这茶一定不是普通的茶,必然有延年益寿的功效。甚至效果不会比人参果差。其次,就是镇元子不看重茶本身,但倒茶的人也很有讲究。比如老板的司机给你倒一杯茶能和老板的秘书给你倒一杯茶一样吗?或者说,一个基层工作人员给你倒一杯茶,能和省长亲自给你倒一杯茶一样吗?

镇元子其实不在乎一杯茶,他在乎的是金蝉子降低身份,亲自给他倒茶。




终于有人看出这件事儿的蹊跷了!很明显,《西游记》中发生在五庄观的这出戏,其实就是镇元大仙处心积虑设计的连环套。

这么说,可能很多人会感到疑惑,镇元大仙设计这个连环套干什么呢?

为什么说,唐僧师徒在五庄观的经历疑点重重?

请你回想一下《西游记》的情节,在唐僧师徒到达万寿山五庄观之前,镇元大仙就已经掐指算出了他们的行程。

然而,他明知道唐僧师徒有四个人,却吩咐清风、明月这两个徒弟,打两个人参果招待客人。更蹊跷的是,镇元大仙还吩咐徒弟,把这两个人参果都给唐僧一个人吃。

你想啊,镇元大仙是地仙之祖,他这个级别的神仙在《西游记》中都具有知晓过去和未来之事的能力。既然他能够算出唐僧师徒将要来到他的五庄观,而且他对唐僧的态度又很明确——不仅要接待,还要高规格(拿出两个人参果)好好接待,那他为什么不安排好时间亲自接待呢?

《西游记》中交待了,镇元大仙是应元始天尊的邀请,去弥罗宫去听混元道果。但你想啊,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地上一天,就是天上几分钟的事。以镇元大仙的本事,为接待唐三藏而错开几分钟应该是小菜一碟的吧?

为什么镇元大仙不亲自接待唐僧呢?

再退一步,即使镇元大仙实在错不开时间,只能让徒弟替自己接待,那按照惯例,也应该挑选自己最具资历的徒弟,代替他进行接待工作。为啥他要选择清风和明月这两个最年轻的徒弟呢?(《西游记》原著中交待,清风和明月是镇元大仙徒弟中最小的两个,都是一千岁出头,所以二人都是道童模样。)

不仅如此,从后来清风和明月接待唐僧师徒时的表现来看,这两个道童的脾气非常火爆,镇元大仙为何还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两个“点把火就着”的徒弟呢?

他明知道唐僧的三个徒弟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孙悟空,他为什么还安排这么一出?他难道不知道猪八戒贪吃?难道不知道,孙猴子最在意面子问题(跟王母的蟠桃宴没请他一样,不给他人参果,就等于是看不起他)?难道他算不出来,肉眼凡胎的唐三藏,看到人参果后不仅不肯吃,还会被吓到?

这些问题都比较蹊跷,但更蹊跷的还在后头。

当孙悟空推倒了人参果树,师徒四人连夜逃跑后,外出归来的镇元大仙,弄醒被孙悟空迷晕的清风和明月,两个道童看到师父后,马上顿首叩头说:“师父啊!你的故人,原是东来的和尚,一伙强盗,十分凶狠。”

镇元大仙笑着说“莫惊恐,慢慢说”。

清风和明月向镇元大仙哭诉了唐僧师徒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经过,镇元大仙听说了自己的宝贝人参果树被推倒了,好像是有心理准备一样,仍然没有恼怒:

大仙闻言,更不恼怒,道:“莫哭!莫哭!你不知那姓孙的,也是个太乙散仙,也曾大闹天宫,神通广大。既然打倒了宝树,你可认得那些和尚?”清风道:
“都认得。”

大仙道:“既然认得,都跟我来。众徒弟们,都收拾下刑具,等我回来打他。”

而后,镇元大仙追上唐僧师徒,一个照面就用衣袖将唐僧师徒连人带马给收拾了。然而,回到五庄观后,镇元大仙的表现就让人感到奇怪了。

怎么回事儿呢?

《西游记》中说,唐僧师徒四人被抓回去后,被镇元大仙让徒弟分别绑在了四根柱子上。镇元大仙说,“唐三藏做大不尊,先打他。”

孙悟空怕唐僧那小身子骨禁不住打,就说:“先生差了。偷果子是我,吃果子是我,推倒树也是我,怎么不先打我,打他做甚?”

镇元大仙马上笑着道:“这泼猴倒言语膂烈。这等便先打他。”

就这样,孙悟空被道童们轮番鞭打,从白天打到了晚上。夜里,孙悟空用四棵柳树根代替了四人绑在柱子上,师徒四人趁着夜色,连夜逃走了。

你想啊,镇元大仙岂能不知道孙悟空的本领?那他在惩罚孙悟空时,为何不动用法宝,只让徒弟用普通的鞭子抽打他呢?

再有,镇元大仙绑唐僧师徒时,只用了普通的绳索,他难道不知道这种对付凡人的绳索捆不住孙悟空?

第二天,镇元大仙发现唐僧师徒逃跑后,又不费吹灰之力将他们给捉了回来。

这一次,镇元大仙也没有用法器惩罚孙悟空,而是将猴子投入了普通的油锅。结果可想而知,孙悟空不但毫发无损,油锅反而被他用石狮子捣了个底朝天。

镇元大仙那么大的法力,怎么就不动点儿真格的本领,来教训教训这猴头呢?很难理解吧?

镇元大仙更让人捉摸不透的表现还在后面:在孙悟空打翻油锅后,镇元大仙非但没有动用法术将悟空制服,反而对悟空说:“你若有此神通,医得树活,我与你八拜为交,结为兄弟。”

这就太奇怪了,孙悟空推倒了人参果树,本就不再理,后来他们不打招呼逃跑,就更错上加错了。更何况,现在他们师徒四人已经成为镇元大仙的阶下囚,他要求孙悟空医树,本来就是于情于理的。孙悟空有责任,也必须这样做。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镇元大仙要求孙悟空医树,条件不是释放他们师徒,而是跟孙悟空结拜为兄弟,这就有点儿让人大跌眼镜了。

身为地仙之祖,镇元子本来应该跟如来是一个辈分的,他又跟唐僧的前世(金蝉子)是故交,他跟孙悟空之间,怎么算,也是差着辈分呢。

这就好比,你朋友的孙子故意把你家玻璃打碎了,你抓住他,对他说:“这玻璃你得赔,只要你把我这窗户修好了,咱俩以后就是兄弟!”。这话你让谁听,它也不对劲儿吧?

镇元大仙两次捉住唐僧师徒四人,其实都没有真正动用厉害的法术伤害到他们。把他们捉回来,也只是象征性地用麻绳一捆了事。表面上要打唐僧,然而孙悟空一接话,就变成了打金刚铁骨的孙悟空了。

打完了他们,既不监管,也不遥控,既不动宝,也不用术。这孙悟空想逃跑,那不是易如反掌吗?

镇元大仙这是明捉暗纵,纵而又捉;他既不慌,也不忙,既不恼,也不怒。他让徒弟将唐僧师徒四人捆绑在柱子上,马却拴在庭下,喂着草料,包裹也置于廊下,还嘱咐我们:“这和尚是出家人,不可用刀枪,不可加铁钺”。

你说,这镇元大仙到底是不是真心地要惩罚唐僧师徒呢?

面对镇元大仙开出的“优厚条件”,孙悟空自然乐意接受。跟镇元大仙立下医树之约后,他就到了东海三岛十洲去求医树的仙方。

虽然,医树的仙方孙悟空没有求到,但出乎意料的是,福、禄、寿三仙竟然主动提出,要替他到五庄观找镇元大仙求情,请他宽限孙悟空几日,去其他地方寻找医树的仙方。

而后,孙猴子四处寻找医树的仙方无果,无奈之下,他只能来到了普陀山向观世音菩萨求救。

孙悟空向观世音菩萨复述完他们在五庄观闯祸的经过,观音菩萨道:“你怎么不早来见我,却往岛上去寻找?”

你看观世音菩萨说的这话,她不去责怪孙悟空大闹五庄观,推倒人生果树的鲁莽行为,反而在责怪悟空,“你怎么不早来找我?”

啥意思?

在孙悟空听来,这其中有两个信息,一是观音菩萨肯定能医树,二是菩萨仿佛是在责怪他:“这么个能卖给镇元大仙人情的机会,你这猴头不第一时间来南海珞珈山,却差点儿就将它送给了别人。”

而后,孙悟空跟随观音菩萨来到了万寿山五庄观,镇元大仙早就出门迎接了。

镇元大仙躬身谢菩萨道:“小可的勾当,怎么敢劳菩萨下降?”

观世音菩萨客气道:“唐僧乃我之弟子,孙悟空冲撞了先生,理当赔偿宝树。”

福、禄、寿三仙也见缝插针道:“既如此,不须谦讲了。请菩萨都到园中去看看。”

果然,观世音菩萨出手,岂有不“药到病除”的道理?只见菩萨将沾了净瓶甘露的杨柳枝挥向倒在地上的人参果树,甘露落在了果树上,灵树不仅起死回生,就连掉落的人参果也都重新回到了果树上。

这时只见镇元大仙手捋银须,面带着微笑,左看看观音菩萨,又看看福、禄、寿三仙,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完全没有将人参果树放在心上

人参果树被观世音菩萨救活后,镇元大仙马上吩咐徒弟们摆上桌椅,又命清风和明月打了十个人参果招待众贵客。观音菩萨,福禄寿三仙,唐僧师徒四人,镇元大仙每人吃一个果子,剩下的一个果子,镇元大仙的四十八个徒弟分着吃了。

你看,那人参果树一万年才结30个人参果,从唐僧师徒来到五庄观后,一下子就消耗了15个(招待唐僧用2个,唐僧不吃,被清风和明月给吃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各吃一个,最后又打了10个)。

人参果在《西游记》中可是延年益寿的无价之宝,唐僧师徒这一闹,一下就消耗了一大半,镇元大仙非但没有着急,反而格外高兴,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就是镇元大仙设计的一个局。

那么,镇元大仙为什么要设计这么个局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理清楚《西游记》中的道教神仙体系、佛教的灵山体系是什么样的,以及镇元大仙是什么身份。

《西游记》就是一部用戏谑的手法讽刺明代政治的小说。

人的观念和幻想,都离不开自己的经验世界。所以,不管是神仙还是妖怪,其实都是人根据现实社会创造出来的——现实有皇帝和文武大臣,那么天庭也就得有玉帝和天兵天将。

《西游记》中的神仙系统虽然分为两派:天庭的道教神仙体系,和灵山的佛教神仙体系。无论他们属于哪个体系,是佛是道,以老百姓的视角看,其实可以将他们其统一称为神仙——这也体现了我们古人的实用主义精神,只要是神仙,不管你是哪里来的,只要保佑我们,我们都拜。

既然神仙体系是按照古代政治系统打造的,那就好理解了:人类社会的最早的统治阶层,是通过才智和武力建立的社会秩序,部落中智勇双全者,被大家奉为首领。现实中的智和勇,投射到仙魔的世界就是法力。因此,在仙魔的社会中,法力大的地位就高(达官显贵对应着大仙、佛、菩萨),法力小的地位就低(七品县令对应着山神土地)。

在《西游记》的仙魔社会中,法力大的地位就高,法力小的地位就低。地位高的(像玉帝、三清、佛祖、菩萨)不仅可以享受人间的香火供奉,还能垄断仙界的特供,比如蟠桃、仙丹、人参果等仙界真品延年益寿。而地位低的(山神、土地爷)不仅接受不到人间的供奉,仙界的这些宝贝也只能看看,连闻闻味道的机会几乎都没有。

妖怪就更惨了,他们苦心修炼了成百上千年,练就了一身法力。如果单论法力,其实很多妖怪其实跟神仙没啥区别,更别说其实很多神仙也是野兽修炼而来的,有些妖怪甚至法力比神仙还强。妖魔和神仙唯一的区别,就是妖怪没有被神仙系统认证过(没有编制),所以他们就只能被称为妖魔——比如,黑熊精、红孩儿,没被观音菩萨收下之前,都只能被称为妖怪,一经被菩萨收留,就成了神仙。

镇元大仙呢?他是地仙之祖,道号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与世同”是啥意思呢?意思是说自从天地开辟有了世道,他镇元子就出现了。因而,他也就是当然的“地仙之祖”了,只有天地才在他之上,余者皆是他的后辈。

镇元大仙虽是道教神仙体系中的鼻祖级人物,但他又跟住在天宫的三清不同,他是居于地上的地仙,而且他的道场也不是像三岛十洲的灵圣之地,只是一个并不太有名气的万寿山五庄观。

从这一点看来,镇元大仙更像是道教中的一个支系的鼻祖,虽然有神仙的编制,但就像古代文官集团中不被官方重用的一个儒家学术派别的创始人,长期处于“在野”状态。

所以说,镇元大仙在《西游记》神仙体系中虽然资历深、名气大,但并没有掌握实权。

明白了这些,你就明白镇元大仙做这个局的动机了:

为什么镇元大仙要做这个局?

因为,唐僧师徒四人组成的这个取经队伍很特殊——唐僧自然不用多少了,他是金蝉子转世——如来佛祖的得意弟子;孙悟空弃道从释,他不仅如来和观音菩萨都颇有交情,在道家的天庭系统中,他的人脉也非常广。一旦成功护送唐僧到西天求取真经,孙悟空在灵山取得特殊的地位,也是指日可待的。

虽然镇元大仙在道教神仙体系中的资历高、地位高,但怎奈他属于道教旁支,长期没有实权,所以,他在仙界的人脉并不广。

神仙的社会也是社会,在社会上行走,谁不想拓展自己的人脉呢?

想拓展人脉,就需要四处走动,但镇元大仙的资历太高,名气太大,各地方掌握实权的岗位都是他的后辈,他这祖师级别的身份,怎能拿不下脸面亲自出面去结交各路神仙呢?这就好比一个一个部门一把手亲自去跑外联,一来不成体统,二来容易被人看轻。

既然镇元大仙主动去结交别的神仙不行,他有人参果这样的宝贝,等着别人登门拜访不就行了?

这理论上行得通,但实际上却不是这回事儿。你想啊,你要是晚辈的神仙,没有什么由头,你没事儿会去镇元大仙那里去献殷勤吗?

肯定不会,镇元大仙的资历太高了,又有人参果这宝贝,没啥由头去登门,岂不有图人宝贝之嫌?所以,想结交这个祖师爷级别的神仙,就必须像福、禄、寿三仙一样,抓住孙悟空闯祸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借替孙悟空求情的机会上门,一来跟镇元大仙建立了交情,二来也卖了孙悟空一个人情。

这也正合镇元大仙之意,他需要通过唐僧师徒来结交灵山和天庭这两个体系中的高人,以增强他的人脉。之所以他跟孙悟空立下救人参果树的赌约,也正是借孙悟空之口把两个体系中的高人请到他门上来。

所以你看,镇元大仙为了这个局,虽说前前后后用了15个人参果,但他这本钱花的值得啊。

经过孙悟空这一番折腾,镇元大仙不仅结交了福、禄、寿三仙(《西游记》中福禄寿说,“我等乃神仙之宗”,他们在道教神仙体系中的地位已经很高了),还跟灵山如来手下的头面人物观世音菩萨建立了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局,他用自己的地祖气度,让金蝉子和孙悟空怀着愧疚之情,欠下了他的人情。

孙悟空大闹五庄观本不在理,镇元大仙作为法力无边的地仙之祖,不仅没有严厉惩罚唐僧师徒,还在孙悟空请来医树良方后,大设“人参果宴”。经此一役,靠三仙在道教仙界的地位,靠观音在释家佛界的威望,靠悟空在两大系统的人脉,镇元大仙的威望也必将随着师徒西行而由东方远播至西方。他的人脉关系网,也因为跟孙悟空结拜而大大扩展。

这种收益,对镇元大仙来说,损失十几个人参果算得了什么?所以说,不得不佩服镇元大仙,他的这个局设计得真是精妙啊!

通过让两个脾气不好的徒弟做接待,再安排徒弟只打两个人参果,引发孙悟空等人偷人参果,他让孙悟空在不知不觉之间就陷进去了。等果树被孙悟空推倒后,他又用受害者的姿态,让猴头心甘情愿地为他拉关系网,用皆大欢喜的结局达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说,镇元大仙,不愧是地祖,真是高手中的高手!


END

本文为“达文有话说”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四个大活人,两枚人参果。

怎么分?有学问。

镇元子既然特意交代清风、明月这两个倒霉孩子去善待自己的良友与故知,那他就是真心实意的想给唐僧一个天大的面子,给唐僧开一个小灶,补一补身子,让他安安生生的度一个小蜜月、做一个小月子,提高一下他的经验值和战斗力!

可是镇元子的优惠政策再好,落实起来还是会遇到最后一公里断头路的问题,简而言之,即是基层施政的怠惰与失职。

试想一下,如果清风与明月这两个倒霉孩子,要是把人参果像芒果一样削了皮、切成块、盛在漂亮的果碟里端给唐僧吃,如此宾至如归的美食美器,如此耐心周致的待客之礼,唐僧一定会感动得心思恍惚、大快朵颐,而且吃完之后还得意犹未尽的来一句English:“Waiter!Another dish,please!!”

所以说到底,清风、明月的待客之礼是有问题的,至少是有瑕疵:你让没见过榴莲的人怎么去吃榴莲呢?是吃尖儿啊?吃刺儿啊?吃皮儿啊?吃蒂儿把啊?还是吃瓤儿啊?!清风、明月的礼数貌似到了,而且彬彬有礼,可是全程都像是在演戏,一颗诚信服务的待客之心却自始至终都没有如约出席!

清风、明月两个童子冰雪聪明,唐僧在她们面前基本上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以她们的读心术,足以清晰的预判出唐僧这个土鳖一定不敢吃人参果,那么兜兜转转,这两枚仙果一定还会落到清风、明月这两个小鬼头的肚子里面!这就是俩倒霉孩子的如意算盘!

如同我们看到的,唐僧这个二五眼果然看不穿人参果的真面目,非得说那是孩儿面的小朋友,并且拒而不受。唐僧打眼,这才让清风、明月这俩倒霉孩子拣了个天大的漏!

可是对清风、明月来说,捡漏归拣漏,你得到了不该得到的,你或许就会失去你不想失去的……

西游中,清风、明月刚出场的时候,都是温文尔雅的小淑女,不卑不亢,伶牙俐齿,尽管被好胜而刻薄的孙悟空逼得咬牙切齿,基本上还没有太失礼。

可是你再看清风、明月吃过人参果之后的表现吧,那简直就成了宫斗戏中的女主角、女疯子,成了歇斯底里、心如铁石的蛇蝎童子,秃驴长、秃驴短的骂得那叫一个流利!

千万别忘了,唐僧虽说身穿锦斓袈裟、手执九环锡杖,可是在清风、明月俩狂躁的童子眼里,照样特么啥都不是!仅仅是唐猴猪沙秃驴黑名单中的四分之一!!这特么可就犯了孙悟空的大忌,要知道孙猴子本来就是个齁脾气,当着猴子骂monkey你还不解气,你居然还当着monkey的面骂monk,骂秃驴,当着孙悟空的面骂他的恩师,那你再好的人参果树也难免一命归西!

两个童子,两枚果子,利益的位置,等待的轮次。清风、明月的小小算计,让所有的小人物和大人物都始料未及!

镇元子政令不出五庄观的血色糗事更是让唐僧师徒头疼不已、嗟叹不已,也让镇元子追悔莫及!痛定思痛,我估计五庄观接下来可能要搞一搞改革开放的有益尝试,怎么说这也算是五庄观的家国大事,但是吴老爷子对此却绝口不提,好没有道理!嘻嘻嘻!

再说一下镇元子“四人二果”的鬼把戏:他一再交代童儿要悄悄咪咪的把两枚人参果送给唐僧吃,可他应该知道,孙悟空作为唐僧的贴身内侍,不会有什么鸡毛蒜皮似的所谓秘密可以瞒得过孙猴子,到最后,师徒四人还是要同时面对“四人二果”的分配难题!

有人说:猪八戒吃西瓜,把人性的苟且与自私刻画得淋漓尽致,如果再让师徒四人排排座、分果果成为宫斗式的史诗,那无疑就会遂了镇元子的一番算计——无论唐猴猪沙怎么内耗、怎么分配革命成功的胜利果实,作为主动出击的地主之谊,他镇元子最多不过损失两枚人参果而已!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清风、明月每人各贪吃了一枚果子,猴猪沙每人各偷吃了一枚果子,还意外损耗了一枚果子,最后剧情陡转,剩下的果子居然和人参果树一起被孙悟空断根而死!可以说,这就是造化弄人、小人物也能创造大历史的鲜活案例!

所以说,千万别以为小人物就是一些:人微言轻、任人宰割的小虾米,在命运微妙的天平上,哪怕一粒小小的尘埃,也有它不可忽视的重量与意义,任何一个貌似微不足道的尘埃分子,都足以改变恢宏的历史!

什么叫小人物?严格定义起来可能不会那么容易,可是小人物的职责之一,却是以埋葬大人物为生平之最大乐事!

另外,四人二果的悬念设计,更让人想到现代竞技体育的奖项设置:骑马要骑高头马,戴花就戴大红花!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比如10人制的篮球赛,22人制的足球赛,那么大一帮子人,为了抢一个破球而前仆后继、拼尽全力,值得吗?值得!因为这才是现代竞技体育的价值和意义!

据说清朝时有一个不懂体育精神为何物的超级鸿儒,初见外国人踢足球,不以为然,深以为耻,觉得一伙二傻子呼呼啦啦的为抢一个破球而累得哼哈喘气,实在是可怜、可气而又滑稽!

于是这位鸿儒就爱心泛滥,为了让国人不再像他那样揪心不已,他特意给中国球员每个人都发了一个上好的足球,还要大家在球场上讲究一下温良恭俭让的大国之风,免得失了大国的国体,失了礼仪之邦的君子之气!

得,拜这位鸿儒所赐,也感谢他的爱心泛滥,直到今天,天朝的大国足球依然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梦,依然停留在球在梦中、梦在言中、言不由衷、宠辱不惊、不怒不痛、不痒不疼、不抢不争、超级文明的故国之风中……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也不是镇元大仙小气,实在是人参果太稀有了。

书中这么写:土地道“这宝贝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短头一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有缘的,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吃他须用磁器,清水化开食用。”

看看,1万年才有30个,镇元大仙给唐僧2个,算是很慷慨了。

为什么镇元大仙会这么做?因为他和唐僧有交情: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看看,唐僧其实是金蝉子,地位很特殊,对镇元大仙有很尊敬,双方有一定的交情。

本来镇元大仙也是不需要拿出人参果招待的,但唐僧此刻恰好要投宿到五庄观来。

所谓过门都是客,镇元大仙也就无法吝啬了,人家唐僧毕竟都上门了。

不过,人参果毕竟是非常稀有的,一万年才有30个。


沙僧说了:小弟虽不曾吃,但旧时做卷帘大将,扶侍鸾舆赴蟠桃宴,尝见海外诸仙将此果与王母上寿。

看看,沙僧和猪八戒都在天上多年,沙僧还是玉皇大帝的卫队长,却也只见过一次人参果,还是在王母娘娘过生日的时候。

也就是说,只有王母或者玉帝两人过生日的时候,镇元子才会送几个。


而镇元子自己,对于人参果也是非常节省的:“开园时,大众共吃了两个,还有二十八个在树,不敢多费。”

镇元子有48个徒弟,加上他自己一共有49人。而这么多人,只在开园时分吃了2个。不用多少,镇元子自己肯定吃1个,其余48个弟子分吃1个。

此刻镇元子拿出2个招待唐僧,已经算是很慷慨了。

有人问,镇元子为什么拿出来2个而不是1个。古代送礼物很少有送单的,只要条件允许都是送双数。一来双数比较吉利,有个好彩头;二来双数至少有两个,送给别人以后也便于对方家庭分用。

镇元子给唐僧2个,唐僧可以选择自己吃一个,将另一个分给徒弟,或者自己吃2个。

如果只有1个,唐僧就不好分了。




唐僧师徒四人,镇元子只赠两个人参果。这事看起来让人费解,毕竟一个果子分仨人很为难,我是说二师兄会抢先独吞一个。

其实两个人参果都是给唐僧一人准备的,不过,唐僧只能吃一个。当然最后唐僧没吃,俩果子被两个道童吃了。机灵的二师兄看到了这一幕,于是拱火猴哥……

就这事,有很多阴谋论,实际那只是顺道而已,你从镇元子身上挑不出刺来。



1.镇元子为什么只给唐僧人参果?

唐僧师徒来到五庄观,不凑巧,当天元始天尊发来简帖,邀镇元子去听讲混元道果。镇元子交代童子清风明月给唐僧备两个人参果。

的确很奇怪,人参果确是极为稀有之物,你可以不送,镇元子却避开仨徒弟单独赠唐僧。毕竟他五庄观与大唐和西天都不搭噶,偌大的人情,童子们都纳闷,"我等是太乙玄门,怎么与那和尚做甚相识?"


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第二十四回

镇元子解释说,"唐僧是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转世。五百年前,我与他在盂兰盆会(佛教盛节)相识,他曾亲自以茶相待,我视其为故人也。佛子敬我以茶,我当还之以果。"


这里,镇元子的表现无懈可击。

人参果要等一万年才能吃到,且只结三十个果,何其稀有!当然不是谁都可以给。镇元子只赠故人唐僧,他与其他人没交情。

可见镇元子讲礼仪,重情义,原则分明。故人来,重礼相待;其他人不熟,常礼相待。当然,镇元子很懂人情世故,专门吩咐童子赠果时要避开悟空兄弟仨。





2.镇元子为何赠送唐僧两颗?

想得太多,就会漏掉最简单的事实。镇元子只赠唐僧很确定,至于为什么是两颗,一个正经的原因,一个不太正经的原因。

①正礼相待

古人极重礼仪,尤其是有身份的人之间。自古华夏以双数为吉,讲究好事成双。尤其是待客之道和人情往来,非常讲究。

哪怕一个客人,倒茶必须两杯,一杯敬客人,一杯给主人,主人不渴也得放面前,否则就是失礼。简餐也得两个或四个菜。

作为礼仪之邦,山东人最清楚。今天敬烟亦如此,给一位客人敬烟也必须抽出两支,客人拿一支后自己才拿剩下那支。自己不抽,可以把剩下那支再放进去。

这就是传统礼仪中的待客之道。当然好兄弟之间,又或晚辈拜访长辈,情况另说。


这也是镇元子给唐僧两颗果子的真相。

送一颗果子像什么样子?倒茶倒一杯?上菜上一份?你让人家喝还是不喝,吃也不吃?失礼又跌份,镇元子丢不起那人。

唐僧若吃人参果,他也只会吃一颗。礼仪上,唐僧吃一颗,镇元子陪吃一颗。镇元子不能亲自陪同,但礼仪不能丢。唐僧也不会吃掉镇元子的那颗。


此时菩萨与三老各吃了一个,唐僧始知是仙家宝贝,也吃了一个,悟空三人亦各吃一个,镇元子陪了一个……

——第二十六回

人参果树复活,镇元子大喜,请观音、福禄寿三星、唐僧师徒各吃一个人参果,镇元子陪吃了一个。这就是最好的例子。

尽管是奇珍人参果,镇元子做事依然很讲究,很大气。只是两个童子搞砸了。



②间接参与取经任务

两位仙童取了人参果给唐僧,并转达师父的心意。一看人参果如同真娃娃,就差忽灵忽灵对着唐长老眨眼睛了,唐僧差点吓哭。

人参果不能久置,两位童子便躲在房间开吃,不料被机灵的八戒发现。二师兄馋坏了,便把猴哥叫来,然后一顿叽咕。

单独给师父,猴哥也就忍了;师父不吃,俩童子吃了也不给他们兄弟。亲自动手,丰衣足食,于是猴哥亲自出手了。


猴哥得手后,兄弟仨正吃得过瘾,不料被路过的童子发现。俩童子很嚣张,大骂悟空是贼,明明偷吃四个还不认账(掉地里一个)!于是矛盾开始激化……

悟空哪里受得了这种窝囊?八戒又在一旁拱火,悟空一怒之下把人参果树砸了个七零八落。这下事闹大了……师徒四人跑了被镇元子抓回;又跑,再次被抓回。最终悟空以救活果树为交换,否则这辈子别去取经了。

悟空先去蓬莱找福寿禄三星,又去方丈仙山寻东华大帝君,再去问瀛洲九老,结果都不好使。最后还是观音菩萨救活了人参果树。

在五庄观,师徒四人被折腾得不轻,悟空也意识到自己真是闯大祸了。五庄观一行,绝对算得上唐僧师徒的一大难。





3.镇元子真是玩阴谋?

有人说,镇元子知道金蝉子将重回灵山,并获得佛果,因此给唐僧两颗果子,一方面讨好金蝉子,一方面激起矛盾,以便制造一难,也算搭上佛界的关系。


原著几个细节值得推敲:

师徒四人第一次逃跑被抓回,镇元子并没给唐僧面子,第一个就要打他。

悟空把四个柳树根变作师徒四人模样,师徒金蝉脱壳。五庄观并不清楚,这次道童可真拿鞭子抽了唐僧,后来发现上当。

师徒四人再次被抓回。镇元子要把唐僧放锅里煮。悟空没招了,承诺救活果树。


其实镇元子只要把唐僧关起来,一切目的都能达到,可以惩罚悟空,可以救活果树,可以增加一难,关键是不用把唐僧搞得那么丢面子,可他并没选择这个简单办法

镇元子讨好如来,也不用把唐僧搞得那么难堪。忆当年被镇元子绑柱子上鞭打,又要下锅煮,想必未来的金蝉子不会觉得多光彩。难不成这种丑事是在讨好金蝉子?


我还是相信道童的本能反应:

"我等是太乙玄门,他是佛门。道不同,不相为谋。为什么要与那佛门做人情?"

在镇元子身边修炼一千多年的道童,想必他的本能反应可以代表师父的真实态度。镇元子厚待唐僧,因为500年前旧缘;镇元子反目,因为自己诚心相待,专门交代,而悟空一行实在太过分了,而唐僧就是他们的师父。为师不教,师之过也。





所以这事很简单:

人参果只是给唐僧,因为镇元子和金蝉子有一茶之缘。尽管金蝉子转世为唐僧,镇元子依然以重礼相待。镇元子与悟空仨人无交情,故以常礼相待。

古人待客之道从没有一茶一菜之礼,必以双份为敬。所以镇元子交代给唐僧准备两个果子。最后镇元子和悟空结为兄弟,一笑泯恩仇,并请众仙和唐僧师徒吃人参果,镇元子陪吃一个。这呼应了镇元子重情重义重礼仪,也解释了为什么给唐僧两个。主人在,宾主各一个,主人不在也得备两个


唐僧一路矫情,八戒一向拱火,猴哥时而暴躁,童子相当嚣张,没一个是省油的灯。镇元子不在,五庄观乱成一锅粥,于是成就一难。但人参果的数量和这事关系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6

标签:三星   西游记   唐僧   人参果   师徒   两个   元子   童子   果树   原著   果子   徒弟   悟空   神仙   明月   清风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