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是第一悼亡诗词?

公元1075年,密州城郊外,苏轼正与好友围着篝火痛快饮酒。醉意朦胧间,他仿佛看到摇曳的火光中映射出一扇轩窗,窗下,一名女子正在对镜梳妆,那是他思念了十年的妻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读罢这首《江城子》之后,我才明白,苏轼只是一个思念亡妻的丈夫不止是十年,他将这一生的深情与思念都尽数给了王弗。

苏轼的诗有很多,我曾读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在这些词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狂放不羁的仙人,一个仗剑走天涯的侠客,一个沙场点兵的将军,而唯独未见他的忧愁与孤独。

那么,这位看似不知愁苦为何物的诗人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坎坷爱情?他是怎样遇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位女子的?他最爱的人又是谁?他为何会写出如此悲伤的诗词?

这一切,要从他与王弗的相遇开始说起。

01

唤鱼结缘

这天,夜已经很深了,苏轼独自一人坐在庭院中,自斟自饮。他已经记不清醉倒了多少个夜晚,月光朦胧,仿佛有无穷无尽的愁苦将他笼罩起来。

这一年,他的结发妻子王弗病逝了,那个曾经给自己红袖添香的温柔妻子,那个曾经偷偷藏在屏风后面,为他听言识人的聪慧女子,死在了他的怀里。

他无法忘记她离去时的模样,那个巧笑倩兮、顾盼生辉的女子再也不会出现了,他无法释怀,只能酒入愁肠,烂醉入梦。朦胧中,他似乎又回到了青神县,那一湾池水边。

那是他19岁的时候,在青神中岩书院求学,中岩有一湾池水。闲暇时,苏轼总爱站在池边欣赏景色,看着清澈的池水,苏轼不禁喃喃低语道:“如此好水岂能无鱼?”

思及此,他抚掌三声,谁知,岩穴中的群鱼一跃而起,仿若凌空飞翔。苏轼见状,惊喜异常,于是向书院的先生王方提议道:“先生,如此美景,当有美名才是!”

春末夏至,梅雨含情。这日,王方带着学生们来到池边,让诸位学子为这绿池取名。众人虽才思泉涌,踊跃题名,可是终不能让王方满意。

就在众人叹息之间,只见苏轼缓缓走到了书案前,提笔写下“唤鱼池”三字,仿佛苏轼抚掌唤鱼的情形展现在了众人眼前,令王方和一众学子拍手叫绝。

正当苏轼得意之时,王方的女儿命丫鬟从家里送来了题名,只见花笺上,落笔如烟,写着“唤鱼池”三字。

众人见状,纷纷调侃道:“不谋而合,韵成双璧。”

少年闻言,意气昂扬的脸上忽然多了一抹羞涩,心中那朵含苞待放的花儿忽然就开了。

唤鱼池中,鱼群仿佛感受到了少年的心动,一跃而起,金色的鳞片在阳光的折射下熠熠生辉,水中波光荡漾,仿佛倒影出少女那娇憨羞怯的模样

少女名唤王弗,是先生王方的女儿。她常常听父亲夸赞那个眉州来的少年是如何的聪慧机敏,才华横溢,不觉心中生出好感。

少女常常到中岩游玩,这一日,只见小径旁,溪水边,石岩上,一丛丛的飞来凤昂扬着绿叶,娇柔的花蕊吐出阵阵清香。

少女顺着石径望去,只见一个俊朗的少年正站在绿池边抚掌唤鱼,少女隐于其中,不禁看呆了。少女愣神之际,只听身边的丫鬟惊呼:“小姐,您最喜欢的飞来凤花开了!”

少年闻声,转过身来,只见一个袅娜娉婷的少女立在草丛之中,轻盈飘逸。王弗见少年突然回头,瞬间羞红了脸,她目光盈盈地看向少年,星星点点,自有一股淡墨染不出的风情。

少年朝着王弗微微一笑,问道:“不知姑娘芳名?在下苏轼!”

少女心中一动,原来他就是父亲日日挂在嘴边的苏轼,思及此,脸上不觉布满了红霞,她对苏轼颔首道:“我叫王弗!”

那一年,少年19岁,少女16岁,一场情丝终是开了篇。

那日过后,少女盈盈立于山间的模样始终萦绕在少年心头,他多想再见他一面。这日,恰逢先生王方生辰,苏轼与同窗好友一起前去贺寿。

席间,少年热情似火,推杯换盏,一时间竟酒意上涌,醉倒在了王方家中。待到半夜,苏轼从榻上醒来,同窗们都已经回了书院,他连忙起身,准备离开王府。

月光朦胧,苏轼步履匆匆,迷失间竟走到了后院。只见翠竹掩映之间,烛光摇曳,轩窗下,清丽的少女正在对镜梳妆,那正是自己日夜思念的人啊!

苏轼不禁想起,临行前,他去山间采了一束飞来凤,那是她最喜欢的花,他想要送给眼前的少女,连同自己的思念一起。

于是,苏轼慢慢靠近窗户,将手中的飞来凤投进了窗中,少女被苏轼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抬头望去,只见苏轼站在窗前,面带微笑地看着她。

王弗心中狂跳不已,正不知所措之时,苏轼转身离开了。望着苏轼挺拔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少女捡起那束清香阵阵的飞来凤,喜不自胜。

自那日后,少女常常去书院游玩,言语间时常提起苏轼,王方知晓了女儿的心意,便带着媒人上门说亲苏洵与王方是至交好友,听闻来意,欣然同意。

这一年,少年少女的一场爱恋终于落地生根,得结良缘。

婚后,两人恩爱缠绵,苏轼读书时,王弗常常伴随左右,红袖添香。一日,苏轼想起王弗的题字,忍不住问道:“夫人可曾读过书?”

王弗愣了一下,思虑间,微微摇了摇头道:“不曾!”

苏轼不禁有些懊恼,他想,也许“女子无才便是德”才是女子该有的模样吧。王弗将苏轼的懊恼之情尽收眼底,嘴角微微上扬,却保持沉默。

此后,苏轼每每读书,遇到忘记的词句时,王弗总能从旁提醒,让苏轼茅塞顿开,苏轼见状,又试探地问道:“夫人不是不曾念过书吗?如何知晓这些?”

王弗轻声说道:“碰巧知道罢了。”

王弗虽如此说,可每到苏轼询问她与诗文相关的问题时,她总是对答如流,有时还能说出自己的见解。苏轼此时才明白,自己的妻子哪里是无才,不过是藏拙而已。

公元1056年,21岁的苏轼和弟弟苏辙跟随父亲苏洵一起,前往开封参加科举考试。苏轼不负众望,连过三关,金榜题名

可正当苏轼踌躇满志的时候,噩耗传来,母亲程夫人病逝。苏轼悲痛不已,连夜赶回眉州,为母亲守孝。

幼年时,苏轼的生活起居都是母亲细心照料,读书时,苏轼曾立志要成为范滂,程夫人闻言,平静地说:“你想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

程夫人出身门阀世家,知书达理,是个大家闺秀,同时她又是个思想独立,坚毅果敢的女性。程夫人对苏轼的人生教育,一直深深得影响着苏轼。

可如今,他刚刚金榜题名,母亲却撒手而去,苏轼无法释怀,整日借酒消愁,王弗见状,安慰道:“我知道你的苦,母亲也知道,若她泉下有知,定会难过,母亲只希望你能快乐!”

苏轼闻言,愣了片刻,随后紧紧握住了王弗的手,还好,你还在我身边!

公元1061年,26岁的苏轼又参加了北宋王朝最高规格的制举考试,这是皇帝特别下诏并且亲自主持,为选拔非常人才而特设的一种考试制度。

能否参加考试的人都是佼佼者,而能否考中的则是凤毛麟角,意味着前途无量。此次考试,苏轼的文章再次得到了仁宗皇帝司马光等考官的赏识,被点为制举第三等.

这是北宋开设制举考试以来,绝无仅有的好成绩,可谓是“百年第一”。这次,因为宋仁宗的赏识,苏轼被差遣至凤翔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苏轼总是以最诚挚的赤子之心待人,从来不分贵贱。

自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吾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身在官场,如此不谙世事,总是令王弗担忧不已。

好在,王弗心细如发,通晓人情,对人事的认识是比苏轼更加透彻和务实,她说“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

于是,每每有人登门拜访苏轼,王弗便悄悄躲在屏风后面听苏轼与客人的谈话,待客人走后,便会向苏轼吐露自己的看法。

“此人言辞闪烁,阿谀奉承,不可深交。”

“此人断不会与你长久,他日你若落难,他必远离你。”

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

当时的苏轼,听罢王弗的建议,并不解其深意,直到多年以后,乌台诗案一起,他被贬黄州、惠州,再到儋州,每次都是必死的结局,这其中都有曾经好友的身影。

这时,苏轼才明白妻子话中的深意,原来她竟然如此通透,时时刻刻都在护着自己。

苏轼与王弗年少结缘,总以为能执子之手,共赴鸿蒙。可是,天命无常,妻子还是离他而去了。

这一年,王弗不过27岁,她倒在苏轼的怀中,泪眼朦胧。她想要伸手去抚摸丈夫脸颊,可最终无力垂下。

我的少年郎啊,从此山高水远,踽踽独行,愿你一直都是山间那个唤鱼的少年。

苏轼望着怀中的妻子,目光悲戚,时间留不住深情,也留不住爱人。他满是无助与茫然,可是王弗再也不会轻抚他的背,温柔缱绻地安慰他了。

王弗去世后,苏轼护送妻子的灵柩回到故乡,在那里整整守了她三年。

从晨曦微露到暮色四起,他日日坐在妻子的坟茔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生活的琐事。没有了王弗,曾经那个轻狂的少年成了沉沦生活的中年人,心中一片荒芜。

为了不让妻子孤单,他亲手种下一棵又一棵的雪松。当微风袭来,三万棵雪松沙沙作响,夫人,你可曾听见这雪松的诉说,这是我托它们带去的思念。

02

相顾无言

三年丁忧期满后,苏轼娶了王闰之为妻。王闰之小了苏轼十一岁,是个温婉中透着坚强的女子,他本不愿再娶亲,可她是王弗的堂妹这门亲事是妻子临终前的嘱托。

对于王闰之,苏轼充满了愧疚。她虽不及王弗钟灵毓秀,满腹诗书,却也是进士之女,相貌可人,若不嫁给苏轼,定能寻得门当户对的良人,恩爱一生。

苏轼给不了王闰之爱,他心心念念的只有故去的王弗。可苏轼不知道,为了嫁给他,王闰之等了他整整三年。

人人都以为,王闰之是为了不负姐姐的重托,将自己磨成了老姑娘。可只有她自己知道,除了那份重托,还有她对姐夫埋藏已久的爱意

在姐姐与姐夫举案齐眉,温柔缱绻的岁月里,王闰之始终远远地看着。她被苏轼的才华所折服,被苏轼的温柔所吸引,忘不掉姐夫那双深情的眼睛,仿佛其中有万千星河。

后来,姐姐去世,她等了三年,嫁给了苏轼。她想要的不多,当好一个继母的角色,照顾好姐姐留下的幼子苏迈,能时常陪伴在苏轼身边就好。

新婚之夜,喜烛燃尽,苏轼望着眼前羞涩的女子,轻声问道:“你可有名字?”

女子羞涩地低下头,小声地回道:“在家里,他们都唤我二十七娘。”

苏轼闻言,略带笑意道:“你既生于闰月,我便给你取名闰之,王闰之可好?”

女子从未想过,新婚之夜,他会为她取名,羞涩地点了点头:“我很喜欢。”

那一刻,王闰之有了一瞬间的恍惚,她想,若是自己能努力追赶他,是不是也能像姐姐那样,终有一天能站在他的身边。

可是,感情二字,不是努力了,就可以改变的!

王闰之没有辜负姐姐的重托,待苏迈很好,三子如一,爱出于天。对苏轼更是如一盏明灯般,时时温暖着他。

王闰之的付出苏轼都看在眼里,除了敬重,他给不了她更多的感情。他心中的位置始终是给妻子王弗的,曾经那个唤鱼池边的少女,盈盈的目光,始终刻在他的心里,不曾模糊。

新婚过后,苏轼受诏重返仕途,当时正值北宋名臣王安石实行变法,满朝大臣分为两派,拥护变法的大臣们认为,此举能改变北宋积弱积贫的局面。

而苏轼的大部分师友,包括当初欣赏他的欧阳修在内,因为反对变法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在苏轼眼中,这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期间,苏轼给宋神宗上了多份奏折,系统阐述了自己反对变法的理由和态度,并请求尽快停止变法,这让王安石大为恼火。

王安石想方设法削减苏轼的影响力,在这场针锋相对的斗争中,苏轼渐渐感觉到了处境的危险,为了躲避是非,他主动上书宋神宗请求外调,最后获得了杭州通判的官职。

公元1074年,苏轼调往密州任知州,这一年他38岁了。

一年后,蝗灾席卷了密州城,百姓颗粒无收,家无余粮,而官府还在向农夫收税,百姓犹如生活在地狱,看不见生的希望。

为了挽救百姓的生计,苏轼决定到常山上向老天爷求雨。

几天后,苏轼穿着干净的布衣布鞋,从衙门徒步二十公里来到常山,登上山顶后,苏轼摆好祭祀用的贡品,点燃三炷香,虔诚地向上天祷告,祈求降下甘霖。

不久之后,天空开始乌云密布,不一会,大雨便哗啦啦落下,苏轼一时间也分不清到底是天意所归,还是民心所向。

旱灾过去之后,苏轼带着众官员去常山还愿,那日已是深秋,黄叶满地,秋风瑟瑟,苏轼走在最前面,百姓们浩浩荡荡地跟在后面,

还愿结束后,苏轼一行人前去狩猎。那天夜晚,火光摇曳,美酒佳肴,官员、士兵、百姓们争相向苏轼敬酒,清脆的碰杯声不绝于耳,苏轼被灌得有些微醉,脚步都凌乱了起来。

夜已经很深了,火光摇曳,醉意朦胧,他仿佛看见妻子王弗向他走来,轻声劝慰着他。又一瞬间,他又仿佛看到,轩窗下,妻子正对镜梳妆,一颦一笑,如当年一般。

他眼中盛满泪水,想要伸手去抚摸妻子的脸颊,可还未触及,妻子便消失了,徒留无尽的黑暗。苏轼浑身一震,清醒过来,原来只是梦境。

悲痛席卷全身,他哽咽悲鸣: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妻子逝去已经十年了,时间仿佛只是眨了一下眼睛,怎么就已经过去十年了呢?你在故乡还好吗?若能夜夜都来我梦中对镜梳妆,那该多好,我有好多话想对你说。

不知这些年,三万棵雪松是否长成了参天大树,是否为你遮风挡雨,有没有带给你我的思念,那沙沙的响声时常出现在我的梦中,可是你给我的回应。

如今,我身在密州,人生坎坷,可我从未被生活打倒,若能再见到你,我依然还是那个18岁的少年郎,清澈俊秀!

这些年,王闰之的陪伴并没有冲淡苏轼对亡妻的思念,即便王闰之也是那样温柔坚强,可她不是王弗,不是那个曾让他一眼万年的少女。

公元1079年,44岁的苏轼身为湖州知州,按照惯例给皇帝写了一封奏折上报民情。在奏章中,苏轼说自己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新党一派闻言立刻上奏宋神宗称苏轼妄自尊大,愚弄朝廷,对皇帝不忠。宋神宗信以为真,于是下令御史台调查处理苏轼的案子,史称“乌台诗案”。

在狱中,苏轼受尽非人的折磨,新党派官员给他扣了四条罪状,请求宋神宗立刻处死苏轼。当时,已经退休的王安石听说了此事,上书宋神宗,为苏轼求情。

于是,宋神宗大笔一挥,从轻发落,将苏轼贬去了黄州,做了个团练副使,有官职无薪水,苏轼带着一家二十多口人,举家迁往了黄州。

黄州的日子十分清贫,但王闰之从无怨言,她扛起生活的重担,与丈夫一起采摘野菜,赤脚耕田。宽裕时,她就给丈夫做他最爱吃的眉州家常菜,煮他最爱喝的姜茶。

她无法像姐姐那样在事业上给予苏轼帮助,但是,她能陪着他过清贫的日子,陪着他一起承受风浪,无论在得意还是失意时,始终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公元1085年,宋神宗驾崩,年仅10岁的宋哲宗继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

高太后是一个保守派,刚一掌权就废除了新法,贬斥新党,大量启用旧臣,于是,曾经被贬斥在外的苏轼等人都被高太后召回,委以重任

苏轼仕途顺利,一度被升为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这七八年,可以说是苏轼政治生涯最风光、最胜利的时期。

公元1093年,苏轼调任颍州,此时,王闰之已经陪伴了他25个年头了,这也是苏轼最为动荡不安的25年,她始终用自己最笨拙的方式,守着这个年少时便钦慕的爱人。

当苏轼在官场处处受到针对,夜不能寐时,当苏轼承受牢狱之灾,夜夜惊醒时,这个坚强的女子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用温柔的话语一遍遍劝慰着失意的苏轼。

王闰之尽力了,可惜,苏轼依然没能爱上她。

一日,颍州的梅花开得热烈,王闰之不禁有些看痴了,喃喃低语道:“春月色胜如秋月色。秋月令人凄惨,春月令人和悦。”

苏轼见她如此,随即附和道:“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王闰之听罢,愣住了。她终于明白了,她不是他的离人,亦不能使他断肠无论她怎么努力,她都变不成王弗。

她释然了,不再抱有期待,不再奢望苏轼对她有爱,也许没有了希望,人生便开始灰败了。不久之后,王闰之生了场重病,身体每况愈下,最终撒手而去。

苏轼为其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并承诺“唯有同穴,尚蹈此言”,他感念王闰之的默默付出,他无法给她想要的爱,那就在百年之后,陪她长眠地下吧!

王闰之终其一生也未得到苏轼的爱,她以为,那个像极了王弗的少女或许能得到苏轼的一丝情谊,可惜,她到底是低估了苏轼的深情!

03

年年断肠

那一年,苏轼自请离京,调任杭州,恰逢江南好风景,既来杭州,岂能不到西湖。那日丽阳普照,波光潋滟,丝竹悠扬,美人如画,西子湖畔,长袖徐舒,轻盈曼舞。

舞池中央,一女子容颜绝丽,舞技高超,引得众人拍手称赞。一曲舞罢,女子入座侍酒,此时的她已经换了装束,清新脱俗。

少女灵动的模样让他有一瞬间的恍惚,好似回到了19岁那年,初遇王弗的场景不觉低吟出声: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同行的友人看出了苏轼的心思,宴会之后便将这舞姬买下,送去了苏府。

舞姬是个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因家境贫寒,无奈只能抛头露面讨生活,她不知自己姓什么,更没有名字,于是苏轼为她取名,王朝云

那一年,王朝云12岁苏轼仿佛在她身上看到了王弗的影子,让他在迷茫的人生中寻到了一丝希冀。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一路颠沛流离,生活困苦,少女从未有半句怨言,对苏轼的照顾更加上心,苏轼也每日教少女读书写字。

王闰之看出了丈夫对这个少女的喜爱,虽然心中酸涩,但是仍然选择成全了苏轼,在王闰之的操办下,人到中年的苏轼纳了18岁的王朝云为妾,更是将她引为知己。

一日,苏轼饭后在园中散步,遇见王闰之与王朝云在园中聊天,于是他大步上前,指着自己圆滚滚的肚子问道:“你们说说,我这肚子里装的是什么?”

王闰之笑道:“你还真不害臊,你无非是想我们说,你的肚子里装的是锦绣文章!”

苏轼闻言,摇了摇头说:“非也!非也!朝云你说。”

王朝云忍不住吐槽道:“想必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苏轼哈哈大笑道:“还是朝云懂我!”

这些年,从杭州到密州,从徐州到湖州,一路颠沛流离,人人都说苏轼文采风流,放荡不羁,只有王朝云看出了苏轼豪放之下的不甘。

公元1093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掌握了实权。往日被高太后压制的情绪顷刻间爆发,他将矛盾对准被高太后器重的保守派旧党。

公元1094年,远在定州的苏轼,一连接到四道诏命,被一贬再贬,最后被发配到惠州。与当初被贬黄州一般,苏轼的人生回到了原点,再一次成了犯官,此时他已经60岁了

苏轼不愿意被人拖累,所以在启程之前,遣散了家中所有的奴仆,可唯有朝云一言不发,默默地为苏轼收拾行囊,她早已下定决心,要陪他去走过这一程生死之路。

少女望着眼前的这个中年男人,他也静静地回望着他,少女能感受到他眼中的爱意,可是这爱意逐渐模糊起来,仿佛透过她,看向了另外一个人。

苏轼泪眼模糊,低吟道: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王朝云突然明白了,那个佳人不是自己,那个荡起秋千的少女也永远不会是自己,他在告诉自己,天涯何处无芳草

可王朝云不悔,自嫁给他那一日,她便决定要终身陪伴着他,不离不弃。

在惠州的日子清贫寥落,王朝云日日陪伴着苏轼,眼看着苏轼日复一日地思念着亡妻后,她终于悟了,她开始笃信佛教,开始为丈夫祈福,却也开始逃避自己的内心。

烟瘴之地,天气恶劣,王朝云身子柔弱,终于耐不住折磨,病倒了。临终前,她对苏轼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说罢,她便撒手而去,终年三十四岁。

朝云去世后,苏轼将她葬在了惠州西湖南畔的栖禅寺的松林里,并为她筑了一座六如亭,亲手写下楹联: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王朝云是误打误撞走进了苏轼的人生,又在苏轼最黑暗的时候离他而去,她说,一切如梦幻影,她是真的明白了。

她这一生,背负着另一个人的影子而活,她的通透,她的知情识趣都有着王弗的影子,苏轼的目光总是透过她,落在了另一个地方。

苏大人,一切都是你的幻想,我并非你的梦中人,所以,我走后,不必为我悲伤。

04

最后

苏轼这一生,仕途坎坷,情路坎坷,他将自己困在了过去,困在了拥有王弗的美梦中。这大概就是,年少时遇到了太过惊艳的人,余生都会变得不得安宁!

王弗去世后,他一直都在寻找她的影子。

他在王闰之的身上,看到了温柔坚强,在王朝云身上,看到了机敏聪慧,他曾以为是她回来了,可他又清醒地意识到,她们都不是她。

千里孤坟,他再也等不来他的爱人,只有三万棵雪松在山间婆娑,证明她曾来过。他的身边有王闰之,有王朝云,可是他的凄凉却无人诉说。

十年,二十年,这一生,他仿佛被困在了中岩的书院,那湾池水边。

后来,王闰之走了,王朝云走了,他的师父欧阳修走了,连他讨厌的王安石也走了,他追寻了一生,也孤独了一生。

再后来,他一叶小舟,踏着风浪,漂洋过海去了儋州,无人再陪伴着他,只有孤独,无边的孤独。

我想,若是有来生,只愿他能回到梅雨含情的那一日,唤鱼池旁,少年拉着少女的手说:“我叫苏轼,我心悦你!”

少女巧笑倩兮,眉目如旧!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很多人说苏轼的仕途之路是悲惨,但爱情是幸福。纵观苏轼的一生,爱情确实是幸福的,但不幸的是第一任妻子王弗英年早逝。

19岁的苏轼与16岁的王弗结成了夫妻,二人恩爱有加,可惜妻子命运不好,27岁便离开了苏轼,在与妻子诀别10年后,40岁的苏轼在正月二十日做了一个梦,梦见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王弗,便写下来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传诵千古的悼亡词,这首词之所以在悼亡词中称为第一,不仅仅是因为苏轼的实力,下面十二十页谈谈对于这首词的看法。

关于“悼念亡妻”有三篇名作,其中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被称为第一悼亡诗词。

1、古代著名的三篇悼亡词,分别是:

  • 苏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贺铸——《鹧鸪天·半死桐》
  •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①第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全文欣赏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②第二首《鹧鸪天·半死桐》全文欣赏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③第三首《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全文欣赏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被称为第一悼亡诗词的原因分析

  • 论出身,苏轼比不过贺铸和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朝词人,是康熙重臣纳兰明珠的长子,不仅父亲厉害,其母亲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贺铸,同样出身贵族,他是宋太祖贺皇后族孙,媳妇也是宗室之女。同时也是贺知章后裔。只不过长相稍微丑了点,面色青黑如铁,眉目耸拔,人称“贺鬼头”。

苏轼有别于上面两位,他出身寒门,家境并不富裕。虽然不是贵族,但是也是个文人之家,苏轼的父亲苏洵,文学造诣非常高,对苏轼有很大影响,母亲也非常的有才华,据说每天都写文章。

  • 论婚姻幸福度,贺铸和纳兰性德比不过苏轼

苏轼有三段感情,巧合的是,三任妻子都姓王,三任妻子分别是王弗、王闰之、王朝云,在第一任妻子王弗去世后,苏轼取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之所以取,第一个原因是为了苏迈能得到很好的抚养,第二,这也是王弗的临终嘱托。而王朝云是苏轼的侍女,成年之后收为侍妾,无论三任妻子的出身怎么样,苏轼都对她们同样尊重、讲究平等、互相关爱。

贺铸虽然丑了点,但是作为贵族,找老婆肯定是不愁的,他取到了济国公赵克彰的女儿作为老婆,但是两个人的夫妻感情不是特别好,导致贺铸很郁闷。从合作的这首《青玉案》中便能验证。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纳兰性德有两任妻子,在纳兰性德20岁时,他娶了卢兴祖之女卢氏为妻,卢氏与纳兰性德非常恩爱,但仅3年,却因为难产去世了。之后,纳兰容若续娶了一位比卢氏家室更显赫的官氏,但是二人结婚后没有孩子,曾有人通过纳兰性德的诗词《点绛唇》里的“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这句诗,推测两人关系不好。

  • 在诗词造诣上,纳兰容若、贺铸、苏轼各有千秋。

纳兰容若的诗词内容上总体以个人悲愁为主,在清朝能有这样的文学造诣非常了不起。贺铸诗词均善于化用唐人诗歌语句,并加以创造性发挥,贺铸的诗歌在主题内容、风格特点、文学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都很有特色。而苏轼不仅在文学造诣上很高,他对于人生的态度,都被很多文人都当做典范,并且他还在医药、烹饪、水利等方面都做出过贡献。

【最后总结一下】

苏轼有诗二千七百余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他是一个大家,在诗、词、文等各个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虽然说文无第一,但是在三首著名的悼亡词中,在出身方面虽然不及纳兰性德和贺铸,但是在文学造诣和夫妻感情幸福度上,苏轼略胜一筹。

综合来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被称为千古第一悼亡词一点都不为过。


囊萤映雪,韦编三绝;耽书成瘾,笃信好学。我是【十二十页】,一名热爱文化的女青年,欢迎关注、点赞、评论,一起交流诗词心得,分享诗词感悟。谢谢!




十年生死两隔,无需刻意回想,我们一起的日子我总难以忘记。你的孤坟远在千里,再也无处诉说我满心的悲伤。如今即使重逢,你也可能再难以认出我,这些年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梦里我又回到了我们的故乡,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不经意间的四目相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眼泪不停的淌下。想想那明月照耀着的,你矮矮的坟岗,是我年年思念你痛欲断肠的地方。

用词写悼亡而闻名的,苏轼应该算是第一人了,此前文人大都以文章表达悼亡。如颜真卿《祭侄文稿》。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也是悼亡诗的佳作。

我们常说,生死有命,生死无常。逝者的音容笑貌,留给生者是永恒不改的回忆,而岁月却不住地给生者增添憔悴与衰老。

回到苏轼这首悼亡词,《江城子》的写法是别具特色的“记梦”,还明确写了做梦的时间——乙卯年正月二十日夜。而且对梦境的描写详实到一个眼神的对视,以及内心里对这种对视的小小怯意——竟是害怕亡妻因自己两鬓花白认不出自己。

这样堪称点睛的描写,使得读者切身感受到了诗人用情的真挚朴素。一个极深爱的人,纵使想念却再也不能相见,这其中充满着的深沉情感,悲痛,又无可奈何。

这阙词通过作者对个人心理变化的形象描绘,完全地表现出作者对爱人的深切怀念,使读者也全然地理解了作者的深情和哀思。说它是第一悼亡词名副其实,没有一点水分。




说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是第一悼亡诗词,这是后人给与苏轼所写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的最高评价。


我们先看原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写给亡妻王弗的,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密州知州任上。在这里,苏轼含悲带泪,字字真情,将满腔思念倾注于笔端,表达了自己对亡妻的怀念,缠绵悱恻,浓挚悲凉,催人泪下。

后人为什么对此词评价如此之高,我们得先从悼亡诗词说起。

关于悼亡诗词,自古有之。最早的见于《诗经·唐风·葛生》,这首诗后世给予的评价甚高,在《诗经评释》赞其“不仅知为悼亡之祖,亦悼亡诗之绝唱也”。

将悼念亡者入诗,始于西晋文学家潘安。潘安二十四岁结婚,五十岁妻子不幸死亡,夫妇和睦相随二十六载。潘安悲痛之极,作《悼亡诗》三首。

此后,悼亡诗几乎历代皆有。悼亡是古诗词一大题材,相比于其他题材的诗词,悼亡诗词数量不多,但知名度都很大。

比较出名的有:唐代诗人元稹的《遣悲怀》,北宋词人贺铸的《鹧鸪天》,清朝词人纳兰性德的《青衫湿遍·悼亡》《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南唐国君李煜的《谢新恩》、李清照的《孤雁儿》等等。

那后人为什么偏偏情有独钟,对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这首词评价如此之高呢,我给出的理由如下:

一、相比而言,此词作者苏轼的名气最大。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

  • 1.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号称“三苏”, 八大家,苏家占三,何等厉害。

  • 2.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 3. 苏轼二十一岁进京应试,一举成名,轰动京城。在为官的道路上尽管屡屡受挫,但为官清廉,体恤民情,深受百姓拥护。

二、 苏轼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1.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 2.第一个将悼亡内容入词的人。《唐宋词鉴赏词典》里指出,“用词写悼亡,是东坡的首创”。 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

三、此词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这首词是苏轼写给亡妻王弗的。王弗是苏轼老师的女儿,年轻美貌,16岁时就嫁给了19岁的苏轼。

婚后,两个人琴瑟相和,苏轼读书,王弗就在一旁红袖添香,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

这对苏轼是一个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夫妻恩爱,卿卿我我,却阴阳相隔,思念之情可想而知。

公元1075年,苏轼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阴阳相隔十年之久的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四、写法独具匠心,推陈出新。

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

上阙记实,下阙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综上所述,后人横纵对比,综合考量,优中选优,便得出了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是第一悼亡诗词的结论。前两点不免牵强附会,后两点尤为重点。但两者若互为映衬,便会熠熠生辉,岂不妙哉!

您认为呢?欢迎点评!




苏轼这首《江城子》的词,没有那首诗词,象他写得这样哀伤动人,入骨三分。如果苏轼与亡妻生前不是情深似海,耳鬓斯磨,那么东坡有了新欢,便忘了旧情,也不会十年难相忘;如果苏轼没有饱读诗书和深厚的诗词功底,再有情,也写不出千古一绝的悼亡之词作!

其词曰: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词人这首悼亡之词,写得真情郁勃,句句沈痛,而音声凄厉。”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死别十年之久,相距千里之远,就是想相逢都到了不相识的地步。十年人的变化有多大”尘满面,鬓如霜。”

词人忽然笔墨一转、写到梦境:轩窗梳妆,犹是十年前的景象。梦里相逢无言,只有泪流满面,悲哀之切,与”生死两茫茫”相呼应,才觉得年年肠断处,在”明月”,”松岗”,即”千里孤坟”的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卢氏   神宗   诗词   生死   孤坟   词人   北宋   正月   公元   日夜   妻子   思念   女子   少年   少女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