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讲机为什么还没被手机取代?

实际使用过之后,你会发现:对讲机真的很方便,它和手机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在以前,对讲机有通话距离,超过这个距离就会有限制,对方无法接收到“群聊消息”。但是现如今的对讲机,内置通信卡,通话距离也不再受限制。

首先,对讲机是非常方便的。

五个人外出,分赴不同的地点,但是又要时刻保持联系,怎么办?可以互相打电话,也可以打群聊电话,还可以组建微信群聊。但是你想象一下:当你手机有工作需要处理,你需要拿出手机解锁屏幕,打电话或者读消息,或者对方占线……等等,各种情况。但你用对讲机的话,既可以随时听取“群聊”的消息,当你想要发表意见的时候,直接按住对讲机送话键,说话就好啦。要比手机方便的多。

其次,续航问题。

对讲机屏幕较小,只有送话和接听功能,电池续航是绝对够用的。对比手机的话,如果长时间通话,则可能导致出现卡顿、电量损耗过快的问题。

最后,对讲机之所以依然存在,是因为有的场景非常适合它。比如在大型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每人佩戴一部对讲机,戴上通话耳机,有情况直接找到想要找的人,对方也无需拿出对讲机,直接按住耳机上的送话键,说完话以后,一句over,岂不是很酷~




我给你讲两个场景,你就能够明白对讲机为什么永远不会被取代。

场景一:

你开着一辆挖掘机缓慢地往后撤退,突然之间后面过来一辆小汽车,如果挖掘机继续往后推的话,就有可能撞到这辆小汽车,这时你的工友慢慢的拿出手机翻来翻去,总算找到了你的联系方式,给你打过去电话。

这个时候你只要接到电话,然后说几句:“”喂,您好,您是谁?“

对方说我是谁,然后说一声:“危险。”

你有可能刹住车来制止这一次危机,但是在挖掘机里面噪音太大了,手机的铃声即便再响亮你也听不到。

就这样接着往后退旁边的小车往前走,一不留神发生了剐蹭,因为是你的倒车操作失误,你需要负全责,人家那辆车从最开始维修到保养需要10万块钱,保险公司那边能给你出8万,你自己还需要承担2万块钱。

场景二:

你是一个前台服务人员,主要负责核销账户记录,如果一个客户来了,你需要说欢迎光临。

客户走的时候你需要针对他刚才点的饭菜或者做的服务给他结账,可是每一次等到客户来了之后,你说:“稍等一下,我给我们大堂经理打个电话。”

拿出手机来给大堂经理打电话,大堂经理给客服经理打电话,客服经理给前台服务人员打电话,前台服务人员再把电话返到刚才上菜的厨师那边各种数据。

核对好了耗费一个小时左右,然后你告诉客户,刚才你一共消费了15块3,请问您是现金支付还是刷卡支付呢?

客户这个时候早就给你甩脸子了,把手机往桌子上一扔,说你耽误我一个小时时间,就为了让我支付13块钱,是吗?有这么办事的吗?走了,再往后再也不上你这里来了。

刚才我们讲到的这两个场景就是使用手机而不是对讲机的场景,所以我们会发现不是说手机为什么到现在为止无法取代对讲机?

而是对讲机即便以当今时代的发展来看,仍然有很大的用处,这一部分用处是不以手机功能的多样化而替换的,具体来看手机在以下场景当中是无法替代对讲机的。

第1点,工地干活时对讲机是唯一有效沟通工具。

因为我们家就在大城市旁边,家里好多人都去工地干活,每一个人腰上都别着一个对讲机。

当时我还纳闷呢,我问我的叔叔:“为什么你腰上有一个对讲机啊?是不是工地里面要求你们买的呀?”

叔叔听了之后哈哈一笑说:“就这个破玩意儿买啥呀?200块钱一个,工地批发的,我们只需要干一天活就能免费送给我们。”

为什么工地上需要对讲机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工地上的噪音很大。

大家没有在工地上生活过,根本不知道工地上的噪音究竟能达到多么可怕的状态。

就这么说吧,在工地上两个人距离如果超过30米,对方突然之间说一句话,你都不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有人给你打电话你也压根接不到。

千万不要认为你给别人打电话,人家别人没接到,是故意不接你的电话,不重视你,实际情况是人家非常的重视你,只不过在接打电话的过程当中你的声音太小了,压根就没人听到。

在工地上干活的时候最有效的交通工具或者通讯工具,就是对讲机。

对讲机放在脖子上或者放在衣领有声音的时候,会先有一个声音预警,然后突然之间声音会特别大。

只要这个对讲机在你身上你说的话别人就能听得到,别人说的话你也能够听得到,作为高效沟通利器,对讲机,简直就是工地上专属产物。

而且很多工地上干活是非常紧急的,比如开一个挖机过来,这个挖机我是放在门口,还是放在旁边的位置,还是往后放一放。

不要觉得这是无用功,实际情况是挖机如果位置放得不好,施工地是各干各的活,到最后很有可能挖机还在这,周边所有的场地已经铺上水泥了,这个挖机就动不了了。

预先确定机器的位置是重中之重。

那如何能够确定机器的位置呢?一个电话打过去沟通一下,挖机应该再往前走5米,或者再往后撤两米,所有的事情就全部搞定了。

相对而言,与其拿电话打了半天没人听到,你还需要跑步前进,跑到人家跟前说,不能这么干,倒不如直接拿个对讲机一句话搞定的事。

第2点,大型团队团建或特殊任务时,对讲机是必备工具。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学校非常荣幸举办了一次国家级别的比赛,具体比赛是什么我也不太清楚了,应该是通过数码编程的方式让自己的改造的小汽车能够跑起来,看哪一辆小汽车能够跑得快,就是类似于机器人大赛。

当时,我们承接了好多高校的学生,有几个学校是985 211高校,那些学校真的是富得流油。

我印象当中有一个团队160名师生来到我们学校参加比赛,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带着一个对讲机,老师有三个特殊功率的对讲机,这三个对讲机能够说话,其他的对讲机只能被动接收信息。

当时老师就说:“你别小瞧我们这个对讲机比手机还好使,有一些学生走丢了,我们在对讲机里面沟通一下就可以搞定,有一些学生参加项目的时候,我们对讲机沟通一下,就知道哪支团队该带着哪些队伍去。”

为什么能够做到这样?那是因为我们通过对讲机的方式能够一对多进行信号传输。

那如果不是对讲机,你打开手机通过一个群聊或者电话的方式给所有人打电话,技术方面也能够实现,但是绝对不如对讲机那么方便便捷。

通过对讲机的方式,我只需要在这边说几句话,所有的项目组就能立刻行动起来,在人多的时候,需要团队配合的时候,对讲机简直就是一个优秀工具。

第3点,酒店或出租车等服务行业也需要用对讲机。

大家现在可能乘坐得更多的是网约车,很少乘坐出租车了吧。

我乘坐过出租车应该说到现在出租车都有这样的习惯,出租车司机旁边有一个小匣子,当你说话的时候他能够把你的声音录进去,当你不说话的时候声音录不进去,应该是司机那边需要单独操作,那这个小匣子的目的是什么呢?

乘坐出租车的时候你会发现司机车上带着一个人,但是路边还有几个人在那等着,出租车司机就会拿着对讲机说一声,某某路口有乘客等不到车,看到的抓紧时间过去一下。

就这一句话过一会儿的功夫,对讲机里面就会传来一些声音。

比如我在那个地方我离这个地方近,我开车直接过去吧,这样更方便顾客找到出租车也能够方便出租车司机更好地拉活。

但很遗憾的是这种功能目前越来越少用了,因为大家也都习惯使用网约车了,网约车这一块日后我会单独做一个板块来给大家讲讲其中的利弊,咱们在此处就不做过多讲解了。

同样的道理,酒店作为服务行业,往往需要对前台经理以及各个服务人员打电话沟通一下。

比如有一个客户上这边来登记,所有的证件全部都合理合规,然后人家说了我要包一个房间住两天。

你总不能让前台的小姐姐带着这个客户往上面走吧,如果走到了客户那个地方的话,又来一个客户又想住房间,前台都没人了。

所以前台小姐姐往往可以拿到对讲机说一声,楼上的注意一下,客户马上上去,上去之后你们把他安排到某一个房间,一句话的事。

所以对讲机对于这种对时间要求非常急迫,且需要立刻起到间接利用效果的行业是必不可少的。

启示录

其实这一点疑惑可以理解,很多人看到对讲机总感觉有点怪怪的,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手机的功能越来越齐全了,你说早些年使用对讲机还能理解,为什么现在还要使用对讲机呢?

很简单,因为手机根本无法实现上述功能,就算是实现上述功能,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操作。

而对讲机这种傻瓜式操作不需要任何教学,拿到对讲机之后你就可以直接使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打造一个服务行业或者相关通信行业的一体化服务是非常有必要的。

也正因如此对讲机最起码在未来3~5年甚至5~10年的时间里面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而对讲机的更新迭代速度也非常缓慢,甚至根本就不需要更新迭代,相比于手机而言反而是个优势。

小伙伴们,你们如何来看待这件事情呢?




目前看来,对讲机是不大可能被手机取代的,至于为什么,我说两个场景,你一下子就明白了。

场景一:工地上,你开着挖掘机正在挖沟,因为视线不好,你的工友站在外面观察指挥。你们没使用对讲机,有情况时,你工友会拨打你的手机。

再挖几下,这条沟就挖好了,今天的施工作业马上完成,你可以回家洗个澡了约刚见面不久的女朋友吃个饭,正满心欢喜,突然,你看到挖斗上怎么挂着一根很粗的绳子,定眼一看,为什么这个绳子长得这么象电缆?

这时,你听见手机响了,工友打来的,听筒里传来工友急迫的声音:“哎呀,你怎么才接电话啊,你这一铲子太靠前了,挖到光缆了。”

你怒了:“为啥早不给我打电话,我这都挖到了。”

工友也很委屈:“这手机拨号了,不得等一会才通吗,再说你车里太吵,响了半天你也听不见。”

啥也别说了,赶紧下车,哥俩蹲那儿研究一下挖着啥光缆了。

“好像是GF光缆……”工友弱弱的说道。

你赶紧给老板打电话:“喂,老板吗,你猜我挖到了啥……”

“啊?那不是牢底坐穿线吗?我在泰国旅游,最近可能不会回来了。”老板匆匆挂断了电话,从此杳无音信。

场景二:你跟朋友一起,参加了一个越野自驾穿越活动。

车队总共4辆车,你们没配备对讲机,各车之间用手机沟通。

车辆穿行在荒山野岭,一边是山谷,一边是悬崖,悬崖上不时还有落石滚下来。

队长经验最为丰富,驾驶着头车,走在最前面,还配备了领航员坐在副驾驶位,负责整个车队沟通联络,向后车通报路况。

你驾驶着2号车,跟在头车后面,你的副驾驶拿着手机负责通讯联络。

蜿蜒的盘山公路让你神经紧绷,这时,刚转过一个大弯,路中间突然出现一块很大的落石。

避让不及的你,虽然努力打了方向盘,还是来不及了,右前轮撞到了石头上,然后你的车身失控向左边的深谷冲去。

还好紧要关头,你踩住了刹车,车子在悬崖边停了下来。

过了一会,队友们都赶了过来。头车领航员看着面无血色的你,不好意思的对你说:“那个,真是不好意思,这里手机信号太差了,实在拨不出去电话。”

你:“这……”

可见,在某些行业,某些场所,对讲机有着手机无可比拟的优势。

其一,相对对手机,对讲机不依赖移动网络,只要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通话,可靠性很强;

其二,对讲机传递信息的效率更高,只要在开机状态,受话人不需要任何操作就可以直接听到,具有很强的及时性;

其三,对讲机可以很方便的构建一个信息沟通群,若干部对讲机只要对好频率,就可以形成一个通讯群,每一部对讲机说话,其他对讲机无需任何操作都可以直接听到,这是手机无法比拟的,甚至现在的微信群聊,都不可能达到通信可靠性和及时性。




首先对讲机有着它独特的用户群,比如酒店的工作人员,出租车司机、政府领域的专业人士等,而手机是大众消费产品,一个是专门用来工作的,一个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虽然功能相近,但二者并不冲突。很多企业都会给生产链上的员工统一配备,以此来满足无需或较少依赖基站的情况下的作业需求,如果给每个员工都配备一个手机,试想一下成本要高出多少呢。

手机必须要依赖基站进行通话,对讲机的直通模式在没有基站的情况下一定范围内还可以实现彼此通信。所以通信能力上,对讲机和手机是不同的,光直通模式,手机就无法取代对讲机。而且大家很少知道,对讲机其实是可以进行语音加密的,这种功能多用于政府或军事领域,不过这需要更精密的硬件和电路,和普通对讲机不太一样。

我们用手机打电话只可以一对一,如果中间有其他电话插进来另一方就要等待,而对讲机则可以一对二甚至一对多,而且打电话过程中最基本的是手机要保持通话状态,对讲机则不用在通话中讲话也可以收到同一个频率里其他人的消息。虽然建一个微信群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但是这对网络有着一定的要求。况且对讲机的电量可是完爆现在的智能手机。

最后,对讲机价格低,质量好,非常耐用,在工地上用手机免不了磕磕碰碰,估计一天下来屏幕不碎也残了,对讲机在这中国做环境下可以轻松胜任。




我是保安,从我的职业角度出发,在紧急情况下,手机还没对讲机管用。

比方说,我所在的岗位被暴徒冲击,需要紧急支援。我一拉响警铃,同时拿对讲机一按就可以跟所有同事甚至是上级领导通话——直系上级领导也有对讲机,让他们知道我的岗位发生了什么事。

但如果用手机,操蛋了,一个一个人的去找电话,拨打他们的电话号码,估计到时候联系到人,黄花菜都凉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对讲机   工友   手机   小汽车   挖掘机   块钱   前台   工地   出租车   场景   声音   客户   操作   功能   电话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