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你怎么看这个典故?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句话来自《论语·卫灵公》中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发生在孔子与卫灵公的一次会面中,孔子对卫灵公提出了一些政治和道德方面的观点。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孔子回答卫灵公的问题时说的,这句话来自于《论语·卫灵公》。这段故事讲述的是孔子在卫国时,看到卫灵公任用了不贤之人,孔子决定离开卫国。当时,孔子的弟子子路对他说:“国君任用不贤之臣,如何可以离开呢?”孔子回答说:“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我留在这里,不去劝谏卫灵公,而任由不贤之人执掌政权,那么国家将不可避免地会遭受灾难,伯仁(指卫灵公)会因此而死。孔子的离开旨在警示卫灵公,让他更加珍惜自己的政治责任,为人民谋福利。卫灵公问孔子如何才能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有忧色而不失其所亲,小人无忧色而失其所亲。君子有泽无枯,小人枯而不泽。”之后,卫灵公再次问孔子如何才能使人民对他敬重,孔子回答说:“君子有恒而不为,小人有恒而为。君子有忧色而不失其所亲,小人无忧色而失其所亲。”

这个典故中的“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表达了孔子的思想观点。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持有道德的原则,不随波逐流,而小人则追随他人,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力。孔子强调了君子应该有恒心和责任感,不轻易改变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而小人则常常会为了私利而背弃原则。这个典故也反映了孔子对于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以及君子应该具备的品质的思考。

这个典故表现了孔子崇尚忠诚、负责任的思想。在孔子看来,一个政治领袖应该选择贤能之士,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任用不贤之人、仅顾自身利益。孔子离开卫国的举动体现了他对国家、人民负责的态度,也提醒了卫灵公不能忽视自己的政治责任,否则会导致国家的灾难。这个典故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语不仅仅影响自己,也会对周围的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尽可能地为他人带来正面的影响。

个人观点:这个典故传达了孔子对于道德和领导力的思考,强调了君子应该有恒心、责任感和忠诚,而不是为了私利而背离原则。这个观点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领导者来说,坚守道德原则和价值观,以及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一句著名的千古谚语,充满懊悔与痛心。谚语彰显的智慧与情感,给后世以深刻的启迪与思考,如今我们也常会引用此典故来表情达意。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杀死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典故

1、首先,理清“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人物

为帮助理解,我们来看看“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中“的“我”和“伯仁”分别指谁?两个人物关系之间出现了什么样的嫌隙?伯仁又为什么因“我”而死?

谚语中“我”,指王导,东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历任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奠基人之一,比较牛的人物。王导出身于魏晋名门“琅邪王氏”,早年就与琅玡王司马睿即晋元帝十分友善。

东晋建立后,王导任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武冈侯,后晋升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等职。王导之兄王敦也很牛叉,时任江州牧、荆州刺史,王氏兄弟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格局。

但后来出现”王敦之乱“,王导拒绝王敦欲废元帝而立幼主的想法,题目中的典故就发生在王导时任司空、王敦领兵作乱之后。

谚语中“伯仁”,是指周顗,音Zhōu yǐ,字伯仁,两晋名士、大臣,西晋安东将军周浚之子,曾任荆州刺史、尚书左仆射。

周顗,因敢进忠言而被朝廷看重,因天性宽厚仁德被人敬重,“王敦之乱”被王导之兄王敦杀害,终年54岁。

2、其次,理解“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典故

上面提及“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这个典故起因是:

王导之兄王敦作乱,王敦自恃文韬武略、无人能敌,不服朝廷管束,对朝廷阴奉阳违,甚至抵触,在不被晋元帝重用时,更起2万精兵直扑中央南京。

晋元帝宠信刘隗向晋元帝建议,杀光南京王氏家族成员,晋元帝未答应。但王导听后仍惊恐万分,于是带领有官职王氏子弟20多口到晋元帝前哭诉,说家门不幸出此乱臣贼子。

而恰好这时,周顗进宫,王导希望周顗能替他说好话,便说:“伯仁,以百口累卿!”,意思就是说:我全家100多口,就全靠你了。结果周顗当作没听见,昂首径直进了大殿。

然而,周见到皇帝说尽了王导好话,说王导是个忠诚臣子,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周喜欢喝酒,在宫里喝到满身酒气、烂醉如泥才出来。王导仍在宫门口等着,叫周也没搭理他,周还边走还边胡言乱语:“今年杀叛军贼子,换个个斗大金印带在身上。”

周顗出宫后回到家里,又连忙写了一篇奏折,言词恳切,替王导他们求情。但王导不知道周顗两次为自己向晋元帝求情,还怀疑周伯仁可能向晋元帝说了自己的坏话,因而非常怨恨他。

王敦触有两把刷子,“王敦之乱”仅20000精兵就把朝廷大军打得溃不成军,晋元帝只得对王敦封大官许愿,王敦总揽朝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至此大开杀戒,对名士周伯仁也不例外。

王敦,问王导:“周顗、戴若思南北这望 ,当登三司,无所疑也,导不答。意思是:周顗和戴若思是南北两大才子,应该做三司这样的大官,没什么可疑虑的。但王导不回答。

后王敦又问:如果不做三司,那应该做尚书令、尚书仆射吧?“王导仍不吭声,王敦便说:“如果不配为官,那就杀了他”。王导还是沉默不语。于是王敦下令杀害了周顗。

第二天,王导直入朝廷,神气活现地在中直机关转了一圈,突然在台子上发现周伯仁给晋元帝的上书,这才知道周顗原来是外示无情,但内里在极尽全力为王导开脱,于是王导拿着周顗的上书痛哭流涕:

“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意思是:我虽然没有直接杀死伯仁,可伯仁却是因为我的不作为而死。幽冥之中,我对不起这个良友呀。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这个典故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启示,因为眼睛的直观判断,而间接害死了品德高尚、宽厚仁德的大才子周顗,的确让人唏嘘,也留给我们无限的思索。

1、有时候,你眼睛所见的,未必就是真相;我们不要被表面现象给蒙蔽了双眼,要透过现象去看本质。

对于一切事物,我们不能单凭自己眼睛看到的现象,就来直接断定其背后的意义,因为眼睛里看到的东西,未必都是真的。

案例中的王导,仅凭眼睛的直觉观察,就认为周顗没有帮助他,甚至还怀疑周说了自己的坏话就怨恨周顗,确实有些武断。

我认为,周顗之所以没与王导他走得过近,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他,如果两人关系甚密,被人落下口实,倒会有不公平、徇私包庇等嫌疑,这样不仅救不了王导,反而还会害了他。

从这点看,周顗无疑是智慧的。但是,显然王导没做深思熟虑,没有Get到周顗的意思,确实相当失算啊,错失这么一位良师益友,当真悔恨呀。

所以,我们不能单凭眼之所见,就给事物定性,这样也很容易出错。所谓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实都是基于一定的事实为依据的

2、表面对你好的人,不一定真正为你好,甚至有可能背后捅你一刀;而真正对你好的人,是从来不会邀功的,而是在你身后默默付出。

不管是朋友还是爱人,表面上对你很好、甜言蜜语的人可能会痛后捅你刀,比如说“一辈子一起“和”我们分开吧“的人往往是同一人。

但是那些你认为不好的、经常批评你的、给予你指正,甚至泼你冷水等的人,却往往会在你摔倒时搀扶你,默默为你付出。我们永远不要从别人嘴里来看人,要自己学会用心感受。

因为,真正对你好的人,是不会急于让你知道、向你邀功的,他们就象天上的星星,只有在你抬头时,才会看见熠熠的光芒。

正如案例中的伯仁,默默为王导求请付出,却没有为自己向王导开释。正因如此,才让我们感受到典故的悲怆,深深的周顗的宽厚仁德所动容,也为王导的误解、武断失去挚友而深感惋惜。

总结

历史过去即将2000年了,“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典故带给后世的我们以深痛的深思,希望古代悲剧不要在现代重演。

眼睛虽是心灵的窗户,但我们还是希望眼睛的穿透力更能看清事情的本质,还原出世间的真相,以免铸成大错,而悔之晚矣!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END)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一句著名的谚语,它常常被拿来形容一种并非自己亲手所为,但最后的悲惨结果却是自己间接导致的情况。和汉语中的许多其它成语、俗谚一样,这一谚语也有着它背后的故事。那么,“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该怎么看这个典故呢?

首先,我们从最令人好奇的一点切入,看看“我”是谁,“伯仁”又是谁。其实,这一故事发生在晋朝,而间接导致伯仁被杀的“我”则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王导。王导出身于大名鼎鼎的“琅琊王氏”,从小便受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也凭借家族的势力结交了当时的琅琊王司马睿,并辅佐他当了东晋的开国之君。

而被王导间接害死的,则是当时的一位名士,名叫周顗。虽然比不上王导,但周顗也出身名门,其父是安东将军周浚,他本人则“少有重名,神采秀彻”。周顗性格清高,不慕名利,很有晋朝流行的道家风骨,也曾经拒绝过朝廷的征召,不过最终,他还是被司马睿征辟,并从祭酒做到了尚书左仆射。

介绍完这二位主人公,我们再看看他们到底是创造了什么样的故事。东晋建立之初,大将军王敦掌握兵权,并且驻扎在外,对皇权造成了很大威胁。在司马睿对其防备后,他更是因此被惹怒,宣布起兵。听说自己的哥哥做出忤逆之事,王导十分惊慌,连忙前往司马睿处谢罪。

王导带领着王家有权势的人在皇宫殿外跪地请罪,正赶上周顗进殿面圣,于是,王导连忙对其恳求道:“伯仁,以百口累卿!”意即是说,我们全家上下一百余人的性命就靠你了,希望你去向陛下求情。不过,周顗没有任何回应,只是径直入了大殿,等到他出来时,已是满身酒气,王导急忙上前询问,周顗却并不理睬,而是醉如烂泥、满嘴胡言。

王导认为周顗对自己的恳求不管不顾,于是怀恨在心。后来,王敦率领大军攻入东晋首都建康,掌握了朝政大权,他询问王导:“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就是说,像周顗这样有才能有声望的人,应该毫无疑问封为三司这样的大官吧。而王导想起之前周顗的不管不顾,便一言不发。

王敦以为弟弟是在表示他们才能不足,于是便问道:“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结果,王导还是一言不发,王敦以为弟弟是在表示,这二人不能为其所用,便留下一句“若不尔,正当诛尔”,便将周顗逮捕杀害。后来,王导在浏览以往奏折时,发现了周顗为其求情的奏章。原来,虽然周顗对其不理不睬,但在皇帝面前却极力为其辩护。

据《晋书》记载:“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告其诸子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这个典故告诉我们,有些时候别人为你做事是默默付出的,有时对你表面冷漠的人,可能在努力帮你,而对你笑容满面者,心中或许有着无数歹毒的想法,所以,切莫全凭自己的想法做事,也不要因表象而轻易做出判断。






(周伯仁)

伯仁,姓周名顗,字伯仁。

认识这名字,大多数人因为那句谚语: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这谚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典故,又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典故



这是一句谚语,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告其诸子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这是周伯仁和王导之间的一段故事。

王导是晋朝文官,能力卓越,深得司马睿认可。他有一个堂弟,是个武将,叫王敦,此人弓马娴熟,杀伐果断,常带大军征战在外。这两人一里一外,对晋元帝司马睿帮助很大。

由于王氏兄弟太过优秀,所以,在整体朝政稳定后,司马睿开始收拾“王氏兄弟”,其具体措施就是消权。王导没事,能想得通,而王敦不干了,以诛刘隗为名,在武昌起兵,这是要“造反”了。



这太危险了,一不小心,堂弟的所为就会要了全家人的性命,无奈的王导率领全家,跪到宫门前,申明那是王敦所为,和自己无关。司马睿半信半疑。王导知道,自己一家老少,随时可能会为此殒命。于是,就拜托朋友周伯仁帮忙说情。

周伯仁没有答应就进了宫,王导很失望,他不知道的是,伯仁冒着风险,百般请求司马睿,别杀王导一家。司马睿给了伯仁面子。

回到家后,周伯仁害怕晋元帝司马睿反悔,连夜写了一个折子,内容翔实,言辞恳切,再次替王导求情,并希望能保留王导的职位。

王导一家是获救了,而不久后王敦却打了进来,刘隗跑了,王敦自封丞相,大权在握。对于周伯仁,王敦想要重用,向王导征询意见时,王导一言不发,看来,这家伙坑过自己堂哥。于是,王敦就处死了周伯仁,整个过程王导没有阻拦。

后来,在收拾宫殿档案的时候,王导发现了周伯仁给皇帝上的表,这完全震撼了王导,冤枉了如此帮自己的一个人,王导仰天低嚎: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从此,这句话传播了出去,直到现在。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带来的启示



很明显,历史故事中,是王导负了周伯仁。但,这个悲伤的故事却告诉我们两个道理:

一是,不要轻易下结论,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像老话所说,天天和你吃肉喝酒,对你喜笑颜开的人,不见得就是你的真朋友。而那些看似冷峻,看似无情的人,未必就是你的敌人。是敌是友,在关键时刻,在你受难之时,才会展现不同的风格,和做人的态度。

有时候,对你笑得越欢的人,也有可能是对你越无情的人。最好看的蘑菇就是有毒的,最好看的女人未必有颗善良的心。



二是,做了好事要留名,不要以为别人会迟早知道。有时候,你在背后做出了巨大的付出,而当事人却毫不知情。就这一点不知情,会让他在关键时刻,做出最错误的判断,最后反过来害了你。

也许,你会说,不管如何,你做的事当事人终究会知道。但,你的“不留名”会让他误会,可能会在一次升职上,给你投了反对票。或在领导和同事前,不公正评论了你,这会让你受损多多。或在背后,损伤了你的人脉。

总之,做好事不留名,好像是君子所为,但你不说,别人可能会误解了你,会把你当了小人,那样你就亏大了。



每个人的人生,要尽可能地控制好,不要再出现“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悲剧。




佰仁仁者,因我不仁而感叹,

人生过往皆缘由,典故皆因人之莫极。

我不学,皆因不达。

我不教,皆因学子而因我不作。

我不公皆因正而惑邪。

我不为民,而我官僚。

是以畜生先悔,人后悔。

明知人不为,而无力。

国不强,而民之散。

古人云,亡我者,我自力。

是以生我而立,死我而信。

生之息之,亡之存之。

以示心取与信,信取与仁,仁得与义。

方可通达。

父为子贤,子不悔。子不孝,父之过。

皆示人之仁,人不可不义,人之义。而习仁。

唯我能救,因我不救,死之!等同我杀。

因汝为救吾感叹,后悔!

命官佰仁存方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5

标签:思南   晋书   典故   仁德   孔子   忧色   晋朝   东晋   幽冥   谚语   朝廷   良友   君子   小人   眼睛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