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淮海战役的“首功“?

谁是淮海战役的“首功“?

答:1、粟裕:淮海战役的构想首先是粟裕提出来的,1947年末,毛泽东命粟裕率领华野1、4、6,3个纵队跨过长江进入江南,开辟根据地,给留守中原的部队创造优势。1948年4月18日,粟裕“斗胆直陈”,向中央军委建议,华野暂缓渡江,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规模歼灭战。中央军委同意了粟裕的建议,并决定由华东和中原两个野战军共同担任作战任务,还于1948年10月11日制定了 《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

2、毛泽东:毛泽东知人用人,用人不疑,体现了非凡的领袖的气魄。解放战争一开始,毛泽东命粟裕率领华野1、4、6,3个纵队跨过长江进入江南,开辟根据地,随着战争进程的推进,敌我双方态势的变化,毛泽东同意了粟裕暂不过江的建议。在歼灭黄伯韬兵团,刘邓占领宿县,切断徐州敌军的退路后,毛泽东再一次展现了他的雄才大略,决定发动更大规模的淮海战役,他一方面告诫部队不要怕牺牲,不要怕损失,向着胜利勇敢前进,一方面又部署了空前的动员老百姓支前和被俘国民党军队的吸收转化工作,使参战指战员的战斗意志更加坚定,部队也及时得到了补充,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3、地下党:何基沣、张克侠、戴云洲等身在国

民党参战部队的地下党员带领所属部队成功起义,大大的缩短了战斗进程,极大的鼓舞了我军的斗志,同时极大地瓦解了敌军。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长郭汝瑰也是地下党,提供的关键情报,使我军对敌军的调动部署清清楚楚。

4、蒋介石:徐州是国民党南京的北大门,驻守在这里的华东剿总也是四大剿总中兵力最强的一支。然而他们的司令员刘峙却是四个人中指挥能力最差的一个。因而,老蒋给他安排了一个真正能打的杜聿明,而杜聿明只能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被老蒋在东北和淮海战场之间来回调动,使杜聿明不能及时的掌握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况,再加上老蒋在关键时刻的瞎指挥,使他的军事才能大打折扣;在蒋介石的统治下,国民党已经严重腐败,军队内部好大喜功、瞒报谎报,派系林立,难以集中统一。

5、兵民是胜利之本。陈毅元帅说淮海战役是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数以百万记得老百姓积极参军之前,他们不是简单的在家门口支前,而是随同部队一起行动,部队仗打到哪里,支前就到哪里,可以说支前的老百姓和解放军一样处在战争的最前沿,一样经受了战斗的洗礼,支前队伍运送粮食弹药,运送救护伤员,对战争的胜利的贡献是无可代替的,就是这些土的掉渣的农民用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而那些英勇牺牲了的解放军战士,更是淮海战役的最大的功臣。




历已经定性的史实,为什么总有些人喜欢混淆历史,张冠李戴呢???淮海战役的首功,大功是粟裕,华野军事上都是粟裕负责指挥,这是中央军委和毛主席肯定的,准海战役基本是粟裕华野为主,中野配合,总前委协调,保障后勤。打仗靠中央军委毛主席,具体靠粟裕指挥,解放军高级将领能指挥超大兵团指挥的仅彭,林,粟




毛主席评价:“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是淮海战役的发起人,是我国十位开国大将之一。

首功粟裕是实至名归的










毛主席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这还有什么问题吗?




毛主席说淮海战役的首功是粟裕!陈老总说淮海战役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两句话不矛盾。一个是有善战的粟大将!二个是有广大老百姓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淮海战役   中央军委   徐州   中原   纵队   首功   作战   长江   江南   敌军   国民党   解放军   老百姓   部队   战争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