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锻炼的人和天天宅在家的人,谁的寿命更长一些?

我姨妈就是一个辈子不出家门,长期宅家的一个老太太。她活了92岁。

姨妈一生生了七个孩子,因为孩子多,她一直在家里做家务活。虽然是农村人,但她一辈子没有干过地里的庄稼活。

1984年,姨妈59岁的时候,她儿子回了一趟老家,他把母亲接到了他们工作的地方住了两个月。这是姨妈第一次出远门。

在这两个月期间,表哥带着姨妈在北京玩了几天,北京的颐和园、故宫和所有的大公园,表哥都带着她玩了个遍。

就是那次姨妈住在儿子家的时候,她对儿媳妇说过,她说她一辈子没干过体力活,如果让她干体力活,她不光干不了,而且跟着别人走路她都跟不上。

她说58年大跃进的时候,大家都是在食堂里吃饭,而且所有人都要下地劳动,不劳动就没有饭吃。那个时候她去过一两次,但是因为她干不了,所以后来她就在家里装病,再也没有去过。



她说那时候的劳动,都是人工拉大车或者是拉水车,几个人拉着一辆车跑的飞快。她不光使不上一点劲,而且她跟不上人家跑的速度,那个车有时候差一点就把她撞倒了,她反倒成了别人的累赘,所以吓得她再也不敢去了。

不去劳动就不能到食堂吃饭,所以,她就只好在家里装病。让其他家人帮她把饭带回来。

姨妈出嫁以后只去过她的娘家和婆家这两个村子。其他地方她很少去过,所以我表哥当时一定要把他母亲从老家带出来,让她到北京去看一看北京是什么样子?也让她看看过去皇帝住的地方是什么样子?

从那次回到家,姨妈就基本上没有再出过家门儿。她整天就是在自家院子里走一走,除此之外,她哪里都不去。

姨妈到了80多岁,走路就很吃力了,因为她早就有腿疼的毛病,就更不愿意出门了。

有一个外甥曾经说过,在他的记忆里,他的姥姥好像没有出过家门。所以他工作以后就给姥姥买了一辆轮椅。他说,希望家人推着她出去转一转,不然他姥姥一辈子只在自家院子里,太没有意思了。

只可惜他买了那个轮椅以后,我姨妈还是一次都没有用过,一直到她去世也没有出去转过。



姨妈一辈子不管钱。原来姨夫活着的时候,家里的钱都是姨夫管。后来姨夫去世了,家里的钱都是我一个表弟管。就是孩子们平时把钱拿给姨妈,她也马上转手就递给了她的儿子,她自己是从来不管钱的。

姨妈一辈子日子过的不富裕。尤其是过去,她孩子多,日子过的很贫穷。但是因为她没有消耗过太大的体力。加上她不管钱,可能也不是那么太操心,所以她的寿命活的很长。

我有两个男同事,他们都是上海人。他们两个都是一直坚持跑步锻炼的。

两个人中有一个后来停薪留职,自己搞创业了,但是他创业不成功。可能是由于压力大吧?他67岁的时候突发脑溢血去世了。

虽然他一直坚持锻炼,但是精神压力过大,可能锻炼也不起作用。

另一个人一直在单位干到退休,直到现在还活着,已经90多岁了。这个人每天早晨跑步两三个小时,而且几十年坚持不懈。听说年龄大了以后,他跑的就少了,但是也一直坚持锻炼。80多岁的时候,他去了养老院,现在一直在养老院里,不知道他在养老院里还是不是锻炼?不过他的确是很长寿的。

每个人只有一种活法,不可能拿同一个人做两次实验。所以说到底是宅家的人更长寿,还是经常运动的人更长寿?我觉得是没有定论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结果。有的经常运动的人寿命很短,也有经常运动的人寿命很长。所以说人和人情况不一样,很难拿运动和不运动谁更长寿做判断。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经常运动的人,生命质量更好,生活状态更佳。我认为只要条件允许,还是应该做适度的运动的。

如果我姨妈当年也略微做一点运动,也许她的生活状态会更好一点。




我对周围长寿老人做过调查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宅家的人长寿,锻炼的人似乎健康一些。

姜大娘,陈大爷,许老等今年都95岁以上,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是不善运动,以宅家静养为主。姜大娘说,每天早晨起床摸摸头,伸伸腿,打开窗户深呼吸,从不去公园散步煅练,这叫积蓄能量。她还说,人老了,多运动消耗大,人容易疲倦,恢复起来慢,不利于健康。她的这些养身心德许多长寿老人有同感。

平时喜欢煅练运动的人体魄强健有精神,平时很少得病,但我发现他们一旦得病就是大病。我区文旅局原局长老王,天天去公园跑步,73岁还能做俯卧撑好几个,大伙都很羡慕,谁知不久前生胃癌死了。老施79岁天天跑步10公里,3月份的一天跑着跑着突发脑溢血,摔倒在路边,来不及抢救。大家都没有了到这两个一直运动锻炼的人说走就走了。

当然,到底是静养的人长寿,还是运动锻炼的人长寿好像没有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适量运动有益于健康。




我奶奶虽然生活在农村,从我记事起,就听大家说她身体不好,总在床上歇着,不记得她做过什么锻炼,很少下地干活,只做操持家的一般家务活动,她活了100多岁。我爷爷闲不住,朴素地认为人活着就得干活,不能吃闲饭,干了一辈子活,也活了100多岁。[微笑]




我老公的外婆86岁,身体很健康,精神状态都很好。但是她很懒,懒得动、懒得说话、连饭都懒得煮,有时候煮一锅粥都可以吃上好几天。去年春节,我老公把他外婆接到家里过年,她几乎都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床头发呆一整天,要不就是坐在沙发上发呆一整天。有次我怕她无聊,我就按电视剧给她看,我家里电视是连网的,然后我去上班了,下班回来,电视剧早就播完了,我看见她盯着蓝屏的电视,发呆,也是坐在早上那个位置,还是那个坐姿,我真的惊呆了。后来我婆婆说,她妈妈以前是地主家女儿,而且是独生女,没做过什么事情,又经历了文革变动,性格就越来越孤僻了。

而我老公的奶奶虽然前几年去世了,享年89岁,她是摔倒后卧床不起,后来身体日渐衰退,但是她摔倒之前精神样貌都很好,每天自己都会煮各式的饭菜,自己做家务,而且都会跟大家聊聊家常,她喜欢喝酒,喜欢吃肉,喜欢到处逛逛。她也会担心子孙过得好不好。老人真的不经摔,如果没有摔倒,我想她估计会活得更长寿。




长寿专家林海峰于20191111日,在云南丽江意外身亡,终年51岁。他曾坚定的认为,连喝五到七天果蔬汁,一些慢性病完全可以治好,而且这辈子就不容易在生病了。林海峰同志以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瞎吹牛逼是件很危险的事。他去世前几天,吃了一包过期的红枣,然后感觉全身僵硬,通过催吐之后,症状有所好转,没有到几天后,他吃过晚饭后突然倒地,然后没有了生命迹象。这真的很讽刺!所以,千篇一律的养生号召,误人不浅。




长寿在于基因,所以自然规律很神奇,不是外在后天的努力能改变的。

生命有时在于运动,但有时也在于静养。





人的寿命长短不是锻炼不锻炼,宅不宅家的问题,主要是看命格,八字命生成,由命不由人,阎王叫人三更死不会留人到五更。

天天锻炼的人只要运动不过量,会更健康少生病,但不一定长寿。宅家的人要么是懒要么是自闭,与寿命无关。

一个人只要知足长乐,笑口常开。心态好都能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寿命   长寿   装病   脑溢血   姨夫   大娘   姨妈   表哥   姥姥   北京   家门   平时   家里   儿子   喜欢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