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的赵括,究竟是草包还是军事天才,为何能取代廉颇?

名将如棋,棋之为物,所重者不在杀伤之多寡,而在君王执枚对弈能力的强弱。秦赵“长平之战”,无论“人屠”白起,“守将”廉颇,还是“谈兵之士”赵括。三人都不过是局中的棋子,驰骋纵横貌似威武,实则举止言默半点不由自主。如此看来,赵括是怎样的人,真的还重要吗?


一:没有胜算的“长平之战”

数千年来,围绕着“长平之战”展开的论战没有一千也有数百,处在舆论中心的却始终是白起和赵括二人,至于执枚者秦昭襄王和赵孝成王却被刻意忽略。如此一来,本该越辩越明的“长平之战”却越辩越扑朔迷离。当时间的长河流淌到现代,赵括更是因为“纸上谈兵”之事被推向风口浪尖,成为失败的典范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对赵国而言,“长平之战”是一场注定没有胜算的战役。“哀兵必胜”,对于顿兵挫锐达三年之久的秦军而言,他们可以忍受冯亭的垂死挣扎,但却绝无法容忍赵国的“趁机牟利”。三年之功败于垂成的羞恼足以让秦国上下同仇敌忾了。更何况,此时的赵国也早已不是武灵王时期的中原霸主,而此时的秦国却正如日中天,相形之下,西戎霸主的秦昭襄王又怎会忍气吞声的让小辈赵孝成王的虎口夺食呢?


对此,赵孝成王也是心知肚明的,且在接受上党之初就与平原君赵胜定下了要与秦国“打持久战”的战略。为此,他们还曾深入分析过敌我双方军事将领的优劣长短。可形势比人强,机关算尽的惠文王却忘了在这场弈局中,执棋者的个人素养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平原君曰:“渑池之会,臣察武安君小头而面锐。瞳子白黑分明,视瞻不转。小头而面锐者,敢断决也。瞳子白黑分明者,见事明也。视瞻不转者,执志强也。可与持久,难与争锋。廉颇之为人也,勇鸷而爱士,知难而忍耻,与之野战则不如,持守足以当之,王从其计。”


二:战胜于朝廷——秦昭襄王和赵孝成王的隔空交手

汉得天下,固以有战胜攻取的韩信,有决胜千里的张良,但在论功行赏之际,刘邦却以“镇国家,扶百姓,给粮馈”的萧何为第一,并为之提出著名的“功狗、功人”理论。由此可见兵源与粮道的重要。

此时的赵国虽然国力有所回落,但却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毕竟上党就在韩赵边境,而赵已在此留有驻军,粮草辎重的道路几乎都在赵国本土,不仅几乎没有风险而且道路浅近。且守城之战从来又是糜耗极小,只要坚持“打持久战”的战略,胜利的天平无疑是倾向于赵国的,纵然最后真的有所不测而不幸战败,那赵国的损失也应该在可承受范围以内。


可事实却是,向以“善守”著称的廉颇却屡次挑衅秦军的防地且皆以失败告终,而在面临饱含怨怒之气的秦军的进攻时又往往不敌,数次败走。战略防线硬是被转移到长平一带。由此可见,关于“打持久战”赵国君臣之间的认知并不一致。

此后,举止失据的赵国更是误判连连,先是一改“据守”初衷,主动求战;再是蛊惑于小人之言,拒谏不纳,临阵换将;再是调度失灵,致使万无一失的粮道被迂回的秦军斩断,人多粮少,泱泱四十万众困守一隅。


早在廉颇和王龁对峙长平的时候,秦昭襄王就已经凭借深邃的政治眼光洞悉了长平之战的深远影响,并主动将之上升为国战的高度,而赵孝成王却自始至终都处于懵懵懂懂之中,不仅认识不到战场形势的凶险,更认识不到政治斗争对于战争的影响,以至于处处被动,始终挨打。两国君主素养于此高下立判。

秦昭襄王“使人行间于赵……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三:史上第一背锅侠——志大才疏且缺少历练的赵括

赵孝成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乃信秦之间,“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都说年轻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有锐意进取的勇气和“重头再来”的容错率,但这也是因人而异的,对于贵为一国之君孝成王、尊为三军统帅的赵括而言,他们的一动一念皆足以决定上千万人的命运。是故,勇锐固然可以成就大业,却也可以葬送性命。“暴虎凭河,死而不悔”在彰显其勇气的同时不也暗喻着他的莽撞吗?


而赵括就是这样一个徒有“死而无悔”的勇气却缺乏“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态度的年青将领。毕竟,无论赵孝成王的策略有多大的漏洞,但政治家有政治家的责任,军事家有军事家的责任。用赵王的战略失误来为赵括的军事失败开脱终究是不明智的。

虽说赵王求战心切,但战争形势瞬息万变,又岂是远在邯郸的赵王所能洞悉?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对于“死生存亡”的战争,赵括是否也太过于儿戏了呢?抑或者说是否太过于迷信了呢?而更可怕的是,在赵括“悉更约束,易置军吏。”时,有众四十余万的赵军竟无一人提出意见?这到底是赵括的执行力强,还是彼时的赵军已然暮气惰归,对胜利不报希望了呢?


所以,在评价赵括的时候,既不能过于夸大他的责任也不应试图洗白他的问题。三军易得,一将难求。赵括在尚不清楚为将之人职责的情况之下,依然轻率三军之众于死地,以致全军覆没赵国为之一空,这是其为将未尽其责的表现。

为君之重,在于择贤而用之,取材而任之。赵王初因贪鄙之心,后又躁进求战,希图毕其功于一役,临阵易将、寄望于侥幸一胜,弃老成持重之廉颇而命轻急险躁之赵括,以致于酿成国家衰弊之祸。实在是赵国的罪人,万死难辞其咎。




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因在长平之战中惨败而为后人所熟知。关于赵括的军事才能,历史上存在争议。一方面,赵括在年轻时就被其父赵奢誉为“将才”,并在长平之战初期曾取得一些战果。另一方面,赵括在长平之战中采取了冒险的战略,最终导致了赵国的惨败,被后人认为是“纸上谈兵”的代表。

总的来说,赵括的军事才能存在一定的争议。虽然他在年轻时表现出了一定的军事才能,但在长平之战中,他的冒险战略和缺乏实战经验的弱点被充分暴露出来,最终导致了赵国的惨败。因此,虽然不能完全否定赵括的军事才能,但他在长平之战中的表现确实表明他还需要更多的实战经验和历练。

至于赵括为何能取代廉颇成为主帅,这主要是由于当时赵国的政治形势和军事需要。在长平之战前,廉颇已经年迈,而赵括年轻有为,被认为是赵国未来的将领。此外,赵国当时面临着强大的秦国的威胁,需要一位具有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的将领来应对这种形势。因此,赵括在这种情况下被选中成为主帅,但最终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和冒险战略的失败,导致了赵国的惨败。






这就好比一家惨淡经营的公司里,有个容易背黑锅的棘手活,如果失败了,公司可能就完了,但是如果大家都不敢接手这个活,公司也会慢慢完蛋……

老员工们(廉颇)胆小,能拖就拖(长平之战初期,秦军屡次击败廉颇,廉颇龟缩城里,不敢出门)……

总经理(赵王)很失望……因为公司里面的巨大的后勤压力,他已经耗不起了……

他屡次催促老员工接活(出战),老员工们扯皮不出……

于是新来的业务员(赵括)自告奋勇接下了这个任务……

这当然是赌,不过没办法,秦朝整体实力强过赵国,赵国唯一的办法就是拖,虽然改变不了赵国灭亡的命运,但是起码灭亡的可以慢一点……

赵王却不想赵国灭亡,他想打一局逆风局,但他内心也知道赵国大概是赢不了秦人的……赵括也想改变命运,万一赢了呢?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是知道,放弃坚守城池,而带头攻击的赵军惨败……长平一战,赵国被坑杀40余万人……

长平之战,秦强赵弱,越是弱者越沉不住气……

就像越穷的人,越不愿买稳定的股票,寄希望于大起大落,一朝翻身……

如果万一赢了,赵括真有可能一战成名,会成为千古名将……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兵法都是讲究以强击弱,反对冒险的,所以赵国的失败也注定了……




赵王不信任廉颇,没有赵括也会有其他人取代廉颇。赵括善于雄辩,熟读兵书,口才好的军事家赵奢有理论但说不过他,更别说廉颇和赵王了,赵王军事考试赵括,赵括答辩一百分,又出身武将之家,政治可靠,热血,年轻敢战,优点多,赵王满意,所以能取代廉颇。




赵括,这位被世人认为纸上谈兵,差点葬送赵国的人物。不仅使自己命丧疆场,还使得四十多万赵军成了白起刀下之魂。然而,有人却说赵括是个用兵的天才,长平之战的失败,是不能归罪于赵括的。那么,赵括到底是天才还是蠢材呢?

赵孝成王七年(前259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国的虎狼之师作战勇猛,几次打败赵军,廉颇只好令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一时间,双方打起了僵持战。

后来赵王听说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颇得其父真传,自由熟读兵法,在理论上就连他爹都不及他,对于领兵打仗、攻城略地十分在行,于是就萌生了用赵括换取了廉颇的想法(最多的说法还是秦国反间计,但历史就是这样,史书上的不同让我们只能根据不同的史书去做不同的猜测,千年前的历史谁又能知道真相呢?)。不过,赵括的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什么水平,所以得知赵王要委任赵括为主将时,就上书给赵王,说赵括好高骛远、把战争当做儿戏,不具备当一军之帅的能力。可是赵王心意已决,还是让赵括做了主将。

赵括代替廉颇之后,根本毫无实战经验的他,把原有的规章制度全都改变了,使秦将白起有了可乘之机(还有可能是因为赵国的国力已经极限了,就算一直守也会因为粮草问题失败,所以赵王才想要变动),白起便调遣奇兵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史书称赵军“军中无粮、将士自慌”,四十多天后,赵括亲摔精兵与秦军搏斗,被秦军射死。赵军四十余万人全部投降,后来被白起全部杀掉。赵括也从此被看成是葬送了赵国的罪人,而“纸上谈兵”的诟病也一直伴随着赵括到了今天。

可是,有人对以上观点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长平之战的失败,错并不在于赵括。

一些学者认为,在秦赵爆发战争一开始,赵军就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那就是和秦军打防守战。三家分晋之后,赵国距离北方的匈奴等少数民族部落很近,在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军擅长的是野战或者说擅长进攻,拥有强大的战场突击力量,比如弓箭兵、轻步兵、骑兵等,因此才能在对匈奴和胡人的战争中屡建奇功。而秦军恰恰相反,他们最擅长的其实是步兵军团作战和防守。廉颇和秦军打起了持久的防守战,这就为失败埋下了祸根。

同时,战争一旦到了相持阶段,物资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秦国有汉中之地,同时又占据号称“天府之国”(当时可能还没有这个称呼)的川渝等地,有的地方可以种植一年两熟的作物,因此物产丰富、军需物资供应充足(秦国到长平后期也不行了,按照被认同的说法,秦国也是粮草快不行了,才实行反间计的)。而赵国处于北方苦寒之地,土地贫瘠、物产单一,地域范围比秦国小多了,同时又有北方少数民族部落的侵扰(当时是李牧镇守,所以赵国才没后顾之忧),军需物资的供应就很难和秦国相比了。这也就注定了长平之战最后的失败结果。对于中途才指挥战争的赵括来说,可以说,他生不逢时,注定要失败、要被人诟病。后来白起断了赵军的粮道,在里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赵括“以身殉国,抵死反抗”,完成了一个军人的光辉使命。

换一种角度看,也许正是由于赵括的拼死反击,才给秦军造成了空前绝后的伤亡,导致最后赵军被骗投降后,白起才用残暴的集体屠杀来泄愤(安慰将士)。后来,白起见秦昭王时,当谈论赵括这个人时。白起说:我以五十万之众围赵括二十万之军,我军伤亡过半,才全歼此军,这是我用兵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赵括的军队腹中无食,竟然以人充饥而斗志不懈,这是赵括的本领。

其实人们往往关注最后的结果,却忽视过程。实际上,在长平之战后,秦军精锐损失过半,优秀将领死伤无数,换句话就是秦军未胜,赵军未败。而唯一的不同是,赵括死了,白起还活着。

长平大战后,秦国还数次被其余五国打到函谷关下,甚至一度被攻入咸阳郊区的蓝田一带,后来用了二十多年才恢复了元气。这也可以看到赵括并非“纸上谈兵”之辈,能让“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号称“人屠”的白起认为和他打了个平手的人物,能是蠢材庸才吗?

还有人认为,赵括的母亲之所以多次阻拦赵括出任长平之战的主将,并非是怀疑赵括的军事能力问题,而是只要指挥了长平之战无论胜负都不会有好结果。

赵括的母亲认为,赵括指挥的部队不下百万,这不能不让赵王担心。如果有人向赵王献谗,那将有大祸。另外,秦赵决战,秦国必然是武安君白起与赵括决战,白起久负盛名,二人之间的较量,胜负当在伯仲之间。一旦失败,嗜血成性的白起定会对赵军大肆屠戮。若是胜了,功高盖主,必为赵王所忌惮。这样看来,赵括在出征的那一刻就注定他的失败。

赵括到底是军事天才还是蠢材呢?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在于廉颇还是在于赵括呢?由于历史的浸没、时间的远去,以及不同人出于不同的观察问题、解读历史的角度和方法,总会得出不同的答案。但是无论如何,不管事实怎样,赵括成为了纸上谈兵中的主角,他会继续随着历史被后世记住,不管真相怎样,他至少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只有理论是不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纸上谈兵   小头   秦国   蠢材   军事   草包   军事家   粮草   持久战   主将   史书   将领   天才   形势   战争   战略   财经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