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遗下人”指的是什么人?

谢邀!我是入心入梦,谢谢你阅读,关注我,分享更多农村老话俗话的乐趣。


今天要分享的“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是一句有关男子再婚的俗话,遗下人指的是什么?我来为你回答:


一是宁娶二度花的意思。所谓的二度花,这里是指已经有过一次婚姻,死了丈夫的单身女人。二度花,就是花的第二次开放,女人是花,姑娘被比喻为鲜花,年纪大的女人就是已凋谢的残花败柳了,能称为二度花的,一定是死了丈夫,而且仍然年轻的少妇。宁娶二度花,意思是男人找老婆的时候,找不到黄花大闺女了,就尽量找一个死了丈夫的单身少妇。这主要是从两性感情和家庭负担两个方面去考虑的:年轻少妇,风韵犹存,会有一种成熟气质,这是所有少女无法比拟的成熟和风韵,个性更加成熟,外表更加娇媚,风韵更佳;没有子女,没有额外经济负担,避免节外生枝,不生多余的气,夫妻容易相处,有利于家庭幸福。


二是不娶遗下人的意思。遗下人,就是被丈夫抛弃的女子,也就是离婚的女人,古时候指被丈夫休了的女人。不娶遗下人,和不娶活人妻是一个意思,试想,如果娶一个有一次婚姻的女人,就会有两种感情隐患存在,一种是旧情复燃。夫妻离婚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并不是感情完全破裂,娶了这样的女人,生活上稍有不如意,她就会想前夫的好,甚至会发生勾勾搭搭的事,给家庭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一种是儿女情长。娶了拖儿带女的女人,她心里儿女为重,不论是感情,还是财产上,她都会时时刻刻偏向着子女,由此会引起许多不愉快,甚至是影响到婚后的感情。


三是俗话只是典型事例。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这句俗话出自古时候,是封建思想的产物,那些年代,男尊女卑,女子不算人,面条不算饭,社会把女人当玩物,当工具,语言中带有贬低、歧视,甚至是侮辱的成份。男权社会,一夫多妻,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而女人对男人必须是忠贞不渝,忠贞不二,爱情专一,不管是什么情况下,男人都是大男人,高女人一等,而离了婚的女人,就称为寡妇,遗下人,在社会上抬不起头,寡妇门前是非多,与男人接触就会被扣上"不正经"的帽子。现在是新时代,男女平等,结婚自由,离婚自由,不存在谁遗谁的问题,你娶了"二度花"同样可以出现感情变化,娶了"遗下人”照样可以幸福美满,俗话所反映的现象,只是典型事例,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图片来自网络,欢迎阅读,谢谢你关注我!】




刘玉兰结婚第8年,丈夫喝药去世了。公婆认为刘玉兰克夫,将她赶出家门。刘玉兰在外打工时,遇见了比自己大5岁的朱伟亮,朱伟亮的父母得知刘玉兰是遗下人,坚决不让儿子将她娶进门,他们告诉朱伟亮,如果他不听劝,日后会倒大霉的。

但是朱伟亮和刘玉兰已经交往一年多,他相信娶了刘玉兰不是他的劫难,而是他的福气。一开始,朱伟亮的家人不肯接纳刘玉兰,但是了解了刘玉兰的经历,再加上后来发生了一些事,家里人改变了对刘玉兰的看法。

刘玉兰和第一任丈夫赵伟是相亲认识的,赵伟老实到有些木讷,不善言辞,刘玉兰本不想同意这门婚事,但父母觉得女孩子嫁人就要嫁一个老实本分的男人,刘玉兰在父母的说服下,同意了这门婚事。

婚后,刘玉兰发现赵伟虽然对他很好,但性格太过老实,没有自己的主见,公婆让他干什么,他就言听计从,从来不会说不。

刘玉兰怀孕时,想吃葡萄,婆婆认为刘玉兰怀的是女儿,不让赵伟给刘玉兰买葡萄,赵伟就告诉刘玉兰,他妈妈不让他买。刘玉兰很生气,婆婆不让他买,他就不能偷偷地买?

赵伟却说:不行,我妈说了不让买,就不能买。

更让刘玉兰生气的是,她到了预产期,婆婆说孩子出生要花不少钱,让赵伟外出打工。刘玉兰认为孩子还有半个月就出生了,等她出了月子再出去打工也不迟,但赵伟竟然在夜里,趁她睡着时外出打工了,女儿6个月大时,他才回来。

刘玉兰怪赵伟太听从父母的话,她和赵伟已经结婚了,如果赵伟总是听他爸妈的话,丝毫不考虑她的感受,不如离婚。赵伟从来没有想过离婚的事,再加上当时农村人离婚的很少,赵伟觉得离婚有点丢人,只好向刘玉兰保证,他以后会考虑她的意见。

结婚第5年,刘玉兰的儿子出生了,公婆得知刘玉兰生了儿子,喜极而泣。不过刘玉兰的日子却不好过了,公婆觉得刘玉兰不会照顾孩子,孩子满月后,公婆就让刘玉兰外出打工,他们老两口在家照顾孩子。

刘玉兰不同意,公婆就说刘玉兰不会过日子,只想在家享清福,不想出去打工。家里有他们照顾,刘玉兰有什么不放心的?

刘玉兰让赵伟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孩子刚满月,正是需要妈妈的时候,她不能离开。再说了,公婆重男轻女,从来不对女儿正眼相待,她要是外出打工了,女儿以后还有好日子过吗?

赵伟夹在中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公婆劝赵伟和刘玉兰离婚,刘玉兰也哭诉日子没办法过了,让赵伟给她一个说法,赵伟除了沉默,就是沉默。最终,刘玉兰坚持留在家带孩子,不过公婆不让赵伟给她钱花,刘玉兰只能做一些杂活赚生活费。

儿子2岁时,赵伟打工回来,公婆让赵伟和刘玉兰离婚,他们说刘玉兰不孝顺,不懂事,总是忤逆他们的意思,这样的儿媳妇娶进门何用?刘玉兰也对赵伟失望之极,不愿意和他说话,赵伟回到家,两人也分床睡。

公婆哭着对赵伟说,如果赵伟不和刘玉兰离婚,他们就不认赵伟这个窝囊废儿子。赵伟不同意离婚,婆婆就指责赵伟不是个男人,竟然管不住自己的妻子,真是让人笑掉大牙。她要是知道赵伟这么没骨气,当初就不该生他。

公婆一连闹了半个月,直到那天早上,刘玉兰到卧室喊赵伟吃饭,才发现他在卧室喝了一瓶农药,人已经不行了。

公婆认为赵伟这样都是因为儿子和刘玉兰八字不合,坚决让她滚出这个家。刘玉兰舍不得孩子,公公拿起一根木棍将刘玉兰打得浑身是伤,刘玉兰才不得不离开家。

走之前,婆婆将躲在一旁不敢吭声的孙女拽到刘玉兰面前,让她带着女儿一起滚。刘玉兰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先带着女儿回娘家。刘玉兰知道公婆年纪大了,已经没有外出打工的能力,为了让公婆和子女过得好一些,刘玉兰将女儿放在娘家,自己外出打工。

过年时,刘玉兰将省吃俭用攒下的钱给公婆一半,又给儿子买了几件新衣服,可婆婆竟然当着她的面就把衣服烧了,刘玉兰给他们的钱,也被她扔出来,公公一手拿着砖头,一只手指着刘玉兰说:从今以后,我们家和你没有半毛钱关系,我们也不会让光辉认你这个妈妈的,你要是敢进这个家门,就别怪我不客气。

刘玉兰无奈,只能转身离开。儿子5岁时,得了肺炎住院,刘玉兰得知后,请假赶回家,结果还没进病房,就被公公一脚踹到地上,疼得半天没爬起来。刘玉兰为了见儿子,只能偷偷躲起来,趁公婆不注意的时候看他两眼。

但公婆每次知道她悄悄看孩子,都会对她拳打脚踢,刘玉兰只好打消了见儿子的念头。

刘玉兰在外打工时,认识了现在的丈夫朱伟亮。朱伟亮家庭条件不好,所以一直到35岁还未结婚,刘玉兰本来没有动过再婚的念头,但朱伟亮比赵伟体贴,也懂得心疼她。她和朱伟亮同居时,朱伟亮每天下了班会做饭,刷碗,吃完饭还会牵着她的手下楼遛弯。刘玉兰想吃什么,朱伟亮都会给她买。虽然两人赚得不多,房子也是租的,但刘玉兰和朱伟亮在一起,第一次体会到家庭的温馨。

朱伟亮的父母反对他们在一起时,朱伟亮也是力排众议,坚持要娶她进门。刘玉兰觉得朱伟亮比赵伟值得依靠,所以思虑再三,和他领了结婚证。

婚后,朱伟亮知道刘玉兰身体不好,不适合再次怀孕生子,从来没有要求她必须为朱家生下一儿半女,朱伟亮还让刘玉兰将女儿从她娘家接回来,给她一个幸福完整的家。

夫妻俩在外打工时,就将女儿带在身边,女儿在学校借读。朱伟亮的父母一开始并不接纳刘玉兰和孩子,但朱伟亮对刘玉兰太好,所以刘玉兰和公婆在一起时,能忍则忍,很少和公婆顶嘴。

婆婆中风后瘫痪在床,公公身体不好,没办法照顾她,刘玉兰就辞职,接过照顾婆婆的重任,每天给她擦洗身体,洗衣做饭,上午和下午还要各抽出一小时的时间带婆婆外出锻炼。为了婆婆的身体着想,刘玉兰还在家门口安装了可以让婆婆锻炼的器械。

在刘玉兰的精心照顾下,婆婆一年后,就能下地走路了,虽然说话时含糊不清,走路也只能慢吞吞地走,但是相比之前的情况,已经好了很多。

刘玉兰的付出,身边的人都看在眼里。村里人见到刘玉兰的公公婆婆,经常夸他们有福气,娶到刘玉兰这样的好媳妇。如果不是刘玉兰,他们现在的日子一定不好过。

公婆仔细想过,如果没有刘玉兰,朱伟亮肯定要辞职在家照顾他们,那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来源怎么办?虽然现在朱伟亮一个人在外打工,要养活一家人,但刘玉兰的女儿已经能自食其力了,刘玉兰又在家里种了菜,喂了鸡和鸭,能减少家里不少开支。总的来说,刘玉兰嫁到他们家,好处大于坏处。


公婆以前对刘玉兰嗤之以鼻,好在他们不像赵伟的父母,总是对她动用武力,老两口都是甩脸色给刘玉兰看。不过现在他们看到刘玉兰干活累了,会劝她多休息一会。刘玉兰去地里干活,公公会烧好饭菜,等着刘玉兰回家吃饭。

刘玉兰心里很感动,虽然家里依旧贫穷,但心里是甜的。

朱伟亮的父母身体不好,不过在他们在世期间,刘玉兰尽心尽力照顾他们,葬礼也办得十分体面,所以朱伟亮一直对刘玉兰心存感激。

刘玉兰以为日子能一直这样幸福下去,谁知就在她58岁这年,发生了两件大事。女儿因为丈夫背叛了家庭,决定离婚。刘玉兰不想让女儿像她一样对子女愧疚,离婚时支持女儿要回了3个孩子的抚养权。好在3个孩子都是女孩,很懂事听话,成绩优异,刘玉兰心里宽慰了不少。

唯一让刘玉兰内疚的人是朱伟亮,因为他不仅同意刘玉兰的女儿离婚后带着孩子跟他们一起住,平时他打工赚钱,也会将大部分钱都贴补到孩子身上。

刘玉兰心疼朱伟亮,朱伟亮笑着说:都是一家人,你女儿也是我女儿,我疼自己的外孙女和女儿是人之常情啊。


刘玉兰觉得朱伟亮为她背负了太多,本就心存愧疚时,儿子突然联系上了她。

原来刘玉兰自从再婚后,就没再找过儿子。刘玉兰认为公婆重男轻女,一定会对儿子好,谁知儿子为了养家,小小年纪就背着箩筐上山捡煤,十几岁就跟着师傅学木工赚钱。因为年纪太小,身高不足,干起活来十分吃力,手上磨出不少血泡。

赵伟的爸妈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不能赚钱,还要经常吃药,赵伟的弟弟只顾着自己一家人,从来不管父母和侄子的事,所以刘玉兰的儿子小小年纪便扛起了这个家。

因为家里太穷,如今他已经三十多岁还未结婚。他年少时吃了太多苦,如今又得了急性肝衰竭,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没命。

刘玉兰得知这件事后,嚎啕大哭。刘玉兰得知赵伟的妈妈还活着,她哭着跑到家门口质问她,儿子已经病入膏肓,为什么不通知她?


赵伟的妈妈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不想告诉你,你自己身体也不好,如果我孙子康复了,以后还要给你养老,我自己养大的孙子,凭什么给你养老送终?

刘玉兰这才知道,前婆婆这么做就是担心她和儿子因为这件事和解。刘玉兰觉得前婆婆不可理喻,如今孩子重病,危在旦夕,她不想着治好孙子,竟然还在担心她和儿子会和解,她到底是爱孙子,还是只爱她自己?

刘玉兰来到儿子的病房,看到儿子身上插满了管子,心疼不已。儿子看到她时,却黑着脸说:你现在来干什么?你早不来看我,现在来看,已经晚了。当初你抛下我,从未来看过我,就已经把我这个儿子抛弃了。

刘玉兰的女儿知道母亲心里委屈,她告诉弟弟,母亲这些年一直都挂念他,只是爷爷奶奶总是欺负她,打她,母亲才不敢来看望他。这次得知他得了病,就急忙赶来了。她相信弟弟也是想见妈妈的,不然为什么给他打电话呢?


刘玉兰知道儿子要换肝,她跪在地上哭着求医生将她的肝换给儿子,不过儿子治疗的事,要考虑的事情很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刘玉兰儿子的病需要换肝,但换肝要符合他的身体状况,其次,就算手术成功,后续治疗费也要不少钱。

朱伟亮告诉刘玉兰,他知道刘玉兰愧对儿子,他愿意砸锅卖铁,四处借钱给她儿子看病。刘玉兰在医院日夜守在儿子身边,儿子发现母亲对她关怀备至,这才对奶奶的话产生怀疑。他喝着母亲亲口喂的鸡汤,突然对母亲的恨释怀了,如果母亲真的不爱他,怎么会在危急关头对他不离不弃地照顾呢?

亲戚邻居见刘玉兰对孩子照顾地很好,还为他四处借钱,也觉得刘玉兰做得不错,他们劝赵伟的母亲和弟弟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大家一起为救孩子出一份力。

如今刘玉兰的儿子身体已经有了好转,刘玉兰和儿子也和解了。朱伟亮多了一个女儿,如今又多了一个儿子,虽然两个孩子都不是他亲生的,但是他相信,这个家走向圆满,就是最大的幸福。


俗话说:“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遗下人”指的是什么人?

“二度花”,指的是离异后再婚的女人,女人结婚后因为夫妻性格不和,或者婆媳矛盾等问题选择离婚,离婚后遇见合适的人会再嫁。

而“遗下人”就不同了,在古代,“遗下人”一般指的是丧偶或者被夫家休掉的女人,这类人要么人品不行,要么被人认为命硬克夫,所以她们离婚后很难再嫁。

那么,遗下人真的不能娶吗?

我认为很多事不能一概而论,在赵伟父母眼里,刘玉兰不是合格的儿媳妇,她成为遗下人,不配再嫁,就算再嫁也过得不好。

但是从刘玉兰的立场来看,公婆一直在插手她的婚姻,导致她和丈夫矛盾不断。她为夫家生儿育女,公婆却不让她见儿子,明明公婆才是她家庭不幸的始作俑者,但是公婆却将所有的过错都交给刘玉兰背负,这对刘玉兰是不公平的。

如果刘玉兰不是一个好儿媳,为什么朱伟亮不顾父母的反对也要娶她?如果“遗下人”不能娶,为什么朱伟亮的父母会接纳她,觉得儿子娶了她是家里的福气呢?

幸福的婚姻需要两个家庭共同努力,我们不能因为婚姻失败,就将问题全部归咎在一个人身上。

幸福的婚姻,考察的是双方的人品和经营婚姻的方式,而不是通过“二度花”或者“遗下人”这种方式将女人分为三六九等。只要对方心地善良,人品过关,不管她是二度花还是遗下人,都值得被爱。




过去,在民间,有这么个俗话“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可能有些人听了不怎么理解。说到俗语,是老祖宗们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有一些经验在当时可能是很有用的,但也一些就不符合当今社会的实际状况。所以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学会鉴别,好的有用的要学,不好的,无用的要批判。


俗语“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就属于这一类。所以我们要带着批判的态度去学,去了解。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了解一下:

—、宁娶二度花

宁娶二度花,什么是二度花,本意意是植物二次开花,也可以说是“梅开二度”。后来人们把它比喻人的第二次婚姻。所以这半句的意思是说,宁愿娶有二次婚姻的女人,就是结过二次婚的二婚女人。


一个男人为什么要娶一个二婚的女人呢?当然这里指的男人主要是一些找不到媳妇的光棍汉们,他们还是比较喜欢找二婚的女人。

一般来说,这里讲二婚的女人,大都是指离异的女人。这些离过婚的女人。主要是和前夫,很多是因为情感不和,性格差异太大,当然也有个人作风方面的问题才导致两人感情破裂离婚的。


那些光棍汉,因为穷等原因娶不到媳妇的,他们就会选二婚的“二度花”。在农村男人最害怕找克夫的女人,害怕自己被克死。而离异的女人,就不存这个克夫问题,所以,这也男人愿意娶这些“二度花”作媳妇的主要原因。

二、不娶遗下人

不娶遗下人,这下半句应该是呼应上半句的,就是说,那些打光棍的男人没办法宁愿娶离异的“二度花”,也不愿娶“遗下人”。那么什么是遗下人?


说起这个“遗下人”,一般指的是家里的男人因疾病或因灾祸而死的,只剩妻子一人。这个女人就叫做“遗下人”。那男人为何不娶遗下人呢?

这个说起来,还是人们被封建迷信给吓住了。在过去,男人出意外和非正常死亡,就说明这个女人命“硬”,会“克夫”。男人就是被她给克死的。


要知道,男女结婚在一起,都愿意相伴一生,白头偕老。如果半路丧偶,说明有一方命硬,把对方克死了,这是很不吉利的。

所以,人们认为“遗下人”的女人有克夫命,和谁结婚都会不长久。哪个男人愿意娶这种女人呢?因此,在农村,过去“遗下人”这样的女人不容易找到男人,即使是穷光蛋的光棍汉也是宁娶二度花,也不愿娶遗下人的真正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了二度花和告遗下人所处的地位不同,遭受的待遇更不同。特别是遗下人,丧失丈夫已经够痛苦了,但在社会上还要受到歧视,更会让她们受到的打击会更大。所以,我们在了解这种因封建迷信导致的丧夫女人的不幸遭遇时,就一定要批判和否定这种观念。

图片来自网络




  老祖宗留下的警示语,是长期实践与经验的总结,有一定的道理,但不一定适用于现在。类似的还有“宁娶寡妇,不娶生妻”、“宁娶从良女,不娶过墙妻”“宁娶富家奴,不娶穷家女”,等等。

  那什么是“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呢?这里“遗下人”显然是一个生僻词,现代人基本不用。那古代的“二度花”与“遗下人”究竟指的是什么人呢?一起来看看。

宁娶二度花

  “二度花”,从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指再次盛开的花朵,泛指美好的事物再次如鲜花一般绽放,所谓“梅开二度,满园芬芳”即如此。在古代梅开二度还是一种吉兆。

  在当下,“梅开二度”也不是什么特别的梗,意思是同一件事做第二次,比喻女子守寡后再婚,也就是梅开二度、再缔良缘。古代还常把第二次婚嫁女子称为二度梅。

  因此,古代擅以花喻人,从花延伸开来,后来“二度花”就喻指了寡妇,寡妇再婚等于梅开二度,如此看来这个弯转得自然而不至于那么猝不及防了。

  还有,既能指“花”,说明还是年轻的女子,虽然失去了丈夫,但并没有生育过孩子。

  “宁娶二度花”,就是说宁愿娶死去了丈夫的女子,也即娶丧偶的单身女子,这与“宁穷死,不娶生妻”有异曲同工之意。

  为什么“宁娶二度花”呢?因为单身的寡妇死了丈夫,与前夫家并没有什么过多的牵扯,在各种关系处理及人情世故上都相对单纯得多。

  因此,寡妇与离过婚的女子相比,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两者相较时,自然会选择娶寡妇了。

  当然,在古代,也有迷信说法说寡妇克夫等,但与因犯错而被婆家休掉的女子权衡利弊之下,娶寡妇还更为放心得多。

不娶遗下人

  “遗下人”,在古代是指被丈夫休掉的女子,如在现代则指离过婚的或大龄的女青年,而把这样的女子称为“遗下人”确有一种贬抑的意味

  因此,“不娶遗下人”,一般来说,在古代就是指不娶被婆家休过的女子,在现代指不娶离异的女子或大龄女青年。当然,这种说法也是欠妥的。

  为什么“不娶遗下人”?因为在古代只有犯过错的女子才会被婆家休掉,而这样的女子大多会因为是品德问题,或自己有疾病等问题而造成的。

  在现代,女子离异主要因为与前夫感情不和,或性格差异太大,当然也有个人作风方面等的问题导致两人感情破裂而离婚。

  总之,“遗下人”在古代会被人们歧视。

为何“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

  在古代,寡妇之所以守寡独自一人生活,并不是因为自己作风问题、道德败坏等而造成的后果,而是因为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

  而且年轻的寡妇在丈夫死后,独自一人,没有孩子的拖累,与前夫家也没有什么牵扯,关系很单纯,也没有作风问题等,长得又漂亮,这样的单身女子是很容易被人看上的。

  比如在农村,一些过了适婚年龄、条件不算好的年龄稍长的男子,是很喜欢这种成熟女性的。

  而被丈夫休掉或改嫁的女子就不同了,这样的女子即便与前夫离了婚,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关系牵扯,如果有孩子,关系就更麻烦了。

  一旦与这样的女子结了婚,容易起纠纷,有可能下半辈子都与她前夫家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生活一地鸡毛,如果再遇上财产分割之类的,还容易闹上法庭打官司。

  还有,古代被丈夫休掉的女子,最是让人看不起,甚至很受歧视,认为她们作风不好、不孝顺父母,或自身有让人难以接受的毛病等,还经常会对她们指指点点。

  古代女子地位低下,如果在婆家犯了错,即便有法律保护,但违反了“七出”条件,还是会被丈夫扫地出门,也就是“休妻”,在一些影视剧里我们也看到过古代休妻。

  什么是七出?“七出”在唐代以后就出现了,内容源于汉代的《大戴礼记》,“七出”包括:不顺父母、无子、YIN荡、妒忌、有恶疾、多言、窃盗

  七出把“不孝顺父母、不能生孩子、为人YIN荡”放在了前三,可见孝道、生育、作风问题对古人有多重要,而这三条女子又很容易犯。

  在古代,百善孝为先,父母是天,不孝顺就是天大的事。即便在现代如果NUE待公婆、情节恶劣,这样的女子离婚后,想必也没几个人敢娶吧。

  还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代女子不能生育被休很难再嫁,娶了也会遭人非议。

  现代人们观念虽然发生了转变,无子可领养,但也忌讳。我亲戚前妻就不能生育,虽然两人很恩爱,但还是忍痛离了婚娶了另一女子,后来现妻才生了一女儿。

  比如,陆游与唐琬,原是一对伉俪情深的恩爱夫妻,但婚后1年多,唐琬的肚子都没有动静,陆母本就不满她耽误儿子前程,这下更以不能生子为由令儿子休了她。

  陆游在孝道与爱情的天秤下,选择了前者,如此唐琬被休掉。有意思的是,唐琬嫁给赵士程为继室后却生了一生一女,生活很幸福,而在古代如赵士程这样眼光的名士又有几人?

  还有犯“YIN荡、盗窃”的女子,这在古今都不能接受,除了涉及到人品、作风等问题外,一个家庭如果娶这样的女子,不仅自家遭罪,还会被人戳断脊梁骨的。

  “有恶疾”,古今大多也会敬而远之的,谁家愿意娶一个病秧子在家里伺候呢?除非有真爱,不介意对方的身体状况,不过那种情况也非常少。

  所以,“遗下人”不管在古代或现代,都会让人敬而远之

  有意思的是,寡妇在古代本是不受待见的群体,但与被休掉的女子相比又有了优势,因而受到了世俗的少许偏爱,而后者牵扯问题多令人望而生畏从而裹足不前。

“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的意识偏见

  俗语“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是古时人们的一种择偶观,有一定的道理,但同样存在着显而易见的意识局限,也是古人对女子的一种偏见。

  “二度花”和“遗下人”是两种不同情况之下的女子,但如果在古代按类别来分,宁娶A而不娶B,就是对女子的一种极大的歧视。

  因为“二度花”不一定是十全十美、令人趋之若鹜的;“遗下人”也不一定就是十恶不赦、令人望而生畏的。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否则就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红楼梦》里,薛宝钗的结局就是一个典型的“二度花”,她历经种种终于成功嫁给了贾宝玉,而宝玉痛失至爱、万念俱灰而出家当了和尚,薛宝钗就此守“活寡”,成为了“二度花”。

  而薛宝钗这样的二度花,却也是饱受争议。读者更庆幸的是,她费尽心思夺了黛玉的至爱而自己最终也没得到幸福,成了嫁而不得再嫁结局更为悲惨的“终身误”,可悲可叹啊。

  而对于“遗下人”的案例呢?

  陆游的前妻唐琬,就是著名的“遗下人”,唐琬与陆游婚后1年未生子,但她不是永远生不了孩子,只是时间的问题,她嫁给赵士程生得一子一女就是最好的证明。

  唐琬曾是“遗下人”,你能说她道德品质不行吗?她只是古代苛刻“七出”下的牺牲品而已,是封建理念强加于女子身上的桎梏,她的被休实是那个社会最大的“误会”。

  因此,钰姐认为,“遗下人”一词是对女性的一种极大的不尊重,这种说法只存在于古代,因为现在男女平等,懂得尊重女性,妇女也顶半边天了,谁都不是“遗下人”。

  因此,老祖宗留下的文化,有着历史与意识的局限,我们需结合一定的历史背景来理解,摒弃糟粕,取其精华,批判客观地接受,这才是我们对待古文化的正确态度。

  你怎么看“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呢?欢迎留言。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我叔患有小儿麻痹症,40多岁一直没结婚。去年他从隔壁镇带回来一个女人,我奶奶在详细问过女方的情况后,坚决不同意我叔娶她,还说什么“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可没多久,我奶奶就改变了主意,催着我叔赶紧把那女人娶过门,现在他们一家过得十分幸福。


我叔是我奶奶最小的一个儿子,从小就备受宠爱,只可惜,3岁那年有一次半夜发烧没有及时送去医院治疗,自那之后就得了小儿麻痹症,一只右脚就此落下残疾。


尽管我小叔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但在我奶奶心中,她这个儿子这点毛病根本就不算什么,现在回想起来,也不知道我奶奶是哪里来的底气。


总之,等我小叔到了该婚配的年纪,媒婆给他介绍的那些女孩子,我奶奶一个也看不上,不是嫌人家长相不好,就是嫌人家太瘦,不好生养。


后来,随着我小叔年纪越来越大,媒婆介绍的女孩子也逐渐从20来岁到30多岁,要么是大龄剩女,要么是二婚的,当然也还有寡妇。


这下,我奶奶更不乐意了。她气那媒婆,拿扫帚赶她,说她欺负人,净把一些歪瓜裂枣或是没人要的介绍给我小叔,骂得那媒婆从此之后再也不敢揽我小叔的亲了。


就这样,我小叔一直到40岁还未娶妻。其实我小叔也并不是别人嘴里说的那种妈宝男,他只是从小自卑惯了,不喜欢的女孩子倒也无所谓,可一旦碰到了喜欢的,他又怕别人会嫌弃他,因此才造成了这种局面。


眼见我小叔年纪越来越大,身边却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我奶奶才开始着急了。一边怒骂现在的女孩子势力,一边又到处托亲戚们帮忙物色。


只是,还没等来亲戚们的物色,我小叔就自己带回来了一个。


那是去年腊月二十三,都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打豆腐,我奶奶突然跑来我家找我爸妈,说小叔带回来了一个女人,让我爸妈帮着一块去看看。


我当时好奇也跟过去了。来到小叔家里一看,只见一个微胖的女人正挨着小叔坐在火炉旁边,那女人说不上漂亮,穿着也很朴素,但第一眼给人感觉就是很舒服,笑容也很亲切。


看见我们过来,忙起身笑着打招呼。我奶奶问她,家住哪里?家里有些什么人?又是做什么工作的?


那女人说她叫罗燕,是我们隔壁镇的,她和我小叔是同事。


忘记说了,我小叔大学毕业后进了隔壁镇的邮储银行,在里面做柜台营业员,专门负责一些收发快递、汇兑、代办业务等琐碎工作。


“那你家里有些什么人呢?”我奶奶见罗燕没回答于是又问一句。


罗燕低下头没吭声,反倒是我小叔说了一句:“妈,人家第一次来咱家,你不要像查户口的一样好不好?”


我小叔不说这句话还好,一说倒惹得众人开始怀疑起罗燕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毕竟,这个问题很平常,我奶奶作为长辈,她问自己儿子的女朋友家里有些什么人不是再正常不过的吗?


我奶奶性子也直,一听我小叔这么说,她立马生气道:“我看罗燕啊,应该也有30好几了吧?你说说,你俩加起来都快80的人了,怎么还搞年轻人羞羞臊臊那一套呢?”


说完,她又看向我小叔,继续说到:“再说,我是你妈,我有必要了解清楚你带回来的人的基本情况,这是我的权利,也是我作为父母的义务。”


或许是听出来我奶奶生气了,片刻后,罗燕抬起头看了一眼我小叔,然后又看了看我爸妈,最后把目光瞄向我奶奶,脸上带着一丝歉意说到:“伯母,是这样的,我娘家没人了,但我前婆婆家有人,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这个事。”


什么?前婆婆?罗燕这句话刚一说出口,众人就吃了一惊,眼睛齐刷刷再次看向她。


当然不是因为“前婆婆”三个字,而是因为我奶奶问的是她家有些什么人?她竟然答的是:自己娘家没人,但前婆婆家有人。这句话说出口,傻子都能听得出来信息量很大。


罗燕又继续看着我奶奶说到:“其实我并没有打算瞒着您,我只是想先缓缓,过两天找个合适的时机再告诉您的。不过,既然话已经说开了,那我就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情况吧。”


“我从小是个孤儿,是被爷爷捡回来养大的,我25岁那年,爷爷去世了,从那以后,我就没有了娘家人。”


“我在23岁那年嫁给了我们村一个跑长途货车的,婚后第二年,我和他有了一个儿子,只可惜,孩子三岁那年,他有一次去外地拉货不幸出了事故,拉回来的当晚就不行了,临走前,他拉着我的手嘱托我一定要把孩子养大,给他父母养老送终。”


“这就是我的个人情况,我的家人有我儿子还有我前公婆。”


罗燕几乎是一口气说完这些的,她的表情里看不出来是什么情绪,我只是隐隐觉得她很善良,我在心里对她又加了一分。


我爸妈和我奶奶听完后,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一家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沉默,气氛尴尬极了。


“对了,邮储那份工作我只是个临时工。”罗燕突然小声提醒道。我转头看罗燕的时候,正好看到我奶奶的脸沉了一下。


接着又是一阵沉默。几分钟后,我小叔起身拉着罗燕的手说是要去做饭,还让我爸妈留下来一块吃。


我妈说家里中午有剩下的饭菜,回家吃就行。我奶奶不同意,非让我爸妈留下来。后来他们在火炉旁说了什么我也没听了,因为我小叔叫我一起去厨房帮忙。


我原以为罗燕就是一个和我妈一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妇女,然而没想到的是,她不仅干活麻利,更是做得一手好菜,什么简单的食材在她手里都可以做得很美味,简直比我妈强太多。


而且丝毫没什么架子,不然哪有第一次上男方家里就主动做饭洗碗的呢?


晚上一家人吃完饭后,罗燕又主动收拾碗筷去洗碗了,我小叔想上前帮忙,被她笑着推到火炉边坐下了。


我小叔很喜欢罗燕,我也很喜欢,但我奶奶不喜欢,她让我小叔明天中午吃完饭就把罗燕送回去,还说他俩的亲事她不同意。


说什么“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我也是那时才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我奶奶说罗燕是个寡妇,在古时就称“遗下人”,她宁愿我小叔娶个二婚女也不愿他娶个寡妇。


我爸妈和我小叔一开始一致以为我奶奶是觉得晦气,所以才不同意的。于是他们一人一句轮番对着我奶奶说理,最后小叔连感情牌都打上了,说什么他都已经40多了,好不容易遇上一个彼此真心喜欢的,如果再错过的话,以后就可能要孤独终老了。


我奶奶还是不为所动,跟铁了心似的。她无奈的叹了口气,说:“孤独终老也比娶个寡妇强!古人的话自然是有它的道理,你们想想,娶个二婚的,人家最多带个孩子,可要是娶了个寡妇,那身后就连带着前夫全家,到时可就不是一个孩子那么简单了。”


罗燕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她公婆只有她老公一个儿子,老了自然是要指望罗燕的,我小叔娶了她,等于是连同她婆家一同娶过来了,所以,我奶奶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


我奶奶说,小叔虽然有个铁饭碗,但罗燕毕竟只是个临时工,下岗都是随时有可能的事。到时他一个人要养一大家子,谈何辛苦?所以她绝对不同意这门亲事,说完我奶奶就回房间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奶奶并不是讨厌罗燕这个人,否则她和我小叔一起回来的那天,我奶奶不会跑来我家叫我爸妈过去帮忙看看。现在她老人家不同意这门亲,无非就是嫌弃她是个没了丈夫然后还要替公婆养老的‘遗下人’。


就在大家都以为小叔和罗燕有缘无分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据小叔说,那天晚上他把我奶奶所担忧的那些顾虑说给罗燕听的时候,罗燕沉默了一会后就拉着小叔的手来到了奶奶的房间。


她告诉我奶奶说,她完全能理解她老人家的顾虑,随后她又跟奶奶讲了一段自己的故事。罗燕说,她从小被人丢弃在菜市场门口,是爷爷清早扫垃圾的时候才把她捡回来养大的。那些年她和爷爷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贫,好在村里有不少好心人都会给些帮助,其中,她前夫一家就是帮助最多的。


或许是环境的影响,罗燕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很懂事了,也很独立。23岁那年,她前夫一家上门提亲,她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一是因为爷爷也同意这门亲,二是,她和她前夫一起长大,两人感情本身也好,前夫的家人也都是非常善良的人,他们都喜欢罗燕,所以这门亲事自然水到渠成。


然而,没想到幸福的日子没过几年,前夫就出了意外。原本身强体健的公婆眼看着一夜之间就白了头。罗燕说,做人要懂得知恩图报,就算没有前夫的嘱托,她也打算一辈子不嫁人,守着公婆和孩子的。


可偏偏命运给她开了个玩笑,也算是考验吧,她遇到了我小叔。刚开始,她对我小叔并没有什么男女之间的感觉,只是觉得小叔人踏实,心地又善良,最主要是工作的时候不会因为她是临时工而看不起她,反而处处对她照顾有加,这让她十分感动。


他俩之间的感情,准确来说应该是前年的事吧,起因是有一次她因工作上的事情去找我小叔,两人挨在一起说说笑笑时被前来给她送饭的婆婆看到了。


罗燕说婆婆曾不止一次劝她另找人家,但她一直都不同意,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一个是担心孩子小,去了别人家里得不到善待;二来,她一个要替公婆养老的人谁又肯要呢?


婆婆不是不知道她的顾虑,只是不忍心看她为了一个家耽误自己后半生的幸福,所以劝归劝。如今孙子已经长大了,婆婆又看到我小叔这人不错,一打听后得知他没成家,更是高兴得不得了,天天撮合罗燕和我小叔在一起。


也正是因为有了婆家的支持,所以罗燕和我小叔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两人情投意合,彼此珍惜。就连罗燕的儿子看见我小叔也一口一句叔叫得亲热得很。


最后罗燕还说,她虽然是临时工,但这些年她在邮储工作也攒下了一笔小钱。另外前公婆那边,实际也不需要她负担太多,因为她前夫去世时对方已赔了一笔钱。


她说自己之所以抛不下公婆,除了小时候受过他们的恩惠之外,最主要是后来前夫去世一家人互相搀扶走到今天,太不容易,她实在不忍心丢下两个老人。


我奶奶听到罗燕这番肺腑之言,再一想到她来这个家里的表现,顿时鼻子抽抽了两下,于是一巴掌拍向我小叔的肩膀,骂道:“你个臭小子,怎么不早说。”


我小叔也很无奈说他在这之前根本不知道这些,罗燕从来没对他提起过婆家这些事,他只知道罗燕没丈夫,有个10多岁的孩子还有一对公婆。


罗燕见奶奶像是接纳了她,便又笑着向小叔解释,说之所以不告诉他这些,也是想好好考验一下小叔,看看他会不会知难而退。毕竟,以目前的情况,再婚对于她来说也不是一件冲动的事,所以她也需要好好观察观察。


自那一晚之后,我奶奶就越发看罗燕顺眼了,她觉得这个女人不简单,不仅家事操持得好,人还善良不拘小节,最主要是在关键的事上她拎得清。


她催我小叔,要尽快把罗燕娶进门。就这样,在腊月29号那天,我奶奶安排我爸妈和我小叔去了罗燕婆家,把她们一家人接来吃了顿饭,名义上也算是接亲饭。罗燕婆婆和我奶奶一见如故,两人交头接耳聊得好不热闹。


我小叔终于在年前的最后一天把罗燕娶回来了。他俩没办婚礼,只年初八那天去民政局扯了个证。


婚后罗燕和我小叔商量后就把自己在邮储做临时工的那份工作辞掉了,然后拿出自己的积蓄,在我小叔上班的附近开了个早餐店,她说早餐店只做早上,其它时间她能分出精力照顾好两边的两人。


如今已过去半年时间,早餐店的生意在罗燕的用心经营下也越来越好了。前段时间,我还听到我奶奶笑着对小叔说:人啊,各自有命,你这傻小子就是傻人有傻福。


最后,回到主题:

俗话说:“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意思就是指古人很早以前就说,男人宁可娶个离了婚的,也不要娶个寡妇。


这里的“二度花”,光看字面意思就知道是开了二次的花,放在人身上就是暗指结了两次婚的女人;而“遗下人”,顾名思义就是指遗留下来的人,大多指的是寡妇。


那么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呢?我觉得以当代现状来说,还是不同情况不同分析。如果碰到像罗燕这样的,那就自然没有道理可言,可如果碰到一些前婆家不好惹又不讲道理的,那肯定是不要去招惹的好。


但站在古人的立场上,那个时候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因为那时的女人没有社会地位,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所以,从她出嫁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无论发生什么事,她都与夫家绑在一起了。所以才有那悲凉的一句: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


如今社会不同了,女性地位也在逐渐上升。但无论是娶二度花,还是娶遗下人,人品都是首要的。你们觉得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小叔   公婆   前夫   寡妇   俗话说   婆婆   奶奶   丈夫   儿子   古代   父母   女儿   女子   孩子   男人   女人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