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为何不定都洛阳和长安 , 而选择开封?

事实上,在宋太祖赵匡胤离奇死亡的这一年,他就想迁都洛阳,但被其弟赵光义阻止,这里面涉及到了一场皇室权力斗争。



976年春,赵匡胤巡幸洛阳,这里是赵匡胤出生和长大的地方。

看着那熟悉的城池、那一草一木显得无比亲切,赵匡胤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久久不愿离开,于是在洛阳一住就是两个月。

也正是这期间,赵匡胤借此机会抛出了一个令群臣瞠目结舌的想法——迁都洛阳!

谁知,他刚一说完,立马就遭到群臣一致反对。

其中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的劝谏理由很经典:

东京(开封)有汴渠漕运,水陆交通发达,每年从江淮地区运到开封的粮食就有几百万斛,京城几十万军队全都仰仗这条发达的交通线。

而且朝廷府库设立在开封,精锐军队也部署在开封,一旦迁都,影响很大的。

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禁卫数十万人仰给于此,帑藏重兵皆在焉。根本安固已久,一旦遽欲迁徙,臣实未见其利。——《宋史》

之所以说这条理由很经典,是因为透过这条理由可以看到开封作为都城的重大缺陷。

李怀忠认识到了开封有发达的水运枢纽,朝廷几十万军队都指着开封城那条便利水运交通供应钱粮,都指着它吃饭,却忽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开封城为什么需要部署几十万大军,还不是因为开封是四争之地,周围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所以需要部署重兵来防卫京师。

而洛阳则不一样,它是一个盆地,四面环山,北面是太行山,东面是嵩山,西控关中,还有黄河天险,而且地处中原腹地,还有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地理上十分优越。

如果定都洛阳,就有了天险屏障,驻守京城的军队就不需要那么大的规模,而且洛阳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交通也不差,作为都城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赵匡胤显然是十分明白的,所以无论大臣们如何反对,他都坚持要迁都。



大臣们劝谏无果之后,只好搬出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出来。

赵光义的理由更简单:朝廷大臣、王公贵族的家都安在开封,朝廷最核心的中枢机构也设置在开封,如果迁都,所有人以及机构都得跟着搬家,实在是不方便。

看着自己的亲弟弟也不理解自己的想法,赵匡胤这时干脆将迁都的完整设想说了出来:迁都洛阳只是权宜之计,以后要迁到长安才是终点。

好家伙,原来迁都洛阳都还不算完,后面还要折腾一次啊.......

赵光义显然是十分不理解的,于是再度义正言辞地劝阻。

赵匡胤见弟弟还是不开窍,十分无奈,只好耐着性子跟他做了进一步解释说道:

我之所以要最终迁都到长安,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要通过这里的天险屏障,以去除冗兵,仿效周、汉两朝的故事以安天下。

很明显,赵匡胤看得十分透彻,开封乃是四争之地,无险可守,必须部署几十万军队来弥补它地理上的不足。

但这么一来就会造成冗兵这种弊端,几十万军队常年累月部署在都城,几十万人的吃喝,都是要花钱的,光是养兵的费用就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要知道,古代的生产力并不发达,要养活这么多军队,要耗费的民力是十分巨大的,长此以往,势必掏空民力。

帝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王叩头切谏,帝曰:“吾将西迁者,非它,欲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续资治通鉴长编》

可赵匡胤没想到的是,即便他解释得这么清楚了,赵光义还是坚持不能迁都,极力劝说赵匡胤。

于是,赵光义说了这么一句:在德不在险。

所谓“在德不在险”,就是说,安定天下靠的是帝王的德行,施行德政以实现天下大治,并不是靠山河之险。

此话一出,赵匡胤顿时沉默!



赵光义的这句话其实是在偷换概念,治国和定都本来就是两码事,定都就是必须要考虑安全因素,而且防备外患跟治国并不冲突。

难道帝王的德行很好,以德治天下,然后天下大治了,就不会有外患入侵了吗?都城就不需要部署重兵守卫了吗?

很显然是不可能的,赵匡胤这样的人物,很明显也是知道的,但他却根本没有再反驳下去。

而是过了一会儿对左右侍臣说道:晋王说得固然有道理,但如果继续以开封为都城,不出百年,天下民力将被掏空。

事实上,后续的发展果然如赵匡胤所料的那样,北宋常年庞大的军费开支造成了严重的“冗兵”弊端,对国库和民力消耗极大。

北宋后来的几次改革,都无一例外的要解决冗兵问题,但始终无法彻底解决,直至金国崛起,铁骑长驱直入,攻破开封,灭亡北宋,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续资治通鉴长编》



言归正传,迁都这事儿其实背后有玄机!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一定要迁都?晋王赵光义又为何极力反对迁都?这两个问题很重要。

如果结合当时的朝廷权力格局来看,赵匡胤提出迁都的理由虽然都是长远考虑,但还有一条很重要的理由没说,那就是削弱晋王赵光义。

宋朝建立后,赵光义不仅被封为晋王,而且还做了开封府尹,掌管京城,而且赵匡胤每次外出,还让赵光义监国,这要是放在其他朝代,那就是太子才有的特权。

后来赵普被罢免宰相之职,外放地方之后,赵光义无人制衡,在之前势力的基础上,急剧扩张,构建出了一个以赵光义为核心的政治集团,并且已经成了尾大不掉的态势。

而赵匡胤显然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开始不断采取措施削弱赵光义。

在去洛阳之前,赵匡胤已经开始将儿子赵德昭、赵德芳推到台前,参与宋朝重大政治活动,比如让赵德昭接见吴越使臣,让赵德芳出席宴请吴越使臣的国宴等。

同时,赵匡胤突然对四弟赵光美十分亲近。

比如,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多次去赵光美府中看望慰问,要知道以前他很少去,如今却突然变得这么亲近?很反常。

而且赵匡胤巡幸洛阳时,打破了以往让赵光义留守开封监国的惯例,把他带着一起去了洛阳,而留守开封的人变成了四弟赵光美和儿子赵德昭。

由此可见,赵匡胤试图将儿子推到台前,建立威望和势力,再扶植四弟赵光美以制衡赵光义。

所以,迁都这事儿背后的玄机也就很容易得出结论了。

赵光义已经在开封建立起盘根错节的势力,形成了以赵光义为首的政治集团,足以威胁皇权,而且赵光义对皇位也有了野心。

但他的野心被赵匡胤察觉,所以赵匡胤果断采取了措施,只不过这种措施是温和的。

他一边扶持儿子和四弟赵光美来制衡赵光义,另一边就是利用迁都来瓦解或者削弱赵光义的势力。



赵光义在开封经营多年的势力体系,根深蒂固,一时半会儿很难动摇,但迁都可以动摇他的势力。

因为迁都涉及到方方面面,不仅文武百官都得跟着搬迁,连朝廷机构都要搬走,迁到了新的地方,各大势力就得重新洗牌,赵光义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所以,当赵匡胤提出迁都时,赵光义极力反对,丝毫不松口,而且文武百官里有不少是他的人,也跟着反对。

这么一来,赵匡胤即便是皇帝,面对群臣一致反对,加上赵光义作为实力派也坚决反对的情况下,是无法强行推动迁都的。

因此,当赵光义说完那句“在德不在险”后,赵匡胤选择了沉默,不再辩驳。

后来,赵匡胤从洛阳回来后,也就过了大概半年左右,就离奇死亡,迁都之事也就再没有下文。

最后再说说洛阳和长安。

有人说,洛阳和长安经历五代十国的战乱,早就衰败不堪,不管是基础设施还是交通运输,都已经没落了。

但是,自郭威建立后周起,经过历年来的改革,中原地区经济逐渐复苏,生产力得到恢复,再经过北宋初年的治理,再不济也恢复不少了。

而且,一旦迁都过去,再进行修缮和治理,也完全可以满足建都的标准。



不过,当时要是迁都洛阳还说得过去,但要迁都到长安,还是有难度,而且需要时间的。

因为西夏人盘踞在西北,真要把都城迁到长安,首先就得面临西夏的军事威胁,虽然西夏那会儿还没那么强,但好歹是个威胁。

赵匡胤的设想是,先迁都洛阳,等时机成熟再迁都长安,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灭了西夏,彻底解除西北的威胁。

而且,还得控制河套草原才行,不然的话,即便定都长安,北面的军事压力也会很大。

汉朝在没有收复河套草原之前,匈奴来打劫的时候,直接从河套草原南下,直接打到甘泉宫(咸阳淳化县一带),兵锋直指长安。

所以,赵匡胤迁都的终点长安,要想实现,就必须以武力控制西北和河套草原,才可以迁都过去,不然的话,还不如在洛阳待着。

可惜的是,赵匡胤没过多久就离奇死亡,迁都的事情也就再没提起过了。




用不着站在什么上帝角度,即便是在宋代的时候,包括太祖赵匡胤等人在内,都认识到了把都城放在无险可守的开封府汴梁,是个非常危险不合适的行为。

开封的北方是大片的平原,而且由于燕云十六州在辽的手里,一旦北方的骑兵南下,宋朝几乎是没有反抗的能力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将都城迁走。

赵匡胤待到局势稍稍稳定,就想着先迁都洛阳,然后定都长安,但并没有成功。

赵光义与诸多朝廷大臣纷纷反抗迁都,而这件事因为太祖的忽然驾崩被搁置,一直到靖康年女真人南下攻破汴梁城,北宋的都城一直都还在开封府这个地方。



河南这个地方,原本汴梁不算是个很出众的城市,虽然早在战国时代,这里就因为曾是魏国大梁城所在而名噪一时,但之后就被洛阳给完全掩盖了光辉。

很长时间内,洛阳无疑是中原一带最耀眼的存在,直到唐朝以后。

这边唐朝的江山刚刚结束,长安与洛阳这两座千年古都,也就此衰落,长安失去了原本的地位以后,作为关中平原东部门户的洛阳,也难以承受。

不仅如此,洛阳曾是隋唐大运河的中枢,但唐中后期运河淤塞,使得洛阳水运不兴,内河漕运的繁荣,让仅仅是节度使驻地的汴州急速兴起,也就是后来的开封汴梁。



五代时期除了后唐将都城定在洛阳之外,其他四个王朝都将都城放在汴梁,如此经营让汴梁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当时的洛阳,成为中原最重要的城市。

宋朝继承的是后周的江山,当时后周的都城也在汴梁,也算是遵循旧例。

但是汴梁虽然繁华,可军事上来说是很危险的,因为汴梁北方的华北平原根本没有能够作为屏障的天险,所以宋太祖就想着如何迁都回到长安。

宋太祖是军伍出身,对这些非常明白,他的计划是先迁都洛阳,再迁都长安,但这件事最后还是没能成功,因为朝野上下反对的力量实在太强,包括他的弟弟,即后来的太宗赵光义。



为何宋朝没能将都城从开封迁走?

一,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拦

太祖的子嗣当时比较年轻,在乱世当中,“国有长君社稷之福”并非虚言,而后来宋太祖的确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不管烛影斧声到底是不是真的,但事实就是如此。

赵匡胤时期,赵光义加封晋王、开封府尹,这在当时是储君的标准配置。

赵光义自然也知道自己的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他在开封一带经营多年,根深蒂固,而朝廷当中也有很多人,在开封一带拥有大量财产、势力等。

一旦迁都,自然意味着自身的利益将要受到巨大的影响,这些是许多人不愿看到的,尤其是赵光义,这对于他争夺皇位也很不利,所以他们都极力阻拦迁都。



二,赵匡胤的突然去世

尽管朝野当中很多人反对,但正确的事情,还是要去做,尤其像是关乎社稷的大事,赵匡胤千方百计想着迁都洛阳、长安,被各种阻拦。

但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宋太祖忽然驾崩,迁都的事情也就被无限期搁置。

继位的太宗赵光义,原本就反对迁都,毕竟开封是他的大本营,他根本就不愿离开,而跟随他的朝臣们,大多数也都是差不多的情况。

随着宋朝对于开封经营的完善,这里的繁荣程度,已经不是曾经的长安洛阳可比,而后来的宋朝也逐渐沉浸在这种太平安乐当中,没什么人再提起迁都的事情。



为什么说,长安与洛阳也不适合作为都城?

一,人口增长,长安粮食匮乏

原本古代的时候,关中地区被称作天府之国,水源充足物产丰饶,但是在隋朝开始后这里就因为人口过多,土地越发难以承受,不得不从外界运输粮食。

到了唐代,这种现象更加突出,而且黄河航道阻塞,陆运成本巨大,粮食进不去长安,使得盛唐时代,经常有皇帝带着皇族、大臣们跑去洛阳,原因就是缺粮。

到了宋代,这种情况依旧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长安还是缺粮食。

经过唐末与五代的破坏,长安一带十分凋敝,土地荒芜,而宋朝的重心逐渐偏向南方,定都长安也无法对于南方进行有效掌控,长安也是不适合做都城的。



二,航道淤塞,洛阳同样衰落

洛阳原本是地处关中平原的长安,伸向东方的一个中枢,定都长安的王朝同样需要好好经营洛阳才能掌控中原与山东,长安一衰,洛阳也无法保全。

长安暗淡以后,洛阳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并且也受到了战争的破坏。

宋朝时期的洛阳,航运条件根本无法与汴梁相比,洛阳并非没优势,但洛阳的优势若想要恢复的话,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不可估计。

开封与洛阳之间距离很近,宋朝觉得也没必要将都城迁移到洛阳去,这么折腾的意义其实也不是很大,燕云十六州不在手中,整个华北平原其实怎么说都是危险的。



汴梁从当初唐朝的一个藩镇,随着漕运迅速崛起,到了北宋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一座非常繁荣昌盛的城市,远非受到战火破坏的长安、洛阳能够相比。

后晋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人之后,中原迟迟没能夺回,使得整个华北平原都暴露在北方铁骑的攻击范围之下,只能通过人力来布防,效果甚微。

北宋与辽,自从《澶渊之盟》后相安多年,也让宋朝失去了忧患意识。

不管怎么样,宋朝定都在汴梁,没能按照太祖设想的那样迁都离开,对于后来北宋被女真铁骑破城,是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而为了防守汴梁消耗巨大,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宋太祖赵匡胤,在去世的那一年春天,打算迁都洛阳。他弟弟赵光义很不理解地跑去找哥哥: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赵匡胤冷冷一笑表示:我不仅要迁都洛阳,将来我还要迁都长安!

两人沉默了很长时间,这事儿并没有谈出什么结果。到了夏天,赵匡胤果然去洛阳考察了一番,回来以后叹了口气,放弃了迁都洛阳的想法。没多久,一场斧声烛影过后,赵匡胤就突然去世了,年仅50岁。

为啥赵光义要反对迁都呢?洛阳作为汉唐故都,难道不比开封更加适合做都城吗?北宋为何始终以无险可守的开封,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呢?


一、赵光义的大本营在开封,他在这里关系硬得很!

刚创业那会儿,赵匡胤对弟弟赵光义别提多照顾了,两人的关系非常好。赵匡胤每次出征,都是把开封城留给弟弟赵光义打理。这也使得宰相赵普对此很不满意。

尤其是赵光义在公元961年担任开封府尹以后,赵匡胤和赵光义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十分微妙了。

因为五代以来,储君一般都是亲王加开封府尹这样的套装。很显然,当时的赵光义已经占了一个条件了,如果再让他晋封亲王,那他等于是直接被任命为储君了!

宰相赵普敏锐地嗅出了其中的火药味,因此一直阻挠赵光义成为亲王,甚至曾经多次反对赵匡胤把大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这也是赵光义对赵普恨得牙痒的原因。

担任开封府尹以后,赵光义开始一步步谋划夺取储君之路,他在开封府搭建了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开封府尹集团。

赵匡胤晚年,看着自己的俩儿子赵德昭、赵德芳都成年了,便打算传位给自己的儿子。结果低头一看,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已经处于尾大不掉的状态了。你看这事儿弄的。


即使赵德昭或者赵德芳登基,要想制衡赵光义,恐怕也十分困难,因为赵光义在开封的实力太强了!这就是宋太祖赵匡胤打算迁都洛阳的根本原因。

洛阳是不是故都,是不是战略要地,和本次迁都计划没有太大关系。赵匡胤打算迁都,就是为了躲开弟弟赵光义的势力范围,以此避免同室操戈的局面。

赵光义反对迁都,当然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了,自己辛苦经营了这么多年,你说迁走就迁走?那哪成啊!

尤其是公元973年,宰相赵普被人给告倒了。赵普罢相仅仅1个月以后,赵光义就荣升晋王,实现了亲王尹京的目标,也就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储君了!


二、开封和洛阳、长安比,优势在哪里?

洛阳是唐朝故都,按道理更适合建都才对。为何宋朝要把都城选在开封呢?这地方此前有人建都吗?

第一,开封早在五代就成了都城。

公元883年,唐僖宗任命朱温为宣武军节度使,掌管汴州军政大权。打跑黄巢以后,朱温便到汴州的治所开封上任了。等于说从这个时候开始,朱温就已经在经营开封了,这里是他的根据地。

到了公元907年,朱温取代唐朝,建立了五代的第一个政权后梁,正式拉开了五代十国的序幕。同年,朱温将后梁的都城,设立在了自己的大本营开封。

开封在朱温多年的经营之下,其实已经非常繁荣发达,完全具备了成为都城的基本条件。2年以后,朱温迁都洛阳,但没多久他儿子继位以后,又把都城迁回了开封,直到后梁灭亡为止。

后唐打的是恢复唐朝的旗号,自然不能定都开封,因此他们强行定都洛阳。不过此后的后晋、后汉、后周,全都把都城设在了开封。

经过了五代数十年的经营,开封俨然成了当时全国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在这里建都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第二,洛阳连年战火,已经不具备建都条件了。

黄巢起义的时候,把洛阳一顿收拾,当时的洛阳已经变得残破不堪了。等到五代的时候,后晋、后汉、后周在夺取江山的时候,都曾经带兵攻入过洛阳。

长达百年的战火,早已使得洛阳城变得满目疮痍。这地方遭受的战火实在是太多了,要想负担起都城的重任,那得花老鼻子力气去重建,可谓是得不偿失!

相对来说,开封不仅没有那么多战火,反而不断得到五代君主们的经营。宋朝接手以后,压根就不需要重建任何不动产,拿过来就能用,岂不是方便很多?


第三,开封水路交通发达,方便运送物资。

洛阳处于开封的上游,黄河泥沙淤积的问题比开封要严重得多。过去太平时期,中原王朝还会花大价钱处理黄河泛滥的问题。

可唐末五代上百年的战乱,早就没人在意这一点了。因此洛阳城被淹,基本成了家常便饭了。而且由于河道淤积,导致运输十分不便,同时期的长安也有相同的问题。

所以说,如果不花大价钱好好治理一番的话,那从运输角度出发,长安和洛阳都不适合再成为都城了。

相对来说,开封当时的黄河水患压力要稍微小一点,当然了,后来也有了。而且开封凭借京杭大运河的运输条件,成为了四通八达的城市。全国物资都能通过水路运输到开封来,节省了大量的财力物力。


总结:北宋是开封的巅峰。

北宋时期,真正把开封变成了世界性的国际大都市。毫不夸张地说,当时全世界最繁华的城市就是开封。

那时候的开封,光城内就有150万人之多。同时期的西方各大城市,能养活50万人都是个很大的问题。

主要是因为开封四通八达,水陆交通都很方便,再加上北宋朝廷的重点打造,自然可以把开封打造成一流都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其实就是开封城内的繁华景象。

不过开封的巅峰时期,也仅限于北宋。在靖康之耻以后,开封成了金国的南京,也就是陪都。此后的开封就再也没有当年的繁华了。




这个问题,对于赵匡胤来说,实在是太难了!这就好比什么样的问题呢?你住在20平的单间里面就已经够憋屈的了,但是遇到一个人就问你,你咋不买个别墅呢?扎心啊!老铁!要是能买起别墅,谁住单间!

没有天险的开封,在宋辽对峙期间位置有多尴尬?

通常情况下我们称呼为南京为六朝古都,其实这六个在南京定都的朝代都是极为短命的,而开封更有意思了,开封号称八朝古都,比南京还多两个。定都在开封的朝代,除了先秦时期的夏和魏国,主要是五代时期的几个朝代,五代一共是五个朝代,平均每个朝代只有十年左右,其中四个朝代定都开封,你说定都开封有多短命。

更为重要的是,从秦始皇建立秦朝以来,开封这个地方和南京一样,它没有产生过大一统的全国性政权。

当然,这都是形而上的问题,真正落实到具体当中,在地理位置上,开封就不占优势,开封在黄河以南,紧邻黄河,而黄河以北是太行山以东的大平原,游牧民族想要南下,几天就能打到黄河边,没有多少天下可守,渡过黄河,开封就得挂白旗。

这并非凭空想象的桥段,靖康之耻的时候,大概就是这样的剧情。

靖康之耻之前,其实已经有过很多次预演,每次辽军压境,都会兴起一场迁都之争,仁宗时期,枢密副使富弼在总结宋朝对西夏作战屡战屡败的时候,就提出建都开封是拖累的论断,认为开封“所谓八面受敌,乃自古一战场耳”,北宋灭亡后,很多人史学家都认为靖康之耻的发生,就是因为北宋定都在开封,没有一条可守的防线。

对于古代中国的政权来说,能够侵入的敌人主要来自北方,北宋最大的敌人就是辽国,然而有一个摆在眼皮底下的残酷事实是,辽国已经立国五十多年。开封这个尴尬的地理位置,在宋辽开战时,太过于被动。

所以,北宋定都开封绝非明智之举。

为什么天下人一致认为,长安、洛阳建都就一定比开封要好?

前面已经说了,在宋朝时期就已经不断有人质疑开封建都存在的问题,那么,他们都认为哪里好呢?

范仲淹曾经说过:“洛阳险固,而汴为四战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阳。”范仲淹的名声大家应该都是听说过的,他除了在文学上有很大的造就,最大的造就还是在政治上,他的这种和平时期都开封,战争时期都洛阳,还是比较有前瞻性的。

当然,除了政治家外,就连文学家秦观都能出来指点一二,他曾经表示:“臣闻世之议者 ,皆以谓天下之形势莫如雍(长安),其次莫如周(洛阳),至于梁(开封), 则天下之冲而已,非形势之地也。”

还是从形而上来说,长安和洛阳相比于南京的六朝古都,开封的八朝古都,那更是十三朝古都,而且都是货真价实,实实在在的都城,洛阳号称建都1500年,先后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而长安也是建都1200年。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政权就是从长安诞生的。

这个建都历史实在是太伟岸了,仿佛就是要是在长安和洛阳建都,这个朝代要不抗个二三百年,那都是开国皇帝上辈子把敬老院给炸了,坏事做绝了,才有这样的报应。

具体到实际当中,还是地理位置上的原因,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洛阳坐拥山川之险,四周群山环绕,东有成皋,西有崤函,北通幽燕,南对伊阙;同时又有黄河天险,足以抵御北方的威胁”。这个位置,相对于开封来说,自然要好上那么一丢丢。

要说长安自然就更好了,不仅有洛阳作为一道屏障,关中地区本来就较为封闭,要打进关中平原,只要坐在长安的统治者不是傻叉,别人根本就进不来。

洛阳和长安地理条件那么好,赵匡胤为何没有迁都到那里?

这就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了,长安和洛阳在五代之前的唐朝还是东西二都,但是唐朝的气运太盛,硬是把这两个城市的帝王气给榨干了,从唐朝之后,还真就没有在长安和洛阳建都的。

当然,这是有点迷信了,说归正传,造成唐朝中后期以及五代十国混乱的局面,最早可以追溯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时候,也就是坐在长安的那个傻叉李隆基瞎指挥,让叛军打进了长安。

经历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战乱,不但长安和洛阳早就残破不缺了,北方经济也遭受巨大的破坏,再想要在长安和洛阳建都长安,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实际上,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南方就开始得到迅猛发展,到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已经出现南移的趋势,国家税负主要就是依靠南方地区。

中古古代定都哪里,哪里就极度发展,需要从天下征收大量的粮食在供应,早在隋唐时期,粮食就需要从南方运来,因为水路能将粮食运送到洛阳,所以洛阳的地位逐渐超过长安。

而经历五代之后,黄河改道,从南方运送到洛阳的水路已经行不通了,北宋的运粮路线,就是从南方过扬州,经过通济渠运到开封,如果想要再往洛阳乃至长安运,就得仰仗陆运,那就太费劲了。

所以,北宋开国的时候,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沿袭五代以来的定都传统,继续定都开封,当然,针对这个定都缺陷,赵匡胤也讲过,等将来国家太平,国都还是要西迁的。

当然,这个想法最后也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战事一起,从北南下的游牧民族切断南方向上游的漕运供给线,那只有乖乖就擒的份了。

北宋建都开封的无奈与悲哀,你听了都得上火

北宋的难,主要还是因为战事,因为宋朝建立的时候,并未完全统一,如果要是建立了统一的政权,那在哪里定都都一样了。

赵匡胤建立北宋,是篡后周的位登基的,当时不要说辽国没灭,就是南方还有南唐等政权存在,宋在建立之初就面临两个抉择,是往北打灭了北汉和辽;还是沿着长江流域往南打。

往北打,难度较高,收益也很高,胜利的话,可以一劳永逸,不过失败的风险也很大,一旦失败,有可能被反杀,伤及国本;如果往南打,就比较容易了。

赵匡胤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人,最后还是选择了往南打,想要来一个先易后难,等到把南方统一之后,待到北方局势出现变幻,一举北上,天下也就定了,结果没等到自己北上就挂了,最难啃的骨头也就留给了后代。

历史上都怀疑是赵光义杀了赵匡胤篡位而登基,其实我个人感觉还是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的概率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即位传统上来说,五代十国时期,因为幼主登基而被人篡位的政权比比皆是,赵匡胤也是这样篡位的,所以他十分担心再次出现这样的局面,另一方面,当时的北宋外部环境并不是太好,前面说到的,北方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南方其实也有一堆破事,这个时候,北宋还是需要一个强权式的人物,从这一点来说,赵光义非常适合。

赵匡胤能够登基,很大程度上还是来自赵光义的支持,北宋建立后,赵光义多次南征北战,战功赫赫,赵匡胤把政权交给赵光义,很可能是希望其能够有更大的一番作为。

赵光义登基之后,也没有含糊,在武功上的确很积极,即位第三年后就挥师北上击败北汉,更是打退了辽国的援兵。北宋也迎来了全国形式上的统一。

随后,赵匡胤借灭北汉之余威开始北伐,结果在亲临战场的赵光义不但战败,还中了一箭,据说赵光义的死,也是因为这一箭。

经过多年之后,赵光义再次发动雍熙北伐,结果大败而归,不是说宋代的统治者没有进去之心,实在是开国的这两场仗败的太窝囊了,经过这两仗,宋朝对辽政策就由进攻变为防御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北宋陷入一个无法迁都的死循环,为什么呢?

因为想要防御辽国的军事威胁,必须要大量养兵,太祖赵匡胤开国的时候只有20万进军,结果到太宗赵光义的时候,就扩充到66万,到宋仁宗的时候,已经达到125万。

这么多军队驻扎在开封附近,自然需要更多的粮草,这就导致更加依赖漕运,更没有任何向洛阳和西安迁都的可能了。

史论纵横说:

总结起来,北宋建都开封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宋代的危机,而这种危机的不断发展,反而使得建都开封形势更加险峻。

当然,宋朝也一直在加强对开封的防御工事,到北宋末年的时候,开封已经形成大宋最北部最坚固的军事城堡,颇有点明朝建都北京时,“天子守国门”的气魄,假如北宋不建都开封,或许辽国早就渡过黄河,将大宋政权彻底撵出中原。

实际上,北宋最后的灭亡,并非单纯亡于地理位置的因素,更多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导致的北宋政权不得不亡的事实,如果说北宋败于金,倒不如说是败给了自己。

长安、洛阳的确有天险加持,依然没有拯救唐朝的衰落,想想开元盛世时的唐朝有多伟大,然而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依然打进长安,差点彻底终结了唐朝,可以说统治者的无能加上朝局的腐朽才是一个王朝倒塌的关键所在。




宋朝初年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是提出过要把都城从开封迁到洛阳的。不过,包括赵光义等在内的很多文武大臣,都反对这么做,因此最终没有迁都成功。

赵光义为什么反对这么做?历史上普遍认为,这是因为,赵光义害怕离开开封以后,他的势力会受到影响。赵匡胤不再考虑让他做接班人,而是会选择自己儿子,所以他要抵制。那么,真的是这样的吗?

(北宋开封城)

咱们先来看看,当时宋朝君臣们商议迁都的情况。

宋朝在开封定都以后,由于开封周围没有什么山川之险,因此需要大量的禁军来保护。这就使得整个京城,需要非常多的安保力量。而这些安保力量,将会消耗太多的物资。宋朝本身国力并不雄厚,如果京城消耗了太多的物资,那么将会造成国家贫弱不堪。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赵匡胤提出要把京城从开封迁到洛阳的提议。毕竟洛阳周围有山川之险,迁到洛阳以后,可以凭借山川之险来拱卫京师,从而减少安保力量,减少物资消耗。

但是,以赵光义为代表的文臣武将,大都反对这样做。赵光义甚至对赵匡胤提出“在德不在险”这样的论调,认为一个君王,一个国家,能不能确保天下太平,能不能受到老百姓的拥戴,主要在于君王的德行,而不是京城的防卫。

赵匡胤辩不过赵光义,所以最终他就放弃了迁都的打算。不过,等到赵光义等人退朝以后,赵匡胤却对身边的人感叹说,如果不迁都,百余年后,国家的财力就会消耗殆尽了。

赵匡胤的担忧不幸成了现实。到宋神宗的时候,就是因为国家财力消耗太大,因此宋神宗进行了熙宁变法。到宋徽宗的时候,金国南下,灭掉了无险可守的北宋。

(赵光义画像)

那么,赵光义为什么要反对迁都呢?

前面我们说了,一般认为,赵光义是因为害怕自己的实力受到削弱。这个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存在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不错,当时赵匡胤确实已经在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了。

最早的时候,赵匡胤一直把赵光义当成他的接班人。

赵匡胤认为,五代时期,之所以不断出现朝代更迭的现象,就是因为没有坚持立年长的人为继承人。所以,他才地一开始就培养赵光义。不过,随着他的儿子们逐渐长大,他又觉得,可以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但是,如果一直住在开封,是不太容易实现这个愿望的。为什么呢?因为赵匡胤一开始培养的是赵光义,所以他给予了赵光义很大的权力。赵光义在大臣中的排位,一直是排在第一位。同时,赵光义又是开封府尹。在整个五代时期,只要是开封府尹,都是皇位的天然继承人。

所以,如果一直在开封,就肯定只能让赵光义来继承皇位。离开开封,把开封城作为陪都,然后让赵光义继续在开封当开封府尹,这样的话,自然而然就解除了赵光义的权力。

(赵匡胤画像)

不过,这种说法却又只是一种猜测,并没有什么实际的证据。再说了,如果赵匡胤真的想要改换他心目中的继承人,那么他就应该给予他儿子们极高的地位,至少应该把他的儿子们封为王。除了封王以外,最好还要让他的儿子担任洛阳的留守。一旦他的儿子担任了洛阳的留守,在迁都到洛阳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封他的儿子为洛阳尹了。

赵匡胤只要这样做,也就是一种释放信号的表现,可以让大臣们看出,赵匡胤想立他儿子为太子了。这样一来,必然会获得大臣们的支持。如果这时候再谈论迁都,大臣们明白赵匡胤的心思,就不会反对。

那么,赵匡胤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

我认为,赵匡胤没有这样做,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害怕打草惊蛇。因为如果这样做,固然能引起大臣的注意,大臣们也会反过来支持赵匡胤,但是必然会引起赵光义的极大警觉。如果引起了赵光义的警觉,那么就可能造成动乱。所以赵匡胤想的是先把都城迁到洛阳以后,再对他的儿子进行分封,这样一来,就不会有动乱了。

事实上,赵匡胤的这种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迁都议论发生后不久,就爆发了“烛影斧声”的事件,赵匡胤因此暴毙而亡。如果“烛影斧声”,真的是赵光义杀掉赵匡胤的话,那么,肯定是赵光义已经看到了危险。为了避免事情往不可收拾的方向发展,因此他才先下手为强,杀掉他的哥哥,干脆自己直接上位当了皇帝。

(参考资料:《宋史》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洛阳   长安   汴梁   靖康   北宋   关中   都城   府尹   黄河   太祖   宋朝   朝代   大臣   唐朝   时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