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官们是怎么知道历史上的绝密事件的?

史官最初只是服务于君主左右,观察天象进行占卜,并参与国家大事并记录和保存国家众多典籍的,但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开始设立专门的史官记录统治者的言行,比如西汉时宫中设有女史。专门“录记人君言行动止之事”;两晋南朝有著作郎掌起居注,金清两朝还分别设有起注院和起居注衙门。

有句话叫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话不全对,但也不全错。历朝历代都设有史官,不管是朝堂上发生的事情还是宫中的,史官都是有义务记录下来的,这是他的本职工作。而且绝密并不代表密不透风,密不透风的绝密只是百姓多愚,没有门路听到而已,但史官不一样,庙堂之上江湖之远,本就没有什么绝密。就算有,那之后也会有风声痕迹,这时候添上两笔也可。再者后朝给前朝编史,按照之前的史料,再加上发生的事来印证,总能找到线索。

问题是在于很少有史官敢于违背统治者隐恶扬善的要求的,好的大书特书,不好的能不写就不写。不然轻者免官下狱,重则 ... 头灭族。所以反而是很多事情,史官心里知道,但是不敢写出来。比如魏收修撰《魏书》时,弄虚作假到了何等地步?被世人称为“秽史”,他在里面报德报怨,北魏因此废史官十年。

当然也有誓死直书的,比如东晋中期大司马桓温权倾朝野,他率兵北伐前燕时大败,手下做参军的孙盛正写晋代史书《晋阳秋》,就如实记录了这次惨败经过。可是桓温却不满意了,他听说这件事后,暴跳如雷。当时孙盛已经告老还乡了,他便威胁孙盛的儿子孙潜,如果这部史书流传到民间,他孙家满门都要遭殃。

孙潜听后当然很害怕,就要父亲孙盛删改,可是孙盛不但不改,还痛 ... 了他一顿。孙潜没办法只好自己偷偷改了,才躲过了一劫。而孙盛早有防备,他抄写了两本送往了前燕,后来东晋孝武帝辗转得到了原本,才让历史的真相昭告天下。

再比如晋国重臣赵盾得知晋灵公要 ... 他,于是连夜逃走,赵盾的族人赵穿不满,把晋灵公 ... 了。之后赵盾回来,立了晋成公。当时的史官董狐记录这段历史时,写“赵盾弑其君”。赵盾分辨说这不是 ... 的,别诬赖我。董狐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无独有偶,齐国的大臣崔杼 ... 了国君,齐国的太史写下了“崔杼弑其君”,崔杼大怒,把他和继任他的两个兄弟全 ... 了,结果太史的第三个弟弟还写“崔杼弑其君”。崔杼也很无奈啊,于是只好作罢。




有的史书,仿佛史官躲在事发现场的床底似的,连只有两个人商量的绝密事件,也能把对话记载下来。

《史记》就有很多地方,让人怀疑。

比如说李斯和赵高的密谋,司马迁是怎么知道的?陈胜在鱼肚子里搞小动作,当然是瞒着众人,司马迁为什么能把过程写这么详细?

以至于有人怀疑,史记里的很多内容,是司马迁胡编乱造的。除了史记之外,其他史书里的不少记载,也让人怀疑来历。

不过,要是这么想,可就太小瞧司马迁和其他史官的职业素养了。

本文我们就说说,史官们都是怎么知道历史上的绝密事件的。有些事情,不同的史料说法不一,又怎么判断真伪。


一、参考起居注、实录等官方档案

看过新老三国演义电视剧对比的朋友,都知道两个版本在孙策托孤时的巨大差别。

新三国里,托孤的屋子里只有孙权和他母亲,以及一些下人,就算两个人伪造孙策的遗言,也不是什么难事。

在央视版三国里,孙策托孤的时候,大臣、母亲、妻子等人都在,这些人的身后,还有一个人全程一言不发,手拿竹简一刻不停地在写着什么。

央视版三国,才是帝王和主公们临终托孤、交代大事时的正确场景。后面那个书写的人,就是史官,负责记录君王身上发生的大事小事。

这些记载,会变成君王的《起居注》。


最早的起居注,相传是在汉武帝时的《禁中起居注》。

一开始,起居注并没有专门的职位和人员来负责编撰,而是由宫廷内部人员来记载。比如说汉明帝的起居注,就是由他的皇后写的。

从魏晋时期开始,起居注的记载越来越规范,也有了专人负责。起居注的内容,也越来越详细,甚至连皇帝什么时候宠幸妃子,都要留下记录。

明朝的万历皇帝,有一次在去拜见太后的时候,偶然看见一个美丽的宫女,就当场临幸了她。想不到,这个宫女居然怀孕了。

万历并不喜欢这个宫女,还想抵赖说,孩子不是自己的。太后当场叫人拿出皇帝的起居注,对照日期,逼万历承认了。

可见,起居注囊括的范围实在很大,能为史官修史提供重要的参考。因此,在史书里,会出现很多宫廷秘闻。

而每个皇帝去世之后,后面的皇帝又会组织官员为先帝修实录,作为这一朝的官方正史,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除了皇帝的起居注之外,大臣们的日常工作,也会留下奏折、批示等工作记录。

比如史记的《三王世家》,就详细记录了大臣们请汉武帝把三位皇子封为诸侯王的全过程。

这不是司马迁本人的记载,而是褚少孙的补记,史学家研究之后认为,褚少孙是直接把汉武帝时期存档的奏章抄了上去。

而有些史官,则不抄奏章原文,而是把事情的经过高度浓缩,并把从工作资料里看出来的阴谋、阳谋记录下来。

无论是帝王的起居注,还是大臣的工作资料,官方都有存档,里头有不少绝密内容。而后世的史官编纂史书时,这些存档就成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当然,这些官方资料,会有为尊者讳、隐瞒一些事实的嫌疑,需要史官有意识地去识别和筛选,从中找出真相。

有些史书,比如说《旧唐书》,因为编纂时间太短,史官没有对史料做鉴别,而是照单全抄,因此有不少自相矛盾的地方,但同时也保留下来了很多重要的一手记录,算是喜忧各半。


二、收集笔记小说、野史传说等

官方存档的资料并不能囊括历史的全貌,会出现为尊者讳、各执一词、资料缺失等问题。

比如说,唐朝的起居注和实录,经过五代十国的战火之后,等到宋朝想再修《新唐书》时,已经遗失了很多。

因此,私人编撰的史书,记载的笔记,甚至一些野史传说,也会纳入史官的参考范围。

武则天杀害女儿陷害王皇后,以夺取后位,在不同时期的史料中,就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流程。

在不加鉴别几乎照抄官方存档《旧唐书》正文里,并没有关于这件事的任何记载。

而比旧唐书略早的,由私人编撰的《唐会要》,则写小公主自然夭折之后,武则天利用此事陷害王皇后,向李治诬告说这是王皇后杀的。

那段时期,应该还有一些如今已经失传的野史或者笔记,说了小公主是被武则天杀害的。

因此,旧唐书的正文里虽然没有出现这件事的半个字记载,却在史官评语里加上了一句: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儿。

到了宋朝编撰《新唐书》,就把武则天杀小公主写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有人研究过明朝万贵妃的形象变迁史。在明宪宗实录里,并没有万贵妃残害皇嗣的记载,而且明宪宗有14个儿子,长大成人的有11个,也看不出被人残害的痕迹来。

到了万历年间的一个官员写的笔记里,就出现了万贵妃残害皇嗣的记录,并且作者说,这是听一个老太监讲的。

之后关于明朝的各类个人编撰的史书,有不少把这件事记录在案的,有些还特地之处,这件事可信度不高。

到了清朝编撰的明史,史官最终收录了万贵妃残害皇嗣的说法。至于是经过详细的考证,选择相信这个说法,还是没在上面花太多心思,直接照单全抄,就不得而知了。


从上面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私人编撰的史料、笔记和野史,也是史官编撰史书时的重要参考。

尤其在这里面,有些作者是当事人,或者见过当事人,显得可信度相当高。

不过,这些笔记,也不见得能全部相信。就算作者是当事人,也可能因为有自己的立场,或者年代久远记忆不轻,而导致记载错误。

而类似“听宫里的人说”,“听一个老太监说”,“我一个朋友听老太监说”,这些不知道转了多少手的说辞,就更难以分辨是不是有人在吹牛了。

引用这些史料,需要史官加以鉴别,是否能当做真事写进史书里。

有些史官,本来编写史书的时候就自带立场,选择性的采用有利于自己立场的材料。

比如说讨厌武则天的史官,只要是说武则天狠毒的,不管是官方存档,还是野史笔记,都照单全收,这就会影响史书的质量。


三、实地调查,采访当事人或其后代

司马迁为了写《史记》,从20岁开始游历全国,访问历史事件的当地人,搜集了很多旧闻逸事。

这也是为什么,史记比起大多数史书来,都更为生动。

比如说,在鸿门宴里,最熠熠生辉的角色,当属樊哙。刘邦那么多谋臣和武将在身边,都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被平时并不醒目的樊哙抢去了风头。

而司马迁曾在樊哙列传里说,他去过樊哙的故乡,和樊哙的后人樊他广交情不错,从他那里得知了樊哙的很多事迹。

鸿门宴的故事,估计有很多细节,就是樊家代代相传,由樊他广告诉司马迁的。

荆轲刺秦王的具体过程,则是由用药袋帮了秦王一把的医官夏无且告诉活到汉武帝时期的公孙弘和董仲舒,他们再告诉司马迁。


司马迁女婿杨敞的祖先,在刘邦击败项羽一战中立过功,司马迁也从他那里得到过楚汉争霸的具体信息。

不过,司马迁并没有因为杨喜是女婿的祖先,而给他增加戏份,这体现了一个史官的节操和素质。

开头说的李斯和赵高的密谋,以及陈胜伪造祥瑞的过程,很可能就是司马迁实地调查得到的。

毕竟,这些事情,事发之时,当事人可能守口如瓶。可是等到时过境迁,参与的人,就不一定还忍得住不像别人诉说自己的“丰功伟绩”了。

另一种可能,则是他们或者他们身边的人被审讯的时候交代的,留下了文字记录,被司马迁找到了。


不过,像司马迁这样实地调查的,往往不是官方的史官,而是自行修史的居多。

例如明末清初的查继佐,写了一本《罪惟录》,里面的内容有部分是他从其他人修的史书中看来的,一部分是他实地调查得来,还有部分是他的亲身经历,他曾跟随明末一个藩王抗击清军。

他写的《罪惟录》,由于坚持反清立场,不敢公布于众,一直藏在夹壁墙里,直到民国才被发现,成为研究明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从明朝的各类史料、笔记里也可以发现,私自为明朝写史的人相当多,这些史书,也都被《明史》的编撰者们参考过。


四、如何判断史料真伪

史书的来源实在太多,就连听人说的奇闻异事,都有可能被写进正史里。

比较负责任的史官,会仔细鉴别,把认为不可靠的内容排除出去。而有些史官,或因为时间不够,或因为责任心不强,直接对已有史料照单全抄。

比如说,南北朝的史书,有些地方简直要写成了志怪小说。

因此,我们在研究和学习历史的时候,也要学会判断史料的真伪。

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也是无数史学家研究多年的课题。因此,在这里,我只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说一说我粗浅的意见。


  • 其一,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我们看多了史书就会发现,历史上大部分皇帝,在出生的时候,都伴随着“神迹”。

比如说刘邦是母亲和赤帝所生,汉昭帝像上古尧帝一样怀胎14个月才生,孩子出生之前亲人做点神奇的梦更是家常便饭。

这些明显违背客观现实的内容,当然都不可信。这是史官为了表现皇帝的“天命所归”,而修饰出来的。


  • 其二,是否符合基本逻辑

武则天杀死自己襁褓中的女儿,陷害王皇后,以扳倒王皇后,这个故事就连《新唐书》都正式采纳了,流传非常广。

但是我们读史书却发现,王皇后没有因为小公主之死,受到任何影响,这件事在逻辑上很难说通。

像这种明显不太符合基本逻辑的事情,我们有理由怀疑不是真的。

当然,写小说需要逻辑,但是现实有时候不需要。有些事情看似荒谬无比,却是事实。所以,遇到史书上不太符合逻辑的事情,我们主要是持怀疑态度,而难以一棒子打死,说这肯定是史官胡说八道的。


  • 其三,不同史料是否相互冲突

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谁?这在史记的不同章节里,都有不同的说法。

唐中宗的嫡长子李重润是被武则天所杀,还是李显自己心虚杀子?同样是《旧唐书》,都前后矛盾,不同的史书,也有不同的说法。

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仔细鉴别,到底孰真孰假,或者哪个说法为真的概率更大一些。

不过,在流传下来的史料较少,或者不同史料之间冲突实在太大的情况下,根据已有信息,有些事情实在难以找到真相。

这个时候,就只能期待考古发现了。

你觉得是不是呢?




史学家认为“汉后无史”,因为自大汉后,史官的职责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李唐一改史官”君事必书”和“皇帝不阅史”的规矩,帝王把史官记录历史事件当成了歌功颂德的工具,就没有了正史的客观性和广泛性!

史官在汉,汉前分工相当明确,内史负责皇帝起居、朝堂、批阅等一切举止的记录。民间流传帝王幸女,史官就在旁记录!外史负责地方诸事!史官还有很多作用,比如:大史负责新帝登基策命典礼等。就不一一说了!

在唐朝以前史官用自己的眼光记录下大事,放入太庙中,如果王朝破灭,下一个王朝将取出记录开始编写上一个朝代的历史。这真的是中国古人伟大的智慧。史官的记载,可以不被当权者所掌控,当权者理论上也不能看。但也有皇帝想看看史官到底怎么写自己,所以后来有汉武帝要求司马迁篡改史记,那怕把屠刀架在脖子上,司马迁也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宁为兰摧玉折,不为萧敷艾荣",绝对不能"兰艾相杂,朱紫不分"。

又有春秋时晋国赵盾,为了避免弑国君的骂名。在弑君前夕,出走外国,让手下杀人。但他还没来得及出国,手下就迫不及待的干掉国君。史官毫不犹豫地记录下来:赵盾弑国君。赵盾找到史官,说不是他杀的。史官怼他:人是你的手下,国家领导是你,国君死亡责任在你。赵盾大哭,说迟早赵家会因为这事灭亡。果真赵氏后来灭族。还有很多春秋史官的故事非常精彩。如三代人,为了记载大臣弑君,被杀了2代人,最后一个几岁小孩记录了,大臣弑君的故事。

但是到了唐太宗时期一切被改变。“宣武门”事变后,李世民杀死兄弟,逼父亲退位,霸占弟妹。害怕史官写这些丑事,强行要求史官打开太庙,查看记录,改写历史,重新放入太庙。从此史官风骨不再,史书被当权者所篡改。

所以唐朝以前基本上没有野史,唐朝以后,正史,野史,满天飞。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话说史官这事,咱夏朝的时候,就已经设立了,他这职务别的不干,就蹲在角落不起眼的地方,记录和编撰历史。

你比方说,今个皇帝说了啥话,找根骨头或者竹简刻上,明个皇帝又办了啥事了,办砸也好,办好了也罢,他这都得记上。

史官这事,其实在《吕氏春秋.先识篇》里就有记载,它说在夏桀那会,有就是夏朝,有个太史令(就是史官)天天的记录夏桀的荒唐事,受不了,这就来个劝诫,咱就说了夏桀能听他的吗?当然不能了,所以这太史令就跑了,跑到了商哪里去了。

所以从这段记录中,咱就能知道史官在咱大华夏的地头上有着悠久的历史。

史官

咋说呢?开头的时候,史官就两工作,一个记录,另一个是整理编撰。开头,这俩工作就是一个人的事,后来这俩工作就分开了,变成了专门写起居注和专门写史的。

起居注呢?听这名,大家伙也知道是干啥的,天天没事就跟着皇帝,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的。

说道这里估计大家伙会有一个疑问:“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话说皇帝他也是人,也有个说漏嘴的情况,这要是一个没说好,他也记录?”

这有啥,你别说没说好,他会记录,您就是办了啥糟心事,他也会一笔一划认认真真的给你记下来,不带克扣的。

咱举个例子,大家伙体会一下。

话说春秋的时候,齐国有这么个国君他叫齐庄公。

他手底下有一个大臣叫做崔杼,话说这崔杼这人有一个特别漂亮的老婆。

这齐庄公就看对眼了,没事老是去崔杼家里边撩他的老婆,还住一起,你说这事谁能忍。但齐庄公好歹是崔杼的上司,这崔杼只能憋着。

但这齐庄公有点子蹬鼻子上脸了,还把人家崔杼的帽子赏给别人了。

要咱说你齐庄公家里边这么缺帽子,用别人的帽子赏另一个人。

话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那么崔杼这就起了心思要弄死齐庄公。

后来逮住机会,这齐庄公没事又跑到人家崔杼家里边,人家夫妻二人把这内门都关上了,这齐庄公连个侍卫都不带,自己个抱着一根柱子唱歌,你说撩加老婆都撩到了这份上了,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这事弄的。

最后崔杼瞅着四下没人这就把齐庄公给宰了。

这一下齐国可没了君主,崔杼又立了一个上去,这家伙他就成了齐国把持权利的弄臣。

这事是明明白白发生的,所以当时的史官就把这事老老实实,原模原样的给记录下来。

崔杼一听,你这不是给俺脸上抹黑吗?他就不干了,把这史官找来,就让他写齐庄公是拉肚子拉死的。

史官不干,他的职责就是如实的记录历史,你这说改就改,那哪成啊!

“就算俺给你改了,其他人记录还是这样,你这不行!”

崔杼好说歹说不行,最后崔杼气急了,把这史官给杀了。

好吧,崔杼又让这位的弟弟太史仲和太史叔来把这事改一改。

你还别说这二位和他的哥哥一样,都一个倔脾气,说死了一个字都不改,都让崔杼给杀了。

最后这史官家里边最后一个弟弟太史季也去了,他去的时候,也准备死在哪了。

这弟弟他还有一个好朋友南史氏,就在他去的时候说:“没事,你去吧!你之后,俺替你,没说的,这事就得这么写!”

好吧,这些写史的脑瓜一个比一个硬,都开始排队了。

崔杼瞅着太史季,杀得也手软了,瞅着还打算继续干下去的太史季:“得!你爱咋写,咋写!”

就这么地,这事就被如实的记录下来。

所以从这事当中,咱可以看出来之前的史官,把这事真当回事,他们的信仰就是如实记录。

就如同当初的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那也是如实的记录了汉武帝的所作所为。

汉武帝这压根就是个脾气不好的主,但瞅着司马迁乐了,记录是你的事,在当下俺该干啥还干啥。

这就是当时的风气,皇帝压根就不会干预史官记录历史这事。

这和满清那文字狱写历史不一样。

题主的问题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那么皇帝干点啥秘密的事,肯定不会让你一个写起居注的家伙蹲在一边旁听,那他是咋知道这些个绝密的呢?”

咋说呢?这些绝密的事,总有大臣参与,那么这些个大臣也都有写点东西,流下去的想法。

当这些绝密的事也不绝密了,他们就会写出来,那么这些个史官就会收录其中。

而且这些个所谓绝密的事,那都是大事,过后咋也有迹象表面你干了这事了,所以史官后补这事也行。

再有一种就是后朝给前朝修史,根据前朝遗留下来的史料,印证当时发生的事,前后联系,您总能找到线索。

咱就说韩信当初就是一个平民的身份,年轻的时候好悬没把自己个饿死,到了母亲死的时候,就认为母亲这坟地周围至少要住一万户,所以给母亲修的坟头选了一个地势较高的地。

当年司马迁写韩信的时候,为了落实这事,还真去了当地了解实际情况。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在《左传》中记载有这么一个故事,说齐庄公喜欢美人棠姜,想她想得也不能寐,终于和她暗通款曲,可是这事被她的老公崔杼察觉了,于是崔杼就趁他们幽会时安排武士将齐庄公给杀了。

崔杼是齐国重臣,他让前来记载的史官写齐庄公得疟疾死了,史官不听,在竹简上写道“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崔杼生气地将他杀了,史官死了,按照惯例就应该让他的弟弟来写,崔杼对新史官说:“你写齐庄公得疟疾死了。”新史官也不听从,在竹简上写“崔杼弑其君光。”崔杼又拔剑杀了新史官。然后更小的弟弟写下同样的话,同样被杀。最后是小的弟弟。崔杼直视着他,问:“难道你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年轻的史官继续写下“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崔杼愤怒地把竹简扔到地上,过了很久,叹了口气,放掉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史官们是有一种信仰的,他们的信仰就是如实地记载历史。其实,史官也是有分类的。

一、记录本朝历史

正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记载历史的史官也是有分工的,分为一天到晚跟着皇帝左右记录的起居郎,皇帝与大臣谈话是他也要在一旁待着,手持毛笔快速记录他们的谈话内容。他所记录的东西是不允许皇帝查看的,不然皇帝要是可以随时查看,那历史就变成了史官们对当朝皇帝的阿谀奉承了。就像唐太宗当时想看褚遂良记录的《起居注》被褚遂良婉言拒绝,后又以皇权相要挟“朕有不善,卿亦记之?”诸遂良不假思索地回答“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何况史官不记,天下人也都记下了。

而当碰到皇帝要与大臣密谈,商量重要事件,不让起居郎记录怕流传出去时,这时候,记录历史密谈的责任就交给了与皇帝密谈的大臣了,大臣负责记录,在等到可以公开此次密谈内容的时候,由大臣公开。当然,这样也不能保证密谈内容的真实性,毕竟只要当事人不在了,内容还不是任由你篡改。不过,后人还是可以根据以后发生的事件了推断当时的密谈的。

二、后人修前史

像二十四史几乎都是由后人来根据前朝史官记载的历史来编撰成册,这样做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给本朝皇帝正名位、明统绪。二是为了总结前朝的教训,为本朝积累经验。就像唐太宗说的一样:“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这两个原因,尤其是第二个原因就注定让史官不敢随意更改历史真相,万一就是因为没有看到前朝的教训,而让本朝皇帝再次犯同样的错,这个责任可是担当不起啊。

史官还会通过各种途径来收集资料。除了官方发布的历史记录以外,还要通过一些非官方的资料来进行考察,比如:私家著述,访谈,实地考察等等。像韩信说在他落魄时,母亲去世,他为了等自己发达后好祭拜母亲,特意找了一块地势较高的土地来埋葬母亲。后来司马迁在记录这段历史时特地去查看了韩信母亲的坟墓证实了这点。

像密谈这类事或许在当时是极为保密的,事情一旦成功了后,有会有各种方式流传出来,毕竟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或许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密谈好像很隐蔽一样,可能在当时,这事人尽皆知,就像现在的明星是什么新闻一样。

而且当事人难免不会说,就算当时不说,老了以后,还不是会和子孙后代吹嘘当年你们的什么爷爷奶奶有多么厉害,跟谁谁商量了什么事。就像现在的革命老英雄一样,会告诉后人当年革命的故事。

史书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或许有些会有人为的想象,甚至人为的篡改,但是,人为更改的历史一定没有办法做到完全颠倒黑白,就像现在某些战争历史不被部分人承认,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历史真相,或者说对它持怀疑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史官   绝密   国君   史记   明朝   前朝   齐国   野史   汉武帝   史书   史料   大臣   皇帝   事情   事件   财经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