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对美宣战,影响了德国对苏联的军事行动吗?

二战后期,日本偷袭珍珠港。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日本开始公开对美国宣战。

日本的突然行动,彻底打破了希特勒的布局。也彻底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二战后期,几乎所有的开战国家其实都已经是精疲力尽了。大家之所以还在苦苦挣扎。无非都在想,自己不要是最先倒下去的那个。

而几乎所有的参战国家,无不希望为自己一方拉来更加强劲的外援或同盟。

以英国法国为首的同盟国阵营。当时几乎天天在央求美国出手帮忙。而轴心国一方为首的希特勒,则是非常小心。就怕已经在战争中赚的盆满钵满的美国横叉一脚。

其实,在希特勒的最终布局中,他有跟美国一决雌雄的想法。但就算是希特勒要跟美国一决雌雄,那也得先解决欧洲的麻烦。否则,希特勒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在希特勒的布局中,跟美国一决雌雄,那最起码得是解决掉欧洲之后的事了。

当时的美国也不傻。他们知道已经到了收割的时机了。因为当时已经到了摘取胜利果实的时机了。

说的简单点,此时此刻的美国,已经是磨刀霍霍,准备撸起袖子要收割二战的劳动果实了。所以说,当时的美国,就算是日本不偷袭珍珠港,美国也会找别的借口加入战斗的。

为了让日本人赶快偷袭珍珠港。美国做了一个局,使出了苦肉计。说白了,就是这么一大块蛋糕摆在那里。美国不相信日本不动心。美国之所以会这么做,其实就是想让日本尽快的偷袭珍珠港。以造成美国参战的借口。

在美国看来,日本的偷袭越早实施,美国就能越早的避开希特勒的意图。

所以,日本的偷袭珍珠港,只是把希特勒的布局提前公布了。所以,希特勒在听到日本人偷袭珍珠港后,大骂日本是蠢猪。由于日本是德国的同盟国,所以,日本的偷袭珍珠港,使得希特勒不得不提前跟美国开战。

当时的德国正在跟苏联打仗。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加入同盟国,美国的加入,无疑给同盟国阵营加入了新鲜血液。由于局面已经非常明朗了。

就算美国等西方国家再不待见当时的苏联。但当时的大家都已经是同一个阵营了。所以,美国在对德国日本宣战的同时,加大了对苏联的军事援助。

有了这些巨额援助,让本就跟德国势均力敌的苏联立即强大了起来。不论是军队战斗力还是工业化成度。苏联都是大步流星的飞跃。

所以,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对德国对苏联的战场局势影响非常的大。可以说,日本的猪队友坑惨了犀利哥希特勒,一点都没错。




答案是肯定的,德国当时确实需要日本帮忙,拉日本进轴心国就是想关东军北上对苏联形成钳形夹击态势,但1941年12月7号日本偷袭珍珠港,却让阿道夫大吃一惊。

本身,在德国准备发动战争之前,阿道夫最担心的就是美国给英法当靠山,但随着英法在战争初期绥靖政策的妥协,阿道夫又感觉发动欧战的基础条件是具备的,但对美国参与欧洲事务还是非常关注。

一方面,美国在一战时期就想登陆欧洲,二战打响后,虽然美国处在中立地位,但罗斯福还是通过各种变通措施将影响力深入到了大西洋,所以,日本对美宣战以后,德国也不得不履行轴心国协议对美国宣战,实际上,德国这么做有些违心。

另一方面,日本主动招惹美国,客观上又给德国打了一针强心剂。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日美在太平洋打起来对欧洲战场还是十分有利的。一是可以牵制美国的重心放在亚太,腾不出手来支援英苏。二是扩大了战争规模,这让德国的扩张野心得到满足。但是,德国没想到日美打起来后,罗斯福却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了先欧后亚的策略,紧接着就是派兵参与欧洲战事,并和英苏商量开辟第二战场一事,这有点让德国接受不了。可以说,美国在诺曼底登陆之前,在欧洲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不仅体现在租借法案和军事物资上的援助,还在1944年6月6日展开了诺曼底登陆作战。

由此看出,如果没有美军的参与,德国就能在两线作战上减轻很大压力,而美国之所以能顺理成章地参与二次大战,很大程度上是日本偷袭珍珠港造成的。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同日对美宣战 。

8日,罗斯福总统在国会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声称1941年12月7日对美利坚合众国来说是一个耻辱的日子,在演讲最后并号召国会通过对日宣战,对日宣战决议在参众议院都得到全票通过,1941年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

美国开始没有向德国宣战,德国出于同盟关系,被迫于12月11日对美国宣战。

1942年 1月1日 26国《同盟国宣言》与华盛顿签订 ,反法西斯同盟战线成立,美国正式对的德国宣战。

日本惹祸,德国守约,美国的加入,加速了二战中反法西斯联盟 的胜利。




初期,德国以強大的现代化战争机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解决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比较有实力的国家,然后迫使欧洲大陆最大劲敌法国投降,就连当时世界第一强国~英国也被打残。希特勒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苏联也办了。在巴巴罗萨战役里,德军几乎把苏联军队打得一败涂地,落花流水。但是,随着苏德战争的持续深入,德国法西斯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随后的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与苏联红军打成了胶着状态,战争初期德军的取得的优势正在一点点消失。苏联强大的军事动员能力、国防军工生产能力及物资供应保障能力,及全苏联军民众志成城、同心协力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决心、意志、精神正在空前焕发出来。德军深深陷入到了苏德战争的泥潭而不能自抜,胜利的天平正在一点一点向苏联倾斜。此时此刻,希特勒多么希望日军能从东线发起进攻,抄苏联的后院,德日东西两线夹击苏联。

日本帝国主义曾在张鼓峰、诺门坎与苏军激战,尤其是诺门坎一战,苏联通过铁路运来了源源不断的物资补给,反而是日本人自己的补给出了大问题,除此之外,苏联现代化装甲部队和大规模的飞机轰炸让日本人吃尽了苦头,日军大败而归。诺门坎战役的胜利,让日本从此放弃了“北上”的计划,最终转向了难度无比巨大的“南下”策略,日本人宁可赌上国运、硬着头皮去打美国,也不敢招惹苏联了。

其实德军包围莫斯科时,日军就已经把战火燃烧到了东南亚及太平洋战场,同时中国战场也钳制了大量的日军力量,此时日本国力、财力、兵力都走向了枯竭,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去攻打苏联?就算关东军可以抽调一部分兵力去北上支援德军,但补给又能维持多长时间呢?在当时海军占上风的日本高层认为,派兵北上支援德国,纯属浪费人力和有限的补给,因为苏职方面只需要把铁路炸轰,日本军队甚至连战场都抵达不了,就得打道回府。

日本偷袭珍珠港,让美国参与对法西斯轴心国宣战,实际上敲响德意日法西斯最终灭亡的丧钟。德国和日本在二战中都犯了致命的错误,而这种错误使德国和日本最终战败。从表面上看,德国之所以战败是因为错误地进攻了拥有广袤土地和严寒气候的苏联,德国之所以战败是因为希特勒的战略企图与德国国家实力不匹配。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实力大幅度衰退的德国已不可能从苏联全身而退,何况美英法联军又从诺曼底登陆,使德国实质上处美苏英法大国的联合围攻中,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从表面上看,日本之所以战败是因为从偷袭珍珠港开始进攻了工业实力雄踞世界第一的美国。从实质上说,日本之所以战败是因为征服世界的狂妄野心战胜不了世界的现实。武汉会战后的日本已不可能从侵华战争的泥潭中拔脚而走。二战中德国与日本犯的最致命的错误是妄图以一国资本之力挑战全世界,但事实证明有限的资本对外扩张的力量是有限度的。二战中德国与日本犯了最致命的错误不是在军事上而在经济上。

诺门坎战役把日本打怕了,不敢再轻易招惹苏联。德国之前接连耍了日本两次,日本对徳国很难再信任,不愿在德国陷入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泥潭之时施以援手。苏联远东地区,当时并没有日本急需的战略资源,无法以战养战。日本也不想把战力消耗在北进上,日本深陷中国战场,不能派出更多陆军兵力去进攻苏联。日本被美国等西方国家禁运后,石油资源已接近枯竭,东南亚有着日本亟需的战略资源。日本海军十分强大,少有败绩,在日本海军占了上风之风,日本过高估计自身实力而低估了美国十分强大的国力,最终日本为了东南亚的战略资源,进行了一场疯狂的赌博。





















二战日本并没有对美国公开宣战,而是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夏威夷当地时间)清晨的黎明时分,对刚从睡梦中醒来的珍珠港实施卑鄙地突然袭击。珍珠港蒙难的第二天,罗斯福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愤怒谴责日本对美国的无耻偷袭,并正式向日本公开宣战。而这个时候,正是莫斯科保卫战出现转折,苏联红军开始转入反击的第二天。

日本内外交困的战略抉择

一九三七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扩大了侵华战争,并于一九四零年占领了法属印度支那(越南北部),于是美国强烈要求日本从中国撤军,并遣散侵华日军建立的所有日伪政权机构,以及撤走占领法属印度支那的日军。由于日本对美国的要求置若罔闻,从而促使美国对日本实施了严厉的经济制裁:不仅终止了石油和铁矿石等战略资源的对日输出,而且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银行的资金账户,这对战略资源依靠进口的日本宛如釜底抽薪。而且由于中国坚持抗战使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进而使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对战略资源的消耗不堪重负。在日本试图染指远东库页岛石油资源的计划破产(张鼔峰、诺门罕之战日本战败)后,陆军参谋总部同意了海军军令部提出的进军南洋,占领东印度群岛和东南亚中南半岛。

巴巴罗萨助推日本铤而走险

由于日本军部和战争内阁对染指太平洋挑战美英荷的信心不足,于是日本决定与美国进行外交谈判。但美方在谈判中拒绝与日方讨价还价,坚持主张日本必须先撤军中国和法属印度支那。侵略扩张成性的日本自然难以接受,从而使日美外交谈判陷于僵局。为了打破谈判陷入的僵局,美国在不改变态度的前提下,提出一项旨在缓解双方冲突的“日美谅解方案”。但紧接着由于欧洲再度爆发战事:德国对苏联实施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闪电突袭,从而更坚定了日本染指南洋的战争野心。之前德国入侵波兰挑起二战,并相继占领了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挪威等国家后,已经对日本产生了强烈地战争亢奋效应。而德国“巴巴罗萨”的军事冒险对于困境中的日本而言,则等于注射了一针战争兴奋剂。于是天皇裕仁立即召开御前会议,并通过了《帝国国策实施纲要》,决定孤注一掷铤而走险,与美英荷争锋南洋吞并东印度群岛和东南亚中南半岛,以获取南洋的战略资源来维持日本已经苟延残喘的战争机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苏联   德国   印度支那   日本   英法   珍珠港   罗斯福   日美   希特勒   南洋   同盟国   欧洲   战时   德军   美国   战争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