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寇志》,为何被称为最丧心病狂的一版《水浒传》?

梁山一百单八将举之就是为贼,全部惨烈而死;雷将们英勇无敌,战无不胜;宋徽宗也是一代明君,开万世太平。

《水浒传》是一部经典的小说,自出世以来就传播到千家万户。

所谓人红是非多,书也是一样。《水浒传》出世后,就有了数不胜数的续书。有的续书是秉承梁山忠义,比如《水浒后传》;有的续书是丑化梁山人物,称之为强盗的,比如俞万春的《荡寇志》。

在所有水浒续书中,《荡寇志》也是最狠毒的一本。《残水浒》中虽然也有梁山分裂,但鲁智深、武松、林冲、史进等人都去投了种师道。《荡寇志》就狠了,梁山一百单八将是一个不留,并且极力丑化,同时大加赞扬宋徽宗和张叔夜带领的雷将、散仙。

下面看下《荡寇志》为何被人称为最丧心病狂的水浒续书。

梁山和雷将的对比

在《荡寇志》中,有了一伙新的势力—雷将。

这批人的来历可不小,都是雷声普化天尊座下。张叔夜、张伯奋、张仲熊父子三人为主,还有三十六雷府神将临凡,另有十八散仙助阵。

张叔夜带领的雷将,个个都是英雄人物。在书中但凡提到雷将那必是大加称赞,云天彪是智勇超群的大将之材,张应雷、陶震霆是拔山举鼎的英雄等等。至于其余人,提到不是壮士,就是英雄、直爽汉,还有着一副英勇出众的好相貌。

梁山中人,与雷将形成了一个对比。但凡提到梁山人物,就是贼人、贼子、鼠贼、贼盗、强贼、贼汉、群贼、贼将、横死贼等等,光是贼字就有一千多次,更有强盗、强寇、大盗、巨盗、鸟男女等恶称。

就是梁山中那些有名的人物,照样是恶称。比如鲁智深被称为贼人勇将,林冲被王进称为强盗,武松被称为贼人,关胜是背君鼠子等等。

梁山老大宋江,更是盗魁、元恶渠魁。在《水浒传》中,宋江并没有杀过一个兄弟。到了《荡寇志》中。开篇因忠义堂失火,大怒地宋江直接下令,将值宿的两个头目、三十个军汉斩首。面对卢俊义的求情,宋江只是笑道“兄弟,这班男女,你救他则甚”。后续之时,宋江更是听从吴用的计谋独自逃命。另外,宋江带领的梁山还勾结了蔡京等奸臣,简直是无恶不作。

还有吴用,更是个心黑阴险的小人。在梁山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吴用让宋江暗中逃跑了。众兄弟都是不知,让吴用拿主意。吴用只是说没事,众兄弟齐心守着山寨,我自有妙计。然后,吴用叫上戴宗,匆匆收拾了银两,又要戴宗拿出神行符,撇下众兄弟就跑了。这就是吴用的妙计,自己偷偷地逃跑。

诚然,梁山中有一些身有劣迹的人。不过,《荡寇志》中是一棍子全部打死,只要是绿林人物就没有一个是好的,都是恶贼。而那些雷将也都是一副脸谱,是忠于朝廷的正义之士,而且极度仇视绿林人物。

总之,在《荡寇志》中,是极力丑化梁山中人的。

梁山一百单八将之死

在这样的局面下,梁山又岂能得的了好。

自张叔夜带雷将征剿梁山,开启了一场荡寇之路。雷将们都是身怀绝技,无比勇猛。甚至就连他们手下的官军,也是各个神勇异常,砍杀贼寇犹如砍瓜切菜。

梁山中人都是败军之将,不是落荒逃命,就是吓得连滚带爬。随着朝廷地征剿,梁山一百单八将也是先后折损。

当初威名赫赫的梁山五虎,这时成了败军之将。关胜与云天彪交战,被傅玉以流星锤暗算而死;林冲与王进交战,被他骂倒而死;秦明与颜树德和任森交战,摔下山崖而死;呼延灼连战邓宗弼、陶震霆、张应雷、辛从忠,最后被辛从忠用标枪标死;董平与韦扬隐交战,又有金成英偷袭,被斩杀。梁山五虎就这样惨死,关键是雷将们都是围攻加暗袭,没有一个是正面斩杀的。

水浒世界的第一武将卢俊义,实力照样强悍。卢俊义独自力战张伯奋、张仲熊,并且还占上风。邓宗弼、辛从忠、张应雷、陶震霆要上前相帮时,张叔夜拦住了,淡然说不用,看本帅去擒拿。然后,张叔夜策马飞出。本来还以为张叔夜要大战一番,他却是半路停下,掏出弓箭偷袭射伤了卢俊义,将他生擒。

梁山那些身怀绝技的人,也都是被雷将死死克制。

公孙胜会道法,陈希真会仙法,直接摄取了他的魂魄。

小李广花荣箭术无双,雷将则有女飞卫陈丽卿。两人比箭之时,陈丽卿竟然直接张开樱桃小口咬住了箭支,又是射杀了花荣。

还有张清,他的飞石就是个笑话。邓宗弼以剑连拨三枚石子躲一枚,张应雷以独脚铜刘连挡三颗石子,辛从忠矛尖拨飞石子,人家随意挡你的石子。陶震霆还以卧瓜锤回打飞石,打了张清个满脸花,最终他又掏出洋枪,一枪结果了张清。

还有戴宗,神行术也没用。你不是日行八百吗,雷将康捷日行一千二百里,直接擒获了他。

还有安道全,得病之后,被吴用请了个庸医给致死了。

总之,你会什么,就死于什么之上。

相比于上面战死的这些人,石秀、杜兴、孙立是较倒霉的。

石秀被真大义砍断左臂生擒,又到了祝永清、祝万年手中。这两人是祝家庄的人,祝朝奉的弟弟。话说作者起名也是用心了,永清万年的。石秀到了他们手中岂能好的了,被割去舌头,又在身上捅了十七八个洞,又取出心肺献祭了祝朝奉。

还有杜兴,他原是李家庄的。此时杜兴也是到了祝家两人手中,祝永清咬牙切齿地拿刀一顿乱割,又取出心肺,斩杀了他的家眷。

孙立也是被生擒到了祝家人手中,更是倒霉。栾廷玉先是大骂孙立,又在他身上不致命的地方捅了三个窟窿,诛杀家眷。然后,栾廷玉让刽子手想个法子,狠狠折磨孙立,不让他快死。最终,刽子手用细钩钩皮肉,再用刀割洒盐,昏厥过去就灌参汤吊着,直割了一天,才折磨死孙立。

总之,梁山中人基本没有好好死的。要说死的不错的,鲁智深是大战张伯奋、张仲熊后疯魔而死,这算是很有尊严的死法了。

武松战唐猛、庞毅、闻达逃跑力竭而死,死后还立而不倒,算是有尊严。不过,武松先前曾奉宋江、吴用之命与时迁去私通蔡京,也是被黑的不行。

至于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等三十六人,都是被擒获押解到京城了。到押解到京城后,三十二人全部被凌迟处死。围观的百姓议论纷纷,有说宋江是个忠义的人。但是作者借着几个明白事体的人表述了自己的看法:

宋江是个大奸大诈的人。外面做出忠义相貌,心内却是十分险恶。只须看他东抢西掳,杀人不转眼,岂不是个极的极恶的强盗。

随着梁山被剿灭,天下太平。一代明君宋徽宗开始封赏功臣,张叔夜为太尉、开国郡王,张伯奋为辅国公,张仲熊为定国公,贺太平为魏国公,云天彪为越国公,陈希真为鲁国公,其余人依功被封为侯、伯、子、男,并作三十九幅功臣图挂入微猷阁,万垂不朽。

这就是《荡寇志》,被人称为最丧心病狂的一版《水浒传》。因为这本书处处都在丑化梁山,极力赞誉朝廷,雷将都是高人一等。但是,雷将们的手段实在令人不耻,各种围攻偷袭。所以,《荡寇志》确实是最丧心病狂的水浒传。




《荡寇志》是清代作家俞万春创作的小说,接金圣叹“腰斩”过的七十回本开始续写, 是一部反梁山好汉的作品。

既是忠义,必不做强盗;既是强盗,必不算忠义。梁山108将是洪太尉误放的被封印的妖魔转世,而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主生杀枯荣、善恶赏罚、斩妖伏魔,雷祖座下的雷将们也纷纷降生。张叔夜是雷声普化天尊座下大弟子神威荡魔真君转世,他的两个儿子张伯奋、张仲熊是雷祖座下左右侍者青雷将军、石雷将军降生,张叔夜父子带领雷部三十六将、十八位散仙尽灭梁山。当年梁山泊上的好汉,几乎都没有好下场,马军五虎将,马军八骠骑等人都成了败军之将,一个接一个的陨落。

张叔夜帐下的雷部三十六将分别是云天彪、陈希真、邓宗弼、辛从忠、张应雷、陶震霆、庞毅、刘广、苟桓、毕应元、祝永清、陈丽卿、云龙、刘慧娘、风会、傅玉、盖天锡、金成英、哈兰生、刘麒、孔厚、真祥麟、栾廷玉、康捷、范成龙、杨腾蛟、祝万年、刘麟、欧阳寿通、韦扬隐、李宗汤、唐猛、闻达、栾廷芳、王进、贺太平。这三十六人都是雷部神将降生,是擒拿斩杀梁山的功臣,并且名列雷宫的不容妖魔加害,最后都是被大加封赏,和张叔夜父子一起被朝廷绘下三十九幅功臣图像,送入微猷阁供后世瞻仰。至于,十八位客星散仙则是协助三十六员雷将来荡平梁山的,有战死的也有留世的,最后也都被敕封。

梁山结局

《荡寇志》,寇就是梁山上的一干人等,荡寇就是荡平梁山贼寇。相比张叔夜等人大加封赏的结局,梁山一百单八将几乎没有一个好下场。

梁山一百单八将中,以宋江为首的卢俊义、吴用、公孙胜、柴进、朱仝、雷横、史进、戴宗、刘唐、李逵、李俊、穆洪、张横、张顺、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天罡星十八位,朱武、黄信、宣赞、郝思文、单廷圭、魏定国、裴宣、欧鹏、燕顺、鲍旭、樊瑞、李忠、朱贵、李立、石勇、张青、孙二娘、段景住地煞星十八位。这天罡地煞星一共是三十六位,全部被生擒活捉,最后被绑到京城凌迟处死。围观的百姓一面赞扬张叔夜等人,一面说道宋江是个大奸大诈的人,外面做出忠义相貌,心内却是十分险恶,东抢西掳,杀人不转眼,都是极恶的强盗。

宋江这三十六人被凌迟处死,可谓凄惨,梁山其他人的结局也是一个比一个不好,屡次被打败送了命。

马军五虎将

梁山马军五虎将五员分别是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在水浒中都是一流的武将,南征北战立下无数功劳。

关胜是五虎将中第一个去世的,第一次与雷将云天彪交战一百多合,不分胜负。两人武艺不相上下,第二次两人又大战二百余合,云天彪诈败回去,关胜也知道云天彪有拖刀计,一直在提防。却不想云天彪和傅玉早已商量好了,云天彪诈败,傅玉暗中使用流星飞锤打关胜,关胜没有提防有人暗算,被飞锤打个正着,重伤而回,回去就病亡了。

林冲的蛇矛是一绝,与八十万禁军教头出身的王进大战一场,不分胜负,却被王进一番大骂摔下马来。经过王进一番大骂,林冲神气溃散,回到忠义堂已经奄奄一息。卧床半月后,朱仝、雷横取来高俅的人头给林冲解气,林冲看到仇人的首级,摔为粉碎,随之狂叫一声去世。

秦明的表哥是颜树德,是十八散仙之一。在导龙冈时,颜树德使用反间计让卢俊义等人怀疑秦明,秦明为了表明心迹,上山要杀了颜树德。秦明被官军困在半山腰,进退不得,仍要前去斩杀颜树德,两人大战四百合秦明已不是对手,又被另一个散仙任森上前使用枪镇住上三路,颜树德用刀从下三路进攻,秦明摔下山惨死。

呼延灼接连几次大败,在二关快被攻破时,抱了必死之心大战官军几员大将。呼延灼先与邓宗弼大战五十合,陶震霆上前替下与呼延灼大战五十合,张应雷又上前替下陶震霆大战六十余合,辛从忠又上前打斗一百余合,随后诈败,飞出一枝标枪刺中呼延灼咽喉,落马而死。

董平占据曹州时,金成英率军攻打。金成英羞辱擒拿得焦挺,激怒的董平出城应战,董平与韦扬隐大战六十余合不分胜负,金成英上前帮忙,两支枪挑死董平。

马军八骠骑

梁山马军八骠骑分别是花荣、徐宁、杨志、索超、张清、朱仝、史进、穆弘,其中朱仝、史进、穆弘三人先后被生擒,最后押解京城处死。

花荣,小李广箭术无双,陈丽卿箭法也是高超,两人相互比箭,最后花荣射中陈丽卿头盔,却被一箭射中腹部死去。

徐宁,在二关与散仙任森交战,两人大战四十合,最后同归于尽。

杨志,在西灏山宋江与应天彪对战时,宋江派杨志对战闻达,却被背后诈降的散仙李成一枪刺死。

索超,带领数千人马被困在山谷,云龙埋伏的人马万弩齐发,将他们全部射杀。

张清,接连对战邓宗弼、张应雷、辛从忠,连发石子都不中。最后又大战陶震霆,连发几颗石子,只剩的一颗却被陶震霆一锤震回打在鼻子上,想要逃跑又被陶震霆取出洋枪,一枪打死。

十大步军头领

十大步军头领分别是鲁智深、武松、刘唐、李逵、雷横、杨雄、石秀、解珍、解宝、燕青,其中刘唐、李逵、雷横先后被活捉,最后凌迟处死。

鲁智深,在关外张伯奋、张仲熊车轮战鲁智深,宋江鸣金也是不回,天黑张叔夜才鸣金召回两个儿子。第二天鲁智深又单独对战张伯奋、张仲熊,被两人砍伤。跑回三关的鲁智深已入疯魔,禅杖往上一扔打死己方三四个人,又带领小喽啰下来,接连抛了十余个手下扔出去,张叔夜鸣金收军而回。回去的鲁智深,大闹忠义堂,狂奔打碎所有东西,刀伤迸裂随之圆寂。

武松,在秦封山先后大战唐猛、庞毅、闻达,最后已是支撑不住,幸亏天上起一了阵怪风逃脱,但等宋江等人找到时,已经挺棍怒目而死了。

杨雄,在卖李谷下,杨雄带领一千人全部被诈降的散仙真大义带人射杀。

石秀,被真大义砍断左臂生擒,又被祝万年在身上搠了十七八个洞,一刀捅死。

解珍,在飞虎寨被栾廷芳砍杀。

解宝,在卖李谷南口被祝万年乱箭射杀,连带的一千人马也被一起射杀。

燕青,在后关,云龙与苟桓一起率军杀上关,欧阳寿通最先冲上来,几个回合打死心慌意乱的燕青。

八大水军头领

八大水军头领分别是李俊、张横、张顺、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童威、童猛。天罡星中六位头领全部被生擒,最后凌迟处死。

在闹鱼湾,童猛被李宗汤斩杀在水中;在断头沟,童威被韦扬隐长枪刺死在水中,兄弟两人半天内先后去世。

十六小彪将

十六小彪将分别是黄信、孙立、宣赞、郝思文、韩滔、彭杞、单廷圭、魏定国、欧鹏、邓飞、燕顺、杨林、马麟、陈达、杨春、周通。其中黄信、宣赞、郝思文、单廷圭、魏定国、欧鹏、燕顺六人被活捉,最后押到京城处死。

孙立,在卖李谷被栾廷玉擒拿,栾廷玉先是用刀在孙立身上不致命处捅了三个窟窿,又将他的家眷全部杀戮。第二天,栾廷玉又让刽子手狠狠折磨他,先用细钩钩起皮肉,再用刀割盐浇,中间昏厥就用人参汤灌下不让他死,足足折磨了一天。可能是作者痛恨他曾出卖师兄弟栾廷玉,这才让他狠狠被栾廷玉折磨,可以说是最惨的一个了。

韩滔,在嘉祥城被傅玉一枪刺死。

彭杞,在嘉祥城被毕应元一箭射死。

邓飞,在濮州与娄熊交战,打死娄熊自己也被刺伤,被随后赶来的栾廷玉一枪刺死。

杨林,在望蒙山被栾廷玉骤马飞出,一锤打死。

马麟,在濮州败逃时被栾廷芳一刀砍去头颅。

陈达,在天长山被风会不到三合斩于马下。

杨春,在丁字坡被云天彪一合斩杀。

周通,在新柳城与云龙交战,不到十合被斩杀。

三位女将

梁山泊的三位女将分别是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

扈三娘,在濮州曾三十合生擒娄熊,又与陈丽卿几番大战,最后两人一齐翻下马。等到林冲赶来,陈丽卿翻身上马而回,林冲救回扈三娘回阵,却早已被陈丽卿掐死了。

孙二娘,在左关不到十合被陈丽卿刺伤,被官军生擒活捉,最后押解到京城一起凌迟处死。

顾大嫂,在兖州北门遇到陈丽卿,没出手就被一枪刺死,三员女将都是死在陈丽卿手中。

最丧心病狂的一版《水浒传》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它的续书有很多。关于续书有陈忱的《水浒后传》,青莲室主人 的《后水浒传》,褚同庆的《水浒新传》,张恨水的《水浒新传》,姜鸿飞的《水浒中传》,程善之的《残水浒》等等。

在这些续书中,俞万春的这本续书可以说是扫荡了《水浒》,一百单八被尽数擒拿杀光,一个也不留。这样的写法在续书中也是少见的,《残水浒》也属于同类的,梁山中都是反面贼寇,极端仇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农民起义。在《水浒传》中,梁山征讨方腊,一百单八将七零八落已经很悲惨了,在《荡寇志》中这些我们熟悉的梁山好汉经常被追的四处跑,最后更是悲惨的一个不留,全部成了官军进爵的胜利品。




《荡寇志》是清代小说家俞万春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从其文本上看,是完全反《水浒传》的《水浒传》续书。主要内容写的是雷部三十六将剿灭梁山,收束贯华堂本《水浒传》的故事。因为这部著作似乎是站在了梁山好汉的对立立场,完全颠覆了二百余年以来人们对《水浒传》的认识而遭到无情的鞭挞,《荡寇志》被批判为格调低俗的反动小说,俞万春则被划入反动文人之列。

但是,事情远远不会如此简单,是非也绝非一言可以判定《荡寇志》就是一部丧心病狂的反《水浒传》的坏书。这部总共七十回的长篇小说,内容极为丰富,思想也极为复杂,不是一篇短文所能概述和剖析得清楚的。本回答撷取其中最为主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与大家分享《荡寇志》的一点读书心得。

为金圣叹所欺,立志创作《荡寇志》以反《水浒》

这部书没有另起炉灶,而是承接贯华堂七十回书往下写,第七十一回是它的第一回,大致内容是卢俊义从恶梦中惊醒,梁山泊发生了一场火灾,杏黄大旗被大火卷走,公孙胜拼了老命做法也没能灭掉大火。一开篇,梁山便陷入混乱,命运开始发生逆转,好汉们的能力开始降级。

这部书也是七十个回目,贯华堂本在回目前有一篇“楔子”写妖魔是如何出世的,《荡寇志》则以一回“结子”与《水浒传》形成首尾照应,讲的是江西龙虎山伏魔大殿的妖魔最终被镇压在平南府的牛渚山下。很明显,俞万春就是按照金圣叹所评点的贯华堂本架构,创作了这部反《水浒》著作。

金圣叹因为痛恨宋江招安,腰斩了《水浒传》,自己写了一段“梁山泊好汉惊恶梦”,稀里糊涂的做了结尾。金圣叹所斩之版本,学界称之为贯华堂本。俞万春完全按照这个思路,写张叔夜等雷部三十六将剿灭梁山,把包括宋江、卢俊义在内的被俘的梁山好汉全部凌迟处死,归结了金圣叹所设计的“恶梦”。

对此,张恨水先生非常不满,称俞万春“为金圣叹所欺,变本加厉”。诚然如此,金圣叹不过自作聪明以一个恶梦收束全书,但没有把梁山好汉全部弄得满面墨汁,在他的批点中,还是有很多赞赏的观点的。而俞万春之《荡寇志》则把恶梦写成一幅鬼哭狼嚎的黑色惨局,梁山好汉个个如妖魔般无耻与低能,读之令人心中郁闷而又无从发泄,读过一遍真的不堪再读第二遍。

然而,如果我们从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中仔细分析其创作意图,认真剖析梁山好汉的所作所为,却又无法反击俞万春的“反动创作思想”,不得不承认俞万春是一个非常合格的水浒迷,他似乎真的读懂了《水浒传》,比金圣叹还理解得更深刻。为什么这么讲呢?

迷恋水浒,受父之托完成《荡寇志》

俞万春本人没有被授予任何官职,早年丧母,长年居住在父亲任所,参与过对人民武装反抗的镇压行动,平定了道光年间的两次瑶民民变。因而,非常反感梁山这种“乱民”造反。尤其认为,这伙人不该被招安,而应当严厉佂剿,依照国家法度予以严惩。他非常赞同金圣叹厌恶招安而腰斩水浒的做法,接其七十回书,创作了这部令人无数正读《水浒传》的读者和学界反感的长篇小说。

从这一点讲,俞万春又是反金圣叹的,张恨水先生大概是出于愤怒,严厉谴责俞万春受金圣叹之欺,恐怕也不尽然。

据俞万春的家属称,这部书是俞万春受父亲之托,用了二十二年时间写就。或许是为了完成父亲的嘱托,在平定民变之后,谢绝了朝廷的叙功授官,回到杭州悬壶济世。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英军进犯顺德,俞万春献策顺德军门,详细的表述了自己对迎战英军所需的进攻与防守的器械的看法,此举,受到浙江浙江知府刘玉坡的赞赏。

从俞万春的经历来看,此人淡薄明志,潇洒倜傥。但是,却对国事颇为关心,也极有忠义思想。这是因为其深受乃父影响,在追随父亲镇压民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民间反抗统治阶级的行为非常不满的思想倾向。也因为道光年间国家动荡,鸦片战争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苦难而使俞万春站在了满清朝廷的立场上,创作了这部著作。这也是《荡寇志》一出笼便遭到严厉抨击的一大原因。

按他自己的话说,《荡寇志》的创作动机就是“杜邪说于既作”,以达到“提明真事,破他伪言,使天下后世深明盗贼、忠义之辨”的目的。

格调低下,《荡寇志》站在了《水浒传》相反的立场

金圣叹背离了施耐庵的创作思想,把杀人放火、劫道越货,以及开黑店、欺行霸市、鸡鸣狗盗的人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褒扬,而对一心想要招安的宋江则进行了无情的讥讽和鞭笞。

俞万春虽然承接贯华堂本往下写,但他的观点却是反金圣叹的,金圣叹痛恨宋江招安,认为梁山应当继续造反,而俞万春却坚决不同意招安,不能让那些“乱民”通过招安洗白身份。这种观点并非其独创,张叔夜的同僚李若水在宋江被收剿,继而被朝廷招安后,写了一首《捕盗偶成》,诗中表达了招安宋江即纵容民变的思想。俞万春与李若水的观点暗合,或者说是受到了李若水观点的影响,奠定了《荡寇志》的创作主旨。

而对于金圣叹所褒扬的梁山好汉,俞万春摆明了是反对的,他是要“提明真事,破他伪言”,也就是说要把施耐庵把盗贼写成英雄好汉这样的曲笔深意破解出来,还梁山好汉一个本来面目。

假如我们深读《水浒传》,会发现一些梁山好汉的所作所为施耐庵是秉笔直书的,比如李逵斧劈四岁的小衙内,李俊、孙二娘开黑店杀人卖人肉馒头,穆弘、张横、张顺等人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等,都被施耐庵巧妙的写成好汉作为。俞万春的“破他伪言”实际上并没反施耐庵的《水浒传》。

既然如此,问题又出在哪里呢?施耐庵在《水浒传》中,矛头直指腐朽的朝廷以及腐败的官府,梁山好汉的很多行为就是与官府作对,或者说是造横行与朝野的官场黑势力之反。这样,即便是梁山好汉采取了以暴抗暴,以黑制黑的极端方式,但因为是弱势群体而赢得了广泛的同情与赞赏。

这便是《水浒传》思想格调远超《荡寇志》之处,尽管俞万春读懂了《水浒传》,但因为立场问题而显得格调低下,遭受“掌掴”式的抨击也就在所难免了。

情感复杂,《荡寇志》似乎也是曲笔深意

但是,俞万春心目中还是比较敬佩梁山好汉的,在他的书中,代表正义的雷部三十六将言行往往自相矛盾,有的则与梁山好汉的言行有异曲同工之处。因而,也有人认为,俞万春也有施耐庵“曲笔深意”的创作手法,明里写雷部诸将与梁山好汉正邪分明,实则正话反说,暗地里颂扬《水浒传》。这种观点固然有点为俞万春开脱辩解的嫌疑,但从俞万春本身就是一个“水浒迷”来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细读文本,也能够读到这些暗藏的创作思想。

《水浒传》所写的江西龙虎山伏魔大殿中的妖魔,实际上是道家雷部的天罡地煞,九天玄女乃道家最高阶神,掌管着雷部及道家上界群仙。而俞万春则仿照施耐庵的笔法,塑造了道家雷部三十六将,对应梁山三十六天罡。整个故事的结构,还是雷部下界伏魔,恰好与施耐庵形成相反的创作思路。

正本故事的开头,也以八十万禁军教头为线索,讲了另一个版本的高俅陷害忠良的故事。故事的起因,几乎与林冲的遭遇一模一样。

当年,花花太岁看上的是林冲的妻子,这回看上的是一个名叫陈丽卿的绝色女子。这个女子,就是后来征讨梁山,并看守牛渚峰的书中女主角。陈丽卿可不是林娘子,在遭遇高衙内的流氓调戏后,出手痛打这个恶少。

而她的父亲陈希真,则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也是后来征讨梁山的主将——清虚雷府先天雨师内相真君。在女儿痛打高衙内时,起初也像林冲那样制止女儿。但当父女二人以王进、林冲不同的遭遇中得出结论,高俅不会放过他们。于是,父女二人经过精心策划,逃离了东京。

父女二人面对朝廷黑势力的陷害,拒绝了梁山的入伙邀请,看起来是义正辞严绝不做强盗。但是,陈丽卿与父亲出逃后,在风云庄与打败过呼延灼却遭受朝廷不公待遇的云天彪一起,在猿臂寨啸聚山林。他们不断发展势力,终于等到了张叔夜奉旨招安,加盟到征讨梁山的队伍之中。

这样的情节,难道不就是复制了《水浒传》的造反—招安—讨方腊的整体结构吗?陈丽卿父女作为讨伐梁山的主将,与宋江等人的行为又有什么两样呢?

既然是复制了水浒传的架构,也复制了水浒传的人物故事。那么,是不是也复制了施耐庵的曲笔深意呢?

丑化梁山好汉,俞万春无法达到施耐庵的高度

据俞万春自己说,他是因为雷部上将陈丽卿托梦而创作了这部《荡寇志》。这大概是因为俞万春曾经因病,接受过一个叫陈丽卿的道士的治疗的缘故。因而,故事从陈丽卿开始,并以此为主线索,展开了一场道家雷部的大内战。这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俞万春完全可以象施耐庵那样,演义一场双方都是英雄好汉的大故事。

但是,俞万春没有做到这一点,除了鲜明的立场外,就是水平远远不及施耐庵。

《水浒传》中,除了高俅、慕容知府、贺太守、黄文炳等等明显遭到抨击的官吏外,凡是与梁山对抗的官府及其战将,施耐庵都没有刻意的贬损与丑化。比如梁中书与手下大将李成、闻达,与梁山泊大打出手,但也把他们写得很人性化,武力、智力都不是很低。即便是祝家庄这样的誓与梁山为敌的私家武装,个中人物也没有脸谱化,祝氏三杰武功高强,祝家庄防御体系令梁山晕头转向,宋江明显不是对手。

但是,俞万春则把梁山好汉写得很不堪,不仅武艺敌不过雷部诸将,智力也接近弱智,面对陈希真他们的围剿显得束手无策,每战必败。这是文学能力不够所造成的,犹如当今的神剧,令人不能接受。更如脸谱化时代的作品,梁山好汉完全与雷部大将们形成了正邪分明的两股势力。

但是,不可否认,俞万春在塑造梁山形象时,却比雷部诸将要生动得多。这是他长期迷恋水浒传,心底里还是存留着对梁山好汉憧憬的一丝善念。

不过,我也不赞同这是俞万春的曲笔深意,以丑化梁山来正话反说。因为施耐庵所塑造的梁山好汉非常成功,俞万春无法彻底改变原著中的形象,否则,就达不到丑化原著人物的目的,读者一看便会产生这不是宋江,这不是卢俊义,这不是林冲的感觉。所以 ,俞万春必须保持施耐庵对于梁山好汉的固有描写,然后在他们的脸上抹黑,极尽丑化之能事。

简短行文,关于雷部诸将的行为矛盾无法叙述,待有机会再另行文章详述。

结局奇葩般悲惨,俞万春变本加厉令人不齿

俞万春承接金圣叹恶梦,也为梁山好汉设计了全伙战败被斩杀的结局。但是,金圣叹的意图是梁山好汉因为不愿意招安,继续坚持与朝廷对抗,因为卢俊义被俘,梁山好汉为义气而与卢俊义一同赴难。这是忠义的表现,很为金圣叹所赞赏。俞万春则反其意而用,认为“既为忠义,必不做强盗;既是强盗,必不算忠义”。所以,俞万春连金圣叹都一并反掉了,坚决要剿灭梁山反贼并绳之以法,这便是张恨水所说的“变本加厉”。

关于梁山好汉的结局,大致讲这么几点。

宋江、吴用之死。鲁智深战死后,宋江、吴用悄悄逃走,路过长清县夜明渡时被渔人贾忠、贾义兄弟所擒,押赴京城凌迟处死。在《荡寇志》中,吴用屡次设计均被识破,竟然还不如一个叫刘慧娘的雷部神将。

卢俊义在书中却是依然勇猛,与雷祖座下神将张伯奋、张仲熊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败,这两员神将排位仅次于张叔夜,比雷部三十六神将地位还高。卢俊义虽然勇猛,但却被张叔夜一箭射中肩膀而被二张所擒,然后,被押赴京城凌迟处死。这倒照应了卢俊义被一个拿着长弓的人捉拿的金圣叹恶梦中的情节。

公孙胜是《水浒传》中仅次于罗真人的神一般的存在,但在《荡寇志》中因为生辰八字泄露,被陈希真摄取魂魄而遭擒,同样押赴京城凌迟处死。

关胜在战斗中施祖传拖刀计,却被雷部神将傅玉识破,以飞捶打伤,关胜回到寨中伤重而亡。俞万春不仅丑化了梁山好汉,还顺带灭了关圣人的威风,其绝学拖刀计在雷部神将面前不堪一击。

林冲死得最冤,在梁山二关之战中,林冲遇到被高俅逼走的同僚、九纹龙史进的师父王进。这二人在关前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败。王进见不能取胜,便出言大骂林冲。王进这一场骂简直太毒舌,真令人为其不齿,完全颠覆了《水浒传》王进的好汉形象,俞万春简直是适得其反(也是曲笔深意?)。林冲遭这样一顿羞辱,倒顚下马,一病不起。后来,见着高俅头颅而被活活气死。

对于王进的描写,充分暴露了俞万春笔力不够,既为正义一面,痛骂贼人,怎么能写得如此下作?王进的形象被俞万春彻底毁了!

花荣与陈丽卿斗箭术,被这员女将一箭射死。可怜《水浒传》无敌神箭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武松被敌方三将围攻,战至累到,被活活屈辱而死。鲁智深则被张叔夜的两个儿子折磨,走火入魔,心力交瘁而死。

矮脚虎王英继续好色,临阵调戏陈丽卿,被陈丽卿活活夹死。扈三娘为王英报仇,冲出阵来,却与陈丽卿相撞。没想到,对方力气更大,竟然将一丈青活活掐死。

安道全死法更奇葩,因为得病,吴用为他请了个庸医,给活活治死了。

其他如陈达被风吹死,凌振被自己的炮炸死,孙立被栾廷玉千刀万剐死。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凡俞万春能够想到的死法,都一一按照梁山好汉的原本故事,让一百单八将得到了果报。

写到这里,就此打住。即便是俞万春写此著作有很多纠结之处,他的心目中还是有一丝敬佩梁山好汉的情结。虽然,他也痛恨高俅这类奸贼,也试图通过陈丽卿父子的经历,表达官逼民反的思想。但是,因其立场的完全不同,创作水平的有限,他心中的那一点纠结,也因此在《荡寇志》中走向了极端的反面。说俞万春“丧心病狂”的反《水浒传》,却是没有冤枉他。




逻辑文史姨看过的比较印象深刻的水浒衍生小说有这么几本,一是《水浒后传》,这部书紧接梁山“团灭”后的故事开始说起,并且以靖康之耻和李俊称帝为两条战线,让梁山的后人们有了一个超级理想化的归宿。二是《残水浒》,作者直接将好汉间的矛盾放大,把原著中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问题用自己的思路去解释了一下,比如清风山惨案、扈家庄惨案、东平府惨案等,最后108将内部矛盾大爆发,各自也有高低不同的归宿。三是《古本水浒传》,孙吹出身的梅大爷说这本七十回之后的续书是施公真正想表达的故事,但此书里面人物设定过于混乱,并且结尾也莫名其妙,看热闹还行,不必过于当真;四是《贼三国》。这是一本当代的网络小说了,讲的是梁山好汉穿越到三国时期然后各为其主继续征战的故事,这个书对于三国水浒爱好者来讲简直就是福利,但明显能感觉到作者对水浒不熟,对三国倒是很熟,书中有许多偏离原著的人物设定,这也无所谓了。

最后,就要说说这本让人看的很“爽”的《荡寇志》了。《荡寇志》的第七十一章,也就是全书的第一章,直接改编了一部分金圣叹砍水浒的最后一章,讲的是大聚义之后卢俊义做了个梦,梦见嵇康拿着长弓要把108人纷纷处决。众好汉纷纷求情,但嵇康说了这么一句话:

万死枉贼!你等造下弥天大罪,朝廷屡次前来收捕,你等公然拒杀无数官军!今日却来摇尾乞怜,希图逃脱刀斧!我若今日赦免你们时,后日再何法去治天下?

我们知道在金圣叹眼里,梁山的故事在聚义之后就结束了,不要再想着什么招安,不要再想什么南征北战,这样的结局,已是让梁山众人捡了大大的便宜。卢俊义梦醒之后,看到面前不知道从哪飞来一块印有“天下太平”四个字的牌匾,所有故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而《荡寇志》的作者俞万春,跟着金圣叹的步伐,并没有让梁山的故事结束,既然卢俊义梦到梁山兄弟要死,那我就真让他来个全体灭亡。于是《荡寇志》中的第一章卢俊义并没有看见天下太平的牌匾,看到的是忠义堂熊熊燃起的大火,这火连公孙胜施法都浇不灭,直接把忠义堂和杏黄旗烧成了飞灰。宋江不爽了,就问守夜人是怎么回事,守夜人说看见了嵇康,然后就起火了,宋江自然不信,要把这三十二名守夜人血祭了。卢俊义忙和宋江分享分享他的噩梦,宋江自然不会听,就这样,《荡寇志》的一开篇,宋江先拿三十二位本可以不死的守夜人的人头告诉读者,《荡寇志》里的宋江,和《水浒传》中的宋江,是两个人。

既然要把梁山好汉收拾干净,自然得有能人异士去对付他们。梁山不是妖星下凡么,俞万春就设计了三十六雷将与十八散仙下凡来对抗这些妖星,而书中的赵佶也不再昏庸,开始知人善任,摒除坏习惯,再加上已经彻底沦为贼寇的梁山众人不断的使昏招,他们在书中已然已是反派角色,在俞万春无尽的丑化下,梁山108将全部牺牲。

所以,在开头就把梁山好汉们的设定完全改变的情况下,《荡寇志》只能算的上是一部水浒衍生科幻小说,书中从头至尾夹杂的都是俞万春的不爽。而说《荡寇志》丧心病狂,是因为它让雷将与散仙变的无所不能,让梁山好汉变成了一帮偷奸取巧的龌龊之辈,甚至许多人都有投靠朝廷的想法,但是,俞万春不允许。俞万春始终认为,既然忠义必不做强盗,既是强盗必不算忠义,他不会考虑朝廷中的官员黑心不黑心,他要做的只是把贪官和梁山贼寇剿除,让更有能力的人上任罢了。

最后,逻辑文史姨来举几个梁山好汉在《荡寇志》中的表现,大家就知道这部书是有多么偏离原著了。

首先说我们的大头领宋江,俞万春觉得宋江罪不可赦,因此书中的宋江完全把阴险表现到了极致。这本书中宋江根本就不想行招安之事,而是想着攻城拔寨扩张地盘,但很不幸,朝廷群雄和猿臂寨壮士加上地方武装组织合起来对付宋黑子,宋黑子只能用屡战屡败的成绩单糊弄读者。在宋江眼里,陈希真和云天彪都是该千刀万剐之人,等到朝廷有意来招安时,宋江没有选择一味的去迎合,而是让郭盛假扮成陈丽卿的样子去刺杀天使,想彻底陷害陈希真,但我们的赛柯南盖大老爷可不是吃素的人,他识破了宋江的诡异,让梁山彻底丧失了招安之路,最终全面被擒。而宋江刺杀天使的举动多少也是俞万春(以及金圣叹)心中梁山头领最应该表现出来的举动。

卢俊义在做完噩梦之时就知道了宋江是个虚伪的人,但他无处可去,又不想坏了和大家的兄弟情分,就一直在梁山郁闷的生活着。等到义士徐虎林来叫阵时,徐虎林的“鸡汤”差点让卢俊义叛变,可卢俊义还是忍住了。在书中卢俊义的武力依然是天下无双,可无奈朝廷方的能人更多,老卢最终被擒,凌迟处死。

吴用在《荡寇志》中的表现可比《水浒传》中亮眼的多,但他终究只会小聪明,更何况对手里面可有女诸葛刘慧娘,那吴用完全就成了人家的经验包。公孙胜被陈希真处处克制,最后还被躲了魂魄生擒。五虎将更是死的不明不白,关胜遇到了比自己长得还像关羽的云天彪,并且云龙和傅玉也是关平和周仓的模样,关胜在很早时候就被傅玉用飞锤偷袭重伤而死。林冲在书中依然生猛,却被王进骂个半死,又看到高俅头颅后气血攻心而死。由于青州惨案,卢俊义一直觉得秦明对宋江有成见,因为秦明在书中一直处于被怀疑的状态,而秦明的大表哥颜树德又来收拾他,最终霹雳火战死沙场。呼延灼的族弟呼延绰本投降梁山,后又投降朝廷,想让呼延灼也投降,但呼延灼不肯,最终在车轮战后被辛从忠杀死。董平更酱油,寥寥几次的出场就被韦扬隐和金成英合力杀死。

108将的结局和经历在书中都很奇葩,当然这与俞万春身处的年代有关,具体不做过多分析,大家可以单拉出梁山人物,我和大家聊聊他们在《荡寇志》中的表现吧~


文/逻辑文史游

俞万春,他说,他是水浒粉…




《荡寇志》,又名《结水浒传》,由清代人俞万春所著,讲述陈希真、陈丽卿等及官军荡平梁山,并将梁山泊好汉一一诛灭的故事。这是一本彻头彻尾反梁山,且对梁山极端仇视的狗尾续貂之书。


这本书续接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与原著创作思想背道而驰,全书充斥着对梁山好汉的仇视,完全颠覆我们对《水浒传》原有的认知,与另外一本续接《水浒传》的书《残水浒》,都堪称是狗尾续貂之作。



《荡寇志》的作者俞万春,正好生活在清中后期民变四起时期,当时地方流寇肆虐南方,与清朝持续混战,已至于南方诸省战乱频频,生灵涂炭,千里无烟炊。俞万春有感于当时中国受盗贼横行之苦,因而深恶盗贼,表达出诸如像“既是忠义,必不做强盗;既是强盗,必不算忠义”的个人思想,此书将梁山108好汉归结为四处虏掠的流寇,因此立场非常鲜明,故书中对宋江等人深恶痛绝,凡梁山泊上一干人等,几乎都无好下场。



《荡寇志》的核心思想,是为统治者宣扬爱民如子,而犯上作乱的流寇,则站于统治者和百姓的对立面。此书秉承金圣叹“惊恶梦”的意愿,演化为攻杀剿灭梁山泊诸好汉的情节。这是一本为封建统治阶级张扬,溢美的书,其政治宣传意思非常明显。梁山好汉在此书里面成了横行无忌,恶行累累的流寇。这些好汉的结局远比《水浒传》来的悲惨。

梁山大当家宋江,最后被渔民贾忠、贾义抓获,押赴京师凌迟处死。二当家卢俊义受箭伤被擒获,同样被解送京师凌迟处死。军师吴用,公孙胜皆被抓获凌迟处死,林冲被活活气死,呼延灼、秦明、武松、鲁智深等梁山骁勇大将,在《荡寇志》里居然个个都成了草包,而官军却个个勇猛无比,力战梁山好汉丝毫不落下风,在阵前一个个杀死他们。看这本书,结局真是让人无语,梁山108汉,几乎全部死于非命。这还是我们小时候看的《水浒传》吗?



《荡寇志》的作者俞万春,功名不过一秀才,且一生未踏入官场。但年轻的时候,亦曾随父亲在粤东潮汕镇压所谓的反对封建阶级统治的地方流寇,这本书,据说是尊父愿,三易其稿,历时22年而成书。《荡寇志》旗帜鲜明,赤裸裸的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反动立场上,蓄意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上的镇压,来与封建统治者的暴力镇压相配合的。这本书让人鄙视之处在于已经完全背离了《水浒传》的思想宗旨,是假借续《水浒传》之名,为封建专制统治歌功颂德。


俞万春死后一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荡寇志》因为其旗帜鲜明的反革命思想,太平天国四处搜罗予以就地销毁,而另一边,清朝的地方官员却大肆刊印这本书,以作为收买民心之思想武器。这是一本让人看了索然无味的书,我的童年对梁山好汉的印象,也绝不能被这本书所颠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水浒传   丧心病狂   忠义   梁山   官军   京城   头领   云天   朝廷   强盗   好汉   水浒   大战   思想   故事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