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认为“穷死不要饭,屈死不打官司”这句话很有道理,你认同吗?

非常认同!

尤其是要脸要面的人。饿两顿,没什么,可是要饭就会被人鄙夷,没有尊严。过去我们小的时候,时常就有沿门乞讨要饭的人,然后一大帮小孩子叫着跳着跟着他一家一家,走过好几条街……更不要说被主人恶言恶语驱赶了……没点好的心里素质,那是真的来不了……

即使换到现在,也是一样。因为生活条件好了,真正饿肚子的人几乎没有了,所以乞讨者更会受到质疑。

我们曾经在街头,看到一个残疾人,以手为足,身下垫着厚厚的衣物艰难挪动。当时我们几个人正好吃完饭出来,打包了几个牛肉馅饼,还是热乎的,就把馅饼给了他,没想到被他不耐烦地大声拒绝了~~看见了吧,当时我还天天吃不起牛肉呢,以后就很少同情他们了………

再说打官司。不管你是谁,进了公门,你就是个某某某。门难进,脸难看,那真不算是个啥。尤其有点权力就会膨胀的那类人,对你没有一丝尊重与客气,居高临下,呼呼呵呵,你还不能说啥……而且你还得一趟一趟不停地被动接受!

不管你咋有理,其中的艰辛也是一言难尽。虽然说大部分法官是好的,公平的,可是吃了原告吃被告的法官也不稀奇,否则咋会每年落都有马的法官?!

哪怕你千辛万苦打赢了官司,你付出的精力财力人力,都是不足与外人道的;更不要说你付出了一切,发现这世上不公平才是常态,理想社会距离我们还有距离呢~




存在就有道理!

穷死不要饭,手伸出去的时候,什么尊严都没有了!

屈死不打官司,只要是打官司就是花钱的事情,最终的结果最多就是两败俱伤,而且伤的最重的还是自己!现在的法律保护的不是弱者,越是无赖越受保护!你去找老赖要钱老赖不给,你骂他、不让他出门,他报警、警察来了会警告你,全是你的错,什么人身攻击了、什么限制人身自由了!钱的事它们不管,只是让你走法律程序起诉他!接着就是漫长的官司,精力、物力、财力全都耗费进去了,最后的结果还是不还你钱!恨的你杀人的心都有了,还不能有过激的行为、言行,不然警察先把你收拾了!

说白了,打官司就是准备被一群大蚊子吸血的过程,钱不仅要不来,还又搭进去一大笔钱!张X说的“屈死不打官司”有道理,强取豪夺也罢、上当受骗也罢,就当是交了学费吧!再大的委屈自己想办法挺过去,因为要生存只能是把泪擦干!









在特定条件非常认同!人生在世活的就是要有尊严,在当今社会所谓"穷死不要饭"基本上不存在,即便是遭遇天灾人祸,即便是三親六故都不存在了,再说的严重一点,身体残疾!即使这样情况,国家有一套完整的救助体系。因此,在当下没有"穷死不要饭"一说,因为有国家兒底。当然,有少数地方官员不作为,则另当别论了。

关于"屈死不打官司",我有条件的同意。如果说为了打一场官司可能搭上性命,我赞成不打这样的官司;假设为了打一场官司可能招来横祸,我也不赞成打这个官司;如果对方有很大的背景,想打赢官司是"天方夜谭",自不量力,我仍然觉得宁肯屈死也不要打官司!因为为了这场打不赢的官司,代价大少不算什么,关键是没有"赢"的前提。因为你沒有这个能力,如能协商解决也不错!这么说,你不要尊严了吗?实话实说,在生命与尊严面前,首先要选择能活下来,有句俗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一种手段,静等时机,一但时机成熟,旧案重提,再打官司也不迟。

这里面充满着委屈求全,不要人格,不要脸面,没有原则的做法,似乎不妥!但我所说的是在万般无奈情况下的选择,我说的是现实,也可以说是为了"以逸待劳"等待"翻身"的时机。




有道理。

现在这个社会不像过去,想干活解决温饱都找不到地方,现在360行,拾破烂都是自食其力好不,还去要饭接受嗟来之食,一点不付出就想索取,为人所不耻。

屈死不打官司是说的流程繁琐,费时费钱还有可能败诉,所以受些委屈有时候比打官司还可行,当然需要对簿公堂的还是要坚持,要据理力争。




认同,一个人要有智商,不要做出格的事,要有志气,耐力,争气,穷死不要饭,就是要争取努力,好好干,过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屈死不打官司,官司不是好打的,又花钱,又费脑,失了和气,丟了人情和面子。总之穷死不要饭,屈死不打官司,是对人们的一个警告和终告,要努力,要奋斗,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合法公民,为社会做点事,人生才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官司   旧案   嗟来之食   强取豪夺   馅饼   财力   法官   牛肉   尊严   时机   委屈   精力   道理   警察   条件   社会   财经   张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