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没劲,感觉有些疲劳,可能是怎么回事?

大概率是脾虚了。可以吃一个健脾胃的食方调理。

整天懒洋洋的,从起床就感觉脑袋晕晕沉沉的,上班注意力很难集中,很难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回家了也没心思出去走走,只想躺在沙发上看看电视刷刷手机。


这类人容易被冠上“懒人”的标签。其实并不是他们懒,而是脾胃虚了身体气血不足,缺乏力量。

脾胃虚弱的人,他们看上去精神状态非常不好,有的面色苍白,口唇暗沉发干;有的过于消瘦,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了;有的长得很肥胖,看似体格庞大,但是一点都不结实,一身肥肉;还有的说话有气无力,精神不振,年纪轻轻却有未老先衰之态……,这些多是由于他们的脾胃功能受损所造成的。

脾胃虚,有这些表现

1、嘴唇无血色,经常流口水

《黄帝内经》中指出:“口唇者,脾之官也”。一般来说,脾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

为什么小孩子总是流口水?这是因为他们的脾胃本身就很弱,如果你经常流口水,可以从健脾胃开始。


2、脸部无光泽,还容易出油

你看那些精气神好的人,脸上红润有光泽,脸上水嫩嫩的。但是脾胃虚弱之后,水液不能被统摄,脸部缺水,大脑接收到信号,然后就会调配皮肤分泌水分,但是皮肤没有分泌水的能力,只能分泌油脂,脸就会越来越油。

很多朋友还会头发油、背部油,其实都是脾胃虚出现的问题。


3、腹胀、食欲不振,大便黏腻

《脾胃论》里有一句话叫“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脾胃虚弱之后,吃进去的食物没办法被完全消化吸收,会被堆积在脾胃里,肚子摸起来就鼓鼓的。肚子里有食物,大脑接受不到饥饿的信号,就不会觉得饿了,食欲自然就不好了。

吃了饭之后,还总是感觉胀胀的,很不舒服。排便要不黏腻,要不便秘,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排不通畅。

4、精气神不足

从早上起床就感觉飘乎乎的,上午上班基本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就是没办法思考,摸鱼快乐。吃了午饭顿时睡意袭来,下午才能正常投入工作,但也经常注意力不集中,一会点开微信、一会看起了八卦、一会逛上了论坛……别人一小时完成的工作,你要两小时。


5、情绪易悲观

我们常说“思虑伤脾胃”。现在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学习压力,无论哪一个都把人压得喘不过气。天天就想得多了,久而久之,脾胃自然就被伤了。

脾胃一受伤,气血不足,不想动了,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又陷入了恶性循环。

脾胃虚,做一个食疗方试试

脾胃问题,三分治七分养

先说养,养脾胃指什么呢?其实就是生活习惯。比如按时吃饭,每天吃早餐,少吃夜宵,少食冰凉之物等。

如何治呢?中医有个非常好的健脾养胃食疗方:八珍糕。



八珍糕是明朝御医陈实功创制的,就是对肠胃薄弱、消化不良、食少腹胀、面黄肌瘦、脾虚便溏等症,有健脾养胃、益气和中之效。后来传到了清朝,又被清宫御医献给乾隆:




顾名思义,它由八种材料组成:党参30克、白术30克、茯苓50克、薏米50克、莲子肉50克、芡实50克、山药50克、白扁豆30克。

“八珍糕”为何会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呢?

在八珍糕中,山药、莲子肉、薏米、茯苓、白扁豆、芡实都是补脾的药物,也是药食同源之品,这些看似平和的食物,其实在补足脾胃之气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大家如果浑身没劲,容易累,脾胃也不好的话,不妨试试,当小零食吃就行了。




浑身乏力、感觉过度疲倦,可能是病了!


我并不是危言耸听,确实浑身乏力、身体疲倦不一定是疾病,可能只是休息不好,也可能是最近压力过大,但我们的身体出现异常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宁可错杀一万,也绝不放过一个,如果不是疾病,那么只是虚惊一场,如果是疾病,那么就可以早发现早治疗。

造成乏力、疲倦的疾病可能有哪些?

1,感冒:当我们感冒时,会感觉头晕脑胀,有一种昏昏沉沉的感觉,而且身体机能会下降,身体乏力,瞌睡不断。

2,心肌缺血:简单来说就是心脏需要的血氧高于实际供给,心脏供血不足,可能有冠心病、剧烈运动、脊柱病变等。

3,肝病早期:早期的肝病患者典型症状就是无力、疲倦,同时还可能伴有面色发黄、恶心、食欲低下等症状。

4,风湿病:此类患者在发病时除了乏力、疲倦外,还可能有红、肿、痛等炎症反应。

5,慢性肾炎:这类患者由于需要低盐饮食,再加上缺钾,反应在体表的异常就是四肢乏力,而且由于经常失眠,可能也会出现疲劳的症状。

6,甲状腺疾病:甲减患者大多存在疲乏无力、怕寒嗜睡的症状,本身处于乏力状态,平时没有精神,反映在感知上就是变懒、疲劳。

7,肿瘤:人体本身的每日摄入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患者存在肿瘤细胞,会消耗身体固有的能量,能量缺少,体能就会下降,患者会感觉疲劳无力,比如最常见的肺癌。

除此之外,再说点轻松的,浑身乏力、感觉疲劳其实也很常见,毕竟现下社会节奏较快,工作、生活的压力都很大,可能只是生理原因,比如剧烈运动、熬夜加班、情绪波动较大等原因。

可能我个人一直以来的习惯,凡事都愿意做出最坏的打算,逐步进行排除,如果是想多了最好,如果真的不幸猜中,那么更应该调整心情,及时展开治疗。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就像是你说的这种情况,对于好多人来说,都有遇到过,究其原因,也只能笼统的分析一下!

第一,对于现代人来说,比较普遍的一种病症,那就是身体湿气重。湿气重简直是无孔不入,可以附着在我们身体的好多空间,就像是触摸胶水一样,如胶似漆,难解难分,如油裹面,好似下雨天被淋湿了,穿了一件湿衣服一样,那种感觉难以形容。

湿气重可以引起好多症状,最常见的就是身体困倦乏力,早上起来没有精神,嗜睡,食欲缺乏,头脑不清醒,浑浑噩噩。

第二,亚健康状态,也就是介于健康和亚健康状态之间,虽然有身体上的不舒服,但是到医院进行检查,却又检查不出来任何实质性疾病,最后成为大家口中所谓的疑难杂症,也有一部分真的就慢慢转化成器质性病变。

亚健康状态,也会引起胸闷气短,头昏脑胀,精神萎靡不振,神经紧张,神疲乏力,睡眠不佳,全身肌肉酸疼等等。

第三,也就是现如今非常推崇的身心疾病,从刚开始的身体疾病,经过漫长的调治,效果不好,就慢慢造成心理上的负担,最后导致身心疾病的形成。

有时候并没有实质性的问题,但是因为精神高度紧张,好多人还有疑病心理,总害怕自己得什么病,提心吊胆的,到最后反而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出现头疼头晕,吃不好睡不好,无精打采,对生活工作没有信心,郁郁寡欢。

其实好多人都是精神状态不好,可能跟生活工作压力大有关,如此恶性循环,我觉得还是要有病治病,没病提前预防保养,怀有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就会还我们一个不一样的生活!




浑身没劲,感觉有些疲劳,首先得可能性应该是真的累了。不管是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之后,还是因为脑力劳动长时间精神紧张,人的体力精力都是有限的,付出了太多跟不上就会觉得累。

这种累只是暂时性的,因为身体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会感觉到疲惫。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停下来一下,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时间,让自己的大脑和身体都松弛一下。休息之后,应该就能够不那么疲劳了。

但是如果并没有做太多的工作,或者在已经注意休息之后,疲惫感也没有得到明显的缓解,或者是根本不能缓解,甚至出现其他不适,那么就要注意是不是身体出现问题了。

有一些问题也会引起身体容易疲惫,比如贫血,贫血会导致人总是觉得没有力气,食欲不振,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出现晕倒。而甲状腺功能异常也会导致容易累,无力,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话,由于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人会感觉到怕冷,四肢无力,食欲下降等症状。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疾病也可能引起,甚至女性怀孕后的早孕反应,也会让人疲惫嗜睡,具体到底是什么原因,最好还是去医院进行一下检查。

如果真的是因为太累了,那么就停下来休息一下吧,财富是挣不完的,如果身体坏了没了健康,那么再多的财富也无福消受了。




作为一个从医30多年的医生,面对这个问题,我也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回答。医生最怕什么患者?婴儿、儿童还有病情描述不清的,小孩很好理解,他们对病情无法描述或者只是说哪疼哪来不舒服;而病情描述不清的,医生确实无法根据其病史、治疗史、症状描述等进行有效的判断。简单说说这个问题吧!

1、首先建议考虑一下最近的生活状态

比如是否有加班熬夜、作息时间不规律或与以前作息时间不一样的情况,再有考虑一下其它生活习惯如有无酗酒喝大酒情况等。

这些情况都可能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引起身体乏力、疲劳,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提不起精神,对任何事情没有动力和耐力。

那么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考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注意休息,养成规律性的作息习惯等,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可能会有效果。

2、其次如果是女性建议可以查一下内分泌

女性身体的雌孕激素水平对身体的影响很大,比如在生理期期间、哺乳期、孕期期间等几个特殊时期,女性受到雌孕激素的影响,会引起身体的疲劳。

还有比如月经不调等情况,也会引起这种疲劳情况的发生。

建议这几个阶段的女性多注意身体出现的变化,有必要时到医院进行一些检查。

3、情绪因素的影响

我们往往会发现,人的情绪和状态会出现规律性的变化,所以无论男女都会说“谁还没有几天特殊的情况”,也就是这个意思。

人的情绪和身体状态会有一个波峰到波谷又到波峰的循环过程,在波谷时期,心情低落、身体状态不好,而且往往表现为疲劳、疲惫、浑身没劲,什么事情也不想做,等等。

4、某些疾病的影响

这个就是一个大问题了。很多疾病都会引起疲劳,这其中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情况,比如感冒发烧引起的疲劳,低血糖引起的问题,还有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身体困乏和肌体无力感。

如果持续时间较长,通过日常饮食、情绪等调节没有很好的改善,建议还是到医院进行一下检查,比如血液检查、肝功能检查等基础检查,有病治病、没病也能放心。

总之,身体出现没劲、疲劳情况,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可能过几天后会逐渐好转,也可能会持续,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不见好,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建议还是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指导和帮助。


我是首都医科大学复兴医院外科主任骆成玉教授,欢迎关注我!

欢迎与我一起共同关注健康科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疲劳   浑身   感觉   脾胃   乏力   没劲   症状   患者   情绪   不好   状态   身体   疾病   情况   精神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