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认为水浒传讲的故事是真实的吗?

夸张与虚构是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方法,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又一特色。

分析水浒传中故事的人和事件,要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不要过分地用政治去解读。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只有是这样,在我看来水浒传里面的故事都是精彩的。里面的故事不但显得真实,而且自然,例如武松打死了书中所描述的斑斓猛虎,鲁智深倒拨垂扬柳,菜园子张青与母夜叉孙二娘夫妇在十字坡开黑店卖人肉包子等等[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故事不真实,都是作者根据“送江”“送真实”(“杨家将“送大”,保“大送”也是此理。)而虚构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就是因为世人生活在红尘低俗世界观儒学文化环境中,人们都喜欢听故事,都喜欢情义、礼义、仁义虚情,都陶醉沉陷于虚情性情之中,忘记或失却物质生产技术提高,国防兵器制造技术的提高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存在的真实。




四大古典小说,都是历史演义小说,除了"红楼梦"不敢言明外,其余都交待了历史背景。"水浒传"讲的是宋代梁山好汉的事。

"水浒传"108将大多是虚构历史人物,宋江是历史上山东真实存在的人物,但他只有36条好汉浪迹江湖,官军多次镇压他都无可奈何,他船小好调头。在当时,确是一条江湖好汉。

而武松武大郎、潘金莲和鲁智深等都是有原型的。相传潘金莲不是淫荡的妇,有一个小开想同她谈恋爱潘金莲不成,怀恨在心就到处散播潘的淫荡,却被写入了小说中。

武松打虎的故事也是传说,也被写入了小说,还成了潘金莲的小叔子。

而官府上皇帝、童贯和球王高俅等也是真实的人物,但高俅并不是小说中说的这么简单。

高俅本是苏东坡的小文秘,不比水浒中宋江刀笔小吏差,还踢的一脚好球。有一次奉苏东坡之命给一驸马送贺年礼物,驸马有事门卫叫他傍晚来。

当晚驸马心情好,就叫高俅一起坐下喝酒,谈到京都足球大赛,高俅就发表了双四一战术,驸马极感兴趣,就问他可打踢什么位置,高俅随口一声:"大中锋非我莫属!"

驸马就做通了苏东坡思想工作,借调一年高俅,月薪加三倍。

比赛那天,正是驸马蓝队和皇九子赵构的红队争夺京都决赛权的关键之战,高俅大中锋上半时就上演帽子戏法3比2领先。

半场休息时,赵构派人打听高俅情况,得知苏东坡赞助了大中锋,连忙派人向东坡买断高俅,下半场高俅易服成了红队一员,和赵构打起了双中锋,驸马爷傻了缴枪不杀了。就这样高俅摇身一变,成为了赵构手下得力干将。日后,随着赵构衣冠南渡,朝中缺人,他朱笔一挥高俅又成了朝中命官,比老东家苏东坡还要官大三级了。

水浒中京都名艺妓李师师和卢俊义、林冲等都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卢、林和武松与岳飞还是同门师兄弟,都是武坛名家周侗的弟子。至于方腊等义军都更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了。








《水浒传》是一部文学作品,里面描写的故事当然是虚构的。


但文学作品来源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就注定它所描写那个时代背景是真实的。

因此,只要明白了其中的辩证关系,也就解除了真实与否的困扰。


如同当下对莫言作品真实性的讨论。

有人说,莫言描写的吃童子肉,吃煤块,母亲和人乱伦生下孩子等等情节是不真实的。人一会变成了猪马,一会儿又变成牛驴也是不真实的。

其实讨论这些真没什么必要。


既然承认文学作品是虚构的,况且人家已公开声明这是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事情都已经魔幻了,都接近神话故事了,你还要追究是否真实,这就南辕北辙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

既然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就必须要有那个时代的烙印。

现在有一句流行语: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即便到了当下的二十一世纪,大量让普通人瞠目结舌的事例不是也出现了吗。


你能相信一个人的年薪可以过亿,他一天的工资足够普通人生活一年吗!

你能相信一个明星一部片子的片酬就几千万甚至上亿吗!

你能相信人所必居的房屋,需要一个人不吃不喝劳动几十年上百年才能买得起吗!


如果你相信这些,那么,莫言在文学作品中虚构的那些情节,是不是丝毫也不算夸张呢,因为他不过是象征性地阐述了一个时代背景——贫穷!

——也正是贫穷,才催生了那些让人匪夷所思的情节。

只要理解了这些,是不是也就打消了对莫言作品是否真实的疑虑。


回到正题。

在封建时代的北宋末年,皇帝昏庸,奸臣当道,朝纲混乱,民不聊生,弱肉强食,盗贼蜂起,有枪便是草头王。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占山为王打家劫舍成了流行时尚,如果能打出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那就是英雄好汉了!

于是,《水浒传》里吃人肉喝人血的情节也就不算什么稀奇事。所以就有了孙二娘的人肉包子店。就有了李逵斧劈四岁的小衙内,就有了把已经投诚的扈三娘全家杀光,把卢俊义骗得家破人亡等不符合逻辑性的故事。

正是这些不符合逻辑性的故事,恰恰映衬了那个腐朽没落的时代所必然呈现的现实——即所谓的真实性。

面对此情此景,如果再质疑这些故事是否真实,是不是自己都感到可笑了!


总结: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故事的真实与否,其实就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哲学关系。

所谓虚构,是指故事本身并不是真实发生的。

所谓真实,是指它所象征的内容,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就是在这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范畴内,才有了让人百读不厌的文学名著,才有了醍醐灌顶般的领悟和思考。

这就是文学的价值所在。




元末明初,伴随着《三国演义》的产生,另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出现了。它以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屹立在我国文学史上,成为封建社会文学的一个高峰。《水浒传》所写的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是有史实根据的。范圭书《宋故武功夫河东第二将折公墓志铭》说,宣和初,折可存方腊后″奉御笔捕草冠宋江,不逾月继获″。《宋史》和《十朝纲要》、《三朝北盟会编》、《东部事略》等书也都有一些简略的记载。如《宋史:张叔夜传》说,″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东都事略:侯蒙传》也说,″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参加起义的三十六人事迹,带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浓厚的传奇色彩,所以在人民群众中间到处传播着。宋末元初龚开作《宋江三十六人赞》,初次完整地纪录了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绰号。从他写的序里可以看出,曾有人为三十六人绘相,而远在龚开少年时代,他们的故事就已见"街谈巷语"。南宋罗烨《醉翁谈录》缕列的画本名目中,朴刀类有″青面兽″,杆棒类有″花和尚″、″武行者″。在元代《大宋宣和遗事》关于″梁山泺聚义末″的叙述中,则已劫取生辰纲、杨志卖刀、宋江私放晁盖、刘唐下书、宋江杀阎婆惜等等情节。元代还出现了以李逵、燕青、武松、杨雄、张顺等为主角的杂剧。可以说,从南宋到元末是把这些农民英雄写成白话小说《水浒传》成书以前的酝酿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水浒传   宋史   李逵   梁山   京都   真实   官军   故事   呲牙   驸马   高于   中锋   文学作品   情节   时代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