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真的喜欢吃中餐吗?

吃中餐已经成了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根据纽约餐饮博物馆的估计,全美共有5万家中餐厅,这是个什么概念?风靡全球的肯德基在中国只有8000家门店,在全世界共计也才2.4万家门店。


由此可见,中餐在美国的流行已经成为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根据美国人自己统计的数据,从1980年开始,中餐就成为了美国最流行的外来餐饮,至今在美国的犹太人还保留着圣诞节去中餐厅的习惯。


有人可能要反驳我了,不对啊,我在国外生活了很多年,我给邻居们做中餐他们反响平平啊,还有留学生可能也会表示,我给同学们下过厨,感觉他们真的没那么喜欢。


到底哪个才是事实的真相?


是数据在说谎,还是那些出国的人在说谎?


其实都不是,数据和留学生的评价都是客观真实的,外国人不那么喜欢中餐和中餐在国外普遍受欢迎,这并不是冲突的事情,因为外国人吃的中餐和中国人吃的中餐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


比如说左宗棠鸡、杂碎、鸡球、鸡蛋卷、幸运饼,这些是美国人最常吃的几道中国菜,但95%的中国人看到这些菜名估计是一脸懵逼,别说吃了,名字可能都没听过。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些菜品都是改良菜品,是针对美国人口味所独创的。


比如说在美国大受欢迎的左宗棠鸡,它原本是偏咸辣味的,可是美国人超级喜欢吃甜,咸辣有点吃不习惯,所以为了适应美国市场,华人大厨们就给它淋上了偏甜的酱,这一个小小的改动一下子就让美国人爱上了这道美食,以至于在美国中餐界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最著名的中国人其实是左宗棠,因为大家每天都会点左宗棠鸡。”

与之类似的还有糖醋里脊这道菜,欧洲人大部分偏爱酸甜,糖醋里脊酸酸甜甜的味道正好完美地契合了他们味蕾,如果你会做这道菜,你大概率会在他们的圈子里受欢迎。


除了口味的差异,外国人吃东西还特别挑剔,一整条的鱼他们不吃,猪下水他们不吃,鸡爪他们也不吃,你在美国超市买到的动物基本都是一整块切好的肉片,当然,除了火鸡。

所以像爆炒猪肝、糖醋鱼、酸辣鸡爪这种传统的中国美食,很多美国人都不吃。

那中餐到底是如何在美国立足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在19世纪中叶之前,美国人对中餐基本没有太多的认知,毕竟那时候清朝闭关锁国,美国也是一个新诞生没多久的国家,中餐大规模传入美国,那还是19世纪中叶的事。


当时中国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上亿人卷入到了战乱之中,大量的中国人流离失所、饥肠辘辘,而恰好在这个时候,美国开始兴建贯穿东西海岸的太平洋铁路,加州又兴起了著名的“淘金热” ——于是在美国和清政府的磋商下,海量中国南方的流民陆续涌向美国去充当劳工。

终于修完了铁路,可是难民们却没有回国的路费,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无奈地分散到美国各地,可是在那个时代的美国,排华情绪十分严重,美国政府特意出台了一个《排华法案》,明确规定不准华人去工厂工作,不准华人享受医疗福利待遇,也不准白人和华人通婚,在走投无路的绝境下,这些华人只能被迫从事当时在美国被视为低贱的工作——厨子。

这就是中餐在美国立足最初的源头。

一开始他们做的都是中国的传统菜,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发现美国人压根就不喜欢那样的菜品,甚至他们连筷子都十分抵触,所以为了保证餐厅的生意,他们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了改进。他们选用美国人最常食用的鸡肉、牛肉、猪肉等肉类作为烹饪的主食材,与此同时为了压低成本,又把豆芽、青菜等便宜的蔬菜跟这些肉类一起翻炒——于是就诞生了第一个被美国人广为接受的菜品——杂碎(Chop Suey)。

然而遗憾的是,即便他们做出了能让美国人接受的口味,中餐在美国依然不受待见,在美国白人眼里,中餐厅是酒鬼、赌徒、妓女、黑人等社会最底层的聚集地,只有被命运逼到绝境的人,才会去食用这些廉价的食物。


这种状况持续了好几十年,直到美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成了一条战线的盟友,美国人被迫废除了歧视华人的法案,从这时起美国人对中餐的印象才有了些许改观。


但要说美国人全面接纳中餐,那还是七十年代的事,随着尼克松访华,中美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进入了短暂的蜜月期,中餐也借着时代的风潮大放异彩。

我们今天听说的左宗棠鸡、鸡球、鸡蛋卷、幸运饼这些中国菜品,都是在那个年代真正开始风靡。

进入到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大量的中国人开始前往美国,当他们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第一次吃到这些不一样的中餐时,他们大为吃惊,因为他们在国内从来没听说过这些菜品,所以在他们的眼里,这些并不属于正宗的中国菜。

现在国内很多人和他们是一样的心理,他们认为这些菜压根就不是中国菜,所以中餐在国外根本就不受欢迎。


但他们忘了,任何一个菜品想要走向世界,那就必须做出改变,你不改变市场就要淘汰你。


肯德基在全球拥有统一的供应链,但是为了适应中国市场,他们一样出了皮蛋瘦肉粥,为了适合印度市场,他们也有了咖喱饭,难道说因为这个改变,肯德基就不属于美国餐饮了么?


意大利人难以理解我们在披萨里面放菠萝的行为,难道说他们无法接受,就代表披萨也不属于意大利美食?


还有和我们饮食文化相近的日本,他们也对中国饮食文化进行了改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们的饺子是配菜,我们的饺子是主食。


中餐也是一样的道理,他们跟着中国人去到了世界各地,然后又根据各地的饮食习惯进行了改良创新,这恰恰体现了中国人强大的适应性,也从侧面验证了中华民族超强的韧性,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事情。


美国人都没有否认他们吃的就是中餐,为什么一大群中国人要抢着证明中餐并不流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我工作的单位是一个有许多外国人的地方,单位每天免费供应职工早餐和中餐。

从我工作的十多年来看,外国人,其中主要是西方人对中餐不感兴趣,他们基本不去食堂吃饭。

但是他们喜欢吃路边摊的小吃和一些小饭馆的饭菜。

我没有注意过他们喜欢吃什么。不过有时候聊天他们会自己说出来。

例如一个美国人,他曾经告诉我他最喜欢吃的是兰州拉面。他甚至觉得兰州拉面是中国最好吃的食物!

我从他的这种说法中体会到,他仍然被自己国家的食品约束了。因为,兰州拉面毕竟是面食,和面包等属于同一类食物。

这说明一个问题,一个人的饮食习惯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是非常顽固的。很难会因为你现在的居住地的改变而改变。

西方人,特别是刚刚到中国来的,处于好奇和新鲜感,加上中国美食的确色香味俱佳,对他们有着巨大的诱惑力。

但是,时间长了,他们仍然会怀念面包。




我曾经长期在欧洲上学和工作,根据我的亲眼见到,绝大多数外国人(超过95%)都非常不喜欢吃中餐,至少不是喜欢吃正经的中餐。

在他们眼里中餐过于油腻和调味了,无论从健康角度来看还是区分味觉来看,他们都接受不了,在西方国家的中餐大多数都是酸甜口味,做成别的口味很难推广。而且欧美的人很少吃内脏和一些边角料,他们会认为不安全。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料理在西方更普及,因为相对比较清淡,而且是蘸料,可以自己选择。

我在当年我的同学圈子里唯一发现他们爱吃的中餐大概就是火锅,还是白水那种火锅,我倒是曾经组织过几次,欧美人及其讨厌油大的食品,真的没什么美食。比如德语区和前苏地区都爱吃一种生肥肉,早上腌中午就吃,看起来非常可怕[捂脸]

至于现在网络上那些人,我认为都是为了迎合某些需求达到赚流量红利而已…………




问外国人喜欢不喜欢吃中餐,人家多半会回答喜欢,这是客气话,不必当真。就如同你送人家礼物,人家即使不特别喜欢,也要说好,这是礼貌。实际上,爱吃与能吃是两个概念。有时候硬着头皮吃下去,叫能吃,但未必爱吃。




我近二十年来一直在独联体工作生活。请老毛子吃中餐,只有吃清汤火锅老毛子是真心说好吃,因为实实在在都是肉,而且不辣不咸也不甜。其他的都是礼貌性的说好吃。我媳妇是白俄人,到现在我俩能吃到一起的中餐只有有限的几个菜:火锅(不辣的),白斩鸡,木须肉,土豆炒肉或者红烧牛肉,再加一个炒面,除此以外一概只能吃一两次,带辣味的菜在我家已经绝缘了,我想吃个水煮鱼只能去中餐馆自己享受。说真的老外接受不了中餐。2010年我带几个土耳其客户回国,广州北京两地呆了十天,什么鸡鸭鱼肉生猛海鲜都上了,结果特么的临走那天去首都机场路上错过了饭店,就去了东来顺,那几个哥们跟饿死鬼投胎一样,吃完了跟我说,说实话这十天除了在广州吃的那顿肯德基,就是这顿涮羊肉了。我特么那个恨啊,感觉前面的那些山珍海味都喂了狗。2018年带媳妇回国,北京西安两地,在西安呆了一周,跟我说在西安最好吃的是特么肉夹馍,就是太油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中餐   外国人   肯德基   兰州   美国人   美国   拉面   中国   口味   火锅   中国人   美食   华人   喜欢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