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末代皇帝溥仪没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溥仪最可能的路会是怎样的?

如果末代皇帝溥仪没有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他的命运可能会完全不同。

溥仪可能会在紫禁城内继续担任中国的皇帝,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那么溥仪的生活可能会受到很大限制。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皇帝是封建统治的象征和代表,但是在实际上,皇帝的权力是受到很大限制的。如果溥仪继续留在紫禁城内,他的权力可能会受到更多的限制,并且他可能会被迫接受外部政治力量的控制。

在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一种政治和社会的动荡时期。

如果溥仪继续担任皇帝,他可能会面临许多政治和社会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主要任务可能是保持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并尽力维护皇室的尊严和声望。

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溥仪可能会被迫放弃他的皇位。

他的命运可能会变得更加艰难。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溥仪成为了一名普通公民,并受到政治和社会上的压制和排挤。




倘若老溥在1924年没有被老冯赶出皇宫的话,现在老溥的后代会不会还坐在那个位置上呢?

老实说,这个情况绝不会出现。

老溥逊位之后,为什么还能够安枕无忧地住在皇宫?

关于这件事,我也已经说过很多次了,说到底就是老袁为了能够达到变相地监视和控制老溥的目的。

老溥才逊位的时候,多少遗老遗少哭得喊爹喊娘?他在那帮人中间其实还拥有着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如果真让老溥出了宫,让他能够自由行动的话,他根本就不用等到1931年才回“老家”,1912年可能就已经回去了。

他一旦回了“老家”,振臂一呼,会不会有人响应?显然一定会有。

至少那个一直到了1917年还愿意剪辫子,又有些处境尴尬的“辫帅”张勋就会带着他那几千号人响应。

从冯德麟在1917年应张勋之邀赴京一事来看,他也极有可能会响应。

冯德麟一旦响应,同在奉省的张作霖处境就尴尬了,迫不得已之下老张也有可能会选择暂时低头。

奉省一旦响应,那么吉、黑二省肯定也会走上这条路。

那样一来,老溥后来在“老家”的动作极有可能会提前。

唯一不变的一点就是即便老溥后来在“老家”的动作提前了,他想要彻底站稳脚跟,终究还是得借助日本人之手。

老溥在1912年逊位,一直到了1931年,已经过了19年,可他一旦回了“老家”之后却还是吸引了一大批人过去。

所以说,老溥当时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并不能小觑。

从这一点来说,老袁也不愧是宦海沉浮了几十年的老手,他之所以会让老溥住在皇宫,就是为了不让有心之人利用老溥那点号召力和影响力。

这就叫防患于未然,后来的段祺瑞和吴佩孚也都这么做。

可惜到了1924年的时候,却被老冯给打破了。

对于赶老溥出宫这事,老冯带着几分所谓的“理想”没人知道,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为了宫里的财宝。

老冯这个人最不擅长的就是经营,所以出了名的缺钱。

没钱就养不了那么多人,养不了那么多人,那他的实力就会大跌。

所以,他得想办法弄钱。

而老溥和皇宫,就是老冯弄钱的捷径。

老冯这个人在当时其实是出了名的没底线,别说老溥了,为了弄钱,他连死了多年的老袁都没放过。

他在1928年还轰轰烈烈地带着人去抄了老袁的家,他说他在1924年没动宫里的东西?谁信。

那么如果老冯在1924年仅仅只是软禁了曹锟,而没有选择把老溥从宫里赶出来的话,老溥结局会怎样呢?

其实在我看来,老溥至少80%的可能得和光头一起坐船离开,至多只有20%的可能会被留在这边。

老溥在1924年没有出宫,那么他出宫的时间应该就会往后延迟13年,也就是1937年。

这一年会发生什么,我不说,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老溥1924年没出宫,那么到了1937年的时候,他也会被转移到南方。

他到了南方之后,光头那种谨慎的性格会怎么对待他?很有可能还是会选择老袁那样的办法。

说不定老溥还能和当时已经身陷囹圄的小张成为“同窗好友”呢。

只是我们也不要忘了,光头到了1949年的时候就会一败涂地,从而坐船离开。

光头离开的时候,他会不会扔下老溥不管?

我认为这个可能性并不大,可以说几乎为零。

就连杜月笙、黄金荣那样的人,光头都让人去游说他们,让他们跟着一起坐船离开。

让光头扔下老溥不管?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至于老溥坐船到了那边之后,会发生什么,会不会获得自由,那就是一件说不清也道不明的事了。

可能会在不久之后获得自由,也可能和小张一样一直熬到光头去世。

不过,老溥那身子骨可能不如小张,所以他可能熬不过光头。

老溥只有不超过20%的可能留在这边,也就是被光头扔下不管,那么他在这边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呢?

我们这边一向就有“优待”的传统,所以老溥留下来的话,他前面十几年应该不会过得太差。

毕竟这时候的他没有1931年到1945年在“老家”的那段经历。

可是十几年之后的那“10年”,老溥就可能躲不过去了,可能就得各种交代了,这是时代所使然。

总之,老冯的一次举动就这样改变了老溥未来几十年的人生轨迹。

老冯在错误的时间做了一件迟早会发生的事,最终导致了一个错误的后果。

而这个后果,老冯并没有承担,反而是由当时的无数普通来百姓替他承担了。

对于老冯,老溥的心情估计也很复杂。

老冯赶他,他就可以过得跌宕起伏和精彩一些,还能又一次当上皇帝。

老冯不赶他,那他就只能继续坐困方圆之地,但是却又相对安稳,至少不用受那么多罪和屈辱。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冯玉祥在1924年发动兵变,是反直(直系军阀),继之将小皇帝溥仪驱逐出宫,则是反清。一年二反,是个双响炮!

冯玉祥对此非常得意,他后来曾当面对盗掘了乾隆、慈禧等帝后陵寝的东陵大盗孙殿英说,我们都是反清的,你反的是死人,我反的是活人。


对直系军阀来说,冯玉祥是叛徒,而冯玉祥不这么看,他认为自己是革命。将逊帝溥仪从故宫里撵出去,对他来说,也属于革命行为,或革命之一部分。毕竟溥仪代表了“封建帝制”,是满清遗老遗少的总头子。

然而,溥仪在大清逊位后,继续在紫禁城居住(其实只能住在“后三宫”,前朝已归为民国政府),是与北洋政府签了合约的,包括优待条件在内,是清室答应逊位的前提条件,一直得到北洋政府的履行——即便其间溥仪曾参与辫帅张勋的复辟行动,已在事实上违背了条约。


国家财政状况不好,民生维艰,却每年拿出一大笔钱供养退位的封建帝王,这在一生艰苦奋斗的冯玉祥看来,便是北洋军阀腐朽没落、抱残守缺的明证,是必须坚决反对的。所以他在兵变赶走贿选的总统后,下一步就赶走了白吃粮食的小皇帝。后来虽然城头变化霸王旗,冯玉祥很快失败,退出北京,但新来的军阀,却不肯重又把溥仪请回去,说明溥仪的确成了一个没有什么价值的玩偶,冯玉祥替所有人做了一件好事。而自从紫禁城驱逐后,溥仪失去了皇帝的尊号、地盘(紫禁城后宫及颐和园)以及生活来源,从此主要依靠出售他带出来的国宝度日,生活开始困顿,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双重打击,是他后来为日本人所利用的重要原因。


如果溥仪没有被赶出紫禁城,他照样“关起门来成一统”,我想,他可能不会有后来的叛国行为。

首先,没有了动机。在天津和在北京,生活条件完全不同,他很难舍弃较为优厚的条件去东北冒险,而没有在天津潦倒的前清皇帝,日本人大概也想不到有这样一个傀儡可以利用。也就是说,如果溥仪不走,他还是紫禁城里享受优待的大清皇帝,而之后,就成了丧家之犬。日本人可以请一位前清皇帝去伪满洲国当执政、当皇帝,却不好请大清皇帝去做什么“执政”。

其次,即便名号不成问题,日本人要想联系居住在深宫里的溥仪,着实不易,而且北京是中华民国的首都,密探很多,警备较严,日本人有什么动作,很不容易保密。恐怕伪满洲国的成立,要推迟到日本人控制北平之后,即要迟约5年左右的时间。但5年以后,恐怕日本人也没机会为伪满洲国扶持一位皇帝了。

第三,假如冯玉祥1924年没有驱逐溥仪,则溥仪很有可能在紫禁城多住3年,直到新的革命军——国民革命军打到北平。革命军是反北洋政府的,是反帝反封建的,他们来了,自然不肯接受北洋政府与清室签订的优待协议,也不会继续容忍溥仪占据一半的紫禁城。而自北洋政府垮台后,旧的协议已经失效,国民革命政府又不肯签订新的协议,则溥仪退出故宫,则为必然之举。

但溥仪不会像1924年那样仓促地被驱离自己的家,新政府或许会采取较为文明的方式请溥仪离开,然而溥仪却可能没法随意带有他认为有价值的文物,这就需要政府与清室协商,最大可能是国民政府采取经济补偿的方式,让溥仪留下国宝和宫殿,而给予他较为优厚的经济保障,甚至可能给溥仪安一个职务,请他到南京居住,予以近便的保护和监视。

不知国民党政府里可有远见卓识之人,如有,他一定会建议政府,将溥仪在南京安顿好,养起来,不可让他出国,而且要使他离开北方,小心日本人,避免其没倭寇所利用。(胡丹/皇帝不称朕)




其实溥仪的下场已经算不错了。

历朝历代的末代皇帝都难逃凄惨的下场,而溥仪做了敌人的傀儡,最后还能善终,说明人民对皇帝还是宽恕的。

时间回到1924年假如冯玉祥没有赶走溥仪,其实还是有张玉祥、李玉祥来抢溥仪的财宝,或许比冯玉祥抢的还狠!

从1912年溥仪退位之后,北京政权就没有消停过,今天张三,明天李四。

在北洋政权执政时期,北洋的那些大佬还能卖清室点面子,到北洋最后的奉系,张作霖见了溥仪,还能说句“皇上好”。到后来,其实就淡了,尤其是民主、共和新思想的传播。

首先,溥仪并不想当普通人,没有人想当普通人,而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更不希望他当普通人,比如张勋在1917年的时候就拥戴溥仪复辟,后来日本人也在拉拢溥仪,溥仪是幸运的,当时的斗争只是北洋内部的斗争,不算激烈,如果玩大了,国王被送上断头台的例子,其实并不少。

1928年蒋介石带领北伐军一路北伐,打败了以张作霖为首的最后一支北洋军阀后,发生了什么?孙殿英挖了清东陵,将慈禧和乾隆的墓都给挖了,你注意这个时间节点,1928年北洋军阀失败,祖坟就让人给挖了。

实质上,民国政权已经更迭,没有人再去管你爱新觉罗的祖坟被不被挖了。

所以,如果溥仪不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还是会被别人驱逐,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帝王的权威,在没有保护人的情况下,又拥有大量的珠宝,那些早就想打你主意牛鬼神蛇都会冒出来。

据说,在八国联军侵华后,圆明园并没有被损坏,反而是周边的土匪和老百姓去抢了一波又一波,就连圆明园的木头桩子都给拿家去。还有康熙的坟墓,当时孙殿英因为康熙墓中有积水,以为不详,就没有盗,后来又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人,又把康熙的墓盗了一波又一波,直到1952年专家下墓之后发现什么也没有全是积水,就将坟墓封上了。

这些牛鬼神蛇,今天敢挖你的祖坟,不知道哪天就到你的家里抢劫你去了。

所以,这是溥仪的悲哀,但是溥仪幸运的是赶上好时候了,后来还被特赦了,死后被埋葬在八宝山公墓,后来又有卖墓地的商人,为了给自己的陵墓造势,又挑了一块“风水宝地”在经溥仪妻子的同意的情况下,迁了进去。




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颁布退位诏书,结束了帝制。同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优待皇室条件》。此后13年,溥仪仍然居住于紫禁城内,保留皇帝尊号,享有皇室一切私有财产并获得民国政府每年四百万元生活费。此时的溥仪虽然是逊帝,但依然拥有君主的面子,北洋政府历届总统上任时都派专使以外国君主之礼前往紫禁城递送国书,溥仪也照样发布所谓上谕。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11月5日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并且被永久废除皇帝尊号,自此成为中华民国的一个普通国民。

走出紫禁城的溥仪的人生走向,国人都知道,先是在天津生活了七年,九一八后去了奉天,之后在日本扶持下建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日本战败后被苏联红军逮捕成为战犯,直到1959年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赦,后履任北京植物园园丁及售票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资料专员直至去世。

假设没有冯玉祥,没有北京政变,溥仪继续享受优待条件做他的逊帝,其人生轨迹是不是就会完全不一样呢?私以为,未必,大体走向或许还是一样的。

首先,没有冯玉祥,也很大可能会有其它军阀或者政客去驱赶他的。不说别的,仅一年四百万的费用就够民国政府负担的,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何况在那样一个战乱不断、内忧外患的时代,这笔钱很多地方都亟需,远比养着一个没用的逊帝更实际。所以总会有一个时刻有一个人,为了或私欲或公用的目的废除有待条件,省下这笔钱。紫禁城里还有那么多稀世珍宝,中饱私囊或者收归国有也都比留给清皇室更划算。

第二,退位以后的溥仪在紫禁城里读书吟诗、作画弹琴,还跟着庄士敦学习现代知识,应该说知识水平是很高的。再加上每天可以把玩祖上留下的那些古董,鉴宝能力也差不到哪去。即便是按照优待条例,皇室人员也不能在紫禁城里一直住下去,迟早要搬去颐和园或者避暑山庄,紫禁城还是有很大可能改为故宫博物院。出了宫的溥仪当个文人是问题不大的,也难保不会被故宫博物院请去做个顾问什么的。

第三,文人终究是做不了的。做过皇帝的人,就算自己没有复辟之心,身边的忠臣孝奴也不会善罢甘休的,大家都想靠着他的东山再起得道嘛,所以像张勋这种,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事实上,溥仪在庄士敦的影响下产生过新的想法,他剪辫子、穿西服,还和溥杰、庄士敦秘密制定了逃出紫禁城的计划,希望能出洋留学,但遭到了陈宝琛、郑孝胥等人的强烈反对和阻止。所以小朝廷一直会有的,不管溥仪想不想复辟,“反民复清”的事业是一定会进行下去的。

第四,就算溥仪不离开紫禁城、不离开北京,等到华北沦陷后,还是有很大可能会被日本人扶植的。搬出紫禁城的24天之后,溥仪就逃进了日本公使馆,日本各大报章都刊登同情溥仪的文章。后来搬到天津,也是在日本人的护送之下。对于有心征服中国的日本人而言,无论溥仪身在何处、是何处境,都是他们美化侵略、以华制华的最好傀儡。

第五,逃不开与日本媾和的命运,也就逃不开成为战犯的命运,所以上军事法庭和坐牢还是要经历的。退一万步讲,就算日本人没有利用他,他也没成为战犯,那么1949年之后呢,他这样一个封建余孽,反革命的政治成分总是坐实的吧,那么还是要坐牢、要被改造的。当然,溥仪如果不留在大陆也许可以躲过这些,那么要么跟着老蒋去台湾,要么流亡香港或者国外。但是可能性不大,他对老蒋有什么用处呢,为什么要带他去台湾,而他这么一个养尊处优、什么都不会的人流亡香港和国外又靠什么生存呢,这会儿的他又没有什么可以被外国政府豢养起来的价值。

所以这样一看,溥仪这辈子可能注定得这么活了,这就是命,也是时势使然。

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以上种种不过都是说着玩玩。而且如果历史真能在某个点上,做一点修改,然后再重新行进的话,那么全局恐怕都得变,作为后人的这种想象游戏便全然没了基础条件,也就无从构建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紫禁城   北洋   皇帝   可能会   末代   优待   军阀   天津   日本人   日本   皇室   光头   北京   老家   条件   政府   财经   冯玉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