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是你去了郑州才知道的事情?

1、郑州拆迁户很多,有的拆迁户家里十几套房子。

2、郑州有一种菜叫:荆jie

3、郑州没有什么景点,大多时间以逛街买东西和吃饭为主。

4、作为省会还有拖欠教师工资的事情,大跌眼镜。

5、大卫城每天人来人往,但人平均工资三四千吧。

6、这两年热搜不断,不过基本上都不是啥好事。唯一值得夸的是河南卫视传统文化节目出圈!

7、工资三四千,租房一个月要一两千,有道是:郑州挣钱郑州花,一分你也别想带回家!

8、二七塔的德化街三年前和三年后,情景天壤之别!




1,到了郑州才知道,聊天不叫聊天,叫喷空儿,莽撞不叫莽撞,叫信球,乱搞不叫乱搞,叫胡怼……

2,郑州人喜欢说一句话,我哩个孩儿来……他们说这句话的时候,并不是孩子丢了,而是对一件事情感到惊讶会兴奋,只是一个烘托气氛的语句而已,并没有其他意思,但我至今也想不明白,惊讶跟自己的孩儿有什么关系呢?

3,在郑州,求人办事的时候,如果对方说“中”,那这件事就算成了,如果对方说“中中中中……”,那多半是敷衍,如果对方说“去球吧”,那这件事大概率是办不成的。

4,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一天不挖,不是郑州。第一次听说这样的话,还以为是郑州朋友开玩笑,后来才发现这是真的,今天这条路堵上挖一挖,明天那条路堵上挖一挖,公交车路线也不固定,今天绕开这条路,明天绕开那条路,本地人还好,外地人很容易走冤枉路。

5,到了郑州才知道,河南人喝酒很猛,劝酒也很厉害,第一次跟河南人喝酒,我只吃了4个凉菜,事后我抱怨河南人太小气,只用4个凉菜招待客人,后来才知道,是我酒量太差,没等热菜上桌就趴下了,其实河南人很大方,正常的一桌酒席不仅有凉菜还有热菜,还有各种汤,一样吃一小点,吃到最后也撑了。

6,跟郑州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千万不要点鱼,因为鱼一上桌所有人都要喝酒,头三尾四,肚七背八等等规矩一个接一个,总之请客的那个人要把全桌人都安排一遍才肯罢休。

7,在郑州,任何一家早餐店里面都必须要有胡辣汤,有的胡辣汤很香,有的胡辣汤很辣,口味清淡一点的人根本喝不惯,小孩甚至能被辣哭,但是我非常喜欢,大早上没什么胃口,甜的东西根本吃不下,咸咸辣辣的胡辣汤最开胃。

8,有一些郑州人喝胡辣汤的时候,还喜欢把胡辣汤跟豆腐脑放在一起,当地人称之为两掺,还有一点我想不明白,郑州人明明很喜欢喝胡辣汤,但为什么没人自己在家做呢?很难做吗?

9,郑州人最喜欢吃的面是烩面,大街小巷全都是烩面店,有些小店看着其貌不扬,其实里面的烩面非常好吃,国棉四厂就有一个烩面店,老板往里面加了咖喱,吃起来颇有异域风味。

10,郑州人很喜欢吃大盘鸡,大街小巷全都是大盘鸡店,好吃不贵,吃完之后还能在里面加烩面,烩面裹上大盘鸡的汤汁,吃起来比肉还香。

11,郑州位于中原大地,刚好是坐落在南北方的中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郑州人既能吃北方面食,又能吃南方米饭,但是到了晚饭时间,郑州人一定要吃馒头,不对,是“馍”,郑州的朋友告诉我,娶媳妇就要娶会6馍的,不会6馍的不能要。

12,河南人的酒量不一定都很好,但是只要家里来了客人,他们一定会舍命相陪,自己陪不住,那就请亲戚朋友过来,一定要把客人陪好,这是河南人的待客之道。

13,到了郑州才知道,郑州原来是全国铁路的枢纽,去哪的火车都有,回家也非常方便,不过,火车站附近的小卖铺和小超市不能相信,我曾经在里面买过假烟。

14,郑州的工资水平不高,但是物价很高,豪华的商场和高消费场所很多,房价也偏高,我是有些扛不住,生活不敢太大手大脚的,我想,郑州本地人如果没有房子,生活压力应该也不小。

15,郑州虽然是河南的省会,在全国也算是知名城市了,但郑州人很少讲普通话,大多数人都操着一口河南方言,关键是河南方言也有很多种,洛阳的,南阳的、周口的,安阳的,驻马店的,每个地方的方言都不一样,实在是听不懂。

16,郑州制造业十分发达,生产大客车也是一流的,我这辈子坐过最多的客车就是宇通客车,到了郑州才知道,原来宇通客车就是在郑州生产的,具体的位置好像是在中牛。

17,河南人比较直率,尤其是玩得比较好的朋友,当我做错事的时候,他们会直接说我“信球”,虽然不好听,但忠言逆耳,他们从不藏着掖着,有什么就说什么,朴实中又透露着真挚,一边说我还一边帮我,让我感动万分。

18,到了郑州才知道,原来郑州是全国公路、铁路和航线的中心枢纽,截止到现在,郑州有2座航站楼、2条跑道、162条航线、6个火车站、2条铁路干线、6条高铁线、22条轨道交通、11条高速公路,我个人感觉,郑州在不就的将来,一定能跻身一线城市。

19,郑州的公交车很新,而且三五分钟就来一趟,根本不会长时间等车,也不会拥挤,没事的时候,只需要花1块钱,就能坐上公交车畅游大郑州了。

20,郑州人喜欢喝的酸奶叫做“花花牛”,而“牛花花”只是“花花牛”出的一款产品而已,并非是另外一个品牌,也并非是假冒伪劣产品。

21,现在正是高考的时候,到了郑州才知道,河南考生的压力真的很大,数量太多,竞争太大,但河南的好大学又太少了,所以,他们只能往外省考。

22,郑州的夜生活很丰富,健康路的夜市不仅有历史,而且很热闹,下班之后约上几个朋友,吃点烧烤,喝点小酒,也是人生一大乐事,郑州的餐饮老板都很勤奋,凌晨两点还能吃烧烤,还能喝羊汤。

23,郑州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也非常拥堵,不仅小汽车拥堵,电动车也很拥堵,郑州人如果上下班的距离不远,他们都喜欢骑电动车,虽然规定需要戴头盔,但不戴头盔的人也不少,尤其是夏天,太热了。

24,郑州的地标是一根大玉米,这根大玉米其实就是位于郑州东区千禧广场上的一座大厦,因为其形状很像玉米,再加上晚上黄色的灯光衬托,所以就有了大玉米的美称,不过这也很符合郑州,毕竟河南是我国的一个粮食大省,弄一个大玉米当地标也很恰当。

25,郑州没有一年四季,只有冬季和夏季,春天和秋天的存在感不强,冬天刚刚过去,夏天马上就来了,反应迟钝的人还没脱掉棉袄,反应快的人已经穿上短袖了,这两种人见面的时候,都会感觉对方有点不正常。

26,郑州的电动车很多,而且相当一部分人不讲交通规则,在火车站旁边,甚至还有一些黑摩的,他们专拉外地打工人,或者是不懂事的学生,这样的车我从来不坐,不安全,出了事也只能自认倒霉。

27,第一次跟郑州朋友接触的时候,我感觉他们并不值得信任,尤其是他们说方言的时候,总感觉他们想套路我,后来接触的时间长了才慢慢发现,河南人其实很厚道,热心肠,很喜欢帮助别人。

28,郑州的让座率是全国第一,无论是公交车还是地铁,只要有老年人和孕妇上车,总有人主动让座,有些老年人心疼孩子,或者心疼上班族,不愿意坐下,于是两人就开始互相让座,这样的场面,让人感觉到温暖。

29,郑州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这里不仅有河南人,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郑漂,无论是谁,都会被浓浓的中原文化所感染,从而爱上郑州,爱上河南。

30,来到郑州是一个意外,留在郑州是我的选择,我不后悔,同时也为自己拥有几个郑州的好朋友而感到骄傲!




感谢邀请,作为一个从小在郑州长大的人,我来谈谈有哪些只有去了郑州才知道的事。

1.郑州人从小喝到大的酸奶叫“花花牛”,“牛花花”是“花花牛”出的产品,不是山寨。

2.很多人刚来郑州时对“荆芥”这种口味清奇的蔬菜敬而远之,后来竟然越吃越上瘾。

3.郑州的小油条(郑州人叫“ 油馍头”)会刷新你对油条的认知,比手指胖点,和火锅、胡辣汤都是绝配。

4.出租车上:

“师傅,郑州有啥特产可以带走的呀?”

——“san(河南话),新出的。”

“蒜?”——

“是啊,最近新蒜上市了,很不错的。”

5.郑州老国棉厂附近有很多好吃的,国棉一厂的麻辣猪蹄、国棉四厂的烩面尤其出名,四场烩面相传是当年上海女工把咖喱引入到了烩面里,虽然厂子倒闭了,但烩面一直流传着,所以吃四厂烩面一定要选有咖喱粉的那种,吃一次就忘不掉。

6.郑州人吃饭爱喝的饮料叫菠萝啤,虽然名字里有个“啤”, 但其实是无酒精饮料。

7.在郑州,没有什么是一顿巴奴火锅解决不了的,菌汤和毛肚答应我一定要点好吗?

8.不能吃辣的外地游客来郑州,还是不要吃方中山了,连湖南人都会被辣哭。

9.郑州人觉得早上喝个胡辣汤,暖乎乎的很舒服,但一些外地人会觉得为啥郑州人一大早起来就喝火锅底料。

10.合记烩面一定要吃一楼的,别被忽悠上二楼。

11.郑州街头随处可见大盘鸡店,强烈推荐老狼大盘鸡!

12.健康路夜市开了快20年了,有人觉得它已经没落,但是一到晚上,健康路夜市依然热闹得很。

13.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有个节目叫《香香美食》,晚上不要看!

14.在外地的郑州人,可以试试速食烩面“老郑州烩面”,羊肉滋补味煮着吃,味道很郑州!

15.夏天紫荆山公园的荷花很漂亮,也有很多汉服小姐姐专门去那里拍古风照片。

16.郑州有个地铁站的名字很好听,叫“小乔”。

17.郑州公交车让座率全国排第一。

18.郑州很多公交车都有手机充电usb接口。

19.郑州的阿姨们都超可爱的:“妮儿,可不敢坐黑车,都是坑人嘞~”

20.郑州大学新校区因为风景太美,被起了个绰号叫“郑州国立西郊公园”。

21.《快乐星球》是在郑州拍的,大部分星球戏和特效是在郑州的河南影视基地拍的,学校的戏是在二砂寄宿学校,“丁凯乐”的扮演者李瑞也是郑州人。

22.郑州嵩山路和中原路交叉口有个公园,是郑州的相亲角,被称为最有诚意的相亲角,因为旁边就是婚姻登记处。

23.郑东新区CBD是个圈,很容易迷路,绕来绕去你会发现自己还在原地,外地司机也很容易奔溃。

24.郑州有个颜值超高的商场叫永威木色购物花园,连卫生间都设计得像个图书馆。

25.最后说一句暴露郑州人年龄的广告词: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


以上是我对郑州特色的总结,仅作参考,欢迎互动交流~




在郑州我度过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我说一下深入了解郑州才知道的事吧。

1 郑州的早餐店大多数都是胡辣汤,几乎每条街都有几家早餐店。

在家里吃饭是做不了胡辣汤的,几乎没人在家里自己做胡辣汤吃,胡辣汤绝大多数都是去早餐店吃。

2 胡辣汤最正宗,最土著的吃法就是两掺,就是胡辣汤加豆腐脑,再买点油条或者油饼,注意了,正确的吃饭是把油条或者油饼泡在两掺里吃,这是典型的本地人的吃法。

3 郑州最有名的胡辣汤是方中山胡辣汤,但是注意了,方中山胡辣汤不是正宗的郑州胡辣汤,真正郑州正宗胡辣汤是大街小巷里的小店,比如什么逍遥镇胡辣汤,合流镇胡辣汤等,本地人是不吃方中山胡辣汤的,太辣,吃不了。

4 烩面几乎成了郑州标志,但郑州人不是天天吃烩面的,家里也不怎么做烩面吃,吃烩面和火锅一样,想吃了就去饭店吃一碗。偶尔吃不会天天吃。

5 郑州公交去哪都是1块钱,快速公交brt站台转车不要钱。

6 郑州最富最土豪房价最高的地方叫北龙湖,郑州的富人区。

7 正宗的老郑州人大多数都在西郊,也就是以伊河路小学为中心的5公里内,通过这里的中老年人你能听到最正宗地道的郑州话。

8 郑州最有名的中学叫郑州外国语中学,这个学校每年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人数比全郑州其他所有高中加起来的人数都多。

9 郑州最牛逼的大学不是郑州大学,而是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10 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一天不挖,不是郑州。我从小就听这句顺口溜,现在36了,从最开始修路,四桥一路,到现在修地铁,依然到处是围挡,很多地方依然在挖沟。

11 外地人不要在火车站汽车站附近坐出租车,切记,随便坐个公交车,几站以后下车再打车,或者用手机叫个滴滴。

12 两大火锅巨头,一个是巴奴,一个是海底捞,这俩都以服务闻名,能服务到让你不好意思。每到周末,排一两个小时的号去吃火锅是常有的事。

13 郑州有个地方叫海棠寺,但是没有海棠也没有寺,是个公交站名,以前经常坐4路车记忆犹深,现在4路车好像不走那了。

14 郑州二七广场附近依然很多大型商场,亚细亚的故事就是在那里发生的,以前在郑州买东西逛商场,逢年过节多远都会去亚细亚逛逛,就像村里赶会一样,现在离得远的话几乎几年都不去一次,因为郑州的商场太多了,几乎一公里一个,而且商场都很高大上,郑州的商业,经济中心现在是在郑东新区,二七广场已经没有了过去的辉煌。

15 金水区金水路有一段红墙大院,那是河南的政治中心,郑东新区cbd是郑州的经济,商业中心。

16 以前郑州的郊区都被称为老轧皮,就是形容人很土,很村,现在的郊区人都是拆迁户,暴发户,有钱的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点都不错。




1.郑州烂尾楼数量全国第一,并且遥遥领先第二名,平均每三套新房就有一套烂尾。

2.郑州房地产依赖度全国第一,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出台以来,郑州经济基本玩完,土地财政彻底崩盘。三道红线把郑州本土开发商一网打尽,全部整破产,留下了一片又一片的烂尾楼。

3.郑州教培行业全国第一,但自从教培行业遭到政策打击后,郑州有成千上万的教培行业人员失业。

4.郑州最多的岗位是销售,尤其是房产销售,其次是保险汽车,通常没有社保公积金,基本工资也低的可怜。

5.郑州的百姓善良纯朴,即使面对这样的生活环境,他们也没有一丝抱怨,什么村镇银行,富士康暴动都没有河南老乡的参与,都是外省人来的。

6.郑州面对如此多的烂尾楼,至今也没爆发一次大规模的抗议游行,可见郑州政府管理优秀,郑州治安良好。

7.祝愿我居住的城市发展越来越好,烂尾楼越来越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郑州   亚细亚   都会   中原   拆迁户   烂尾楼   凉菜   河南人   河南   油条   方言   公交车   玉米   火锅   事情   财经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