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没有征服日本?若日本不投降,日本会遭遇更多原子弹轰炸吗?

其实,日本的投降跟美国的两个原子弹关系不怎么大。

在当时,日本已经是穷途末路了。而在穷途末路的情况下,日本其实在内心已经是投降了,至少已经是准备投降了。

日本之所以一直在硬撑,也是在待价而沽。也就是说,日本在内心,其实已经知道自己输了。他们之所以还在不遗余力的硬撑,就是在权衡利弊。

说白了,只要美国和苏联,谁的投降条件对日本优越,日本就会向谁投降。当时的日本投降条件非常苛刻,最大限度保留伪满洲国,还有继续奴役朝鲜。

日本人之所以会给溥仪修筑坚固奢华的王宫。并不是日本人发善心。说句不好听的,溥仪的奢华王宫的最后主人绝不会是溥仪,而是日本的天皇。

自从苏联剿灭日本关东军后,日本就知道自己这次真的是输了。但他们明白,就算是妥协,也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一步一步的退让。

美国看到苏联已经占领了中国东北,而且已经跟当时朝鲜挨着了。朝鲜半岛已经像苏联砧板上的肉,苏联想什么时候吃。美国都无法阻止。

为了不让苏联再染指日本。美国在仓促之下,急忙对日本使用了原子弹。

对于日本战败投降这件事,日本的陆军精英还一直在硬撑。为此不惜发动兵谏。这不过被日本当局血腥镇压了。这些日本军官发动兵谏的目的并不是要推翻天皇。他们只是不想让日本天皇发布投降诏书。

下面做个假设。如果日本在遭受两个原子弹后扔不投降。当时的美国已经没有组装成的现成原子弹了。所以,日本如果还不投降的话,美国尽管想再投放原子弹。但也只是是想想而已。

不过,就算是美国没有了原子弹。日本的日子同样也不好过。甚至是更加的难过。因为除了美国以外,根据博斯坦公告的约定。苏联同样会对日本出手。

苏联当时虽然没有原子弹,但苏联给日本准备的礼物也是非常丰富的。因为当时的苏联给日本准备了一千五百架轰炸机。目标就是日本的富士山火山口。苏联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葬送整个日本。

所以说,美国虽然给了日本两颗原子弹。但也是这两颗原子弹挽救了冥顽不灵的日本。

因为日本投降了。苏联的选项就成了永远搁置的提案了。




会!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小男孩”跟“胖子”没有征服日本,美国会立刻生产新的原子弹,然后将它投到日本。这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至于原因咱就往下分析。



抛去原子弹不讲,美国本来就打算强登日本,并且专门制定了一个“灭亡行动的计划”。想在日本来一场彻彻底底的“诺曼底登陆”,这项计划的执行者是盟军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灭亡计划”仅仅是美国的计划,如果美国不登陆日本,苏联也会进攻日本,苏联红军也有自己的计划,短短几天之内苏联红军就消灭了上百万关东军,空军海军配合作战登陆占领了库页岛跟北方四岛。



原子弹的研制美国曼哈顿计划是非常绝密的,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其实大多数人都认为会进攻日本本土。尤其是B29轰炸机能够直接轰炸日本本土后。美国更是在做最后的准备,执行“灭亡计划”。先用B29轰炸机对日本进行地毯式轰炸,海军对日本全面封锁,时机成熟后执行“灭亡计划”。


马歇尔对进攻日本本土的“灭亡计划”存在很大的意见。他对杜鲁门总统分析过,全面进攻日本本土,登陆日本,很可能会造成上百万美国军人的伤亡,太平洋战区主要是美军跟日本两国的战场,其它国家的兵力很少。大家都看过美国的二战大片,说的就是硫磺岛战役。为了占领这个不知名的太平洋小岛美国付出了6800多条生命,更是有近两万人负伤。这个一个小破岛伤亡就这么大,何况登陆日本岛呢。杜鲁门总统也考虑到了登陆日本的后果。






再来说说日本。二战后期,日本的俩盟友德国跟意大利先后投降。自己俩哥们没了,自己的海军也被美国干残了,空军也被美国空军拼的只剩老弱病残。其实离投降也不远了,只不过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太严重了。还有日本的陆军在当时还很强大,日本陆军更是喊出“一亿玉碎,宁为瓦全”,当时日本有七千万人口,陆军还有几百万,要是想在日本来一场诺曼底登陆,那绝对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日本是军国主义洗脑最成功的国家比“纳粹”还狠,“武士道”精神更是贯穿整个日本军队,不怕死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要想在日本上演一场诺曼底登陆,美国绝对会付出非常大的牺牲,不死个几十万人怕是登不上日本岛。用原子弹多省事。“咣咣”扔几个就完事。



美国这个国家“崇尚自由,热爱生命”,宁愿用钱砸也不愿死很多人。登陆日本岛死个几十万,再战领日本全境再死个几十万。这对美国来说是不能忍受的。1945年曼哈顿计划成功,美国花费了20几亿美金终于研制出来三枚原子弹。1945年7月16,美国在新墨西哥州试射了第一枚原子弹。实验结果很成功,它的破坏力只能用恐怖来形容。原子弹的巨大威力让杜鲁门总统看到了希望,一个能拯救上百万美国人的希望。

1945年8月6日美国对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三天后,也就是8月9日又对日本长崎投下了另一颗原子弹,一时之间天地为之变色。日本诚惶诚恐,两座二十来万人口的城市就此消亡。如果这个时候日本还不投降,那么美国绝对会疯狂制造原子弹。不久之后第三颗就会投到东京,接下来第四颗第五颗……。



我是抽烟的苦咖啡!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感到满意,请为我点赞。

关注我,每天都有精彩回答!




原子弹只是加速了日本投降,当时美国只有两颗原子弹,叫大男孩小男孩,美国说什么也会留下一颗的。




日本投降的原因,就是长崎广岛各挨了一颗原子弹,死了十几二十万人。但事实上,这两处死得日本人,还不如李梅轰炸东京的时候死的人多:两千吨燃烧弹扔下去,四分之一东京变成了平地,十万人成了烤羊腿和水煮肉。可是日本人被从没见过的原子弹吓怂了,赶紧向美国人磕头求饶——这不能不令人遗憾,日本当年实际是可以再支撑一下的,因为美国可能就那么两颗原子弹,第三颗还不知道什么时候造出来呢。

当年第一颗两万吨TNT能量的原子弹扔到了广岛。其实现在看来,两万吨TNT能量不算太大,比现在最小的原子弹都小,盟军一天可以扔到日本头上的炸弹就不止两万吨。可是“集束手榴弹”总是比一个一个扔的效果好,这两万吨TNT能量瞬间爆发,核心区能产生6千多度的高温,什么人都会瞬间气化,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这一下子汽化、融化和烧死了四五万日本人,加上当年慢慢死掉的,有个十多万。 日本高官有高级防空洞,当然毫发无伤,他们居然在挨炸后站出来继续骗人:这是一颗陨石掉下来了,偶然事件,大家别怕,准备跟美国人决战! 于是第二颗原子弹扔到了长崎,又搞掉了两三万。

其实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也坚持不多长时间了,他们叫嚣的“一亿玉碎”,实际就是个笑话——日本当时只有七千多万人口,还包括不会爬的婴儿和行将就木的老人。不要说“玉碎”,就是砖头瓦块都凑起来,也不够一亿。他们之所以打肿脸装胖子要“一亿玉碎”,实际是向盟军施加压力,想有条件投降,而这个条件,就是不要审判战争罪犯,说白了,也就是日本高官要用老百姓的性命做筹码,换取个人逃脱惩罚。

对付“一亿玉碎”,盟军其实是有办法的。第一个办法很常规,就是地毯式轰炸,在此前的李梅轰炸中,已经让日本近一半城市、五十万军民化为焦炭,现在麦克阿瑟手里能调动的有42艘航空母舰、24艘战列舰、400艘驱逐舰,各种轰炸机、战斗机不计其数,也不用派出地面部队,这些战舰飞机把日本四岛一围,每天不干别的,就往他们头上扔炸弹,一天不投降就扔一天,一个月不投降就扔一个月,一年不投降就扔一年,反正就剩日本本土这一块骨头了。而且这个小岛国已经内无粮草外无救兵,饿他一年就死光了,烧上一年,日本就会变成一块大玻璃。

可是当时盟军参战各国都想早点结束战争,好把人力物力撤回国内休养生息搞经济建设,最后还是要登陆作战。

当时苏军攻克柏林伤亡三十多万人(阵亡8万受伤27万 ) ,麦克阿瑟算计着要是登陆日本本土作战,怎么也得伤亡五十万人(在麦克阿瑟眼里,日本全国剩下的战斗力比柏林也强不到哪去),这代价太大——好不容易马上取得最后胜利了,大家还得回家过好日子呢,一个美军换一万条日本命都是亏本买卖,不干! 于是第二个办法出来了。这个办法是手下军官想出来的:既然日本人总是使用生化武器攻击别国无辜百姓,那我们何不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日本就屁大一点地方,把缴获来的生化武器都扔上去,他们就亡国灭种了。

如果日本再坚持一下,那么李梅还可以继续往下扔燃烧弹,而英国人也给日本准备了一份大礼。

英国人给日本准备的这份礼物,有一个比较好听的名字,叫做“大满贯”,当然,他还有一个更通俗一点的名字,叫“地震波炸弹”,是英国天才科学家巴恩斯沃利斯研制出来对付纳粹德国的。这种炸弹重达十吨,直径一米多,高度超过八米,第一次使用就引发了一次六级地震——而且是在很少发生地震的德国,一枚“大满贯”“地震波”炸弹,在偏离目标的情况下,还是炸毁了德国阿恩斯贝格市的铁路高架桥——除了六吨多高爆炸药的威力,更重要的是炸弹爆炸引起的六级地震。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建造的兼顾大铁桥,就这么变成了一堆扭曲的麻花——弹坑里面的积水都可以养鱼了。

在整个二战期间,英国制造了数不清的地震波炸弹,但却只投下了四十多枚,因为德国值得这种炸弹轰炸的目标实在太少了,而且德国地壳构造比较稳定,引起的地震都是小规模的——大家都知道,用锤子砸橡胶和砸玻璃的手感是不一样的。

美国人发现了地震波炸弹的奇妙之处,他们也开始效仿研发除了同样重达十吨的地震波炸弹,而且还装上了穿甲弹头,可以钻透钢筋混凝土工事,在更深层的地下爆炸,其引发地震的威力更大。而日本的地质构造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正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一旦地震,还会引发海啸、火山爆发。只要地震波炸弹投的地方对了,那么顽抗到底的日军就会知道什么叫“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了。

大家都知道,当盟军拍灭了德国和意大利之后,已经取得了地球的制空权,轰炸机想飞到哪就飞到哪,而且日本的战斗机和高射炮已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了,而当时的苏联也摩拳擦掌,在干掉百万关东军后还意犹未尽,也准备用压箱子底的大炸弹好好“犒劳犒劳”日军——这么多大炸弹投下去,如果不是提早上演“日本沉没”,那才叫咄咄怪事呢。

只可惜这一切都被一纸偷换概念的“终战诏书”破坏了,这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挨了两颗原子弹的日本咋就不再坚持一下呢?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继续欣赏李梅在东京上空“放烟花”,也能看到英国“大礼”带来的良好效果:地震、海啸、火山爆发,那才真是千载难逢的自然奇观,毕竟很少有能能够看到富士山爆发,岩浆横流……




如果日本没有投降,美国是否会再次使用原子弹就不能确定。美国曾考虑过再次使用原子弹,但最终没有这样做。

1945年,美国在日本的两个城市——长崎和广岛投下了两枚原子弹,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两枚原子弹的投掷,有效地威慑了日本政府投降,从而结束了二战。

不过,美国政府后来没有再次使用原子弹,原因可能有多方面:一是考虑到使用原子弹带来的恶劣后果;二是美国政府预计到,日本投降后可以更好地控制其后续形势;三是国际和平和安全的考虑。

因此,我们不能确定日本如果不投降是否会遭遇更多原子弹轰炸,因为这取决于许多复杂的因素。但是,对于战争和核武器的使用,人们应该始终提倡和平,以避免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关东军   日本   麦克阿瑟   杜鲁门   原子弹   长崎   广岛   地震波   苏联   盟军   轰炸机   德国   美国   炸弹   计划   更多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