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用双节棍,想问一下,实战价值大吗?

很多国家禁止双截棍却不禁枪,你说为啥。它本身就是实战下的产物,不是概念或产物




练过十年。负责任的说:实战价值极大。

双截棍的最主要优点就是攻击角度完全不可测。持棍时,放哪只手,从哪个角度挥出去,对手不可能知道。


用这张宗师李小龙的持棍图片举个单手攻击的例子:此时他是突然逆时针从上方下劈,还是顺时针从下方上撩,完全不可测。


再用双手持棍图片来举例:此时是放开右手左手向上撩,还是放开左手右手向下劈,完全不可测。

同理,还有腰间绕棍等,都可以在对手完全料不到的角度出击,属于鬼神莫测的武器。

可惜现在公众看到的大多是表演套路,例如双棍、蝴蝶舞花、滑链等,都是为了拍视频好看。其实双截棍有用的动作就几招,学会了用于对付徒手的敌人几乎是碾压式欺负人的。

只是看上去简单,练习起来不太容易。双截棍最难的不是接棍,是击打时的力量收放。一击不中如何通过挥舞来卸力,以及打中硬物弹回来打不着自己,这才是需要反复练习的。那看上去花里胡哨的挥舞动作,其实就是攻击加卸力的套路。这其中稍有不慎,打的就是自己。

三十年前我因为年少气盛,直接用重型钢管双截棍练习,没少受伤甚至流血。后来用实心橡胶,也没少打起包来。后来用表演用的薄铁皮棍,现在干脆就是海绵棍了。

这种武器,在街斗中真的威力无穷,确实实用。不过,要是为了实战,别学什么花架子。回答完毕。




分析双节棍的实战性,这个可以聊一聊,但是无法做到客观,我常开玩笑说,自己唯一一次双节棍打人的经历,还是打自己。

玩笑归玩笑,我自己也做了分析,抛开我练习花棍时,因动作不熟悉误伤自己之外。还有一个和双节棍实战相关的因素,就是卸力反弹,就是我击打硬物,双节棍作为软兵器,它会反弹,这时候我要解决正确卸力的问题,也就是克服击打后的反弹问题。

当然这里重申一下,解决卸力反弹的问题,仅仅是实战的第一步,不打自己了,最终目的还是打击对手,就像我们的拳头不会打自己,不代表可以打赢对手。

后来也就是网上流传的拜师无限制了,那时候还小,还没有移动互联网,我是通过武术杂志知道了杭州的陈鹤皋老师的无限制武道,通过他寄来的光盘,看到了他们用双节棍击打木桩,而没有反弹误伤自己的视频,自己摸索了一段时间,没有学会,于是就趁着暑假间隙,从徐州到了杭州。

这一说就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

因为涉及到一些技术核心问题,我也不好做过多的公开,总之,我是去了两次杭州,历经两个暑假才解决了双节棍卸力回弹的问题,能够自如的击打轮胎或者木桩等硬物,能跟步法身法结合,模拟实战可以,但是没有真实的运用过。

不过,据当时一起或前后时期学习的爱好者反馈,他们中间不乏双节棍击退来犯之敌的经历,但是基本都吃了官司,坐牢的也有,说明双节棍的实战为例很大,很容易防卫过当。当然现在正当防卫的法律法规更明晰了,倾向于被侵犯的人,这个另当别论了。

后来也看到,各地双节棍组织举办的比赛中,有实战双节棍的项目,打的不尽人意,毕竟是摸索阶段,又是民间自发性的摸索,这个不能要求过高。

双节棍毕竟属于软兵器,击打幅度偏大,蓄势和加速度,从启动到击打目标,距离还是比较远的,所花时间很长,这个不是说没有用处。

对付软兵器最好的方法就是帖进去,不给他施展的空间,话虽容易,你试试看?

同理——

大家知道泰拳的扫踢,幅度相比跆拳道横踢,实在是预兆太大,但是后退者居多,很少敢帖进去的。

更何况,双节棍击打后有很多的补救措施,比如身法、步法的变角度;

又比如,长兵变短兵,仅使用双节棍的一节做攻击,利于贴身近战,犹如一把未开锋的小匕首一般,兼具戳、砸的进取技术。

双节棍至今仍被大家议论,李小龙师祖肯定是功不可没,如果没有李小龙,双节棍恐怕已经“泯然众兵器矣”......

关注张安邦,聊聊武林中的事!




双节棍防身主要是便携带,对短刀足够了,重庆两学生打架,被捅一刀后找双节棍还手,结果一棍下去,还没到医院就断气了,我一朋友拿双节棍打二十多有刀棍的对手,完胜,关键是别打头,避免严重后果!




当然,当年美国警察人人必备,为什么?李小龙拿来拍电影,为什么?兵器谱排第三,为什么?

双节棍有软有硬,刚柔并济,可长可短,能屈能伸,隐蔽性强,可绞杀,可棍击;可远射,也可格挡;可直劈,也可绕打;可反弹,也可加速;可舞花迷惑敌人,也可一击必杀;点、扫、劈、磕、撩、挑、抽、挡、射、绞、压、打、抛、绕、反弹...所有技法,无所不能。

双节棍简单易学,便于携带。健身效果也很好,练习久了,就有了强大的腕力。

我联系双节棍接近20年,创编了4套实战棍法,共128式,每一式都有传统招式的名称。

(关注我,关注实战套路双截棍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鬼神莫测   实战   木桩   步法   杭州   套路   兵器   十年前   产物   左手   右手   幅度   角度   对手   动作   价值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