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肿瘤标志物高就一定是得了肿瘤吗?

这里的答案不是很好。

发现肿瘤标记物高,要看好的类型和幅度,但除了PSA,其余的升高,如果只是轻度升高,肿瘤的风险非常低。


查前列腺癌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轻微升高4-10之间,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是1/4,如果PSA 10以上,罹患前列腺癌的风险超过50%。

其余的肿瘤标记物,都得叫PSA当爸爸,因为准确率差别太大了,看附图。


1.CEA升高占所有人群2.3%,最终100例CEA

升高的患者,只有2例证明是癌症。

2.CA19-9升高占所有人群1%,最终100例CA19-9升高的患者,只有4例证明是癌症。

3.CA72-4升高占所有人群7.2%,最终100例ca72-4升高的患者,只有0.18例证明是癌症,概率不足1/500。

其他的CA50和CA242之类的肿瘤标记物更没有意义,但AFP的显著升高很有意义,轻微升高也常见于良性疾病。


除了PSA,其余的指标略升高不要紧,风险非常之低,和普通人都相差无几,只要不是进行性升高,不用怕。




肿瘤疾病高发,人们对肿瘤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的预防意识越来越强,肿瘤标记物检测简单易行,“滴血测肿瘤”、“22岁女博士发明了滴血验癌”等话题一出来就惹人关注。作为肿瘤专科医生,每天都会遇到“肿瘤标记物”的问题。所谓肿瘤标记物,就是一类跟肿瘤组织或肿瘤细胞密切相关的一类物质。不但体检机构、很多医院都开展了肿瘤标记物检测项目,只要去体检,也不管什么病去医院只要住院都可能会被医生检测肿瘤标记物,有的机构做的是“肿瘤标记物套餐”加起来10余项,检测结果一出来,有的人部分项目偏高,就非常紧张,恐慌、着急,我得癌了吗?对此,轻视或过度担心都不可取,个人看法如下:

首先,体检或者常规化验“肿标”增高怎么办?首先,建议复查异常项目,排除检测误差。这种实验室检测假阳性例子很多;其次,复查结果如再次增高,就需要仔细甄别!哪些项目增高?增高幅度如何?一些良性疾病、甚至炎症、糖尿病等往往会伴有肿瘤标记物轻度增高,良性疾病增高幅度一般不会很高。但如何确定“没有得癌”,本人建议最好找肿瘤专科医生咨询一下。高出正常值数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的时候务必高度重视,不能麻痹大意,记得当年有一个朋友的父亲,50多岁,体检提示CA199增高,数值在200左右(0-30属于正常范围),曾问询于北京某医院消化内科专家,行胃镜、肠镜,全腹CT等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医生告知他不要管了、没大事,后大约半年以后,一次意外摔伤,到医院就诊,检查提示脑占位,进一步排查,发现是肺癌脑转移,那时候CA199已经大于10000了。 其次,已确定为癌症的患者,检测“肿标”可评估病情、判断治疗疗效。癌症手术后,复发早期,往往CT核磁发现不了问题,但肿瘤标记物逐步增长,因此肿瘤标记物象“无形探测仪”,是对影像学形态诊断的有力补充,可供医生提前判断病情并行干预。比如癌胚抗原CEA作为肿瘤标记物之一,在大肠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中其含量增高,且变化与肿瘤的消长相平行,测定血清CEA值对病程进展、治疗效果、预后、复发、转移等相当有用。肿瘤生长旺盛、肿瘤标志物数量就会增加,反之,肿瘤增长被控制、其产生量相应减少。所以,病情控制不好,标志物可能会蹭蹭上涨,得到有效治疗后会哗哗降低,因此动态观察尤为重要;另外有些肿瘤患者的肿瘤标记物自始至终都不增高,因此不能过于看重肿瘤标记物的价值,慎重对待才是正确的态度。




这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作为肿瘤专科医生,几乎每天都有人问到,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是不是就一定得了肿瘤?

仅就这个问题当然不用说,怎么可能一定得了肿瘤,恐怕没有几个人会认为肿瘤标志物升高就一定是得了肿瘤。更多的人是担心这种可能性,是的,肿瘤标志物升高,确实有可能是得了肿瘤,但你也得知道,所有的肿瘤标志物都正常,你也可能得了肿瘤,相当于是说,不管你是肿瘤标志物升高或正常,你都可能得了肿瘤,你不能根据肿瘤标志物的结果来判断你是不是得了肿瘤。这样一说,你一听,肯定会说,那这个肿瘤标志物岂不是没什么价值?

是的,本来就是如此,对筛查肿瘤来说,不建议动不动查这些所谓的肿瘤标志物,很多就是增加烦恼,比如,查到某个指标升高一些,于是担心得癌,于是不断去检查,比如做CT,胃镜肠镜,无形中过度检查。如果你本来就是某种癌症的高危人群,那你不妨直接做筛查检查,比如你是胃癌高危人群,就直接做胃镜。有人会说,不想胃镜啊,想先查一下肿瘤标志物,如果高就做胃镜,正常就不做。问题是,谁告诉你肿瘤标志物不高就可以不做胃镜?你如果是高危人群,你都得做胃镜。如果不是高危人群呢,查了肿瘤标志物也一样说明不了什么,反倒导致过度检查。有人又会说,有的人就是查肿瘤标志物,发现升高明显,然后进一步检查,最后诊断癌症,这样一听,似乎确实有价值。那是当然,你得从群体层面来看问题,多数人陪着做了多少不必要的检查,所以,对于高危人群,应该是直接做胃镜肠镜CT等筛查检查,而不是抽血查所谓的肿瘤标志物,尽管有时会有意外的发现。




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或者升高的一类物质。也就是说肿瘤标志物本身身体可能是存在的,发生了肿瘤就会使这类物质升高。

对于肿瘤的诊断、疗效和复发的监测、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价值,但不是主要依据。

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就一定得了肿瘤吗?

当然不是,我就简单举例来说一下,肿瘤标志物升高也可见于一些非肿瘤性疾病,我们临床上常用的肿瘤三项中的甲胎蛋白来说明。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在肝癌中比较常见,约80%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是升高的。

20%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是不升高的。

所以甲胎蛋白是不能诊断肝癌,也不能用来排除肝癌的。但是如果甲胎蛋白增高,又在肝脏发现肿瘤,那我们肯定要高度怀疑肝癌。

通常甲胎蛋白>400μg/L才有辅助诊断肝癌的意义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甲胎蛋白也有不同程度升高,但是通常<300μg/L。

小结

同样的癌胚抗原和CEA199等肿瘤标志物也是一样,指标升高的话我们需要想到肿瘤的可能,然后做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去确诊或者排除肿瘤。都是辅助诊断用的,而不能单单依靠肿瘤标志物升高就诊断为癌症。

更不能说肿瘤标志物升高就一定是癌症。我再附图让大家看看其他肿瘤标志物常见于哪些癌症和疾病中。希望能进一步加深大家理解,减少不必要的癌症恐慌。

由表格可知,左侧的是肿瘤标志物,中间的是肿瘤标志物升高提示的癌的类型,右侧的是某些疾病也可引起肿瘤标志物升高。

这样您懂了么?如果还不明白,请在评论区和我留言交流吧!

我是骨科大夫,而且是骨肿瘤研究方向的大夫,关注【骨科木匠刘医生】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抗原(TPA)、糖基抗原(CA125、CA199、CA242)等。所谓肿瘤标志物就是指由肿瘤组织和细胞因癌基因及其产物的异常表达所产生的抗原和生物活性物质。因此,肿瘤标志物可在肿瘤病人的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检出,作为诊断肿瘤的标志。而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疾病中,几乎不产生或产量甚微。但是,肿瘤标志物高不一定有肿瘤,而患有肿瘤,肿瘤标志物一定高,正常人也可以出现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情况,因为肿瘤标志物会受多种因素的干扰,过几天又会正常了。

CA199升高多见于胰腺癌,也可见于结肠癌、肝癌、胆囊癌、慢性胰腺炎、胆石症、肝硬化、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原因非常多,并不是升高就是疾病的征兆,只是一种辅助检查项目,不是断定患有肿瘤的指标,更多地需要结合其他症状体征诊断。一般是查到了肿瘤才能说患有肿瘤,只有活检才能诊断肿瘤是恶性还是良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肿瘤   发现   胃镜   抗原   例证   肝癌   癌症   蛋白   标记   患者   细胞   人群   疾病   医生   组织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