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杀死犯法的舅舅,为什么还要挖心?

提起岳飞就会想起“精忠报国”这四个大字,岳飞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至于岳飞为什么把自己舅舅杀死还挖心,可能这就是法不容情,不管任何人只要触犯了法律,都必须严惩不贷。

国有国法军有军规,只要犯了错,不管是谁都一视同仁。

岳飞舅舅是谁?又是犯了何罪?

可能大家都好奇岳飞的舅舅犯了何事才被挖心处死?据记载岳飞当时在讨伐李成,家人随他在徽州生活,岳飞的舅舅却经常欺压、骚扰当地百姓,可是当大家知道他是岳飞的舅舅时,一是不敢和他对着干,二是岳飞是谁大家都知道,也都在给岳飞面子。

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岳飞舅舅欺压百姓的事情还是被岳飞知道了,虽然岳飞对于舅舅的做法非常气愤,可是他却没有直接找舅舅对质,而是告诉了自己的母亲。

岳飞母亲听说后也是非常生气,把人狠狠批评教育了一番,这才让他有所收敛,本以为他是真心悔过,可是却不曾想他却因此记恨上了岳飞。

有一次他们一前一后一同出门,岳飞的舅舅却突然朝岳飞搭弓射箭,岳飞也没有想到舅舅会如此,幸好最后这一箭射在了马鞍上,后来岳飞擒下他舅舅,更是直接挖心刺死。

这样做其实也算是为了自己的名誉,毕竟舅舅欺压百姓,而且居然妄想一箭射杀了自己,就算留着以后也是一颗定时炸弹。

还有就是这样做可以以儆效尤,也算是起到了很好的警告作用。

岳飞对待岳家军异常严格

岳飞的领导能力不用多说,而且他在管理上面也是相当的严格,一支队伍的战斗力再强大,也必须要有严格的纪律,要不然他也不会发挥最大的能力。

岳飞的严格是出了名的,但他又严而有恩,对待伤者他会亲自叮嘱去看望,对于死亡战士的家眷他会命人照料有加,军队所到之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对待百姓爱护有加,而对于临阵退缩的人他也会毫不留情斩于刀下,但是也有人称他铁面无私、六亲不认。

总而言之岳家军如此强大离不开岳飞制定的严格军规。




谢邀





首先,这件事只见于《三朝北盟会编》,属于完完全全的孤证。

其次,戏剧里的包黑子杀人为什么非要用虎头铡把人切成两段呢?对腐恶分子,不如此不足以大快人心。


第三,没有严明的军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只能是空谈,小战士又累又渴刨老百姓几个萝卜充饥为什么会被依军法处决呢?而这种作法为什么会被视为优良传统呢?

第四,[臣云尝以重铠习注坡,马踬而踣,先臣以其不素习,怒曰:“前驱敌亦如此耶?!”遽命斩之。诸将叩头祈免,犹杖之百,乃释之。~《金佗粹编》卷九.遗事]岳云练习身披重铠注坡跳壕时因战马失蹄而摔倒,岳飞就下令要斩了岳云,其他将领再三求情,岳云仍然被打了一百军棍。岳珂写这一段是在爆祖父的黑料吗?当然不是,这是在歌颂岳飞治军严明

“慈不掌兵”,岳家军的人又不是生下来就知道军民一家亲


徐梦莘在编《三朝北盟会编》时,[将各家所记,以及这一时期的诏敕、制诰、书疏、奏议、传记、行实、碑志、文集、杂著等,凡“事涉北盟者”,兼收并蓄,对记述的异同和疑信,也不加考辨。]

南宋初年是一个礼崩乐坏道德沦丧的时期,“饶把火”、“不羡羊”、“和骨烂”之类两脚羊的品种概念原始出处就是时人庄绰的《鸡肋编》。这个时候能严明军纪为百姓申张正义,对百姓来说无疑是救星一样的存在

徐梦莘对史料来源一般都会加以注明,“岳飞杀舅”这件事却是横空出世,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原始出处是徐梦莘曾听人说起过这件事,就把这事收录在《会编》中。他的本意是以此说明岳飞治军严明,绝不徇私,“舅舅犯法,罪加一等”。徐梦莘做梦都没有想到,八百年后会是一个圣母女表乱蹿的社会





题主在问题说明部分出现两处疏漏


1.《三朝北盟会编》卷144炎兴下帙四十四记载的是“起绍兴元年正月一日已亥,尽二月二十二日丁丑”发生的事情。“岳飞杀舅”这件事被记录在绍兴元年正月十一日条下,而不是说明部分的绍兴十一年

2.岳飞把杀舅舅的事告诉了母亲,并向母亲说明了为什么非杀不可的原因后,岳母的态度是“母意悦解”,很关键的这四个字被题主漏掉了

既然岳母都能理解并赞同岳飞的作法,各位又在纠结什么呢?






细析故事


这件事记录在绍兴元年正月十一日条下,事情的发生却是

癸丑,到宜兴取老小。到徽州,有百姓诉其舅姚某搔扰……”~《三朝北盟会编》卷144

十一日岳飞奉令受张俊节制讨伐李成,正月十五日岳飞从江阴出发去宜兴接家眷,路过徽州时有百姓告状,说他舅舅搔扰

岳飞从江阴出发到宜兴取家眷,神一样路过徽州,这份高深的地理知识目前只在水浒传里见过。就如,“我从北京出发到天津办事,路过广州的时候……”



他日,飞与兵官押马,舅亦同徒。舅出飞马前而驰,约数十步,引弓满,回身射飞,中其鞍鞒……

岳飞的舅舅本来走在岳飞后面,为了暗杀岳飞,他跑到了岳飞前面几十步,再回转身来弯弓射岳飞。

这段话只表明岳飞的舅舅智商感人,连背后捅刀都不会,还故意跑到前面去引起岳飞等人的注意。并且,岳飞的舅舅箭法水平低劣,运气也差到令人发指,一个人加一匹马那么大的目标,他却偏偏就射中了鞍鞒

这人的智商、水平、运气差成这样还敢出来到处霍霍,这份谜之自信一定来自梁静茹



“飞邓马逐舅,擒下马,令王贵、张宪捉其手,自取佩刀破其心,然后割碎之……”

建炎四年八月岳飞因复建康、战广德之功升为通、泰州镇抚使,岳家军已成雏形,王贵、张宪在军中排名二、三位。三大头集体出动,却只是执行一个由后勤兵干的“押马”任务

剖心之后再割碎之,岳飞是把心拿在手上割碎还是掏出随身携带的菜板来完成这个工作?这又是一个谜

三大头都在,岳飞的舅舅却公然向岳飞下手。估计他不知道,就算得手,王贵、张宪中任何一个人都能轻易弄死他替岳飞复仇



不由再次感叹,某些人的智商真是感人啊




结合整段描述的文字水平,这段故事精采吧?





这是一个关于情与法的话题讨论。历史上此类故事较多:孙武练兵杀死侍女以立军威的故事。“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庄公诛杀亲弟共叔段的故事。包公杀死亲侄的故事等等。

法不容情,王子与庶民同罪等等。岳飞杀死该杀的舅舅,没有什么可讨论的,至于挖心戳心,那正说明其罪之大其恶之深,不可饶恕,虽挖心仍不能解其恨。岳飞的《满江红》有“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之句。岳飞,勇士也,如武松杀其嫂,正显其英雄之快意也!




[灵光一闪]其舅禽兽不如狗,不杀之扰乱了军心,其舅行军中要暗杀岳飞,被其岳飞识破,躲过一劫,便命手下二将将其擒获,此人不可留也,便杀之取其心碎尸万段,永世不得超生[强]大快人心[赞][鼓掌][赞][强]杀的好!该杀!留此舅是祸害[机智][大金牙]←必将恩将仇报真乃小人也[呲牙][祈祷][呲牙]谢谢邀请,回答完毕。




岳飞是忠臣,精忠报国,古人云忠孝不能两全。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果屁护犯法的亲戚也是对国家的犯罪,况且舅舅置岳飞如死地,让岳飞躲过一劫,岳飞再不下手,那可对不住祖宗,对不住朝庭,对不住百姓,他舍生忘死干的就是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舅舅反而与他背道而驰,那叫个恨之入骨,几罪合并不挖心不足以解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朝北   舅舅   徽州   宜兴   江阴   岳家   军纪   家眷   绍兴   元年   正月   智商   母亲   百姓   故事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