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舰与战列舰对轰会怎么样?

不在一个级别的对比。如果只用舰炮对轰,现代任何一艘驱逐舰都会被战列舰轻松灭掉。而如果用导弹,战列舰可能连对方的影都没看到,就葬身大海。巨炮在导弹面前就是渣,厚装甲对反舰导弹来看就是张纸。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10,582 条回答。

战列舰连渣都不剩。

熟悉海战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大型战舰最重要的不是火炮威力大,而是能够命中敌舰。

你舰炮再厉害,稀里哗啦乱打一气,对方毫发无伤,等于是0。

相反敌舰火炮威力较小,但能够不断命中你的军舰,也是架不住的。毕竟军舰不是钢铁侠,即便超级战列舰也有很多部位比较脆弱,经不起连续炮击。

我们对比一下,历史上最强的战列舰日本大和号的460毫米巨炮,以及055驱逐舰的130毫米舰炮。

粗一看,双方差了十万八千里。

大和号的副炮也有155毫米,055驱逐舰的主炮才130毫米,差别很大。

我们先看看460毫米巨炮,炮塔就有2700吨,最大射程是42公里,射速大概是每分钟1发。

貌似很牛逼,实际上精度不够。

460毫米巨炮只要超过35公里,炮弹散布就高达800到1000米。所以,大和号必须以所有主炮齐射的方式,来弥补京都的不足。即便如此,齐射炮击时炮弹平均散布也有500到600米。

而敌人军舰没这么大,换句话说这就要碰运气,连射几轮以后看看是否有个别炮弹恰好击中。

由于目视根本看不清35公里以外目标,所以需要大和号的舰载侦察机飞到敌舰上空,不断进行较矫正。

当然如果遇到055驱逐舰,一顿近防炮就将侦察机击落。

在没有侦察机协助时,大和号其实并不具备35公里以上炮击作战能力。

日本设计师也坦率承认,大和号460毫米主炮实际上是为了20公里左右炮战而设计的。

即便是20公里的炮击,由于大和号的观瞄设备很落后,基本都是光学设备,所以炮击精度也很低,炮击大型静止目标命中率低于7%。

海战中,不可能有军舰傻乎乎的下锚停着让你打,都是高速运动中。

换句话说,大和号在20公里的炮击命中率,能有1%就很了不起!

至于夜战方面,大和号也非常落后。大和号在1944年换装的最新式雷达,夜间他侧距离只有10公里,而且只能探测到正面敌人,而且还有500米的误差。该雷达不具备引导炮击的能力,因为不能准确定位,充其量只能告诉你敌人大概在哪里,任由舰炮自己胡乱开火。

相比起来,今天055驱逐舰的H/PJ-45型单管130毫米舰炮,就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该炮核心技术是从俄罗斯引进的AK130舰炮,全自动装填弹药,射速每分钟40发,射速是大和号的40倍。

发射非制导炮弹,射程为30公里。发射火箭增程远程制导炮弹,射程高达120公里。

由于采用了现代化火控技术,火炮精度很高,甚至可以压制地面火炮。而所谓的远程制导炮弹,同导弹并没有大的区别。

自然,130毫米炮弹想要击毁装甲厚重的大和号并不容易,但因为射速太高,持续炮击几分钟,大和号也就千疮百孔,无法作战了。

现代战舰即便不用导弹而是炮战,只要保持一定距离,轻松将二战战列舰打成渣。




先说结论,现代战舰真的是死得连渣都不剩。

首先,我们先看给出的条件。“对轰”这个词表明了双方进入了舰炮对射的范围,而这个距离撑死不会超过30 公里。而一旦进入20 公里内,那么战列舰就犹如狼进羊圈,只有惨无人道的屠杀。

首先要明白现代战舰和战列舰的优势分别是什么,现代战舰的优势在于雷达强大的探测能力,以及导弹远程打击精确能力,劣势就在于薄弱的防御能力。而战列舰的优势就在于强大的防护能力,其相较现代战舰劣势就在于精确打击不足。而唯一的问题就是现代的导弹能否扛得住反舰导弹的伤害,因为现代战舰是扛不住战列舰的舰炮伤害的。

而现代军舰中只有苏联建造的反舰导弹能够有效的对战列舰构成威胁,其他国家的军舰基本都是为航母护航的防空舰,带的基本都是防空导弹,而且大部分国家的反舰导弹的威力对于战列舰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

所以真要是对轰,只要现代战舰被击中基本就玩完,而战列舰可以凭借自身强大的防护能力去抗伤害。真在双方进入20 公里这个白热化阶段,现代战舰就要经受战列舰强大的的火力覆盖,不被打中 还好,一旦被命中,就只有送人头的份了。




我理解的对轰就是舰炮对决,不带导弹和鱼雷,双方距离很近,类似埃斯帕恩斯角海战那种,且视线良好。那样,现代战舰必败




很简单,战列舰会被完虐。我们以美国现役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二战时期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为例说明。

阿利伯克级II/IIA型驱逐舰基本参数

舰长155.29米,舰宽20.4米,吃水6.3米,满载排水量9238吨。动力系统四台LM-2500-30燃气轮机,总功率105000马力,最大航速30+节,续航力20节4200海里。装备宙斯盾作战系统,大型四面相控阵雷达,以及种类繁多的各种对空对海搜索雷达/火控雷达/光电探测设备/球鼻艏声呐/拖曳阵列声呐等各种探测设备,还有电子战系统和鱼雷对抗系统等干扰对抗设备。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主要武器:1门MK45Mod4 127毫米62倍径舰炮,12座八联装MK41垂直发射系统,前32,后64管,可以使用“标准”SM-2舰空导弹、“海麻雀”ESSM近程防空导弹、“阿斯洛克”火箭助飞鱼雷、“战斧”巡航导弹、“鱼叉”反舰导弹,两座MK-32鱼雷发射器,可发射324mm鱼雷。1座MK15“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有直升机甲板和2个机库,搭载两架SH-60“海鹰”直升机。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尾部有飞行甲板和机库,可以随舰部署两架直升机


大和号战列舰基本参数

标准排水量 64000吨,满载排水量 72808吨,舰长 263米,舰宽 38.9米,型深 18.915米,动力系统 12台锅炉,4台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153000马力,航速 27节,续航 7200海里/16节。


大和号战列舰


装备三款简单的对空和对海雷达。21号电波探信仪(对空雷达),1943年9月被安装在大和舰舰桥顶端的15米主炮测距上,其雷达波长1.5米,功率25-30千瓦,可探测120公里处的机群,70公里处的的单机。角度误差大。

22号对海电波探信仪(对海雷达),雷达长10厘米,属超短波对海雷达,磁控电子管,功率2千瓦,探测战列舰35公里(距离误差±700米),对巡洋舰20公里,对驱逐舰17公里,角度误差±5度。该雷达于1944年1-4月安装于大和舰的舰桥两侧。

13号电波探信仪(对空雷达),1944年1-4月安装于大和舰的后桅,功率10千瓦,可在100公里发现机群,50公里发现单机,距离误差±2-3公里,角度误差±10度。这型雷达比22号在性能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尺寸也要的小的多。


大和号战列舰线图


武器系统:

460mm/45倍口径主炮 9门 3联装3座

155mm炮 6门 3联装2座(改装中拆除了两座)

127mm炮 24门 双联装12座(改装中增加了6座)

25mm炮 156门 3联装45座、单装21座

13.2mm机枪 4挺 双联装2座

舰载侦察机 7架


大和号战列舰,看起来十分高大威猛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到,现代军舰的武器系统是十分复杂且多样的,探测设备有各种雷达和声呐,攻击手段也非常丰富,既有硬杀伤也有软杀伤,既有舰炮又有导弹还有鱼雷。而战列舰呢,雷达异常简陋,距离近,精度低,其余观测侦捜手段几乎全靠望远镜目视,而硬杀伤手段用四个字就可以概括:“只会开炮”。


伯克级驱逐舰上的MK41垂直发射装置


不过战列舰也有其自身优势,那就是大舰巨炮。大和号的装甲其厚无比,水线附近装甲厚达410mm,主炮塔正面装甲更是厚达650mm。而其装备的460mm主炮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舰炮,杀伤力十分惊人,现代军舰挨上一发估计就要丧失战斗力。


大炮林立的战列舰


现在我们来模拟一下,假如一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在大洋中遭遇大和号战列舰会发生什么。

双方相距50km时,得益于先进的SPS-67对海搜索雷达,伯克级将首先发现大和号并进入作战状态。而大和号上的对海搜索雷达探测伯克级驱逐舰大小的目标距离只有约20km,因此大和号只能依靠被动电波探测大概知道附近有敌舰发射雷达波,具体位置不详,于是大和号弹射2架舰载侦察机升空搜索海面。


伯克级驱逐舰上林立的各种电子设备


此时进入作战状态的伯克级开启SPY-1D雷达系统,发现有空中目标靠近,疑似为军机,于是转入跟踪,并通过宙斯盾系统控制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发射两枚标准2防空导弹进行拦截,很轻松将两架侦察机击落。同时伯克级起飞一架舰载直升机前出侦察情况。

被击落两架侦察机后,大和号雷达上仍然是一片空白,舰桥顶部的瞭望台上也毫无收获,只能再次发射侦察机升空搜寻伯克级的位置,然而却被再次击落。


伯克级驱逐舰发射标准2防空导弹


当两舰距离拉近到40km时,伯克级停止前进保持距离,直升机前出侦察传来结果,对方为大和号战列舰。大和号上的对空雷达此时也发现了直升机,于是大和号全速朝直升机的方向前进,试图拉近双方距离。

伯克级首先发动攻击,发射两枚鱼叉反舰导弹,几分钟后击中大和号,大和号上根本来不及做出防御反应。然而大和号装甲实在太厚了,被击中舷侧却没有击穿,只是甲板上的各种设备和副炮被爆炸破片损伤,一片狼藉。


MK41发射速率可以达到1秒1发


直升机上观察小组报告打击效果不佳,于是伯克级再次发射鱼叉反舰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对大和号进行打击。大和号上的防空部队终于进入了作战状态,全力防备空中打击。然而鱼叉反舰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都是掠海飞行模式,且目标很小,大和号对空雷达难以发现,全靠防空炮上的人员目视搜索。结果可想而知,直到距离2-3km时才发现,这个距离导弹只需要飞10秒钟,防空炮还来不及调转炮口,舰体已经被导弹击中。

这次鱼叉导弹仍然击中大和号的舷侧,却还是没有破开大和号的装甲,因为反舰导弹使用的是半穿甲爆破战斗部,穿甲效果有限,面对大和号的舷侧装甲实在力不从心。然而因为大和号的舰桥高耸入云目标十分巨大,被战斧导弹很轻易击中,整个上层建筑损伤巨大,大和号上的雷达和观瞄人员几乎被一扫而空,整个大和号成了无头苍蝇一样。


发射战斧巡航导弹


此时双方接近到30km以内海域,伯克级发动了第三轮攻击,发射数枚战斧巡航导弹和阿斯洛克火箭助飞鱼雷。阿斯洛克火箭助飞鱼雷的弹头是MK46型324mm鱼雷,具备浅水打击能力,能打击水面舰艇。而大和号终于发现了伯克级的大概位置,然而距离还是比较远,精确位置仍然不详,460mm巨炮最远射程虽然能达到20-30km,但是超过20km后根本毫无命中率可言,开炮毫无意义。

伯克级的第三轮打击很快到来,战斧又一次击中了上层建筑,一片火海。由于防空炮和小口径副炮都集中在舰桥周围,导致很多防空炮和副炮失去战斗力。而阿斯洛克火箭助飞鱼雷也击中了大和号水下部位,大和号开始进水。此时大和号除了460主炮和155副炮完好之外,其他炮位几乎已经丧失战斗能力,且舰桥被击中导致指挥中心伤亡惨重,丧失指挥能力。


战斧导弹是美军常规打击的利器


紧接着伯克级的第四轮打击再次到来。第四轮打击除了战斧和阿斯洛克以外,还有第二架直升机挂载AGM114地狱火导弹进行对舰打击。第四轮打击造成大和号水下多了几处豁口,大量海水涌入,损管队伍来不及抢救,只好关闭受损的水密舱。甲板上则被横扫一空,舰桥、桅杆和烟囱全部倒塌,各种炮塔也是东倒西歪。可以说此时大和号已经失去战斗力了,虽然主炮完好,但是无人指挥就是废铁一堆。


大和号的最后时刻


最后伯克级抵近到目视距离,用舰上两座三联装324鱼雷发射管给大和号补刀,送它最后一程。

至此,模拟海战结束,伯克级获得完胜,大和号甚至一炮未开就葬身海底。

通过模拟海战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战列舰虽然是大舰巨炮,然而受限于技术条件,其战场信息感知能力相对于现代军舰差距甚远,现代军舰可以凭借信息差优势对战列舰采取放风筝战术,保持远距离,不给战列舰开炮的机会,还可以用电子干扰使敌方雷达失去作用。而现代军舰上的远程打击手段丰富,反舰导弹、巡航导弹、火箭助飞鱼雷都能实现超视距打击,在这样的打击手段之下,尽管战列舰装甲极厚防御力超高,仍然毫无还手之力,甚至连敌人在哪里都不知道。

这个例子也说明了,两支有技术代差的军队交战,拥有技术优势的那一方完全可以碾压式地消灭对方,正如《三体》中人类太空舰队面对三体人的水滴探测器时惨烈的一役,技术的鸿沟岂是轻易能够跨越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战列舰   战舰   战斧   洛克   舰炮   侦察机   巡航导弹   鱼雷   军舰   驱逐舰   装甲   直升机   导弹   距离   能力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