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出现哪些征兆,说明有可能患上了肠癌?

人有三急,排便对于人们而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很少有人会时刻关注着自己的排便情况,从而忽略了身体的征兆,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其实通过排便,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身体情况,尤其是当下某些情况出现的时候,可能就预示着你患上了肠癌了。


一、那么“排便”出现哪些征兆,说明有可能患上肠癌呢?


①排便变细:正常人排便都是圆柱状,一般都是根据直肠大小而定,如果粪便在一段时期内一直都是十分细,那很可能是肠道中出现肿瘤,压迫了肠道,这样排除的粪便就会变得纤细,形状怪异,有时候还会沾染血丝。


②经常便秘:每个人的排便时间都不一样,但是大都是有规律的,一般都是几天一次或者一天一次,也有一些是一天多次,根据身体情况而定,但是如果排便时间变得紊乱,可能一天很多次,也可能一周才去一次厕所,甚至经常出现腹泻、便秘之类的,这样就要保持警惕了,肠道很可能已经发生了癌变。


③出现便血:肠道癌最早的症状之一就是便血,如果在排便之后,发现粪便的颜色明显发红或者伴随着血迹、脓液之类的,一定要抓紧时间去医院接受治疗。不过便血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痔疮太严重,不过这种情况下,血液只是沾染在表面,没有和粪便结合,相比之下还是很好区分的。


二、肠癌该怎么预防呢?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6点:


1、多吃粗粮

粗粮里面含有膳食纤维,这对我们的消化道大有帮助。它能够加快我们肠道的蠕动,这样就可以更快的排出肠道内的垃圾物质,大大降低了患上肠癌的几率。同时,我们也可以多吃一些蔬菜,因为蔬菜里面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对肠道非常有好处。


2、减少脂肪的摄入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少吃一些高脂肪的食物,比如说肥肉、猪油以及动物内脏等食物。这些食物不仅对我们的心血管造成影响,而且也给肠道的健康埋下了隐患,如果吃太多,很容易引发肠癌。而且这些食物一般都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尤其是人体的消化道。


3、多吃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

专家认为,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E,将大大增加患上结肠癌的可能性。维生素E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对人体具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E的食物,比如说海产品、奶制品、核桃等等食物。


4、饭后不要吃甜点

对一些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群来说,晚上吃完晚饭就不要再吃任何东西了。本身晚饭也不宜吃得太饱,否则会对我们的肠胃造成严重的负担。如果在饭后再吃零食,往往在晚上睡觉前无法消化掉,这样就可能会影响到睡眠质量,以及肠道的健康。所以,我们不要在晚饭后吃东西。


5、戒烟戒酒

香烟里面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它不仅伤害到我们的肺,而且对我们的肠道也可能产生影响。而大量饮酒则会让体内酒精含量过高,而酒精在经过我们的肠道时,会对我们的皮肤黏膜起到刺激,严重伤害到我们的肠道健康。所以说,防止肠癌的发生,必须要戒烟戒酒。


6、每天合理运动

运动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在疾病到来之前,我们会有更强的抵抗力。除此以外,运动也可以提高我们身体的代谢功能,这样可以加快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避免毒素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造成对身体的伤害。




排便的时候出现那些征兆,可能是肠癌的表现?

因为肠癌发生肠道,肠道主要是帮助消化食物,并形成的大便,最后将人体产生的大便等废物排出体外。



正如古语说的那样,春江水暖鸭先知,因为大便是在肠道形成的,所以当人们发生肠癌的时候,最早出现的表现就是排便出现异常的征兆,虽然不一定是早期的表现,但如果超过40岁,又长期抽烟喝酒,又喜欢进食大鱼大肉,而蔬菜水果进食不足、家族里又有肠癌的先例或者有家族性肠道息肉,而又长期便秘或者有胃肠功能紊乱失调紊乱人群,如果近期之内在大便的时候出现以下的这些改变,则需要提高警惕,具体是那些表现呢?

1、最为常见的表现是,大便莫名其妙的带血,大便带有黏液,或者出现黏液脓血便,主要是肿瘤发生破溃所致,如果并发感染可以出现恶臭味。

2、以前规律的大便习惯发生改变,出现便意频繁,也就是大便次数增多,大便量也增多,大便变得稀薄,可以呈稀糊状大便或者水样大便,大便之前肛门可以出现下坠感觉,大便的时候可以出现拉肚子那样的里急后重感觉,大便之后又会出现大便没有拉干净的感觉,还想再大便,但又排不出多少来。不仅规律的大便习惯发生改变,而且整个大便过程,以及大便前后都让人感到不爽,大便成了一种痛苦。



3、大便的形状发生改变,正常的大便是圆柱形状的黄软大便,而肠道发生肿瘤之后,由于肿瘤不断的生长破坏肠道并侵占肠腔,导致大便不成型,大便变形,大便变细,大便变薄或者变扁,严重情况可以导致患者出现便秘,这种便秘可以是非常扰人的顽固性便秘。

部分患者可以出现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以上的这些表现,是肠癌患者最为常见的大便习惯、大便形状和性质的改变,对于肠癌的高危人群,出现这些表现需要提高警惕,进一步就诊,当然了其他的肠道疾病也会出现这些改变,所以人们也不必太担心。




结直肠的肠壁由内向外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平时大家说的肠癌是指起源于结直肠粘膜的癌症。肠腔内有大量的细菌等微生物,肠道菌群平衡维持了人体正常的健康需求。结直肠的功能是吸收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并将食物残渣及细菌形成粪便一起排出体外。正如古语说得好,“春江水暖鸭先知”。当位于肠管内壁的肠粘膜细胞癌变时,自然会将肠癌信息反映在粪便的形成与排便的过程中。因此,从粪便的形成与排便过程中,自然会带有大量的肠癌信息,也就是题主所得的肠癌征兆了。

肠癌细胞

在肠粘膜细胞形成过程中,随着食物残渣对肠粘膜层的摩擦与挤压,粘膜中的癌细胞就有部分会脱落进入粪便中,并随粪便排出体外,这也是为什么可以采用粪便肠癌细胞DNA检查来发现肠癌的原因。甚至可以说,如果大家在肠癌细胞形成的足够早期,进行粪便肠癌DNA检查的话,是目前能够发现肠癌发病最精准的肠癌确诊手段。

随着肠癌细胞的形成,并且逃避了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监控并灭杀的话,肠癌细胞就会不断增殖长大并突出于肠腔表面,肠癌受到粪便的摩擦与挤压就会进一步加剧,甚至一些粗糙的食物会刺入或磨削肠癌组织,导致肠癌局部出血,出血量大的话,我们直接可以从粪便带血或排便时排出的鲜血,知道肠癌的发病风险,并进一步通过肠镜检查发现肠癌。这也是目前发现肠癌的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如果肠癌局部出血量小的话,我们可以通过粪便隐血免疫法,来早期发现肠癌风险,这也是目前国内进行肠癌早期筛查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肠道细菌

随着肠癌细胞的增殖生长并受到食物的摩擦与挤压导致的肠癌组织损伤,创面渗血与组织液渗出,其中的血液与组织液中物质又成为细菌最好的培养基,势必会破坏原先肠道细菌平衡,导致肠道内环境紊乱,从而导致病人粘液脓血便的产生,导致患者出现便意频繁、大便习惯发生改变,严重者腹泻、便秘症状的发生。

当然,随着肠癌的进展,位于肠腔内癌肿的进一步增大,势必造成肠腔内粪便通过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对于本身肠管直径就偏小的左半结肠的乙状结肠与直肠来说,影响就变得越来越大,轻者会导致大便形状改变排出的大便变细与变得形状不规则,对细心的人来说,很容易就从排出的异常粪便形状中发现肠癌的风险。对病变严重的患者来说,甚至还会出现肠癌导致排便障碍的腹胀、便秘、腹痛等肠梗阻表现。这也是为什么左半结肠的肠癌容易表现肠梗阻的原因。

肠癌进展

还有,就是出现便血的人,如果还发现有腹部包块、腹痛时,也是比较典型的右半结肠的肠癌的征兆了。

另外,如果病人不但出现了上述各种异常排便表现,而且还出现了消瘦、贫血、乏力与发热等临床表现时,则不但是肠癌的征兆,而且还是肠癌晚期的征兆了。

虽然,从上述“排便”的各种征兆中,给了我们发现肠癌的机会。但不管如何,从“排便”征兆来发现肠癌疾病,并不是一个提高肠癌治疗效果的好方法。要想提高肠癌的治疗效果,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才是根本。




“排便”出现哪些征兆,说明有可能患上了肠癌?

这是怀疑自己有肠癌了。对于排便症状,如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便血等都有可能是肠道出了问题,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就诊。另外,肠癌等腺癌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是一种特异性抗原。

对于癌症的诊断,症状只是其中之一,而排便可能是便秘,也可能是痔疮。所以综合考量,才是正确的选择,包括影像诊断、肿瘤标志物、病理学诊断。其中病理学诊断是金标准。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对早期肺转 移的检出率较低(3%~20%),尽管胸部X线价格便宜,目前并不支持将胸部X线作为胸部随访的 常规手段。


CT检查: CT能够在其他病状等出现之前更早地发现复发 转移病灶,CT扫描对于出现症状或者CEA 升高时的全身评估具有重要作用。多排螺旋CT 能够为发现肝、肺、后腹膜及盆腔的可疑复发 病灶提供足够的信息,以支持针对性的进一步 检查。



MRI:推荐MRI作为直肠癌常规 检查项目。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病人,需在新辅助治疗 前、后分别行基线 MRI 检查,以评价新辅助治疗的效果。 如无禁忌证,建议对直肠癌病人行MRI扫描前肌肉注射山莨菪碱抑制肠蠕动;建议行非脂肪抑制、小视野(FOV)轴位 高分辨T2WI扫描;对于有 MRI 禁忌证的病 人,可行CT增强扫描。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合成或者释放的物质,包括酶类、激素类、胚胎抗原类、糖蛋白类等。大多数都是辅助标记,因为良性肿瘤和正常组织也可能出现,只是恶性肿瘤的水平更高。

病理学作为金标准,可以区分鳞癌、腺癌或小细胞癌。包括细胞病理学和组织病理学。而组织病理学是最理想的诊断依据。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肠癌与其他癌症一样往往在早期是没有症状的,但是随着癌肿的增大,在排便方面也会有些异常的表现。那么排便出现哪些征兆要考虑肠癌呢

一、排便颜色改变

正常的大便颜色应该是黄色或褐色。如果发现大便颜色变红,首先要排除是食物造成的,比如吃了很多西瓜、火龙果等等,而大便颜色变红更常见的原因那就是便血。便血是肠癌最早和最常见的表现,据国内资料报道,肠癌患者首诊主诉症状以便血最多(占48.6%),轻者仅表现为偶尔有少量出血,须经过大便潜血实验才能发现,重者可表现有粘液血便、粘液脓血便或鲜血便,常被误诊为痔疮出血而贻误了确诊时机。痔疮出血一般出血颜色比较鲜红,有的会出现大便滴血,有的会出现喷射性出血,一般量都比较多,排便时一般血是附着在大便表面或者是大便与血不混,便血一般在几小时或者几天后停止,少数痔的出血由于在直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可能会出现便血颜色较深的情况,这是痔疮出血的一个特征。肠癌出血颜色一般比较暗红带有黏液,又叫黏液脓血便,血液往往与粪便是混在一块的,还有一部分大便会出现大便发黑,这种一般提示肿瘤据肛门位置较高,但是也有一部分直肠癌的患者,因为肿瘤的原因出现鲜血便。

二、排便频率改变

正常情况下大便应该是有规律的,每天排便的频率和时间都相对固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排便习惯,有人一天排便一次,也有人两三天排便一次。只要每天不超过3次,每周不少于 3 次,且大便时并不费劲儿都算是正常的。如果没有明显原因出现每天大便3~4次,以及大便形状发生改变,应当引起注意,可能就是肠癌的早期征兆。

三、排便气味改变

正常情况下,大便都会有带有一些臭味,尤其是比较胖和有便秘或是爱吃肉食的人,大便气味可能会更加的明显。大便有臭味是正常的,但臭味往往不会特别的重,会在我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如果大便长时间出现了异常的恶臭,需要警惕肠癌的可能。因为肠癌会引起消化道出血,并且往往伴有便秘,带血的粪便在体内堆积了太长的时间,当排出的时候,气味会很浓重,有种腐败的恶臭味。

四、排便形状改变

大便形状在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成形的像是香蕉的形状。如果大便变细,或大便形状出现凹槽等。就需要警惕肠癌的可能。因为当肠癌发生后,由于肿瘤在肠内占据一定位置,排便的通道被占用,出现了拥堵,大便往往就会变细,才能够排出,所以导致大便出现细条或扁条状。

五、便秘与腹泻交替

所谓便秘与腹泻交替就是指大便不规律,先便秘几天,然后突然腹泻几天。这主要与肠道运动功能紊乱有关。便秘与腹泻交替可见于多种疾病,最常见于功能性胃肠病,也可见于早期肠癌。如果靠近肛门的位置发生癌症,那么肠道会变得狭窄,粪便不易通过,就导致粪便变细或便秘。同时,由于肠道变窄,为了将粪便从肠道中挤出来,大肠就得更卖力地促进排便,肠道运动就变得活跃,因而导致了腹泻。所以,在肠癌的发展过程中,常会有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肠癌   征兆   直肠   病理学   粘膜   粪便   肠道   大便   肿瘤   形状   细胞   食物   颜色   发生   发现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